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新时期“民工荒”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工荒"是指人力资源市场出现的农民工短缺的现象。"民工荒"既是我国经济升级转型的必然反应,也是我国劳动用工体制改革滞后的应付代价,其本质原因是"权利荒",重要原因是"结构荒"。"民工荒"问题的破解必然受中国"语境"的影响,"民工荒"问题在改革发展中形成,也应当在改革发展中解决。基本进路首在于继续扩大用工需求,坚持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次在于依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弥补其"权利亏损";同时着力解决"结构性"矛盾,主要是提升农民工可就业能力,构建有助于农民工自由流动的城乡统一人力资源市场。"民工荒"问题的解决还必须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向度和进度,建立一种兼顾理论与实践、变通传统与未来的中庸方略值得赞许。  相似文献   

2.
"民工荒"中的劳动权益缺失及其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劳动力总量过剩的情况下,我国目前出现的"民工荒"本质上是"权益荒".城市二元结构的存在限制了民工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缺位,则导致非正规部门用工不规范,民工权益受到严重侵犯.要缓解"民工荒",就要切实保障民工的各项权益.  相似文献   

3.
从"民工荒"看农民工权利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年初我国各劳动力流入省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民工荒”,本文指出造成“民工荒”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工权利问题,并深入分析农民工权利问题的各种表现及其严重后果,指出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农民工权利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4.
“民工荒”现象的经济学分析——珠江三角洲调查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根据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用工调查,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民工荒”现象背后的制度原因,即户籍制度的存在造成农村劳动力迁移成本过高,以及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依靠低劳动力成本获取利润。从劳动力市场的演变趋势观察,本文提出了改革的紧迫日程:通过户籍制度改革降低迁移成本,通过发挥工会组织功能发育新型的工资形成机制,通过政府职能的发挥改善整体劳动环境和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从“民工潮”到“民工荒”:沉重的历史进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工荒”的出现, 最根本的原因是民工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严重受损。民工荒也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民工流动更具有理性, 民工将更加关注自己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部分民工回家种地不应当宣传和提倡, 当务之急是解决民工社会保障待遇方面的不公平性。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人力资源就业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劳动力供给旺盛而需求不足,造成部分劳动力未能利用;而除去总量压力,由于劳动者技能、知识结构与市场的需求结构不相符,以及劳动力市场本身的效率欠佳,造成相当部分的劳动力和工作岗位同时闲置;另外,由于一些微观用人机制和宏观的制度安排等问题,造成了劳动力利用不充分的状况。本文从劳动力供给调整、需求调整和改善制度环境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旨在解决这些问题的人力资源开发政策。  相似文献   

7.
汤晓颖  向辉 《天府新论》2004,(Z1):49-51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着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企业下岗人员就业的局面,就业形势严峻.解决就业问题应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劳动力资源教育和培训工作;健全失业保险和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和规范灵活就业制度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要"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2012年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侦查程序在提高惩罚犯罪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文关怀水平,但侦查程序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未得到有效解决。完善侦查程序人权司法保障制度需要牢固树立正当程序理念、坚持人本主义和权利救济原则、遵循司法的规律和特征,合理控制侦查权,切实加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基本人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王芳 《重庆社会科学》2006,(6):112-114,126
从民工潮到局部地区发生民工荒,这其中有诸多原因: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工资低下、生活成本上升以及企业用工不规范等。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前沿的沿海地区民工荒的出现,会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什么影响?民工荒毕竟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所特有的,相对而言也是非正常的。它是经济发展的桎梏还是推进器,本文试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下的劳动力就业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升级使劳动力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依次提高。我国的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力就业相互影响:我国的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比重过低,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的就业潜力没有发挥出来;民工潮、民工荒、民工返乡潮的依次出现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变迁密切相关,民工返乡潮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模式提出挑战。金融危机下必须立足于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和目前劳动力就业形势,努力实现劳动力就业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但近些年来却出现了新生代农民工“民工荒”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新生代农民工“民工荒”以及中小企业用工策略的研究综述,阐述了河北省新生代农民工“民工荒”的现状,深入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民工荒”对河北省中小企业用工的影响,对河北省中小企业用工策略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民工荒”视阈下的河北省中小企业用工策略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劳务派遣与劳动者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务派遣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有其特定的社会因素,但该制度在我国却没有获得良性发展。反而呈现出诸多乱象。现行的《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制度有一定的规定,但在实践中操作性不强,且未得到严格的执行。要真正实现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需要立法与司法机构共同发挥作用。此外。法律之外的社会规制对于劳动者权益保障而言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学生是否享有劳动权的争论是学界热议但悬而未决的课题。中国宪法及劳动法律规范分析可以推演出的基本性结论是:中国大学生具备劳动者基础法理特征。针对实然法上的中国大学生劳动权益相关法律规范存在缺失的困境,对比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相关法律规范,应以非全日制用工对中国大学生劳动行为进行界定。中国大学生享有劳动权益的落实需要对大学生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合同的期限、劳动工时制度、劳动条件等基本法律问题进行厘清。  相似文献   

