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五四"时期湖南的报刊话语中,民主与科学不是"并重"的关系,不是若"舟车之有两轮"的关系,而是民主重于科学,民主先于科学,民主决定科学,这是"五四"时期湖南社会一种主导的思维定势和价值取向。到后来民主作为一种启蒙的现代价值观的功用也渐为淡化,由话语转化为一种夺取政权的斗争。这除了特定的历史环境的制约等因素外,湖湘文化"政治本位"基因的驱遣也是其深层次的导因。  相似文献   

2.
经世致用是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是湖湘士人治学和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也体现了五四时期湖南报人的基本精神特质,从而构成五四时期湖南报刊独特的生命形态。五四时期湖南报人的人生道路选择、办刊宗旨及报业实践都充分地展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3.
经世致用是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是湖湘士人治学和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五四时期湖湘文化继续得到传承,但在整个中国文化"凤凰涅槃"的新时代,湖湘文化也在传承中得到锻炼,获得新生,实现了与现代文化的对接。在这一历史文化蜕变的过程中,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精神特质赋予了这一蜕变以动力、以方式、以特色。从新闻报刊的运作来看,"傍着活事件讨论"是五四时期湖南报刊"经世致用"精神十分突出的表现,围绕着"赵五贞事件"和"湖南自治运动"所展开的讨论即充分地表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经世致用"是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是湖湘士人治学和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五四"时期湖湘文化继续得到传承,但在整个中国文化"凤凰涅槃"的新时代,湖湘文化也在传承中得到锻炼,获得新生,实现了与现代文化的对接。在这一历史文化蜕变的过程中,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精神特质赋予了这一蜕变以动力、以方式、以特色。从新闻报刊的运作来看,"傍着活事件讨论"是"五四"时期湖南报刊"经世致用"精神十分突出的表现,围绕着"赵五贞事件"和"湖南自治运动"所展开的讨论即充分地表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五四时期湖南先进知识分子积极兴办报刊,将其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爱国和革命成为当时湖南报刊宣传的主题。湖南进步报刊是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主要大众媒介,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进步报刊主要有《湘江评论》《新湖南》和《湖南通俗报》。湖南进步报刊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新思想,与当时的马克思主义组织和进步书社联结成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阵地,使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后期革命运动和湖南早期党团组织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经济生长的土壤,与经济发展是一种正比例关系。湖湘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亦存在两面性,其优良文化品质为湖南经济提供强大精神资源、智力支持和发展契机;其“重理轻欲”“重义轻利”“重农轻商”的传统价值取向养成的集体“道德人”和“政治人”特点,阻碍湖南经济发展。创新湖湘文化推动湖南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合理反思湖湘文化精神实质,促成文化新合力;科学扬弃湖湘文化传统,实现文化重心大转移;同步推进社会体制创新,营造文化创新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湖南小说家用得最多的叙事视角还是传统的全知视角,也有不少作品是采用第一人称"我"叙述的,但这个叙述者"我"和作者几乎没有距离,是一个自我叙事者。叙事视角的选择是由以政治作为人生第一要义、以经世致用作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的湖湘文化精神规约着的20世纪湖南作家创作心理定势的强力表达。20世纪湖南小说文本中的叙事关系大多可用"叙述者(作者)———人物"模式来表示,叙事语式和语态大多是作者经历、身分、思想情感的一种直接的投射。20世纪湖南小说文本的叙事视角还存在一个"隐含作者"现象。忧患的叙述情调是与20世纪湖南小说叙事视角相关的一个特点。20世纪湖南小说叙事语式和语态带有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内涵丰富。近代湖南报业,是直接在湖湘文化的孕育下诞生的,并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步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期,青年毛泽东为湖南女子解放鼓与呼.同时,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是较全面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10.
石鼓书院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戴述秋同志所编选《石鼓书院诗词选》是石鼓书院文化研究中的扛鼎之作,石鼓书院诗词所体现出来的针砭时弊的入世情怀、忧国忧民的天下情怀、兼收并蓄的大同情怀,从文化内涵上反映出与湖湘文化的精神实质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1.
湖南当代小说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它在内容上有着自己的特点: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秉笔直书的精神、对优秀传统文化人格的推崇等等,这些特点源于曾国藩等人的精神影响和丰厚的湖湘文化。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受人文历史环境、感情濡染、意识积淀和社会习俗的影响 ,2 0世纪前期湖南翻译文学具有浓郁的湖湘文化区域性特色。以周立波、萧三和朱湘、钱歌川作为两组个案分析 ,详尽地论述了 2 0世纪前期湖南翻译文学与湖湘文化的关系 ,并对有着相同译风的翻译家群体作一些理性的归纳。  相似文献   

