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生态和文化资源,很多民族地区以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作为振兴乡村的重要抓手。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导下,以发展乡村旅游为切入点,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国内外学者对于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国内外研究的触角涉及地理学、旅游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探讨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主体、利益相关者、模式解读、可持续发展等诸多路向。实际上,当前研究中对于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创新路径探讨仍有提升的空间。新时代探讨民族乡村旅游路径创新与政策协同,研究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能帮助从业者发掘新的价值增长点,能推动乡村振兴更好更快发展,具有显著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文章探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研究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策略。加强一体发展立法,统筹乡村旅游体制;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拓展乡村旅游空间;丰富产品服务业态,打造特色特有品牌;强化IP产品创造,凸显运行主体价值;完善政策体系关系,推动融合经营效果。  相似文献   

2.
青岛目前乡村旅游产品面临着乡村性、文化性发掘不足,产品内容单一,受季节限制明显等问题,青岛乡村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的对策是保持农村特色,拒绝乡村城市化;深挖乡村农业文化内涵;挖掘乡村旅游产品科技性内涵;创建多层次、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和项目组合。  相似文献   

3.
刘先菊 《中文信息》2021,(4):259-260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科学技术的快速飞跃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整个农村地区全部脱贫摘帽,下一步将是全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全面建设新时代美丽新乡村.  相似文献   

4.
5.
《四川社科界》2007,(4):41-42,24
2004年.以西南民族大学陈玉屏教授为首席专家的课题组.承担了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大委托研究项目《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系列》的研究任务。其中.四川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已结题。该成果对四川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户籍制度改革将大比例提高城镇人口规模,促进城乡经济交流,加速农村土地规模化聚集,扩大农业产业化规模,这对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研究户籍制度改革的动因,以及户籍制度改革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刺激机制及作用,对指导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特别是西部旅游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民族旅游开发也将进入一个新阶段。但是,从现实存在的问题分析,我们发现旅游开发在给当地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不可避免地会给当地民族文化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一定要正确处理好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将有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田野调查法进行研究.调查出贵州、广西、内蒙古、云南、四川五省乡村居民对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社会文化领域、环境领域、民族关系领域的乡村社会矛盾认知状况.认为当前民族地区社会矛盾普遍性和差异性并存、社会矛盾复杂多样、社会矛盾疏解呈现出明显的政府依赖性特征,提出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矛盾应系统性地进行疏解、疏解的核心在经济领域、社会矛盾应划分等级进行疏解、鼓励乡村意见领袖参与社会矛盾调解、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四川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跨越式发展是四川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只有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才能保证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四川民族地区受自然和历史条件的限制 ,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为实现跨越式发展 ,(1 )要深化改革 ,实现所有制结构、经济体制和企业组织形式的跨越 ;(2 )要夯实基础 ,为加快发展建立“快车道” ;(3 )要调整经济结构 ,推进资源开发的跨越  相似文献   

10.
张众 《山东社会科学》2020,(1):134-138+119
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本文通过分析乡村衰落现状和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探讨了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联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既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乡村衰落现象的全面提振。乡村旅游对于落实农业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早日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对此,乡村旅游要充分把握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政策机遇,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驱动作用,积极克服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瓶颈因素。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思路与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其在资源、旅游、地理、矿产、土地等方面具有优势,政府应发挥其"稳定器"和政策诱导作用,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2.
加快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提高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是加速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既要坚持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和原则 ,同时又要突出小城镇发展这个基础和重点。在新世纪新阶段 ,民族地区的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思路是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提高质量、注重效益 ,量力而行、稳定推进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在分析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政策及经济发展背景和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提出农民的保障在一定时期内将是多元化的保障模式,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主要应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救济制度等四个方面的制度,同时,要发挥土地保障的主导作用,并继续挖掘各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资源,使其在新时期继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战略下,我国旅游产业的功能作用、形态特征、组织结构、发展模式等方面都面临深刻变革,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旅游业态创新。同时,随着旅游多样化和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旅游需求市场日益呈现出旅游意愿常态化、旅游动机多元化、旅游主体散客化、旅游需求细分化、旅游资讯技术化、旅游距离近程化的变化。旅游市场的变化为新业态的产生提供了重要条件,催生了集聚型、专业型、在线型、复合型、衍生型、准公共型等新型旅游业态;而新业态的不断发展也为旅游市场的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相似文献   

15.
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王静 《学术探索》2004,11(7):48-51
在民族旅游中 ,游客往往追求旅游对象的“真实” ,即一切没有被刻意加工、破坏的最原始的东西。一般来说 ,随着更多游客的到来 ,主客间的影响就越来越大 ,由于经济上的不对称等原因 ,当地人就开始改变自己的行为去迎合游客 ,沦为“被旅游者”。这样一来 ,就失去了游客最初想来看的“真实” ,甚至更为严重的是当地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逐渐丧失。因此 ,在旅游发展的前提下 ,如何重建民族文化价值也就变得更紧迫、更重要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区域自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发展观作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又一指导方针已得到确认,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理当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一方针。体现科学的发展观是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和完善带有方向性的一项要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应当体现在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层面,更应体现在这一制度和政策的具体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17.
欠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有其不同于发达地区的特殊性,存在一系列制度约束,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从“制度”着眼,寻求解决民族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18.
作者分析了制定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时间表需要正确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提出了不同保障制度实施的具体时间表及总体时间表,并针对时间表的制定进行了具体的财力和农民承受能力分析。  相似文献   

19.
科索沃是巴尔干半岛自我分裂的缩影。该地区缺乏必要的共同利益,而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又缺乏各民族融和不可或缺的强制力量,缺乏长期而稳定的融合过程。直到13世纪初,拜占廷帝国通过传播东正教信仰和拜占廷文化力图统一巴尔干半岛的努力是成功的,一种被整个东欧世界承认的拜占廷斯拉夫传统基本形成。但是1204年西欧十字军骑士对君士坦丁堡的占领中止了这个刚刚完成但还有待发展巩固的过程,以拜占廷政治文化体系为核心的巴尔干半岛整合计划被打乱,拜占廷帝国失去了整合巴尔干半岛的主导权,巴尔干半岛各民族整合并形成更加稳定的现代民族国家生存基础的进程被中断。此后出现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只是强化了地区内的对立因素,特别是在巴尔干半岛民族解放斗争中激发起来的民族意识使该地区内部冲突更加激烈,彻底丧失了自我整合的能力。科索沃问题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社区教育研究--以云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丽萍 《学术探索》2005,(1):132-136
现代社会中的社区主要是城市的产物,民族地区的社区是以特定的地域为空间,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小型社会,即"民族社区",其社区教育的内涵、外延以及类型等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社区教育关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共同富裕,应引起相应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