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婚姻、爱情一直是新时期女性文学极力彰显的主题。从执着追求爱情到毅然放弃神圣情感,从为了维持生活现状懒得离婚到为了寻觅人间真爱摒弃婚姻,女作家们以细腻的笔触描摹了处于情爱漩涡中的男女主人公们的婚恋心态及由此表现出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从而构成了新时期文学创作中一个独特的景观。  相似文献   

2.
与十七年相比较,新时期文学在描写婚姻爱情方面表现出了值得注意的新的经验和新的特色。爱情题材的小说创作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十七年婚姻爱情题材的小说作品在主题选择、人物描写、思想蕴含、格调情趣等方面,都表现出一种特定的历史的、时代的艺术规范。这就是满腔热情地歌颂新生活、新人物、新的道德品质、新的社会风尚,向读者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情操的教育。大部分作品表现出主题单一、内涵单纯,思想清新健康,却未免蕴含肤浅的特征。将爱情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意欲通过爱情表现社会是这些作品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浪潮的掀起,一批以改革为题材的小说应运而生,在塑造改革形象时,作者们往往要描写他们的爱情,这倒不仅仅是构思上的需要,而是反映了当代作家的审美追求。 爱情,自古以来是文学作品描写的主题。从爱情这根弦上弹奏出来的歌,唱出了万千世态人情,反映了变幻的时代风云,其中跳动着人性的觉醒与压抑,人间的欢乐与悲怆的音符。而改革题材小说爱情的系列描写,不也从爱情、婚姻、家庭这窗口,窥见出社会主义时  相似文献   

4.
从女性散文看新时期女性的情感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散文是散文的一部分.文章从女性散文所描写的爱情、婚姻和生育等方面揭示了新时期女性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5.
<正> 关于沈从文,曾经有过而且仍在不断出现种种误解,尤其是对他的爱情描写误解更多.我认为,沈从文决无意于做一个爱情小说家,尽管我们可以称他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爱情描写的圣手,但他所作的努力是以爱情作为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来凸现不同文化形态,并做出自己的历史的审美的选择.正如沃罗比约夫所说:“爱情的艺术描绘和表现确实是一块神奇的结晶体,它使人们得以观察到任何时代和任何民族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同时,借助于它的反射,爱情自身的实质也清晰地显示出来.”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描写青年男女恋爱婚姻的佳作比比皆是。这些作品有对男欢女爱,忠贞不渝爱情生活的精彩描绘,热烈歌颂;有对朝三暮四,背信弃义的负心男子的大胆暴露,愤怒谴责;有对痴情女子被人玩弄,受人玷污不幸遭遇的无比同情,更有她们要求自由爱情生活的强烈呼声。当然,中国人的爱情婚姻观向来是喜欢“大团圆”式的,因此,门当户对、郎才女貌般的美满婚姻也就成为中国人最理想的婚姻,直至今日仍一直为人们津津乐  相似文献   

7.
有人类就有爱,有男女就有爱情。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学中都有生动优美的爱情描写,而每一个民族文学中的爱情描写背后又无不显示了这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积淀,每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又不断影响着这一个民族的未来的思维和发展。笔者试通过爱情描写这一窗口来窥探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积淀。  相似文献   

8.
《百年孤独》是一部反映拉丁美洲孤独落后与封闭现实的伟大长篇小说。小说中 ,作家马尔克斯描写了马孔多小镇上布恩蒂亚家族整整六代人的生活与爱情。马尔克斯认为 ,“布恩蒂亚家族之所以孤独 ,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爱情。”[1 ] 但是 ,当“百年孤独”这四个字随着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名字逐渐成为一个固定词组时 ,当人们在津津乐道百年的魔幻与百年纠缠不清的爱情时 ,甚至包括马尔克斯本人却都忽视了另外一段也许是很不起眼的故事 :那就是布恩蒂亚家族第四代奥雷连诺第二和其情妇佩特娜·柯特以及妻子菲兰达·德卡皮奥之间的纷扰爱情。而实际上 ,这段爱情虽不起眼 ,但却偏偏延续得历史最久 ,而作者马尔克斯也正是在对这段纠葛爱情的描写中表现出了他思想的独到和深刻。对这段爱情的描写 ,马尔克斯是通过三个层面来进行的 :那就是爱情的功利性、爱情的爱情性、爱情的亲情性  相似文献   

9.
试析新时期小说中的爱情描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结束了“文革”无情文学后 ,新时期小说中的爱情描写绚丽多姿 ,本文将其分成几个时段 ,并结合具体作家作品对各个时段的描写情况进行概括和分析。在充分肯定其历史演进的同时 ,也指出某些探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在《红楼梦》中,爱情既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又是描写得最为出色的部分,甚至可以说自它问世以来,主要是以其爱情描写打动了历代读者的。曹雪芹不仅在书中写了宝黛爱情,而且以宝黛爱情为中心,写了尤三姐与柳湘莲的爱情,司棋与潘又安的爱情,春龄与贾蔷的爱情,小红与贾芸的爱情,等等。这些爱情描写,不仅从不同的角度,放射着反封建的思想光芒;而且各以其独特的形式,给人以美感教育与性格陶冶。它们虽然有主次之分,浓淡之别,但曹雪芹却都能以其细腻的笔触,活现了恋人之间的痴情,刻画了在封建社会里,青年男女们为追求纯真的爱情而反抗、挣扎乃至牺牲生命的动人形象。很显然,如果抽去了书中的爱情描写,其反封建的政治倾向便会大大减色,同时人物形象也会被毁坏。因此,研究《红楼梦》的爱情描写,无疑是研究《红楼梦》艺术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关注女性生活是林语堂小说题材的一个重要方面,他的作品大多是通过爱情婚姻的描写来聚焦女性的生存环境和情感经历,并一直不断探求着女性自由完美的生存方式。《贞节坊》的改编,散发着人性的光辉,林语堂珍视女性自在、自然状态的情感,对女性充满了爱和同情,指出女性之健康情感不当以某种道德为借口而强行压抑之。  相似文献   

