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信息不对称理论在我国金融消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信息不对称,金融消费者在与金融机构的合同关系中往往处于劣势,致使某些金融机构为了寻求其自身利润的最大化而不惜损害金融消费者的权益。本文结合信息不对称理论来分析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受到侵犯的主要原因及其可能导致的后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种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方法,从而提高金融机构的道德水平,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实现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利益的双赢,稳定和增强公众对我国金融制度的信心,从而保证我国金融市场长期稳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信息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融消费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金融消费对象的金融商品具有高度的虚拟性、信息不对称性,导致金融消费者巨大的信息搜集成本。信用是金融消费成功的关键,但是信任不是凭空就能建立的,他们不仅需要证券技术,更需要金融交易法和金融监管法来支撑,尤其是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实现对金融消费者及时、有效、适度保护。  相似文献   

3.
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与承担道德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理性化的征程试图建构的理性化世界是一个高度不确定性的世界,一个到处充满着信息不对称的世界。生活于这个世界中的人们面临着杂多的道德风险。为适应信息不对称时代的生存和发展,避免信息不对称招致的道德风险引发社会道德灾难,我们既需要通过制度化设计尽量使信息完全化,更需要唤醒社会成员的道德良知,使人们在道德良知的觉醒中自觉地承担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4.
在风险投资过程中,存在着双边道德风险问题。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风险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同样面临双边道德风险。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将信息结构与双边道德风险的关联进行量化分析,风险投资家投资价值的实现最终要依赖于创业企业的成功。通过合理的契约设计使契约在不同的利益分享机制下约束契约交易双方的风险行为。相机性控制权安排与可转换证券相结合,才能更好的解决风险投资中的双边道德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信息不对称看消费者知情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借用信息经济学上的信息不对称理念,论述信息不对称与消费者知情权的关系。结合实践中常见的消费信息不对称现象,从法律的角度分析由于消费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败德行为、不利选择及信号失灵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进一步论述知情权对消费信息不对称的矫正,指出现行法律制度对信息不对称规制的不足,探讨了如何完善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机制及构建消费者知情权的社会保护体系问题。  相似文献   

6.
信息不对称、非正规金融与农村金融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金融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这导致了正规金融的缺乏。非正规金融因具有信息优势,在风险应对和提供融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金融改革方向应是充分利用非正规金融安排的优势, 积极促进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联接。  相似文献   

7.
信息不对称、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是所有企业在融资中都存在的问题,相对于大型企业,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尤其严重,这也是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源,由于非正规金融能够很好克服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所以非正规金融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公司治理是现代公司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框架,本文基于不对称信息角度,提出金融介入公司治理是完善公司治理的一种较好选择,分析了金融介入公司治理的理论动因,并提出了促使金融中介积极介入公司治理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
信息不对称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金融运行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通过对产权制度、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体制的分析,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为此,商业银行应从再造信息载体、理顺信息通道、建立信息控制系统和完善信息表现形式四个方面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现象。  相似文献   

10.
风险投资的整个过程涉及到投资机构、风险投资家、风险企业家三个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而风险企业家又是实现投资增值的关键人物。基于委托代理关系下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由此产生的道德风险一直是风险投资行业高度关注的焦点。文章利用数学工具的推理方法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风险企业家道德风险的影响,并构建了相关的激励与风险分担模型,以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金融产品日趋专业化和复杂化,在给消费者带来巨额回报的同时,也产生了极大的风险,消费者往往因为金融机构的不当销售行为或复杂的金融产品蒙受经济损失。冷静期作为一种保护规则,可以有效防止金融机构的不当销售行为,避免金融消费者的非理性行为,在各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中都得到了运用。通过资料的搜集和比较,对冷静期权利的性质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就冷静期的具体适用问题,如适用范围、适用期间的计算等,加以进一步的论述,试图借此为冷静期在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中的适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信息不对称与人的经济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不对称及其经济效应是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本文依据信息经济学和行为科学理论,从现实经济生活出发,系统地阐述了信息不对称的内涵,论证了信息不对称的必然性,探讨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交易双方的经济行为,提出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卖方(或代理方)违规败德行为的函数式,最后讨论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经济后果,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消费者联盟等国际组织都开始拟定关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示范规则,美、英等国及欧盟、中国台湾地区已经启动并实施了大范围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与立法改革。展望未来,金融消费者保护的重要性、独立性、统一性、系统性、规范性和国际性不断增强,已成为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三大重点领域之一,有从传统审慎监管机构中逐渐分离趋势,并可望成为评估一国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金融消费者的保护问题。金融审慎监管分为宏观和微观两部分,微观审慎监管的终极目标是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我国为更好地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当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界定金融消费者的含义,明确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我国金融消费者概念的界定不清、维权程序不健全等立法和监管模式的不足,通过对台湾地区《金融消费者保护法》的详细解读,界定金融消费者概念,明确金融消费者的权利义务,提出设立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等措施,以此完善我国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愈发紧密,金融市场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不可逆转,且呈现高度融合与加速发展的态势。当前,数字化转型下的金融市场风险逐渐显现:企业金融化普惠表象蕴藏高杠杆与高泡沫,数字技术发展构成的天然技术鸿沟加剧对金融消费者的金融排斥,大数据应用于金融领域威胁金融数据安全。我国在数字金融时代的金融消费者保护范式构建中,应通过厘清监管理念、激发市场活力,健全监管体系、增加监管专业性,打破金融壁垒、缩小信息鸿沟等措施,回应数字金融背景下金融消费者保护面临的新型风险,适应金融市场数字化转型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17.
融资约束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会对融资风险产生重要影响.基于2007—2018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从信息不对称这一视角实证检验了企业战略差异度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战略差异度与融资约束显著正相关,即战略差异度越大,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越严重;(2)信息不对称在战略差异度和融资约束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3)战略差异度与融资约束的正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未被四大审计的企业、分析师关注度较低的企业以及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情况下更加显著.研究结论表明,对于战略差异度较大的企业,要充分重视可能带来的融资约束问题,尤其是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之时.企业可通过聘请高质量审计机构、吸引更多分析师关注等外部治理手段缓解战略差异度对融资约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是由于授信主体较难获得受信主体的真实信息而引起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中小企业集群不仅给中小企业带来诸多的竞争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发生的可能性并降低银企交易成本。因此,中小企业集群将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