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荣华教授     
李荣华教授,籍贯吉林扶余,1927年生。他先后受业于长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执教已三十八载。他是辽宁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的奠基人之一,他主编的《中国近代史》教材,曾被吉林大学等多所兄弟院校所选用。李教授在近四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不间断地在教学第一线主讲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国近代史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2.
姚海教授姚海,1983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系俄国史专业,获硕士学位。1993-1994年间为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师范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94年评为教授。中国苏联东欧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苏联研究中心理事,江苏省世界史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俄国史、世界现代史的研究与教学。主要学术成果有《俄罗斯文化之路》、《近代俄国立宪运动源流》、《当代俄国》等有关俄国历史文化、俄国现代化道路问题的专著,《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一卷、第二卷、第十三卷,以及有关俄国社会思想和社会运动问题的系列论…  相似文献   

3.
吴万善,本院历史系教授。汉族,陕西大荔人。生于1936年。1955年入兰州大学历史系学习,1959年毕业。现为甘肃省史学会理事。在本院任教期间,先后讲授中国近代史、中国通史、中国商业史等课程。编写有《中国近代史大纲》、《中国商业史》等3种教材,共4册,凡45万字.擅长中国近代史、西北近代史与西北近代民族史,特别是回族及各族穆斯林起义史的研究。自1962年以来,在《光明日报》、《历史教学》、《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回族研究》、《西北史地》、《科学·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4.
霍震教授     
霍震,了93E年1月生于黑龙江省望奎县。1957年毕业于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先后于沈阳师范学院、辽宁大学历史系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任辽宁大学历史系世界近代史教研室主任、辽宁大学学术委员会会员、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会员、中国英国史研究会会员、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理事。自执教以来,讲授了世界通史、世界近代史、世界近代史专题研究、美国近代史、西方政治制度史、世界近代国际关系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等课程。近十余年来,在世界近代史的教学与科研过程中,尤注重于美国政治制度、近代世界军事经济史的研究。发…  相似文献   

5.
李永昌教授     
李永昌教授,辽宁省朝阳市人,1942年7月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欧美史专门化。1982年辽宁大学历史系世界近代史专业研究生毕业,史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在中学、沈阳农业大学社科部任教并在辽宁社会科学院从事史学研究工作多年。现在除给本科生讲授世界近代史等课程外,还给研究生讲授俄国近代史、前苏联历史问题、世界近代史专题研究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俄国近现代史、中苏关系史及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问题。1993年9月至1994年4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莫斯科大学访问研究半年。李永昌教授酷爱史学,潜。已著…  相似文献   

6.
1981年上半年,苏联《近代史和现代史》、《历史问题》、《苏联历史》和《苏共党史》四种历史学杂志,对143部有关世界近代现代史的主要著作作了评介,其中,研究苏联和俄国史的著作58部,史学理论和史学史著作9部。具体分析研究苏联史的著作占41%,研究国际工运、共运的著作占18%,研究西欧、北美的著作占15%,研究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的著作占12%,这是苏联史学界在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中投入力量最多的四个方面。现将评介这些著作的概况综  相似文献   

7.
武汉城市百年兴衰的历史记录──读《近代武汉城市史》李策由我国近代史知名学者皮明麻研究员主编的、国家“七五”社科重点研究课题《近代武。汉城市史》近日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继《上海城市研究》、《近代重庆城市史》之后诞生的又一部我国城市历史研究新...  相似文献   

8.
由李植教授主编的《宏观世界史》已于1999年11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书是教育部为高等院校非历史专业学生编写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仔细拜读全书,笔者深深感到:《宏观世界史》是我国学者探索世界历史整体化进程的新成果,是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好教材。一什么是世界历史?历来编著世界史的学者达成的共识是:世界历史就是各国历史的总和。他们撰写的各种世界史著作一般都是按上古、中古、近代、现代(或按社会形态)分期逐一叙述各国各民族和各地区的历史,实际上是按单个国家历史和单个历史事件进行编纂,是…  相似文献   

9.
金冲及,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中国著名学者。1930年12月生,江苏青浦人。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留校任教,“文革”前夕调北京工作。1983年擢升研究员。曾任上海复旦大学教务部副主任、教学科学部副主任,北京文物出版社副总编辑、总编辑。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兼任中国史学会会长、中国孙中山研究学会秘书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学术委员、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会副会长、《近代史研究》编委、孙中山研究丛书主编等职。主要研究辛亥革命和中国现代史。与胡绳武合著有…  相似文献   

10.
教授简介     
徐德源同志是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任世界古代史教研室主任。1927年10月18日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曾先后就读于建国大学和长春大学。1952年冬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他自任教以来,主讲过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世界中世纪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日本古代中世纪史、历史教学法等多门课程。现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徐德源教授三十多年来勤备致力于教材建设,已形成系列成果,并在国内各院校广泛交流。其中,早在五十年代与人合写共绘的《世界中世纪史》和《世界中世纪史地图》即已获良好的声誉。  相似文献   

