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把近代中西文化的撞击与合流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天津是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官僚活动的主要基地,在洋务运动中所处的地位十分重要。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的产物,是对中国城市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企业。过去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大多着重关注天津洋务企业的产生及其历史作用等等,而专门论述轮船招商局与天津城市关系的文章并不多见。文章拟就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与社会环境、企业的主要经营形式以及对天津城市近代化的影响作粗浅的探析,以求认识轮船招商局在中国城市近代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近代早期企业的内部治理来看,轮船招商局实质上是一种"官权"与"股权"的合伙治理,轮船招商局的官款存局、官利制度是企业治理中的一系列"合约"安排,其剩余索取权由股东及其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共同分享,剩余控制权则由督办及主管大官僚李鸿章掌握,他们同清政府一起享有剩余索取权.轮船招商局的管理人员既是股东又是官员这种双重身份本身就体现了"官权"与"股权"合伙治理的特征.轮船招商局中的生产要素构成、利润分配、权利分享以及人事安排都体现了这一治理特征.  相似文献   

3.
朱荫贵 《社会科学》2012,(10):144-153
近代中国企业的发展,既缺乏资本原始积累,又难以获得政府的财政支持,因此,负债经营便成为近代企业发展的常态。在这种情况下,近代中国资本市场的支持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轮船招商局是近代中国重要的企业,同样长期存在债务问题。近代中国资本市场对于近代中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十分关键和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这些企业生存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4.
轮船招商局作为中国近代第一个国人自办的股份制公司 ,具有进步意义 ,但由于最初其官督商办形式的确立 ,决定了商人们始终要为自己的产权而周旋于历届官僚的政治纷争中 ,并最终没有逃脱被官僚资本侵吞的厄运。招商局的历史也再一次证明了产权是现代企业的核心 ,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本文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对轮船招商局的发展历程作一简要回顾 ,并着重分析了其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决定其产权结构的制度性因素 ,从而表现产权对现代企业的影响。本文认为 ,中国近代企业制度之所以没有成长为社会主要力量 ,是因为企业内部产权制度的不合理 ,导致企业经营不善 ,管理成本过高 ,成为近代企业制度发展的桎梏  相似文献   

5.
一百四十年前,洋务运动如火如茶之时,中国首家民族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在上海宣告成立,次年即在长江中上游枢纽,素有九省通街之称的汉口设立分局,同列强的轮运公司逐鹿沪汉线,继而在川鄂咽喉要地宜昌、沙市设立支局,投入汉宜、宜渝航线营运轮船招商局湖北各分支局在维护长江航运利权和促进湖北地方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招商局与湖北从而结下了百年之缘。  相似文献   

6.
轮船招商局崛起发展于西方航运公司严厉排挤和制约的时代,它采取怎样的经营管理技巧以争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成为了一种必须。本文将探究轮船招商局如何运用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杠杆激励股东和员工,在夹缝中求生存,以追求更大的利润。尽管其激励机制还不完善,但对今天企业管理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轮船招商局(简称招商局)创立于1872年,它是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在中国创立的第一个近代民用交通企业。在1872~1873年由浙江海运委员候补知府朱其昂领导期间,招商局的处境十分艰难,发展也非常缓慢。而在1873~1884年由著名买办商人唐廷枢、徐润等领导期间,招商局却呈现了一派兴旺发达、蒸蒸日上的景象,除了不断增加的码头、货栈外,其资本额由最初的六十万两增加到二百万两,轮船由最初的1艘增加到26艘,航线由最初的长江航线发展到沿海及远洋航线,业务范围由最初的装运漕米发展到揽运各种货物。十余年间,除付清官息、股息、折旧费以外、尚盈利四十万余两,可以说这是招商局历史上发展最快、经  相似文献   

8.
购并美商旗昌轮船公司,是在招商局创建后的第五个年头——1877年。这个局草创伊始,营运的轮船共只12艘,计11854.88吨,码头、栈房、趸船等设施也不齐全,并饱受外商轮船的压抑,竞争中处于劣势。 旗昌轮船公司属美商旗昌洋行,垄断中国近海和长江航运近10年。到1872年它的势力发展到顶峰,拥有轮船19艘,计27769吨,总资产达332万余两。接着英商太古、怡和两轮船公司出现,向它的垄断地位挑战。1873年以后,招商局航轮又投入近海和长江航运,旗昌的垄断  相似文献   

