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近来,笔者在学习中国科技史时感到,日本有为数不少的“中国学”家在治中国科技史时,每每采用讲读式研究班的形式,坚持数年,乃至十几年,成绩卓著,斐声学坛,为国际科技史界所瞩目。这一治学方法值得我们加以探讨。日本的所谓讲读式研究班,就是学有专长的研究人员采用一种汉著,定期进行集体讲读讨论,然后按各自的专业及兴趣确定自己的研究范围,在这样研究讨论数年的基础上,再撰写研究论著。这种集体讨论的治学形式不同于我国学者的传统方式,与当前宣读式的学术讨论会也有区别,更与乾嘉时代  相似文献   

2.
日本于21世纪初开始出现营利性大学,这既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日本中央政府“结构改革特区”政策影响的必然结果.不同营利性大学的经营状况明显不同,既有发展势头较好的大学,也有处境极为严峻的大学.整体而言,这些营利性大学在母体公司、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师配备和教学理念上都有一些明显不同于非营利大学的共同特征.成功的营利性大学是在上述各方面做得更好一些的大学.  相似文献   

3.
二战前,日本出现了以现代社会科学方法来研究近现代中国的现代中国学。日本出现这种研究的动力在于: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的形成与确立,直接催生了现代中国学;西方社会科学的输入,为现代中国学的诞生准备了理论和方法;现代高等教育的创办、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西学与现代中国研究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老龄化进程加速,中国现有的养老模式中存在诸多问题。在此以日本应对养老问题提出的建设"集中性养老住宅"为启示,从"缓解亲子矛盾"、"减轻国家地方财政支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以及"拉动中国经济新增长点"四个方面探讨日本"集中性养老住宅"在中国建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爱知世博会客流数据库挖掘对上海世博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爱知世博会客流数据库的深入量化挖掘,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上海世博会客流均衡问题有所启示:综合性大型世博会的预测访客数与实际访客数存在较大差异;爱知世博会的参观者人流存在"慢热"效应.上海世博会必须关注展期参观人流均衡问题;天气(温度和下雨)对参观者到访影响明显;周六周日与用一到周五工作日之间客流分布差异明显.征对上述问题上海世博会应尽早制订客流均衡策略.  相似文献   

6.
"中国学"本土化需要特别重视四个问题:第一,要破除"欧洲中心论"的思维方式."欧洲中心论"或称"西方中心主义"曾经在西方学术界相当流行,把欧洲(主要是西欧)的历史看作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轴和主要动力,"欧洲的一切都是普遍的";"把自己看成是若干文明之中最卓越的文明,认为自己是文明世界,并把这种长期积淀的文明优越论、价值观和偏见"强加于人",形成"话语霸权"."欧洲中心论"的思维方式,就是把西方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和发展道路普遍化的思维模式.中国学术界在上个世纪相当长的时段内,对西方理论就是盲目信从和生搬硬套,从而产生一味模仿的"汉学心态"和唯汉学是尊的"汉学主义"风气."资本主义萌芽"理论就是一种典型的"西方中心论",它将近代英国走过的经济变迁道路视为普适性的经验,因此将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定位在寻找这种"普遍道路"发生发展的蛛丝马迹,或者拷问它为什么没能在中国发生的原因上.即便在今天的学术研究中,我们仍大量使用来自西方的知识体系,用西方的逻辑、观点解释中国与世界.学术主体性的严重丧失,导致我们在观察中国和世界的理论中处于"双重失语危机".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学”的学科性质,指文学作品学作为一门具体学科,它在人类建构的研究文学(一切文学现象)的学科系统中的位置,它研究对象的总的原则、方法。学科是学术的类别,是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研究一切文学现象的学科是一切文学现象研究的学术类别、科学领域或文学学的分支。研究文学作品的学科则是文学作品研究的学术类别、科学领域或文学作品学的分支。文学作品学的学科性质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是文学作品学的学科位置,一是文学作品学的学科性质。关于“文学作品学”的学科位置,得从“文艺学”、“文学学”讲…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中国模式"成为国际主流媒体关注的一个热点,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典、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庆典、2012年中共十八大的召开以及中国政府在处理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有效举措,更是凸现了"中国模式"的国际影响.但在国内外学者关注"中国模式"的背后,我们发现有三种倾向需要防止.  相似文献   

9.
日本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起飞最快的国家。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经验很值得借鉴。本文仅对战后至1970年前日本反“通胀”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提供一些借鉴。 一、日本反“通胀”措施 (一)战后恢复时期的反通胀措施。 从1945年至1952年,基本上是日本的恢复时期。战后,日本经济处于衰败与混乱之中。战败不  相似文献   

