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唐鸿 《理论界》2011,(4):109-111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山鼻祖,卢卡奇早期社会历史观受到了其理论先知黑格尔的深刻影响,在主体观、总体观、物化理论等层面蕴涵着明显的黑格尔历史哲学之源。其社会历史观一方面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哲学根源,拯救了马克思哲学的辩证法思想,重新确立了黑格尔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局囿于黑格尔的认识逻辑,亦附带着不可抹掉的思辨哲学色彩。  相似文献   

2.
吕西安·戈德曼,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可能都是一位被严重忽略的现代法国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1]以鲍埃豪尔的见识,西方学界视域中的戈德曼至少在两个方向上产生了误认:一是我们只是记得一句“隐蔽的上帝”,这是在一种狭窄的文学理论和小说社会学的视域中被孔见的;二是对戈德曼的学术评价,常常出现了一种不公正的宣判,即他仅仅是一位卢卡奇主义的殉教徒。[2]在我们的研究中,戈德曼只是偶尔在现代西方文论中被提及,对他的思想所框定的非历史评价常常会令人一头雾水。我认为,戈德曼的哲学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逻辑环节,…  相似文献   

3.
张旭曙撰文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形式观有四条脉络:一是以审美反映论和整体性思想为基础追求形式结构整一性(卢卡奇、戈德曼)。卢卡奇认为,文学作品是具有自身形式特征的独立结构、自足整体,这种形式是否正确要看它与所反映的处于运动和矛盾之中的辩证整体(现实世界)的结构能否对应。有意义的结构是戈德曼模式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张旭曙撰文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形式观有四条脉络:一是以审美反映论和整体性思想为基础追求形式结构整一性(卢卡奇、戈德曼)。卢卡奇认为,文学作品是具有自身形式特征的独立结构、自足整体,这种形式是否正确要看它与所反映的处于运动和矛盾之中的辩证整体(现实世界)的结构能否对应。有意义的结构是戈德曼模式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哲学的根本不同点之一,就是马克思主义把实践引入哲学。所以马克思又把自己的哲学叫做“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核心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正因为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代表人物,从卢卡奇到阿尔都塞,从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到法兰克福学派,无不对于实践发生强烈的兴趣,都用了大量的篇幅谈论实践,葛兰西甚至干脆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之  相似文献   

6.
西方现代性思想转折中所生成的审美现代性思路对戈德曼的悲剧历史观有重要的影响 ,德国古典的悲剧历史哲学和人本主义思潮为戈德曼的历史观提供了理论模型 ;而现代人本主义哲学对个体感性的彰显和个人在历史宏大叙事中的凸现 ,为戈德曼的历史观添加了新的实质。戈德曼通过“打赌”式的辩证法来缝合“个体”与“类”、“应该”与“是”的矛盾 ,是继承了审美现代性的理论思路 ,反映了西方左派知识分子对那个具有永恒价值之美好希望的憧憬。从根本上说 ,它异质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其实践的意义也是十分薄弱的  相似文献   

7.
空间理论是当代激进政治理论的重要内容,西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实现从时间逻辑到空间逻辑的转换,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无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阿尔都塞通过将结构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结构因果性”以及“多元决定论”思想运用于对社会历史和社会现实的重新理解来对抗传统历史哲学的解读.这种通过结构对抗主体及其历史哲学的方式,成为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空间化的主要前奏曲.而曼纽尔·卡斯特对城市问题的论述就基本沿袭了阿尔都塞的分析模式.  相似文献   