13.
浪漫是湖南现代话剧作家创作的一大风格,该风格的产生与湖湘地域文化有着紧密的关联。在奇山秀水以及浓厚巫傩风尚的滋养与孕育下,湖南现代话剧作家或将丰富想象力投注于作品,通过非常态情节的叙述令其呈现出浓郁的传奇色彩;或借助爱情故事和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痴情男女形象的描绘,表达崇情尚性的情爱观。受时代风气的影响,湖南现代话剧作家笔下的浪漫还表现出集融地域文化与时代风雨的别样形貌特征,如直白抒发情爱欲望,表现主体精神自由“灵”与社会现实“肉”间的分裂与矛盾等。  相似文献   

14.
湖湘文化与湖南文学的艺术精神的形态特征,是以独立的姿态,取中庸的方式,求和谐的目标。它反映了在历史与现实情境中本土文化与文学的弱势性与弱质性,是造成我省文化与文学不能通达最高境界的关键原因;这既是一种生存的匮乏,又是一种生命的匮乏。如不正视与改变,湖湘文化与湖南文学,都将很难有光辉远大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对中国社会的现实观照,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新文学不仅形成了自己的传统,也从未停止过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对话。这种对话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新文学以“自觉”的姿态建构新传统的同时,也实现了与传统文化观念的深层互动;二是文化思辨的赓续与演进,新文学在经典建构的过程中,从根本上延续了中国文学对人性、苦难及命运的文化思考;三是文化品格的创造性发展,新文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既是对传统文化品格的深化,也充分体现出立足当下的精神品格。在大力提倡文化复兴的当下,重新审视五四以来新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发掘五四传统的当代价值,探讨五四精神如何走向未来,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代民族危机和文化失衡{失范}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的志士仁人们选择了文化民族主义作为救国救民的稻草。中国近代的文化民族主义自戊戌时期开始,一直在不断发展变化,到了五四时期,文化民族主义达到了空前高涨,并一度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大解放,使中国文化充满了活性。这一时期的文化民族主义主要包括文化保守主义和西化派,它们都从救亡图存出发,致力于中华民族和文化的重建,这个过程对全体国人来说是历史的转折,是值得全体国人学习和铭记的,然而,更重要的是,对待文化民族主义,我们要学会在学习与铭记中反思。  相似文献   

17.
五四文化启蒙运动使儒家文化历经了两千多年来最为复杂、严峻的考验,启蒙思想家们以否定的方式猛烈地抨击中国几千年延续下来的文化结构.但已经渗人中国民族血脉的儒家文化的内在价值并没有因为短期功利而受到颠覆.尽管如此,当"后五四"时代的来临,启蒙主义的式微,五四作为一个民族记忆和传统精神,在历史分期里我们真正反思的时机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18.
"湖湘文化精神特质"是中国文化的普遍性与湖湘地域文化特殊性的结合,这种能够将特殊性与普遍性融合起来的"湖湘文化特质",并不是湖湘地域人群先天的、固有的文化特质,而恰恰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建构起来的。  相似文献   

19.
作为军事家的毛泽东,他的军事思想以及革命军事活动,与湖南的社会环境、悠久的湖湘历史和湖湘文化都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研究军事家毛泽东以及毛泽东军事思想,非常有必要进行追根溯源,探讨其与湖湘文化之间的必然联系.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以及从王船山、魏源、曾国藩到黄兴、蔡锷等人几百年来数代人薪火相传的军事思想,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源泉.  相似文献   

20.
五四文化精神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开启了后者在中国的传播,这与二者之间的内在同一性有着密切关系。二者的同一性体现在谋求独立与幸福、追求公平与正义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透过上述同一性,可以发现五四文化精神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共同的思想渊源。然而二者基于同一性的具体外在表现却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是由它们各自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及历史任务所决定的。尽管存在差异,二者实现个体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目标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却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