10.
《水浒》成书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评论研究《水浒》者,无虑百家以上,诸说纷呈,蔚为奇观。弄清“水浒学”的历史发展,既可以了解不同时代的人们是怎样理解、研究《水浒》的,又可以了解《水浒》在不同时代、不同人们中间产生了怎样不同的社会效果,这对于我们今后正确地评论和研究《水浒》无疑是有帮助的。(一) 明、清两代,是“水浒学”的奠基时期,主要有这样一些学说:  相似文献   

11.
《社会科学战线》2007,(6):241-243
本文对中日两国的高等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尤其是对中日两国私立大学的运行和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中国私立大学的建立和发展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有力支撑,为中国私立大学的迅速发展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日本现代中国学的发展,以1978年和1990年为界,将日本现代中国 学(1945-1999)分为三个时期,并比照传统的日本“汉学”,从哲学、文学、语言学和史 学四个方面评介了日本现代中国学的现状和进展,介绍了日本现代中国学所拓展的新领域: 宗教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国际关系研究。总的来说,日本现代中国学既 继承了日本传统“汉学”的实证主义学风,又发展了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的方法,拓宽了 研究领域,不仅仅局限于对古代中国文化的研究,还将触角伸进了中国现当代文化的深层, 使日本现代中国学成为国际中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日本人的“中国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深入探讨日本人的中国观,对于如何将中日关系引向健康、合理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两千多年的中日关系史中,日本人的中国观发生了多次变迁.纵观日本人的中国观,是以日本国内环境变化为基础,并结合外部国际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它以实力主义、现实主义、国家利益优先原则为其价值取向.深入剖析日本人的中国观,对于在新世纪深入了解和研究日本人眼中的中国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词学东渐,源远流长.早在唐代,五十二代天皇嵯峨天皇(809-823年在位)就开始填写汉词,开创了日本填词的历史.当时君唱臣和,上行下效,形成第一个填词热潮.但在我国两宋词的繁盛时期,日本词界却较沉寂.到了明治时代,出现了森槐南、高野竹隐、森川竹磎等著名词家,似与我国清代的词学“中兴”东西呼应,掀起了另  相似文献   

15.
"中国马克思学"在当代的出场,必须抓住其"实".从内在属性的"实"来看,"中国马克思学"是科学与哲学的辩证统一;从方法论的"实"来看,"中国马克思学"遵循解读而非解构的学术主旨;从价值论的"实"来看,"中国马克思学"是学术与意识形态的辩证统一;从时代定位的"实"来看,"中国马克思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取向之一.  相似文献   

16.
日本是发达国家中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产生这一社会问题的基本原因是出生率与死亡率的降低、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日本政府通过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延长退休年龄、增加老人福利设施等举措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并取得良好的成绩。借鉴日本经验,中国处理老龄化问题应该结合自身特殊国情,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加老年人再就业机会、完善养老设施等方面着手,实现中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内、外向型经济,是两个相对而言的经济范畴。内向型经济强调立足于国内市场,开发本国经济,或进一步采取进口替代战略,培育本国新兴产业;外向型经济则主张出口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其特点是面向国际  相似文献   

18.
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其哲学、艺术具有更为深刻而纯粹的“宇宙2人”系统的特性。对中国哲学、艺术与宇宙的关系,勾划出一个暂可成立的理论模式,既是讨论、研究的出发点,也是进一步深化学术研究的必要环节。本文即提出“道一气一艺”模式,来加以讨论。从实体本体论(水土木金火)出发,中国人以“气论”为中介,推演到“抽象一流动”本体论。哲学史、艺术史、文化史的事实表明,“气”范畴确是从“形上”界走向“形下”界的转换环节(个别例外,则是“道”与“气”相混),是从无形转换到有形的中介。我们先从“气”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敦煌研究起步较早,五十年代一雄、山本达郎等学者为敦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已作出巨大贡献,现在仍有许多学者利用敦煌资料成了各个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但日本却没有敦煌研究学会。中国的敦煌研究文革以后正式展开,特别是1983年成立的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为推进后来的研究起了重要作用。1988年11月,作为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的分会,中国吐鲁番学学会已宣布成立,但直到1990年5月在吐鲁番召开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才广为人知。在敦煌研究的组织化方面,中国走在了日本的前面,而在吐鲁番研究的组织化方面,日本却走在了中国的前面。1987年…  相似文献   

20.
《文史哲》2014,(5)
内藤湖南是日本京都大学中国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从文化史观的角度提出了中国历史的分期方法,发表了蜚声史坛的"唐宋变革论"。在内藤湖南的影响下,以宫崎市定、谷川道雄为代表的几代京大学者,在继承与发展内藤史学的基础上,在中国史相关研究领域作出了各具特色的学术贡献,共同构建了京都学派的辉煌。了解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历史的方法与视角,对促进中国史学的科学发展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