12.
爱情书写是文学中永恒的话题。千百年前《九歌》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抒情杰作,其中对于爱情的描写更是风流蕴藉、情致荡漾。人与神、神到人、神和神之间种种爱情姿态摇曳多姿。而到现代社会,爱情书写没有消失,却出现了新的特征。本文通过对《九歌》爱情描写的分析和对当代社会爱情描写的透析,比较爱情描写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是中国当代文学中描写乡土爱情婚姻最深刻的一篇,它讲述的是农村一个荒僻角落里一家母女三人的爱情婚姻故事,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时间跨度30年.本文从民间视野的角度,解读作品中三个女性的爱情命运,剖析中国广大民间女性在不同时期的情感困惑和归宿,探究民间女性爱情观和婚姻观的内在互动变因,审视乡村妇女自主意识的发展轨迹和社会生活变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林黛玉是《红楼梦》里描写的爱情悲剧的主角,她同贾宝玉一样都是反映着新的时代气息的人物。他们都不能与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相谐调,不满足于封建地主阶级既定的生活道路,而追求爱情幸福,期望生活自由。况且他们的恋爱显示了新的思想基础。那么林姑娘在爱情、婚姻观念上就没有旧时代的烙印吗?我看也是有的。一夫多妻制的观念就渗透在黛玉  相似文献   

15.
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主要描写了四个家庭 :一是杜丽与奥布浪斯基失去爱情的家庭 ;二是安娜与卡列宁从未有过爱情的家庭 ;三是列文与吉提建筑在爱情基础上的幸福家庭 ;四是安娜与渥伦斯基建立在畸形爱情上的“合情”但“不合法”的短暂的“家庭”。作者通过对四个家庭的描写 ,既揭露了俄国社会“谁之罪”的问题 ,又试图回答俄国社会“怎么办”的问题 ,并且热情洋溢地赞美了宗法制婚恋家庭模式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与《西厢记》都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艺术珍品,它们又同是产生在中国封建社会这一共同的历史背景下,有着许多我们民族文化的共同特点。本文试图就两部巨著的爱情描写做一个比较,从而论证我们民族文学的继承关系。首先,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证了《红》与《西》在爱情描写上的许多相似之处。如在男女主人公爱情关系的确立上,崔张与宝黛的爱情都是一见钟情式的。男女主人公为了爱情都做了封建礼教的叛逆者。《西厢记》中的张生和《红楼梦》中的宝玉性格中都有痴和疯的特点,许多描写极其神似;而女主人公莺莺和林黛玉又都经历了假与真的内心冲突,在对待爱情方面也表现了相同的感情表达方式等;接着,本文进一步分析,除了上述四个方面外,《红楼梦》中围绕宝黛之间爱情关系的描写和《西厢记》中围绕崔张的描写也还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也就是说,《红》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描写框架与《西》是极为相似的,这是它们共同的地方。但是,《红》又不是完全照搬《西》的模式,而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而且比《西》在思想上艺术上又高出许多。说明,《红》的作者在写作时的确是借鉴了《西》,但又比《西》有所创作和发展,见出我们的民族文学遗产的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美学讨论中,曾经出现过一种意见,认为艺术美是生活美的反映,生活丑在美学中没有地位,倘若以生活丑为艺术描写对象,就会削弱以至破坏艺术美。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在文艺创作中能不能以生活丑为描写对象?描写生活丑是否与创造艺术美相对立?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分配制度是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环节。人类社会一直难以解决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在实践中突出地表现在收入分配领域。在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对如何正确解决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民俗描写是新时期小说创作取得实质性突破的一个方面,一个阵容强大的作家群合力写出了新时期小说史上最为色彩斑烂、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一页。运用文艺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小说创作,是一个具有规律性的新课题。什么是文艺民俗学?文艺民俗学是文艺学与民俗学交叉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它不仅适用于民间口语文学的研究,而且适用于作家书面文学的研究。人是生活在变异着的民俗之中的。民俗环境是人的生活环境的组成部分,民俗生活是人的生活的组成部分。作家们在构思  相似文献   

20.
爱,是千古奇美之情,千古诱人、感人之物。人类走过多少年,就有多少爱的甜蜜和美丽,就有多少爱的忧伤和苦难。而描写爱情、歌颂爱情的文学,从人类懂得爱的那天就开始,绵绵延长,经久不衰,并日渐丰富,成了文学一个永恒的主题。人类文学史上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作品,也大都是以爱情为主题的。 中国明代的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描写爱情的典范之作。这两个生活在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作家的作品,就像两颗晶莹剔透的珍珠,璀灿地闪烁在东方和西方的文学长河中,遥遥相对又息息相通,风格迥异又惊人相似,堪称东西双璧。四百多年来,它们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震撼了多少青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