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没有阶级性这个问题早在五十年代就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结论。 斯大林在《论语言学中的马克思主义》一文里全面地论证了语言没有阶级性的问题,他明确地指出:“语言的‘阶级性’公式是错误的、非马克思主义的公式。” 毛主席对语言没有阶级性的问题也有精辟的论述。一九五七年七月,毛主席曾指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是斯大林晚年的作品。初版到现在正好四十年。今天,重读一下这本书,回顾国内外语言学研究的情况,对斯大林的这一著作重新分析评价,大力提倡语言学研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四十年来,科学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当前语言研究的内容、方法,都远非当年可比。现在,对《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一书所提出的问题,应如何看待?这恐怕不仅是语言学面临的问題,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都有必要对它们进行研究。本文只能就语言学  相似文献   

3.
英语语言学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广义的语言学包涵每一语种的语言学。各个语种的语言学除了它们各自的个性———语言的内在规律外 ,具有共性。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中曾反复强调马克思所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从马克思这一著名论断可以引导出语言的交际性和社会性 ,即语言的共同性质。当我们研究某一语种的语言科学时 ,必须首先明确 ;1.没有思维的语言和没有语言的思维都是不存在的。 2 .语言的社会交际性乃语言的生命力所在。 3.语言学是文学和戏剧的基础 ;文学和戏剧包含着一个语言世界 ,在这个语言世界 ,我们可以找到语言学的研究内容。 4.语言…  相似文献   

4.
伊林·费切尔是西方著名的马克思学家、德国民主社会主义者。在《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从经济学批判到世界观》一书中,他从历史哲学和人类学两方面论述了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关系,同时在批判与阐述第二国际理论家们及列宁、卢卡奇、柯尔施和斯大林等人对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的看法中,阐明了他的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观。我们可以不同意他的一些观点,但必须承认他的这些看法,对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和黑格尔的关系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斯大林说:“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 教师是通过“言传身教”来培养教育后代的。“言传”是运用语言来传授知识和教育学生。高尔基说:“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外衣”。教师的语言反映他的思想和道德品质。青少年模仿力强,容易接受影响,教师的某些语言会给学生终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与影响。陈景润同志在中学读书时,他的数学老师沈元同志为了启发学生对“哥德巴赫猜想”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民族与民族语从整个人类历史来观察,一般是在何时形成?这个问题对于历史学、民族学和语言学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在五十年代,我国学术界曾有过争论,原因是从一段译文引起来的。斯大林同志的《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汉译本,五十年代在我国初版时,有这样一段译文:“往后,资本主义出现,消灭了封建的分割,组成了民族市场,于是部族就变成为民族,而部族的语言就变成为民族的语言”。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关于词义的研究,属于文字学、训诂学的范围,现代语言学则属于语义学、(词义学)和语源学的领域.斯大林说;“语义学是语言学的重要部分之一,词和语的涵义方面在研究语言上具有重大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我们现在正在从事《汉语大字典》的编写工作,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和探讨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结合编写中迂到的问题,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下列几个问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8.
斯大林同志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一书中指出:“语言的词汇对于各种变化是最敏感的,它几乎处在经常变动中。”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社会斗争和发展的工具。阶级斗争的不断发展,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的不断发展,都要求语言用新的词语来充实它的词汇。因此,人们总是在各种活动领域中,不  相似文献   

9.
对维吾尔语的结构进行分析与描述,这是语音、词汇、语法甚至翻译理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维吾尔语教学成败的关键。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中论述:“语言是由三大要素组成,即语音、词汇、语法。”我们研究维吾尔语的结构也必须以此为出发点。从语言理论上讲,维吾尔语同其它民族的语言一样,都是由语音结构、语义结构和语法结构(包括词法结构和句法结构)三大部分组成。语言的这三种结构不是互不相干,孤零零地存在的,而  相似文献   