11.
一、阿拉伯史著作述要 近30年来,中国世界史学家编著的世界通史著作或教材中,均含有关于阿拉伯历史的章节,这里略而不论。此处仅提及中国阿拉伯史研究专家编撰、出版的一系列阿拉伯史著作、教材,其中阿拉伯通史有:郭应德的《阿拉伯史纲610-1945》、彭树智的《阿拉伯国家简史》和《阿拉伯国家史》、纳忠的《阿拉伯通史》。断代史著作有:郭应德的《阿拉伯中古史简编》、杨灏城的《埃及近代史》和《纳赛尔和萨达特时代的埃及》(与江淳合著)、姜桂石的《战后中东史》、肖宪的《1945年以来的中东》等。地区国别史著作有:彭树智的《二十世纪中东史》、《中东国家通史》13卷本,以及姚大学、王泰的《中东通史简编》等。  相似文献   

12.
严谨精进有恨无悔──田余庆教授的中国史学研究田余庆教授早年从事中国近代工作,曾与金毓黻合作编辑了《太平天国史料》,并参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的编辑工作。后来,他转而从事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重点致力的方向是秦汉和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史。田先生参加...  相似文献   

13.
《民报》是中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的机关刊物,章太炎是历任《民报》主编中时间最长、对刊物思想内容影响极大的人。章太炎何时开始主编《民报》?最近出版的两部重要的近代史著作都认为始自第六号,一部是《中国近代报刊史》(下册,第358页),一部是《辛亥革命史》(中册,第30页)。可是还有两部同样重要的近代史著作却都认为始自第七号,一部是《章太炎年谱长编》(上册,第213页),一部是《孙中山年谱》(中华书局版,第79页,谓1906年8月章氏始掌《民报》,这时正是第6号已  相似文献   

14.
雍乾年间的中俄贸易王若涛18世纪初,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完成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想使俄国的经济得以发展,作为俄国邻国的中国此时正处于“康乾盛世”时期,俄国为了达到富国强民的目的,想打开中国这一广阔的贸易市场。康熙28年(1689年)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行政管理改革与建设的优秀教材──评《中国行政史》江平为了适应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材建设的需要,武汉大学祝马老教授等受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之托,主编了《中国行政史》一书。该书内容上至我国夏王朝,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3...  相似文献   

16.
1990年11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郭孝义教授主编的全国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材《中国近代史》。这是建国后由国家教委首次组织编写的全国师专教材之一。它按照师专历史专业《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以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资本主义因素发生发展为主线,以“两个过程”和资本主义发生发展中的十大事件为主要内容,按年代顺序,分章编写,共十一章,凡三十四万字。和已经出版的好多《中国近代史》教材相比,这部教材的特点是: 第一,紧密结合师专历史专业的教学实际,具有  相似文献   

17.
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年12月出版了《世界近代史教程》和《世界近代史基本问题》。《世界近代史教程》由彭树智主编,施清、刘俊明副主编,共40万字。它是在1986年出版的《世界近代史》的基础上,根据新的教改经验,突出了独具特色的“分五编纵向贯之”的体系结构,使从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世界近代史研究的新成果──评高教版《世界史·近代史编》宋云伟读过高教版的速世界史·近代史编》(1992年版)顿觉耳目一新。该书由刘柞昌、王觉非主编,由国内许多史学工作者合作著成,为“八·五”期间国家重点书目,系吴于像、齐世荣主编的6卷本《世界史》...  相似文献   

19.
周友光、郑昌发、郑祖铤三位同志主编的《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近代分册)》,已于1990年7月湖南出版社出版。通读全书后,使我获益匪浅。 “近代史分册”分3编13章,40多万字。它清晰地勾勒了世界资本主义演变的历史,集中地向读者展示了数百年的世界近代史。纵观全书,我认为有以下两个重要的特点: 第一,全书主次分明,点面结合,东西方相联,南北兼顾,将近代史作了纵的和横的剖析,使世界近代历史成为一个纵横相关的、有机的整体。该书作者认为:自16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初兴于个别国家后,人类历史发生了具有全局意义的变化,日益强烈地呈现出世界整体化的趋向。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整个世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展着,但是,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已经不复存在。此外,中  相似文献   

20.
关志钢教授     
关志钢教授 1959年 6月生,北京市人。 1988- 1991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马列所,师从著名中共党史专家张静如教授,获法学博士学位。 1991年 7月至今,任教于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部, 1999年晋升教授。兼广东省邓小平文艺理论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曾获广东省高校“两课”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目前主要从事近现代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尤以民国史及蒋介石研究见长。已出版个人专著有《新生活运动研究》、《 20世纪中国十大历史事件评说》、《走向特区的香港政制》,主编教材《中国革命史教程》,参加《中共党史学史》等多部著作编写。曾在《近代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民国研究》、《亚洲研究》(香港)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60余篇,其中《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 13篇。代表性论文有《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哲学思想点评》、《阳明心学与蒋介石力行哲学》、《蒋介石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孙中山、蒋介石“党治”观之比较》、《蒋介石、张学良与不抵抗政策之关系》、《国民党“中政会”述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