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风水学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历经数千年的传承而不衰。本文针对高校开设"建筑与风水"选修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等几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罗盘是古代中国人利用磁针指向特性制作的辨别方向和建筑风水占卜的传统工具。休宁万安是中国内地型罗盘的制作中心,其产品被称作“徽盘”。万安成为罗盘的主要产地与万安的经济地理位置及徽州人对风水特别崇尚有关。万安罗盘制作工艺流程严格规范,技艺精湛缜密,产品质量上乘,是中国古代民间工艺的杰出代表和遗存标本。万安罗盘承载着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的磁性指南技术的应用及其制作技艺,其信息量非常丰富,包涵着中国古代天文学、地理学、环境学、哲学、易学、建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具有多方面的宝贵价值。因此,要把对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上升到保护和传承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和实施,笔者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冥婚习俗流行根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宇宙哲学观念下,冥婚在中国能够持续几千年,有其传统文化根源。冥婚习俗流行的根源第一是一种由阴阳五行观、土地情结和风水观结合的,广泛被中国人认同的和谐均衡宇宙观下的生命体认;第二是人类学视角下"过渡礼仪"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风水观念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伴随了传统城市几千年,是城市形态强有力的制约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城市发展中具有独特意义的传统风水观念与城市形态的研究,旨在说明城市形态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纯实用的几何拼凑,而是相互制约的、反映深刻文化意义的生活环境系统。人与环境的关系,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城市规划与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通过对传统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创造出充满人文意义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5.
自然、文化与权力——明清时期闽粤赣边乡村风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水既是一种文化,一种自然观;也是一种角逐权力的工具.明清时期,闽粤赣边风水十分兴盛,其对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都处在当时全国的前列.在自然生态意义上,风水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居住环境的舒适和安全,表达着人类"诗意的栖居"的愿望,是一种讲安全、求生存、谋发展的模式.在社会生态意义上,经过族老乡绅的诠释和装饰,风水化约为一种象征、一种符号,给人以心理慰藉,从精神上激励人们奋斗.风水也被当作一种与外族争占生存资源的工具,在地方社会中,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6.
传统中国的风水批评是天道信仰内部的正统批判异端,是宗教对巫术的批判。与此类似,晚清基督徒对风水信仰的批判也基于宗教对巫术的立场,但其批判资源包含大量的现代科学知识,不仅颠覆了风水信仰的理论基础即阴阳五行的宇宙秩序,并且殃及同样建立在这一宇宙观念之上的天道信仰。然而,科学虽否弃了宗教和巫术,但它对人类命运的解释与巫术却甚为接近。  相似文献   

7.
瞿春林 《船山学刊》2010,(3):214-216
中国传统风水学几千年来能传世于今,一定有它的科学原理。现代电磁学可能是中国传统风水学的基本原理;现代声光电磁的相互转换学可能是中国传统风水学的辅助原理。风水的好坏随着山川自然或人工环境的变迁而变迁。猜想如能被科学证实将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既能大大开发人类的智力潜能,使人人都变得异常聪明;又能大大增强人类的健康程度并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8.
祝福新世纪     
当新世纪的钟声敲响时 ,全世界都欢腾起来了 !人类迎来了一个新的世纪 ,一个新的千年 !这时 ,冲天的礼花腾空而起 ,漫天的焰火照亮夜空 ,人们唱啊 ,跳啊 ,相互祝福 ,一个新世纪新千年的期望和憧憬 ,也就像这焰火和礼花一样 ,绚烂多彩 ,飞溅在报章上 ,闪烁在电视里 ,跳跃于网路中。一个世纪和一个千年对于悠久的地球史来说只是短暂的一瞬 ,从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 ,到今天也不过几个千年。但对于人类历史来说 ,一千年演化出了多少惊天动地的故事 !即便是最近一个千年开始的时候 ,人类对自己、对地球还是那样的无知 :那时的人们不知道有“…  相似文献   

9.
江奔  袁静 《南方论刊》2008,(2):84-85
养生是人类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在人类原始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们不断总结经验,再上升为理论,然后再指导实践,逐渐形成了"养生学"。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与自然、疾病、衰老作斗争的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摸索和总结,逐渐认识了人体生命的本质和规律,进而创立了内容丰富、内涵广博、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养生学。  相似文献   

