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席新新 《理论界》2003,(3):27-29
尹湛纳希(1837一一1892)近代蒙古族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字润亭,号衡山,清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今辽宁省北票)人,缘于地区特点他从小受蒙汉满藏多种文化的熏陶,青年时代热衷于文学创作,中年家境不顺,加之清朝昏聩,他的“正心,平天下”志向破灭,走上批判道路。著有《青史演义》、《一层楼》、《泣红亭》、《月鹃》等小说和《青史演义》十二篇要目、前四十回后记、若干短论等学术论著。出于批判的需要,他考察社会和众家学说,掌握蒙汉满藏四种语言,积累了丰富的多民族文化底蕴。在思想上他倾向于儒家,但他的思想是明显蒙古化的有浓厚近代色彩的儒…  相似文献   

2.
应中国社科院邀请,蒙古人民共和国科学院系方研究所教授策·达赖博士来华访问期间,于今年3月15日来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进行学术访问。策·达赖博士在50年代曾在我国留学,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精通汉语。他的主要著作有《蒙古萨满教史》,《蒙古碑文的有关问题》、《关于〈元史〉的蒙译本》、《元朝时期的蒙古》、《关于尹湛纳希的〈青史演义〉》等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哲学社会学研  相似文献   

3.
尹湛纳希启蒙思想述评刘彩霞尹湛纳希(1837──1892),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人,十九世纪蒙古族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思想家。尹湛纳希生活的时代,蒙古社会喇嘛教盛行,经济凋敝,文化落后,人口减少,人民生活贫困,整个社会极为黑暗。清朝统治建立后,对...  相似文献   

4.
佟士平 《理论界》2013,(5):64-66
尹湛纳希是蒙古族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被誉为“漠南神笔”、“蒙古族的曾雪芹”。他的文学作品蕴含怎样的思想文化,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本文论述了尹湛纳希思想文化的精髓——对成吉思汗“强者”思想的继承。  相似文献   

5.
尹湛纳希的自然观是其哲学思想中较重要的方面。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命题是"阴阳二气",这是他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核心,可以说,尹湛纳希的整个哲学思想是围绕这一命题展开的。他提出"几天地万物皆起源于阴阳二气"的思想.是在总结蒙古族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把"阴阳二气"作为构成世界的物质根源,否定了物质实体以外,还有"精神"实体的存在,从而明确地回答了哲学基本问题,批驳了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他的哲学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和认识论思想,坚持用联系、变化、发展的观点,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观察、分…  相似文献   

6.
新华社于1983年11月30日向国内外发出了消息:在我国内蒙古新发现《尹湛纳希家谱》,此事引起国内外蒙古学界的广泛注目.蒙古族文学家尹湛纳希,乳名哈斯朝鲁,汉名宝衡山,字润亭(始祖博尔济忒氏,故姓宝,取自蒙古语“博尔济忒”氏第一音).于一八三七年五月廿日(清道光十七年丁酉四月十六日)出生在原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右翼旗忠信府(今辽宁省北票县下府乡)的成吉思汗黄金家族.于一八九二年二月廿五日(清光  相似文献   

7.
在近代蒙古族文坛上,以蒙文诗歌创作而论,出现了古拉兰萨,贡纳楚克,嵩威丹精、尹湛纳希四兄弟同一风格的诗。他们秉承家学遗风,在蒙文诗歌传统的基础上学习,吸收汉族格律诗(即近体诗)的形式,开创了蒙文诗歌的民族新形式,自然地形成为一个诗派。古拉兰萨为长兄,从诗歌创作的地位看,可算是兄弟中之佼佼者。尹湛纳希年最幼,成就又是多方面的,是这一家族的集大成者。一前一后,堪为代表,姑妄称之为“古、尹诗派”,大致可以成立。本文不惴冒昧,就这一诗派如何接受汉族古典诗歌的影响开创蒙文诗歌新形式作一比较探索。  相似文献   

8.
《乐记》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一部系统阐发艺术特征和艺术规律的美学专著。它总结了自《周易》、《尚书》以来先秦儒家的文艺美学思想,开启了两汉的儒家文艺美学思想,它的出现标志着儒家美学思想在理论形态上已经发展到比较完整和成熟的新阶段。这一著作为我国古代文艺思想和美学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在中国学术界对于《三国演义》的思想评价问题,一直是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演义”中的“拥刘贬曹”思想,是封建正统思想的反映,不符合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也有人认为,“演义”中的“拥刘贬曹”思想,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理想愿望和要求,虽然不尽符合历史真实,但却符合于艺术真实。究竟应当如何评价“拥刘贬曹”思想,这是《三国演义》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最早出现的一批长篇章回小说基本上是在按鉴演义的情况下产生的。从小说发生学的角度来看《通鉴》、《纲目》在著述宗旨、结构体制、叙述方式等方面给予按鉴演义小说多方面的艺术营养,小说家们在汲取这些艺术营养之后也有了不同程度的艺术创新。同时也应该看到,对《通鉴》、《纲目》的过分依傍,也严重地阻滞了历史演义小说观念的觉醒和发展,而这也是演义小说难出艺术佳构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德国古典美学从康德开始就是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思想体系。如果不深入艺术领域,一般的美学理论家很难发现这种症状。可是,一旦美学理论家真实地走进艺术,就会发现康德对“美”和“崇高”的区分并没有得到精神上的统一。在康德那里,形式美是艺术的绝对标准,而精神崇高又是一种艺术标准,这就为艺术批评留下了精神分裂的隐患。这在康德生活的年代还并不明显,因为古典艺术常常是把精神崇高与形式美结合在一起的,正如大卫的《贺拉斯兄弟之誓》和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然而,在20世纪,艺术变得完全不同了,艺术家为了追求精神的崇高已经牺牲了形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从读者的角度结合“接受美学”的方法,对《三国演义》的艺术接受问题作一探讨。 一、《三国》艺术接受的历史 《三国演义》是以东汉末年军阀纷争为历史背景的,在其成书之前,三国故事早有流传。随着历史的演进,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丰富着正史、稗乘所载三国故事的内涵,而经元末明初文人的进一步整理加工,终于创作出这一部通俗演义。三国故事在演义作  相似文献   

