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宗棠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有功有过,而功大于过的人物。他曾经镇压过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起义,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但在晚年时期,当祖国边陲的新疆处于危急关头,他毅然率领爱国将士,挥师西征,抵制了英俄的侵略扩张,摧毁了阿古柏皮动集团,使几乎沦为异域的新疆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为我们国家和民族立下了卓越的功勋。在不久后的中法战争中,年逾七旬的左宗棠仍然壮心不已,又以高昂的爱国主义热情,投入了反侵略斗争。最后,病死在抗法斗争第一线。关于他收复新疆的西征壮举,已经脍炙人口,早有定评。但他在中法战争中的杰出表现,却鲜为人知,甚至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亲法派”。本文拟就这方面的情况作一简略论述,以就正于史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2.
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主要原因是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一伙极力奉行投降主义,一意主和。当时也有一批人是主战的,如曾纪泽、左宗棠等为什么他们的意见没被慈禧太后采纳?分析这个原因,可以更好地总结近代中国对外战争,一再失败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3.
一百年前的中法战争,由于腐朽无能的清政府实行投降妥协政策,结果铸成了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历史大错。这是世界战争史上罕见之事。在中法战争中,中国除了镇南关(今友谊关)——谅山等战役不败外,我们认为台湾保卫战也是基本不败的。台湾保卫战在中法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此战的胜利,对整个中法战争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4.
文章着重对中法战争中的台湾保卫战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指出台湾保卫战是中法战争中的一个主要战场,经过爱国军民的努力,取得了胜利,挫败了法国侵略者攫取台湾以作为“担保品”的野心,有力地支援了中法战争中的其他战场,打乱了侵略者进一步侵略中国大陆的战争部署。  相似文献   

5.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在中日甲午战争时,身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等重要职务,他不仅是中外交涉的具体负责人和战争的直接指挥者;同时,也是清政府统治阶级中最重要的“主和派”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1884年8月23日,法国海军孤拔舰队在闽江击沉了中国福建水师战舰,轰毁了马尾造船厂后,清政府在中国人民的压力下,于8月26日下令正式对法宣战,中法战争由是全面爆发。 清政府的战略方针主要是:海面防守,陆地进攻。在陆路战场,清军分东西两路出关,  相似文献   

7.
唐景崧在中法战争中,其活动贯穿整个中法战争全过程。在黑旗军营中,对黑旗军的抗法斗争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使黑旗军由一度消极抗法转变为积极抗法;在徐延旭幕中,北宁失守后,粤军一片混乱,由于他总理粤军军务,多方面整顿,独撑残局;景字营成立后,他亲自率军独当一面,宣光攻坚战他是实际上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他为抗法援越、捍卫祖国西南边疆作出了贡献,不愧为中法战争中的爱国将领之一。  相似文献   

8.
试论中法战争中的国际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法作为调整国际问相互关系的准则,理应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和遵从.本文通过对中法战争期间,法国任意曲解国际公法,并以清政府违反国际公法为由肆意制造观音桥事件并挑起全面侵华战争以及战争期间以荚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国际公法面前对待中法两国不同态度的考察和分析,得出了在"强权即公理"的近代国际社会中,国际法不过是强权政治遮盖布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十九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掀起了夺取殖民地的大高潮。这时期发生的中法战争,是法国资产阶级梦想建立“法兰西东方帝国”,奉行殖民政策的结果。它的侵略步骤,首先是侵吞越南,然后以越南作为跳板,侵入我国西南各省,掠夺富饶的矿产资源开辟商品市场。位于祖国南疆的广西,在地理上同越南山水相连,接壤千里,处在反侵略斗争的最前线。法国侵略军大举进攻越南北部(北圻),目标直指我云南和广西,并已攻陷广西南疆门户镇商关,侵占当时属广东钦州的江平京族地区。居住在广西边疆的少数民族人民同汉族人民团结一道,筑成民族自卫战争的坚固长城,在保卫边疆领土的斗争中给侵略者以最沉重的打击,立下不朽的功绩。缅怀这段历史,对加强我国各民族的团结,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都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岑毓英(1829—1889),字彦卿,号匡国,广西西林人,壮族,中法战争中曾任陆路战场东、西两线的清军统帅,也当过云贵两省总督。岑氏在19世纪的50、60年代,是残酷镇压滇、黔回民、苗民起义的刽子手,并因此而爬上了署云贵总督的宝座;但在中法战争爆发的前后,他又同广大爱国军民一道,抵抗了英、法帝国主义的入侵,成了对国家、民族有一定贡献的爱国者了。岑氏的前半生已有不少文章论述,而对其后半生的活动则大多没有涉及,未能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为此,本文拟就中法战争时期的岑氏活动为题,对之进行考察、分析,以便将来对他的全面评价做个引子。  相似文献   

