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新 《领导广角》2000,(12):20-21
每个单位或机构组织总会产生大大小小的危机。如何管理或避免危机呢?美国美洲航空公司前董事长克兰德尔总结其一生工作经验后说:“要避免危机发生,首先要通过全面的风险评估。最大限度地消除酿成危机的可能性。要问问自己和单位或机构的其他人员,我们在哪些环节上最为薄弱?在同行业中。将有什么样的事件能发生危机,现在存在着哪些小问题有可能升级成为危机?”请看——  相似文献   

2.
<正>尽管称霸国内红酒业多年,张裕的问题与麻烦已若隐若现。百年张裕有危机吗?有——所有的企业都有危机!那么,作为几乎公认的中国葡萄酒业第一品牌的张裕潜在的、最大的危机是什么呢?放弃低端品牌能否成就大市场?据悉,张裕将全面砍掉低端品牌,其15元以下的低端甜酒将全部停产。早在  相似文献   

3.
李亚南 《经理人》2004,(12):4-4
消费者对产品消费一次而放弃,是厂家的最大失败。只有一次性消费者,而没有一群消费者,或者一个阶层作为品牌的消费者,也是非常失败的。高档消费品的企业要做到基业常青,就要培养自有的消费领袖。市场选择要有所不为如何打造企业的消费领袖呢?在快速消费品行业,倾向于用大面积广告轰炸来达到  相似文献   

4.
裴聚禄认为: “我们取舍品牌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潜力成为有吸引力和有规模的品牌。品牌要对消费者有影响力,看是否建立在对消费者的理解上。  相似文献   

5.
<正>《烟草专卖法》开宗明义地指出:“维护消费者利益,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这句话寓消费者权益于行业发展之中,正确地处理了权利保护和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是《烟草专卖法》的立法宗旨。但从一般行业,以经济学的观点,按经济人的本性来看待“两个维护”,人们实难接受。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行业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要强调“两个维护”,而且强调的力度越来越大呢?要明白这个问题就必须解决好认识问题,我认为“两个维护”的提出与我们行业的产权性质、体制特征和产品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品牌已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但是,如何评估、增加品牌资产?如何评估品牌资产评估品牌资产是提升品牌价值的基点,但是,“无形”这一品牌资产的特点,为评估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对企业而言,品牌资产可以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对消费者而言,品牌资产基于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品牌资产评估模型分为三类:根据企业财务数据评价、根据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评价和从企业与消费者两方面综合评价。品牌资产有三类基本要素,即财务要素、市场要素和消费者要素,三者共同发挥作用。根据评估方法主要涉及的要素,应将其分成以下四类。财…  相似文献   

7.
<正> 作为商家,大家都想弄明白一件事情:消费者们为什么要逛商店?他们在选择商店的时候可能会依据哪些标准呢?或者说,消费者和商家所面临的市场总是处于千变万化的过程中,商家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获取竞争优势,吸引到更多的消费者,到底应该怎样做呢? 一个不得不让所有的商家面对的事实摆在眼前:与十年、五年甚至三年前相比,消费者们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都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商家要“赢”得市场惟有贴近消费者、提高零售终端(即店头)的响应力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杨京梅 《经理人》2005,(3):94-95
真正出色的品牌不可能靠“一锤子买卖”建立起来为什么许多企业历经战争动乱、股市崩塌、经济萧条,仍然屹立不倒?他们凭什么走出危机而不断成功昵?是企业管理体系成熟,是企业资金雄厚.是最高领导者危机驾驭能力强,还是……?不同的角度,都有不同的合理的答案。“每种企业生存的法则是不同的,但也有统一性,那就是品牌。”柳尽染的解答更是深入,“品牌是成功企业的基因,贯穿于企业组织、文化及商业运行之中。”柳尽染任职于全球知名的IT服务商电子数据系统(EDS)公司,曾经担任亚太区市场营销及传讯副总裁。2004年8月,她由  相似文献   

9.
<正> 我们发现,有好多企业对危机的管理总是被禁锢在几个特有的怪圈之中,笔者信手拈来几个,希望为众家管理者提个醒。怪圈一:亡羊才补牢现在有很多企业都是在危机发生后才想起去管理,这主要是因为有许多人都习惯于把缺点、不足、弱点称之为“问题”,并努力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进或弥补。而对那些不是问题的事情——正在进展或比较顺利的事情——却很少或根本不去思考: “东西又没有坏,为什么要修它?”“我们没病没灾,为什么要加入保险?”“我们这样  相似文献   

10.
预防——企业危机管理的重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危机的影响及预防的重要性 从本质上说,危机是指能够对企业及其产品和声誉造成潜在破坏的事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个企业不管过去有多辉煌,随时都可能受到危机的冲击,这是任何企业都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的关键是企业应该如何开展危机的管理以化险为夷。 一般来说,危机管理包括危机的预防、危机的处理和危机的总结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相对而言,危机的预防比危机的处理和总结更为重要。这是因为:危机一旦发生,不管其性质如何,总会给企业带来这样或那样的损失。我国第一保健品牌“三株”的衰败,人们至今还记忆犹新。从1996年6月到1998年,短短两年之内,这个年销售额达80亿元、号称中  相似文献   