13.
尹湛纳希是我国清代杰出的蒙古族文学家和史学家。一八三七年五月生于卓索图盟吐默特右旗的一个贵族家庭。(今辽宁省北票县下府蒙古族自治社)小名哈斯朝鲁,汉名宝衡山,字润亭。因排行老七,家乡的人们都称他是“七爷”、“七公子”、“七哥儿”。他从小就生活在卓索图盟吐默特右旗的忠信府,经常到蒙族喇嘛庙惠宁寺里去赏  相似文献   

14.
陈志刚 《兰州学刊》2008,(Z1):163-165
《庄子》与艺术精神存有会通早有研究者指出,但主要以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来阐发《庄子》中蕴含的艺术精神,似有所局限,笔者不揣鄙陋,拟对这个问题再作一些思考。文章首先论述《庄子》与艺术精神存在会通。其次,详细探讨了《庄子》人生论向艺术精神的接近及后世艺术、美学对《庄子》艺术精神的发现过程。最后,举出中西方艺术、美学中与《庄子》呈现的艺术精神相近相似甚至就是受其影响的文学现象和艺术理论,意在证明《庄子》一书确实蕴含有丰富的艺术精神,应该引起《庄子》和艺术研究者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曹雪芹不仅是伟大的作家,而且是杰出的美学理论家。虽然他没有专门的美学著作传世,但是,他却有意识地通过他的《红楼梦》来展示了他的非常丰富卓越的美学思想。如果说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再再强调、反复论述,并在《红楼梦》的创作实践中始终贯彻如一的“真”、“假”观念是他的美学思想的核心的话,那么,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作为全书“立意本旨”来加以强调的“色”、“空”观念,则是作为他的美学思想的“真”、“假”观念的具体发挥。  相似文献   

16.
荀子是先秦时期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也是先秦时期杰出的美学思想家之一。荀子的美学思想,散见于《荀子》书中《正名》、《礼论》、《富国》、《解蔽》等诸篇,而作为最系统地表现荀子美学思想的著作,当首推《乐论》篇。《乐论》为《荀子》书第二十篇,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内含马克思主义的多种理论构成,尤其是其中的建立于新的人本主义基础之上的美学思想,更具现代美学理论的实践开放性。王向峰的《〈手稿〉的美学解读》一书从美学的角度切入《手稿》,对于劳动与美的创造、艺术生产、美的规律、人化的自然界、人的对象化、对艺术的感受等,都进行了深入阐发。《解读》把马克思的美学思想纳入到《手稿》的体系中来加以学理阐发,在中外传统文艺及当下的社会语境和文艺语境中予以实践性展开,提供了由进入《解读》进而进入《手稿》美学体系的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朱光潜的美学思想融贯了中西美学两大传统,《诗论》1是这一特点的集中代表:朱光潜借助西方美学不断克服和突破中国传统诗论的"零乱琐碎",并使其体系化和系统化。格罗塞及其代表作《艺术的起源》对朱光潜产生过至关重要的影响。朱光潜《诗论》与格罗塞《艺术的起源》的相关研究至今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文章以此为契机,从内容书写、观点承续以及篇章结构等方面对《艺术的起源》与《诗论》进行详细解读,从而揭示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对朱光潜《诗论》的深刻影响;同时,朱光潜接受格罗塞美学思想并不是亦步亦趋的,而是在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中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艺术起源论:艺术不受生产方式决定,而是基于心理学的根源;文艺表现个体性价值。  相似文献   

19.
<吴三桂演义>的作者一向不明.直到一年以前,才有专家学者考察出其作者是黄世仲.本文对专家学者的考察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并对<吴三桂演义>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略事论述,指出这部小说是晚清最后一部杰出的历史小说.  相似文献   

20.
石涛(约1642—约1718)俗姓朱,名若极。法名原济,字石涛,又号苦瓜和尚,钝根、大涤子、清湘陈人、零丁老人等,是明代靖江王朱守谦的后裔,清初杰出的山水画家,是中国美学史上一位杰出的理论大师。林同华在《论石涛及其美学思想》一文中称“石涛是十七世纪下半叶中国绘画史上的‘曹雪芹’。在清代的美学史上,他和曹雪芹都是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艺术大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