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是城市的衣裳,它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经济、文化、政治以及格调?丛1987年起,每年的7月1日成为“国际建筑日”。未来学家预方,进入21世纪后,人类生活的空间将出现重大变革,其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2.
赵海燕 《老年人》2011,(11):35-35
从湖南江永县城出发,南行25公里,至夏层铺镇,可看到田间和村庄散落着许多老旧的建筑。穿过金色的稻田,便望见山水画中的上甘棠村。上甘棠村,仿佛在尘世之外。离上甘棠村越近,离繁华越远。  相似文献   

3.
秋千座     
走到过街天桥前头,她提醒自己:怎么还是那么快?不是特意要享受慢的乐趣吗?于是,她款款登上天桥引梯,缓缓迈到天桥上面,顺着护栏悠闲前行,到达天桥正中,她停步转身朝前望去,啊,原来站在此处可以看到大街笔直通向那么远的地方,车流仿佛两条逆向飘拂的彩带,延伸得那么神气,而城市那个方向的天际轮廓线,  相似文献   

4.
文化必然是历史的积淀,堪称城市与建筑的灵魂。有那么一座崭新的楼宇,该是对这段话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5.
旅游广告     
面对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的旅游广告,我们的胃口被吊起来了,我们的想象力激发起来了;我们仿佛闻到从海面上吹来的带咸味的风;仿佛站在山之嵌,看到云雾在脚下絮絮流速,仿佛置身在森林之中,  相似文献   

6.
徽州建筑特色是独特的“粉墙青瓦马头墙”。白色的山墙高于屋脊,屋顶铺着清一色的青瓦,岁月将它冲刷得参差斑驳,古韵盎然。更让人过目难忘的是精致古朴的徽州三雕(砖雕、石雕、木雕),在民居、祠堂、牌坊里……处处可见。轻轻抚摸着这些雕刻,仿佛触摸到了徽州深厚的文化脉搏。  相似文献   

7.
10分钟后,工作人员打开门示意我进去,我尽量使自己端庄地走了进去,转身轻轻地把门关上。此时大脑仿佛被抽成了真空,眼睛看到的一切都好像是轻飘飘的。  相似文献   

8.
“四合院”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雪梅 《职业时空》2008,4(5):31-31
“四合院”是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筑的基本型制,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而且能结合不同的地域特点,进行自身的变化,构筑成生态建筑,使其精神内涵及形态在许多方面均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如果说在落后的封建社会,我们尚且拥有象“四合院”这样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的人文居住建筑。那么,在经济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我们又该如何在借鉴传统的基础上构筑自己的人文居住建筑呢?  相似文献   

9.
建筑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中日两国的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两国的传统住宅——中国的四合院还有日本的和风住宅。由于中日两国因地理环境、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等的要素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两国住宅的内部空间形式、到外部环境关系;从空间的配置到居住心理都可以反映出中日两国人民不同的民族特质,窥见中日两国人民各异的心里特征。  相似文献   

10.
叶凡 《女性大世界》2006,(1):132-135
百年后,我们想起她。仿佛依旧闻到淡淡的幽香,想起曾经与她擦肩而过的徐志摩,想超她笔下的《你是人间四月天》,想起她描绘的那些优美的建筑,想起她曾经魅力四射的太太客厅。这一刻,林徽因仿佛又站在我们眼前,她淡淡春山般的双眉,盈盈秋水般的眼眸,和睑颊上婉约的笑窝依稀可见……  相似文献   

11.
星光灿烂的夜晚文/张琳这临街的咖啡座这样陌生,这浓艳的香气也这样陌生。她坐在这里,仿佛是一个错误。然而她实在是怀了真诚与友好来赴这次约会的。毕竟,他曾经给过她那么多的关注与那么多的深情。今天,他依旧关注她,只是他关注更多的是那个最终真正拥有了她的人,...  相似文献   