8.
阿尔都塞把"意识形态"理论唯物化,他试图把意识形态从意识哲学的论域中解放出来,使得意识形态独立于社会统一体,成为社会结构中的独立要素。他把马克思语境中作为政治口号的"意识形态"提升为具有本体论意义的物质存在,意识形态从观念批判走向政治行动,意识形态被看作国家机器的实践效应,再生产出政治权力批判话语。但是,阿尔都塞并没有把意识形态泛化为包括拜物教理论在内的一切批判话语,而是同国家统治联系在一起,并强调意识形态统治的阶级性。他不仅仅反对自卢卡奇以来的人本学马克思主义,更拒绝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同时与朗西埃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划清界限。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唯物化终结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文化批判思路,重新改造历史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但他没有解决意识形态唯物化所暴露出来的政治实践与哲学理论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意识形态概念一直是理论家们争论的焦点。本文通过阐明卢卡奇、阿尔都塞和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意图揭示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在发展逻辑及后马克思主义转向,同时揭示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0.
<正>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一个意义重大而又反复引起争议的问题.国际上关于卢卡奇的评论,也首先注视卢卡奇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思想的关系.凡是把《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基本观点看作“理论上的修正主义”或“开辟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人,大都认为《历史与阶级意识》曲解马克思主义,在把马克思主义黑格尔化方面开了先例.本文拟从《历史与阶级意识》入手进行认真的考察.一的确,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表明,要恢复被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所歪曲的革命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就必然与恢复黑格尔的辩证法传统相联系,因此,他力图揭示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辩证法根源.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学自恢复学科建制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在研究方法上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规范、不够本土化等问题,这就阻碍了学科内的沟通,影响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效力。通过对483篇有关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社会学研究整体层面的一些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我们已经看到,当代人的行为引起了资源消耗、核废料、环境污染以及基因改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后代人的利益,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一种超越时间纬度的未来世代权利因此出现,其核心是“当代人有责任使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受到充分的保护”。现在,对于作为一种新型权利的未来世代权利如何保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法哲学问题。人类共同体理论能够为未来世代权利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新理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的发展不能长期依靠“负债经营” ,要逐步实现“以城养城”。经营城市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理念的创新 ,我们不但要善于建设、管理城市 ,而且要善于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和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根本条件取决于城市的软、硬环境 ,更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降低交易成本 ,建设法治经济和信誉社会。  相似文献   

14.
“日常生活美学”批判与“超越性美学”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美学发生了日常生活美学与超越性美学的对立。日常生活美学肯定大众文化,主张审美回归日常生活,建立以感性快乐为本质的新的美学原则;而超越性美学则主张审美超越日常生活,应该对大众文化进行审美批判。现代性分裂为世俗现代性和反思现代性,世俗现代性沦为感性异化,而审美属于反思现代性,是对世俗现代性的批判。因此,要吸收后现代主义的合理因素,重建超越性美学。对大众文化,应持一种辩证的态度:一方面,肯定其合理性,承认日常生活审美化丰富、美化了人们生活;另一方面,警惕感性异化,坚持审美的超越性,开展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建设精英文化。  相似文献   

15.
福柯的美学主义涉及到人自身及其生活领域中的一切"美学态度"。此一美学无疑就是一种把人自身及其生活视作艺术品来看待并实践的"精神性"的、实践的美学。其植根于人自身的自由生存实践,或"自我技艺学"之实践之中,因而亦可称之为"自我技艺学化的美学",就是"‘自身的文化’的生存美学"。  相似文献   

16.
执政价值观是执政主体对执政活动的一般价值的政治伦理判断,其内容主要包括对执政活动的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模式等的认识或评价。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的执政基础的合法性、执政活动的有效性和执政行为的规范性是评判党的执政价值的三个最为重要的量度。“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念形成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奎 《社会科学》2001,38(7):13-17
以新的视角研究政治信念 ,特别是对 8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念形成特点进行研究 ,对于共产党人在新世纪强化理论创新、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一信念是人们对于某种学说、原则、理想的真诚信服和执著追求的态度。信念包括政治信念、道德信念和生活信念等 ,其中政治信念是人生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那么 ,今天为何去探索共产党人政治信念形成的规律与特点呢 ?其必要性与紧迫性就在于 :在社会主义运动暂时的低潮时期 ,在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 ,我…  相似文献   

18.
少数人作为道德王国的成员,其尊严也应得到尊重。伦理精神与少数人权利保护存在于统一的社会秩序之中,我们要在善恶因果律中把握少数人权利保护,在价值合理性中彰显少数人权利保护,在生态整合中体现少数人权利保护。在道德哲学层次,少数人的权利保护已不再仅仅是道德规范的实现,也涉及到伦理精神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发展经济学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发展经济学虽然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但它不能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指导理论 ,所以我们必须研究中国的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主体和发展方式。以此关注中国的经济问题 ,总结中国的改革经验 ,预测中国的发展趋势。目的是建立和完善当代中国发展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真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在从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中发展 ,在同错误的斗争中发展 ,在对真理颗粒的整合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