10.
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观集中表现在他对马克思主义观基本问题的回答上。在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问题的回答上,他对马克思主义下了明确的定义,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产生及其意义,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灵魂,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特征,考察了马克思主义的的历史命运。在对“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的回答上,他强调,科学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具体地应用马克思主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观既有历史价值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生态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生态的问题,主要分为豪根模式和韩礼德模式两种研究模式。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语言观和生态观,尝试探讨韩礼德模式的生态语言学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韩礼德生态语言学继承的马克思主义语言观包括语言的社会性、语言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以及语言建构观。其生态观深受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自身的和解”的影响,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本质上是反生态的,并对其展开批判。韩礼德生态语言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揭示出“我们的意指方式如何左右我们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论部落     
部落是原始社会的人们共同体,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发表以前,人们氏族、部落不分,部落、部族不分。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一书中讲到氏族语言发展为部落语言,而后部族语言、而后民族语言。学术界以此类推。认为氏族先于部落,有人甚至将氏族和部落视为两种历史形态或两个历史形态的民族共同体;还有的人反对称部落为民族,认为“部落不包括在马克思主义民族概念之内”。这是很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3.
毛斯纳的“语言批判”是近代最反动的一种资产阶级“语言哲学”。在许多根本问题上,毛斯纳的“哲学”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他认为人类语言并不能反映客观现实,因此否定语言作为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工具的作用;他不承认语言中的词是客观事物和现象本质的概括,即不承认词的内容是标明一般概念的,硬说词没有一定的意义,因此否定语言作为人类最完善的交际、交流思想工具的作用。否定了语言在人类认识世界和社会交际中的巨大作用,他就主张根本取消语言,使人们永远保持“沉默”。他否定了语言是人类社会里客观存在的东西,即否定了语言的物质意义,认为“语言只是语言的应用”,“只有发音器官的暂时运动是真实的”,因此语言被他看成只是一种“抽象观念”。关于语言与思维的辩证关系,他也采取否定的态度,把二者归结为“同一的行为”,并同时否定语言与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他认为研究哲学最重要的工作即是对语言进行“批判”(当然也对思维进行批判,因为在他看来二者是同一的),他所谓“批判”意思是否定、取消,而他之所以这样主张,正是为了证明他的“人们永远不能认识世界”的不可知论。毛斯纳的“语言哲学”的最荒诞之处还在于他不得不打破他的“沉默”而运用语言来进行他的“语言批判”。魏勒的这篇文章比较系统的介绍了毛斯纳的“语言哲学”,在编译当中,我们刪去了少数无关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14.
衣俊卿《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述评》探讨"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斯大林主义"的"人道主义"的深层批判.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认定,斯大林的"国家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斯大林化时代的斯大林主义的实践后果损害了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实践,客观上造成了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怎样由此出发进而理解马克思的全部理论体系?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一个最重要、最有意义,同时难度也最大的问题。本文作为我的一系列论文的导言,将首先论述几位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斯大林、卢卡契的有关思想;并试图说明,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问题已经作了不正确的理解,斯大林又将其推向极端,而卢卡契在这一问题上却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他的理论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当然,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我也将阐明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问题的基本见解。  相似文献   

16.
<正> 斯大林指出:“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毫无疑义,作为修辞学的一部分的修辞格的产生和发展也是依存于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的。就汉语修辞格而论,它的发展和变化有两种情况:一是有的修辞格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时代,一旦形成它的社会条件有了变化,它也就随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或另创他格,或赋予新意,或相应萎缩,或趋于消亡;一是有的修辞格由于受语言内部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7.
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论民族自决权》) 语言和思维密切联系着。“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和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从有社会存在的时候起就有语言存在。它是人类的重要标志,为人类所特有。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语言既是交际工具,又是社会斗争和发展的工具”(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社会以外没有语言,任何动物都没有语言。语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付所长赵洵同志应我校外文系、中文系和湖北省语文学会的联合邀請,于四月底来校講学。从四月廿九日到五月十七日,赵洵同志先后作了《捍卫马克思主义语言学说》、《语言学与方法论》、《索绪尔学说与结构主义语言学原  相似文献   

19.
对斯大林理论成果的评价是一个严肃的理论研究过程,不能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和政治目的,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对斯大林思想理论体系进行研究和评价的科学方法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斯大林的一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一生,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斯大林理论的贡献是围绕学习、传播、运用、捍卫、发展五个方面展开的。斯大林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巨人,他的理论贡献同他的理论失误相比,前者为主,后者为附。他留给我们的一切,包括他的错误,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贡献和教训都将对我们有着指导性启迪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我们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我们自身的存在状态。恪守语言的工具性,是语言学家关注的语言自律性问题;突破语言牢笼,将语言置入广阔的社会历史语境即他律性,是诸如詹明信之类的文学/文化批评家的兴趣所在。语言并非中性的"零度写作",它无法脱离言者所处的社会上下文,并充满了意识形态因素,因此,从语言内部批判到语言外部的意识形态批判是语言本身的逻辑发展之必然,这也顺应了各种后学思想从语言到言语的转向。本文将从语言性、主体性、宏大叙事/微观叙事等层面简评詹明信的马克思主义语言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