9.
轮船招商局福星号轮船被英国澳顺号轮船撞沉,造成65人死亡,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大的海难事故。然而,这桩原因清晰、责任明确的海难案,其最终的处理结果却很难令死难者家属与国人满意。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英方进行明目张胆地袒护,使得招商局的合法权宜受到严重践踏。这充分显示了弱国无外交真理。  相似文献   

10.
漕粮海运是清代后期政治生活中的大事。由于牵涉到“雇商海运” ,使得它直接推动了中国传统木帆船业的发展和壮大 ,但由于外国轮船势力的入侵 ,中国木帆船丧失了沿海贸易的主动权 ;在与西方势力争夺沿海航运权的过程中 ,李鸿章利用漕粮海运的利润 ,创办和支撑了洋务运动最重要的企业———轮船招商局 ,同时也直接催生了中国近代化的轮船运输业 ;义和团运动之后 ,铁路运输也加入到漕运事业中来 ,加速了中国运输业的近代化步伐。因此 ,漕粮海运对于清代运输业的变迁 ,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外资准入法律再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外资法从以外资经营阶段为管理重心向以外资准入阶段为管理重心的转型和中国加入W TO过渡期的结束,外资准入的深度和广度将会直接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完善外资准入立法,尤其是加大外资向中西部投资的优惠,同时防止由于地方恶性竞争而扭曲立法,是中国外资准入立法应当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美国经济分析局(BEA)公布的数据,分别估算出1999年后美国投资者持有海外资产、美国国外投资者和中国投资者持有美国资产的资产所得。相比较而言,美国投资者持有海外资产能获得较高的纯资产所得率。虽然近年来中国持有美国资产数量快速增长,但中国持有美国资产的纯资产所得率却较低。如果将同样数量的资产转由美国投资者进行对外投资,那么中美投资者所获得的纯资产所得之差便构成了中国持有美国资产的"机会成本"。随时间推移和中国对美国资本输出数额的逐年剧增,中国持有美国资产的机会成本也在同步增加。中国持有美国资产承受的机会成本既是美元国际地位的体现,也能反映出中国持有美国资产的收益状况,更是中美两国获取对外投资回报能力差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外资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主渠道之一,十二五期间,中国利用外资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未来几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引资竞争的加剧,国际资本将出现新的特点和趋势。按照WTO的多边贸易规则和中国的承诺,中国的对外开放将进一步和世界接轨,中国利用外资也将发生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周颖 《云梦学刊》2000,21(6):30-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资引进经历了起步、初步发展、大规模稳步发展和调整四个阶段。我国近期外资引进不容乐观,需要采取多方面措施。新世纪我国外资引进将保持强势增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劳务出资的必要性和适格性分析,得出劳务资本合法化的必要性.依据我国现行公司法关于股东出资形式的规定,劳务资本由于具有货币可估价性、可依法转让性和合法性,应该包含在合法的出资形式之列.并进一步对劳务出资的立法规定,从劳务出资记入注册资本、劳务出资的最高比例、劳务出资的流通性限制、评估机构的责任、破产时出资者的责任承担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明确引进外商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认清当前外商直接投资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我国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尹元元 《云梦学刊》2007,28(3):74-77
自2004年12月11日起,国内放开对外资零售业在地域、股权比例、数量和经营方式等方面的限制。随着国内零售业的逐步开放,行业内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国内巨型零售企业的相继涌现;外资零售企业纷纷涌入,抢占市场先机;行业内业态多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但是与国际商业巨头相比,本土零售企业普遍顾客忠诚度不高,顾客流失严重。因此,本土零售企业应着力培育顾客忠诚度,以提升本土零售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吸收和利用外资是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为适应经济全球背景下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需要,解决外商在我国投资地域结构不平衡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应配合国家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吸收外资的水平,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改善外商投资的地域结构和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9.
外资并购方式成为目前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形式。外资并购行为既带来了资金、技术 ,又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何科学高效地创建和完善我国外资并购法律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李翀 《学术月刊》2012,(1):70-78
经济发展方式包括对内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取向和高强度投入的对内经济发展方式,与注重加工贸易和以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为主、借入外国债务为辅的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相互作用,推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方式只是脱贫之路,而不是富强之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发展方式不可持续的弱点逐渐表现出来。因此,中国政府应该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对内实行自主创新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发展战略,对外实行以超比较优势为核心的梯型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以调整结构为主线的质量型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发展战略和以渐进的人民币国际化为中心的对外金融发展战略,以成功地完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