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的生命实践活动是一切道德产生的源泉和基础,个体的道德价值观念在生命过程的经验、感受、体验中不断地生成。学校德育长期以来的低效,源于道德教育与生命世界的疏离。大众文化流行的关键在于关注了人的生命世界。学校德育应该重视对生命世界的关怀,从青少年学生的生命意志出发,争取其对道德教育的认同,引导其乐于接受道德教育,最终在潜移默化中获得道德教育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的理论研究中 ,道德建设被包含在了道德教育的范畴之内 ,而在道德教育的研究中 ,道德建设自身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往往又被忽视。为了加强道德建设基本理论的研究 ,必须厘清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尤其应当把道德建设与狭义的道德教育区分开来。与道德教育以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相比 ,道德建设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 ,即宏观性、社会性、连续性、复杂性和实践性。在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和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中 ,道德建设处于主导性的地位 ,它与道德教育不但有所区别 ,而且有机地联结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4.
在后现代语境下,"娱乐"这一话题甚嚣尘上.而对于娱乐精神的崇尚,与人们精神世界深处的危机联系紧密.文化娱乐化的结果是文化的低俗化.面对种种困境,当代文化应该怎样建构,怎样摆脱困境,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6.
教育视野与道德视野是解读道德教育的两种不同维度.基于教育视野的道德教育,以教育为逻辑起点,其思考的主题是怎样让受教育者最快最好地接受道德,追求的是道德教育的“教育”道德性,以道德是否为受教育者所接受为评价标准.基于道德视野的道德教育,以道德为逻辑起点,其思考的主题是怎样的道德才能让受教育者最快最好地接受,追求的是道德教育的“道德”道德性,以道德是否有利于受教育者生活为评价标准.将道德教育同时置于教育视野与道德视野之下,可以让道德教育获得教育哲学和道德哲学的双重支撑,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科学的兴起和主体的张扬,瓦解了信仰的基础,时间危机随即产生。作为大众精神食粮的大众文化,为了舒解普世人群的压力,通过对“现在”的神化、将时间空间化、遗忘人类整体性时间的三种策略,来消解和遗忘时间,它也因而充当了现代“宗教”的角色。“现在”成了大众躲避危机、消费欲望与进行末世狂欢的场所。大众文化试图通过反时间来克服时间的危机,最终将人类推入时间的深渊。 相似文献
8.
面貌伦理是一种责任伦理,它强调自我面对他者会产生出一种责任感.这实际上揭示了道德与情景之间的密切关系,情景能够激发和固化道德情感.情景化道德教育有自身的优势.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应向面貌伦理学汲取营养,科学地设计道德情景,充分地利用道德情景,真正使道德教育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9.
知行合一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所谓知行合一即知与行的统一,是一个从道德规范到道德行为的动态过程。然而,当前存在着诸多影响知行合一的负面因素。因此,要做到道德教育的知行合一,不仅要解决制度问题,而且要提供相应的物质基础;不仅要营造相应的社会环境,而且要弘扬知行合一的文化传统,还要对道德教育的方式加以改造。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大众文化的语境下,文学经典遭遇冷落。图像文化逐步取代纸质文学经典的中心地位;消费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产品感官化、娱乐化的审美取向冲击了文学经典阅读;大众对于文学经典的戏仿和解构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文学经典的权威;阅读主体的功利化和阅读文本的肤浅化,导致浅阅读当道。对此,应明确文学经典因其内在精神内涵绝对不会走向终结,同时,应努力重建经典意识,重拾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1.
田萌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4):84-86
社会的转变、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运行所带来的变化,对既有的道德观念形成了强烈的冲击,造成道德倒退甚至衰败,使得新时期道德教育陷入自身难以突围的困境。超越现代道德教育之路在于同传统道德文化资源对接,从传统文化中寻求可资利用的道德资源。 相似文献
12.
魏佐国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11,(2):100-105
江西乡土文化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对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借助江西乡土文化教育青少年,不仅要营造具有乡土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诱导作用,还应借助文学艺术的形式,着力弘扬乡土文化,注重教育形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马若龙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6(2):14-16
这个世界“既不存在无语言载体的意识形态 ,也不存在无意识形态导向的空洞的语言形式。”[1 ] 意识形态是客观存在的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承担起意识形态灌输这一功能。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又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讲究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德育的生活化。二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本文就二者对德育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 ,并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习俗有道德习俗与非道德习俗之分。道德习俗对人德性生成有巨大影响。这样,生活德育的最佳切入路径在改变道德习俗,其中,学校生活德育的最佳切入路径是改变学校的道德习俗;家庭和社会生活德育的最佳切入路径是改变本国、本地区的道德习俗。 相似文献
15.
段海霞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2):33-35
全球一体化是当今时代的特征,全球一体化中文化发展趋势是最具争议性的课题,文明趋同论和文明冲突论等各种学说、观点粉墨登场。然而,从文化自身的特性和客观环境来看,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中人类各文明间将互相包客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是历史的进步,也是伦理道德的进步。人本德育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契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新的德育模式的诉求,即在德育目标的设定上向公民道德转向,道德价值的衡量上向多元一体的集体主义道德转换,道德社会化途径上向交互隐性转轨,这为人本德育的生成奠定了社会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7.
18.
刘丽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
理性向生活回归是当代哲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当前道德教育面临的困境究其原因就是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隔离,导致道德教育的失真,远离了生活世界,终将走向虚无。所以,道德教育应该走向生活世界,使我们过上一种真实的、完善的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19.
田锋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5):106-108
通过对杜威道德教育有关理论的分析,从社会标准这一新的视角阐释道德及道德教育,为我国当代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对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和推进素质教育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梁英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3):79-84
新世纪初流行于东亚的韩剧热潮,在跨国文化产业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凸显出众多值得并且应该进行学理探索的深层问题。将韩剧现象置于当代全球性文化传播的语境中考察,指出韩剧跨国传播的实质是一种标准意义上的大众文化传播,作为国际消费者文化的一部分,加入进媒介全球化传播的大潮中来;而大众文化是建立在全球性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从全球范围来看,大众文化具有极强的共性与普适性。韩剧从内在本质上遵循全球大众文化的一般规则,符合大众文化的全球化想象,正是它所具有的这种全球性纬度为其跨国传播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