10.
风水信仰是传统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在诸多的风水信仰中,坟山风水影响最为深远。在中国传统社会,坟山风水不仅被作为一种隐性的财产来看待,同时还同民众的"慎终追远"观念密切关联,因此民间社会普遍重视坟山风水的重要性,并因此时常发生纠纷。在清代社会,风水争讼成为民间争讼的主要类型之一。剖析清代的坟山风水争讼不仅可以考察风水习俗同儒家伦理相契合的特殊意义,而且对于今天的司法实践也能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以来,《水浒传》的传播方式除了传统的文本传播和戏剧传播以外,又增添了影视传播、网络传播等新的方式。可以说传播方式的革新深刻地影响了二十世纪《水浒传》等古典小说的传播速度和普及程度。文章从电影、电视剧对"水浒"故事的传播这两个方面,全面梳理了影视传播对《水浒传》这一古典名著传播起到的巨大作用,进而从影视的特定角度勾勒出一部二十世纪《水浒传》的传播与接受史。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冯友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的出版,标志着他已经形成了明确的、成熟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冯友兰既不取他早期"哲学是求好之学"的定义,也不采纳胡适的哲学定义,而是通过哲学的分类以显示哲学的内容和意义,并以此为标准来取舍中国哲学;同时,又对哲学的性质及功用、价值作了系统的阐发。冯友兰关于"两种哲学史"的划分、关于哲学史的目的和任务的诠释、关于哲学史的分期等,表明他的哲学史观已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日晖 《齐鲁学刊》2005,6(3):89-93
遗民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群体。它出现于朝代更迭之际,表现出一种政治性特征,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传统的士人文化在特定时期的反映,并由此形成了遗民文学这一特殊的创作现象。清初出现了两部《水浒传》的续书,一是陈忱的《水浒后传》,二是署名清莲室主人的《后水浒传》。与一般续书不同,这两种续书并非为了发扬、补足前书的内容,也不是为了商业上的利益,而是基于遗民心态下的遗民文学创作。从接受的角度看,这两种续书是遗民的期待视野与《水浒传》本文相遇的产物,作者和评点者都借小说的内容表达了亡国之痛、种族之感。  相似文献   

14.
顾红亮 《社会科学》2006,3(8):180-185
在肯定中国文化有独特的终极关怀思想的基础上,冯契提出智慧化的自由人格关怀论。从现当代中国哲学史的角度看,冯契的智慧化人格关怀论是对蔡元培的美育化人格关怀论、梁漱溟的道德化人格关怀论和冯友兰的哲学化人格关怀论的总结和超越。他的人格关怀论在理论上存在着导向自我中心主义和自我关怀论的可能性。责任人格论和他者关怀论的引入是对冯契的智慧化人格关怀理论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遗产与胡风的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宇 《齐鲁学刊》2008,6(3):136-143
作为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事件,胡风的悲剧与鲁迅的遗产密切相关:鲁迅生前结怨甚多,胡风承载了许多恩怨;在鲁迅精神已经不合时宜的时候,胡风执著地继承着鲁迅精神;在文学的发展日益远离鲁迅的时候,胡风执意坚持鲁迅的方向;在知识分子独立人格日益失去生存空间的时候,胡风仍然试图像鲁迅那样立足于文坛。这一切构成了胡风与时代环境的矛盾,从根本上决定了他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认为迷信的种类可以分为:对鬼神、佛菩萨、风水、因果报应的迷信和对个人、团体、国家、社会模式的迷信以及对不符合事实的理论、观点的迷信。他反对迷信,主张通过发动群众进行社会制度的变革,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和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等方式来破除迷信。毛泽东反对迷信的思想,对解放民众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他对宗教和迷信之间区别的把握不精以及在反对个人迷信上的不彻底,为后来的"左"倾错误埋下了伏笔,成为影响毛泽东破除迷信的思想发挥其应有作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孔育新 《学术界》2012,(1):118-126,285,286
在新世纪,商金林、吴永平、解志熙等人在胡风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得到了学界的关注.商金林对胡风1927年到1928年胡风编辑《武汉评论》和《策进》史料进行了详细论证,为学界贡献了新的材料,但其认为现代作家日记、书信中的胡风的负面形象更真实,这个观点似有商榷之处;吴永平在《隔膜与猜忌——胡风与姚雪垠的世纪纷争》中挖掘了大量史料,但其关于胡风文艺思想是“党的文学”的观点并不全然合理,且论述过程也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解志熙认为胡风主张启蒙优先甚至启蒙优胜论的观点也与事实有一定的出入.总之,上述诸人在为胡风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诸般可供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受聘于西南联大的"教师诗人"冯至创作了《十四行集》,其以对于生存与死亡、孤独与沟通和日常事物的诗性思考,奠定了冯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并为中国十四行诗赢得了广泛的声誉.由于冯至留学德国期间,深受西方现代主义诗人里尔克创作的感染,在《十四行集》中鲜明地体现了里尔克对冯至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诗歌的诗学观念、传达方式和创作形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张勇 《云梦学刊》2014,(1):104-108
冯骥才的小说创作包含了独特的中国文学现代性意义,是新时期文学回归和复兴“五四”文学精神的表征,也是冯骥才文化精英意识的体现。但冯骥才小说的民间文化定位表明了他对中国文学更深远的文化传统的回归,冯骥才的这种小说创作道路极具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18年奉军入关是在徐树铮导演和策划下的一次重大政治军事事件,其目的在于“借奉打直”,复活段内阁,从而贯彻段祺瑞和自己制定的“武力统一”的“国是”主张,实现国家统一。徐树铮成功引奉军人关虽然达到了复活段内阁,继续推行武力统一的短期目的,但从长远看也埋下了直皖失和、奉皖失和的伏笔,从而加快了皖系的灭亡,加剧了中国政局的动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