11.
在中法战争后期,中国军队尽管在战场上取得了"镇南关大捷",但清朝廷却决定"乘胜议和"。这样的结果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其中清廷财政弱不能支的状况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日本与中法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八八三年十二月,法国侵略军大举进犯中越边境,中法战争爆发。西方列强出于对中国的掠夺和侵略,都不希望清朝获胜。因为“中国的任何胜利,一般说来都会对欧洲人产生严重的后果”。但由于各自在中国所处地位的优劣和政治、经济利益的不同,它们对中法战争所持的立场、态度也不尽一样。德法是世仇,而英法在埃及问题上矛盾重重,所以英德两国“眼看法国从事一场代价高昂的战争,内心并不难过”。沙俄因  相似文献   

13.
中法战争期间,彭玉麟作为朝廷的钦差大臣办理广东防务。他认真备战,积极筹划战守,反对妥协投降,力主抵抗,并且向清廷提出一系列可行的反侵略措施。其言行表明彭玉麟是一个具有爱国热情和反侵略思想的地主阶级抵抗派。  相似文献   

14.
薛福成是鸦片战争之后成长起来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中法战争期间,薛福成发表了一系列政治见解,主张"和战相济",主张充分利用各种矛盾,调动各种有利因素,采取正确的斗争策略,确保越南问题的圆满解决.主张充分利用刘永福及其黑旗军来抵抗法军的侵略.此外,薛福成还亲自参加和领导浙东地区的抗法斗争,充分体现了薛福成强烈的爱国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 6 0、70年代 ,法国中产阶级兴起并逐渐掌握政权 ,主要在少数共和派领袖的推动下 ,法国侵占突尼斯 ,由此加快了殖民越南北圻的步伐 ,中国为保藩固边 ,助越抗法 ,终至引发中法战争。  相似文献   

16.
中法战争时期清政府国库空虚 ,财权分散 ,内债难筹 ,国防经费长期不足 ,强敌入侵 ,不得不向伺机而动之外国资本援例举债应战。债权银行 (洋行 )追求高额利润 ,英国政府从其全球战略和在华利益考虑 ,积极支持了本国银行的放贷活动 ,各有所图。列强在中法战争期间贷款权的争夺 ,掀起了 19世纪 80年代帝国主义争夺中国借款权的高潮。中法战争外债对抗法战争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方的举债活动催生了中国近代第一批实业外债 ,就债务方而言 ,中法战争期间所借外债应予以相当程度的肯定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传统的评价镇南关大捷在中法战争中的地位提出了质疑,通过战争双方战略目的、战略方针和重心以及该战役对战局的影响诸问题的分析,指出镇南关大捷是扭转中法战局全局的一战,是中法战争的战局转折点,它引起了清军战略的部分转变,但这种转变未能完成,因此并不完全具有战略转折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1884年(光绪十年)的甲申易枢是晚清政治格局的一次重大变动,它对当时正在进行的中法战争,乃至整个清廷的命运,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探讨了甲申易枢产生的原因,着重揭示了慈禧、奕诉等人在这场政治风浪中的活动,以及清王朝最高统治者之间争权夺势的内幕,说明清王朝国破家亡的命运,是专制独裁政治制度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中法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在胜利的条件下与外国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战争。从战争整个过程来看,双方打打停停、停停打打,战争中有和谈、和谈中有战争。从战争的结局来看,中国在取得战争连战连捷、节节胜利的情况下停战,与法国签订条约,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之所以是这样的一种场面和结局,纠其原因是由中法双方的战略指导思想决定的。尤其是中国清廷方面的战略指导思想,耐人寻味,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20.
左宗棠与李鸿章都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统治阶级中倡办洋务的重要人物。在洋务派内部,无论在倡办洋务的目的还是方针措施上,左宗棠都与李鸿章有很大的区别,不能完全等同并论。李鸿章积极倡导并参与洋务运动,主要是他为了强化个人势力、巩固其政治地位的一种努力。李鸿章与曾国藩系下的湘军,是晚清兵为将有现象的发源地。过去,军队是掌握在国家政权手中,但发展到晚清,军队已成为乡勇部队领袖的私人军队,这些军队领袖往往拥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