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分析法官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原因,提出了防范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的建议,即提高法官自身素质,加强对法官的管理,改善法院外部条件,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一方面赋予和保障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另一方面对其加以适当的规制,以充分发挥其正面价值。  相似文献   

2.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是一种司法权力,但在实质上却是一种伦理裁判权。在特定的政治体制和法律体制下,法官会面临着诸如事实认知、规范选择、组织人的伦理自主丧失等种种伦理困境。应当将法官的伦理自主确立为法官自由裁量权走出伦理困境的基本策略,并设计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科学合理的制度伦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自由裁量权是利弊兼有的一把双刃剑,若行使不当或者被滥用,则不仅无利益于法律价值的实现,反而更有损法律的尊严。本文从自由裁量权的本质和理念出发,对影响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心理因素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对建立有效防止司法裁量权滥用的法律规制机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进行探讨,集中分析了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概念、特征和必要性,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具体表现,以及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法官自由裁量权:存在、运行及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法院集体作为审判权独立运行主体、审判呈现高度行政化状态并且司法机制具有相对明显大陆法系特征的审判过程中,我国法官的角色扮演及其行为实际上处于一种难以确定状况——无论对于外部社会公众还是法院系统内部。即使在82宪法相关规定中,人们也很难把握法官在具体案件审理过程到底具有什么权力,哪些权力是属于法官个体行使并且具有确定力的。可以说,我国法官一方面依法不享有充分的自由裁量权,但一方面又具有实际上庞大的自由裁量权。司法实践表明,法官自由裁量权是司法与生俱来的存在,这既是司法活动应有的功能,也是解决制定法自身缺陷的需要。但是,过度的自由裁量对于法律权威和权利保障都是一种风险。因此,对法官自由裁量权无论从体制内抑或体制外,都有必要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6.
法官自由裁量权及其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而是有一定的限制的自由。我国司法实践中在运用法官自由裁量权时,应结合我国社会环境,界定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范围,防止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相似文献   

7.
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而是有一定的限制的自由。我国司法实践中在运用法官自由裁量权时,应结合我国社会环境,界定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范围,防止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相似文献   

8.
法官自由裁量权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司法权的运作主体,法官把握着公正司法的命脉.法官自由裁量权问题是我们谈论司法公正不可回避的问题.目前,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客观存在及其诸多功能已得到普遍认可,但欲使其各项价值得以实现,必须防止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异化,既对其适用进行必要限制,又为其适用提供合理保障.  相似文献   

9.
自由裁量权已成为当代行政领域的主要行政方式,成为现代公共行政发展的显著特征和重要趋势。但是,这种权力的行使一旦失去了控制就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如何对其控制已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从行政伦理学的视角对这一权力的控制提出新的解决思路即伦理监控。  相似文献   

10.
法官在刑事司法领域里的自由裁量权,是一个涉及刑事司法活动主体的重要理论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于提高我国的刑事司法水平,构建公正的刑事司法制度,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法官的刑事自由裁量权是法律所赋予的,是法官所特有的权力,是法官主观能动性的表现,而法官的刑事自由裁量权本身,又恰似一柄双刃剑,游离于正义与非正义之间,因此又不可避免地使刑事自由裁量权行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负面作用。为此,应对法官刑事自由裁量权现实必然性、刑事自由裁量权的具体表现、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权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以及法官刑事自由裁量权的规制加以剖析,以规范法官的刑事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11.
试论行政合理性原则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行政合理性原则主要审查行政自由裁量权在法定幅度范围之内行使得是否合理适当,为法定权限范围内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提供了依据。本文着重论述了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功能、对行政自由裁量权控制的具体要求及主要形式构成,特别论述了行政合理性原则在实现权力对权力的合理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阐释法官自由裁量权及其规制蕴含意义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其应然性:法律的概括性与普遍性、法律的滞后性与局限性、司法的判断性都要求一定程度的自由裁量权;接着分析了寻租理论适用于自由裁量权的逻辑与路径,指出司法的专门性是自由裁量权寻租的前提条件,而委托代理理论是权力寻租的重要原因。最后论述了法官自由裁量权滥用的危害:租的耗散、社会风气与道德的滑坡、社会矛盾的激化、司法公信力的丧失。  相似文献   