11.
王育琨 《经理人》2004,(10):46-47
耐克、星巴克、迪斯尼、万科,无论是其造型、色彩还是构图, 其品牌米姆都被现代元素装扮得很酷。什么是品牌?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了我很长时间。在商人眼中,“品牌是市场的版图”;在学者那里, “品牌是特定符号的无形资产”;在权力无边的消费者那里,“品牌被看成是感官体验的一种复合体”。因此,要定义品牌还真难。取什么视角,就是一个颇值得思量的问题。确实,品牌像是一块海绵,随时吸纳着内容、形象以及瞬间感受。一个友善的眼神, 一个轻松的微笑,一条穿透力极强的广告  相似文献   

12.
"独特的销售主张"(USP)是许多营销专家推崇的理论,但是面对商品同质化的进一步加剧,商品和商品之间、品牌和品牌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如何让品牌吸引消费者,促成消费者再次购买呢?欢乐营销、品牌互动是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金融海啸下珠三角经济困境产生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美国金融海啸为背景,从海外市场萎缩、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这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珠三角经济困境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创新经营理念、品牌创新、建立粤港创新合作和政府“救市”扶持等角度出发,针对珠三角企业在这次危机中如何寻求生存并继续发展,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看电视、报刊上,经常会看到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消息;工商部门扣消费者协会也经常说要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那么到底什么是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到底享有哪些权利?——李某“消费者权利”是1962年3月1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向国会提交的“特别国情咨文”中提出的。正因为如此,1983年“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作出决定,将每年的3月15日作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我国1993年颁布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广泛吸收各国消费者保护立法经验的基础上,规定了消费者享有9项权利  相似文献   

15.
刘胜 《经理人》2005,(6):92-93
忽视危机前的媒体公关,而单纯注重在危机公关上的技巧,是高露洁“自作孽”4月15日,英国的《旗帜晚报》刊登了该报记者MarkPrigg采写的新闻——《牙膏的癌症警告》,竞使占有全球牙膏市场份额40%的高露洁面临被商场超市撤货的危机。随后各媒体中关于消费者调查的报道更是显示,有越来越多的原高露洁忠实消费者开始放弃高露洁品牌,高露洁品牌危机由此正式滋生。  相似文献   

16.
刘胜 《经理人》2005,(7):86-87
品牌传播缺乏一贯性,是西门子手机失利的重要原因对于西门子手机业务的去向,传闻可谓沸沸扬扬,一会儿说是出售给国内某手机制造厂家几成定局;一会儿又说,西门子暂不考虑并购计划。而与这些传闻扯上关系的无非是诸如波导、中兴、TCL等国内品牌。西门子这样的国际大品牌,为何会在手机市场连连失利呢?品牌传播缺乏一贯性从早前的“灵感点亮生活”,到如今的“设计演绎生活”,外界评述,西门子手机的这种变革有一种由感性向理性的演变,更接近消费者对西门子手机的实际理解,也更符合西门子移动电话的本质特征。设计作为品牌风格的外在表现,一般来说都是有迹可寻的,其风格也使得消费者对手  相似文献   

17.
<正>人的习惯都是向前看,看前面,看前途;但是前面只有一半的世界,后面还有另外的一半,所以人要懂得兼顾后面的一半。如何照顾后面的一半呢?做人要预留后路:世间事,都有正反两面,都有前后的问题。顾前不顾后,做人处事必然不会圆满。所以,说话、做事都要懂得预  相似文献   

18.
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是现代市场营销区别于传统市场营销的主要特征,品牌是现代市场营销的主要工具之一,而要实现营销效率与利润最大化的关键是做好品牌定位,吸引消费者使用某品牌产品,要吸引消费者就要使产品的品牌诉求重点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因此以消费者需求为品牌定位是比较有效的一种品牌定位方法。本文将举实例具体谈一下需求研究是如何应用在品牌定位实践中的。  相似文献   

19.
倾情卖点     
何为“卖点” ?一般而言 ,是指东西有人要 ,不压库 ,不滞销 ,有市场 ;“热卖”则是畅销、抢手、紧俏之意 ,“人见人爱”的市场宠儿 ;再往深里说 ,卖点应体现一种品牌、质量、信誉 ,这当然包括产品和服务。眼下市场清淡 ,企业不振 ,刺激需求拉而不动 ,缺少的正是卖点。令市场专家颇费神思 ,令商家和厂家大伤脑筋的可能永远是如何营造“卖点”这个话题。卖点在哪里 ?怎样才能使你的产品和服务形成市场卖点 ?我联想到一则老掉牙的轶事———某西方国家有个精明的书商 ,他将一本新出的书送给总统 ,总统看后说了一句“好” ,书商灵机一动做广告说…  相似文献   

20.
<正> 古人云:“为政之要,唯在得人”,这在今天看来也是至理明言。可以说,人才资源将成为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事务的核心与基础。那么,中国企业如何搞活人才资源,全面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合作呢?笔者认为,千头万绪知人善任是首要问题,而善任必先知人。 在识别人才时,一是要坚持两分法,全面地深刻地看人。这样,才能比较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