12.
无言的结局     
无言的结局文/夏伊丽所有的感觉,所有的寻觅和苦思冥想,此时此刻都来到眼前……人这一辈于.总会遇到那么一个人,当她(他)出现时,所有的感觉.所有的寻觅和苦思冥想,都集中在眼前,仿佛走尽天涯路,仿佛终其一生的追求。只要那一瞬间,颤动、激情乃至空白。也许过...  相似文献   

13.
平遥的漆盒     
去平遥之前,我对漆器的印象,浅到只是一个概念。在历史书上看到过漆器的照片,不过那漆器给我留下的印象只像纸一样薄;在电视片里看到过漆器,不过那漆器给我留下的印象只是些光影。反倒对于漆,我是非常熟悉的。我所见过的大部分木质家具,都要上漆。上了漆,拥有了颜色之后,那些家具才仿佛像是一些家具,可以纳入整个室内空间的色彩体系。  相似文献   

14.
杨恒 《老年世界》2014,(8):25-25
“孩子,回家吧,你爸爸经常念叨你呢”,母亲在电话的那头轻轻地说。我仿佛看到当年的他,“臭小子,还不服是不?”我不由自主地感觉到一阵疼痛。  相似文献   

15.
有一天,我们在一起吃饭,他突然问我,你带私人护照了吗?我说:“出国怎么能不带护照呢?”他就跟我说:“我们结婚吧,明天就去注册,好吗?” 一切都是那么突然,一切又都是那么顺利,似乎是上天早就注定好了似的。而五年后。他的离我而去,也仿佛是注定好了一样。  相似文献   

16.
《女性大世界》2004,(12):151-151
位于植物园中轴路西侧的北京植物园热带展览温室,投资2.6亿元,总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是北京市90年代十大建筑之一,由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建筑设计,以“绿叶对根的加大”构想为设计主题,独具匠心地设计了“根茎”交织的倾斜玻璃顶棚,仿佛一片绿叶飘落在西山脚下。  相似文献   

17.
付伟  张绍波 《职业时空》2008,4(1):111-112
一、高等学校建筑文化的内涵 作为一种艺术的体现,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建筑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价值以及所属地区的区域特征等在群体或个体建成环境中的反映。建筑文化是由“内核”文化与“外缘”文化构成的。  相似文献   

18.
山背 《金色年华》2005,(9):29-29
买车后这么长时间里,只有一次我在车窗外见到过那个摩托佬。他依然静静地守候在公司大门旁一字排开的“摩的”队伍里。他也看见了我,朝我热情地点头微笑。这个时候,我看到他阳光下的白发仿佛多了些,有些晃眼。  相似文献   

19.
老友 《安家》2011,(12)
欧洲的修道院建筑是一份历史遗产,虽然它带有强烈的宗教痕迹,但其建筑本身融合了地域文化、当时的建筑设计与工艺水平,以及文化影响,体现出那个年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时至今日,一些优秀的修道院更是成为建筑的范本,是研究历史文化遗产的线索。这里选取的五个修道院建筑最早建于八世纪查理曼帝国时期,最晚的建于公元十九世纪,是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修道院建筑代表。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近现代~①建筑发展起步较晚,在西方建筑文化影响下,中国在构建自己的建筑发展之路中经历了很多坎坷和曲折。同属东亚文化圈并遭到殖民入侵的日本,在建筑发展历程上经历了从明治时期的全盘西化到二战时期为维护民族自尊与西方强势文化抗争的建筑探索。再到今天兼顾高技术含量和日本文化内涵的现代建筑,日本逐步走上了具有民族性、科技性和创新性的建筑之路。大师辈出。成为引领世界建筑潮流的领跑者。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我国经历了相似的全盘西化、对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以及地域建筑思潮的萌发等阶段。通过对照中日两国建筑发展历程和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冲击所做出的对自身文化回归的相似轨迹。以期为中国建筑发展之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