13.
民事司法自由裁量权,是指民事司法适用的法律不明确时,法官基于一定标准对法律规则自由选择判断的权力。民事司法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具有合理性,适用于民事司法全过程。但是,自由裁量权的运作存在风险,主要包括自由裁量权的非规范行使、非统一行使和滥用三方面。自由裁量权的规范行使,要遵循一系列的基本原则和具体作法;自由裁量权的统一行使,应建立自由裁量基准制度和判例指导制度;避免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必须建立自由裁量权滥用的权利控权制度和权力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4.
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和虚拟性,使得网络交友突破了边界限制,拓展了交友范厨和空间,降低了交友成本,更加轻松自由,并给交友双方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网络交友根据交友在线与否、交友模式和交友目的三种划分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网络交友具有主体更隐蔽、身份更平等、方式更随意、范围更广泛、时间更经济的特点。由于网络的特殊性,网络交友可能产生了诸如泄露个人隐私、扭曲道德人格、交往心理障碍、交友诚信失范、传统婚恋观受到冲击等社会伦理道德问题。因此,净化网络交友空间,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友观,增强尊重隐私权的道德意识,加强网络道德伦理教育等成为网络交友的基本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15.
论行政人员的伦理自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行政人员的伦理自主性,是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人员在行政活动中进行价值判断和伦理选择的行为;分析了伦理自主性既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需要,也是行政人员人性发展的需要,其来源是行政裁量权为行政人员提供的自主选择的空间;而伦理自主性的充分获得在于主体对行政伦理必然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工程是人类的一种生存和实践方式,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培育工科大学生的工程伦理精神,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保证我国工程事业的蓬勃发展。工程伦理精神是工程活动主体对自身行为价值引导的体现,具有求真、臻善、审美三重向度。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精神培育的重点在于团队精神和工程伦理责任,具体的培育途径是:在高校层面,将工程伦理精神融入到各类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第二课堂等环节;在国家层面,有赖于政策支持和制度更新,以保证工程伦理教育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7.
工程与伦理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就工程而言,其中蕴涵了十分丰富的伦理内涵:首先,工程中蕴涵了多元伦理关系,包括工程与自然、社会、人的伦理关系以及工程与经济、政治、文化、国防的伦理关系等;其次,工程运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蕴涵了多重伦理机制,既有宏观的、中观的,又有微观的,既有观念维度的引领,又有实践维度的协调;再次,工程及其运作会产生多维伦理效应,包括在一定时空维度产生的对于自然一社会一人的伦理效应,也包括对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伦理效应等,因此,工程伦理的核心问题之一便是工程活动主体的伦理责任。在当代,工程活动主体的伦理责任又具有多重性,其一是由于工程活动的复杂性、综合性和多样性;其二是由于在工程活动中,工程活动主体所遇到的伦理风险千差万别,其道德选择也具有多样性;其三是工程活动主体的伦理责任不仅指工程活动的个体,更是指作为工程活动主体的共同体。为此,必须十分注重对工程活动主体进行工程伦理教育,并转化为工程活动主体内心的道德信念和工程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18.
伦理制度即道德的制度化,是伦理学研究和当前道德实践的重要领域。作者运用逻辑学的交叉概念理论及方法对伦理制度加以研究,认为伦理制度是制度与道德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交叉产生的具有新质的伦理范畴,它分为道德立法和道德纪律两大类型。与非制度化的伦理要求、道德规范相比较,伦理制度具有组织权威性、可操作性和外在强制性等特点,能产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强大作用,虽然它有其适用范围的限制,但在维护当今的社会秩序中发挥着道德说教和制度规章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非营利组织活动的伦理特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营利组织特别是公益型非营利组织,以追求社会正义为理想目标,通过组织化的形式,把志愿者的志愿精神凝聚成一股改造社会的强大力量。在非营利组织内部是一种善心的凝聚、交流与激发,对社会来说则是社会自组织的一种有效的道德倡导、感召与示范。总之,它是现代社会道德实践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加强高校德育工作 ,建立德育目标管理体系势在必行。本文从高校德育的目标体系、评估体系和保证体系的建立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