14.
兼职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非典型用工模式,而我国现行立法对兼职劳动的立场比较暧昧,兼职在促进灵活就业同时,由于其缺乏相关的法律规制,也给劳资双方带来了有关兼职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专利权、商业秘密、竞业禁止等法律风险。为了扬长避短,我国应不断完善兼职劳动关系的相关立法,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也应采取措施防范兼职的法律风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再议劳动者地位问题:劳动力产权强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三十多年来,劳动力市场化的程度已经大大提高,以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体制已经基本确立。然而与此同时,各种劳资冲突和劳资纠纷问题也日益突出,劳动者、特别是进城农民工在劳资关系的弱势地位问题尤其受到关注。如果说在改革初期劳动者地位可能受制于劳动力产权残缺的状况,那么,当劳动力市场和劳动法律制度逐步成熟和完善时,劳动者地位则主要取于其实现劳动力产权的能力,即其劳动力产权强度。决定劳动力产权强度的因素主要来自三个维度:个人变量、结构变量以及制度变量。劳动者是异质性的,不同劳动者群体在劳动力产权三个维度上的强弱决定了不同的劳资关系类型——雇主管治型、雇主主导型、制度保护型、自我保护型和雇员主导型,以及不同的劳动者地位——完全弱势、弱势、受保护的弱势、受压制的弱势和强势。只有理顺最突出的农民工劳资关系问题,一个均衡和谐、劳资两利的中国劳资关系模式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而且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平衡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The migration of Latinos to nontraditional settlement areas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renewing interest in how an established low-skilled work force is affected by the inflow of a minority group whose members tend to have a weak basket of human capital. Some scholars focus on how the incoming group creates head-to-head competition with established workers. An alternative view posits that, depending on the context of the receiving labor market, incoming workers may primarily fill roles that complement preexisting labor market arrangements. I study these issues in the region of the country that has experienced the most pronounced in-migration of Latinos during the past few years. The findings indicate migrating Latinos tend to complement preexisting labor market conditions rather than spark job competition and undercut the earning power of non-Latinos.  相似文献   

17.
王蕴哲  高景龙 《河北学刊》2012,32(3):243-245
劳动合同解除是劳动合同法律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劳动法的一个重大问题。特别是用人单位的单方解除行为,不以对方的意志为转移,如果解除不当,就会损害劳动者的利益,破坏合同的效力和尊严。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劳动合同的辞退制度,以期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权利,帮助企业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最终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8.
"技工荒"视野的职业教育需求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同时存在"技工荒"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偏大两种现象。从人力资本供需角度看,"技工荒"的根源是技能型人力资本的供给难以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即职业教育的社会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受到抑制,缺乏知识技能,导致难以实现稳定就业。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解决职业教育社会需求与农民对职业教育的个人需求矛盾,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9.
朱沁夫 《云梦学刊》2009,30(1):62-66
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重含义”是人们强加给马克思的.马克思的论述中只存在“必要劳动时间”的“另一种意义”,由于这种强加给马克思的理论被不少人认可,导致了一些理论混乱和不必要的争论,应当还马克思理论的本来面目,在马克思的理论基础上探寻马克思经济学的真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实际上从三个角度论述了必要劳动和必要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的“另一种意义”的意义表明了社会对于特定商品的使用价值的需要规模及其包含的价值量的实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