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李凯 《船山学刊》2015,(2):83-87
列维纳斯反对意志自由,他以屈从于他人的意志为对他人负责的表现,孟子反之,孟子以其内在的良知主宰自我的生命,遵从自我的良知之意即为对他人尽责,孟子与列维纳斯的共同处仅在于,他们都把完成对他人的伦理责任作为某种自我完善的门径。孟子与列维纳斯的成德之途的歧异,主要地是由于孟子有对"恻隐之心"的体验,而列维纳斯则体认到"感受性",二者的"隐默之知"不同;同时,也部分地是由于孟子继承了天命内在于心性的儒学传统,而列维纳斯则受到上帝外在于人的犹太教传统的影响,二者所处身于其中的文化背景不同。  相似文献   

2.
张中 《北方论丛》2013,(1):119-124
现象学显然是列维纳斯哲学的真正起点,但他最终越出了现象学与存在论,并且确立了一种自由的“伦理学”.当然,列维纳斯的“伦理学”并不是要建立一种道德规则或伦理规范.毋宁说这一“伦理”指的是关切他者、关心自由的形而上学伦理.在一定意义上,列维纳斯的哲学是一种“自由”哲学.列维纳斯说,胡塞尔的“意向性”本身就是意识自由的实现.但正是从这里发现列维纳斯了问题,他认为他人会质疑我的自由,我对他人负有责任.由此,列维纳斯渐次展开了他的伦理形而上学;从而也开始了他的伦理性自由哲学之思.重要的是,这本身就是一种以审美方式看待世界的行为;或者说,它就是列维纳斯的美学.  相似文献   

3.
在后现代哲学对主体的解构浪潮中,列维纳斯却致力于对主体的拯救.列维纳斯所要为之辩护的主体不是传统哲学自我中心意义上的主体,而是以他者为基点的伦理主体.与传统现象学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理解为意向、共在或注视不同,列维纳斯将其看作是某种伦理性的“相遇”,这种“无关系的关系”揭示了自我与他者之间的责任关系.这样,列维纳斯就赋予了主体以社会的、伦理的意蕴,展现了当代哲学全新的思维原则——他者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文章尝试从生命存在的角度分析列维纳斯对海德格尔存在论的批评。列维纳斯,法国犹太裔哲学家,早年致力于研究海德格尔的现象学,称赞海德格尔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但对海德格尔后来倒向纳粹集权政治的立场大失所望,这也促使列维纳斯重新思考个人与他者、个人与世界的关系。列维纳斯在其代表作《从存在到存在者》中,借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现象学方法,探讨“我-他者”的人生现象学,批判海德格尔存在论中隐秘的形而上学之恩,使海德格尔“存在”的基本范畴,从个人生存的“亲在”、“此在”、及其对于有限的生存的“‘烦恼”、“忧虑”的体验中,转向由“我-他者”共在的现实世界中。  相似文献   

5.
列维纳斯和马里翁都企图重构西方哲学,但是二者采取了不同的道路.马里翁思想在许多地方都体现着列维纳斯的影响,后者对"脸"的确定是马里翁现象学最重要的理论前提之一.所不同的是,在与他者的关系问题上,马里翁认为这张"脸"还是成问题的,它还必须被彻底化为一个"圣像",二者的差异主要不是各自发出什么样的呼唤,而是所引起的效果:接受到脸之呼唤的"我"是受格的,而领会圣像之呼唤的"我"是与格的.  相似文献   

6.
高继鑫 《晋阳学刊》2023,(6):95-102
道德欺骗是列维纳斯的道德哲学中尚未得到充分阐发的理论问题。列维纳斯对道德欺骗问题的研究涉及两种解释进路,即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进路和神义论终结进路。马克思主义把道德理解为意识形态,揭示其自我宣称的普遍性带有欺骗色彩。列维纳斯提出了四种论据反驳这一观点,他倾向于把道德欺骗问题视作神义论终结的产物。他主张道德本身不是意识形态,并不具有欺骗性,道德奠基于他者的面容而非福利之上。列维纳斯的四种反驳和神义论终结的学说都是不成立的。他误解了道德欺骗问题的本质,而恰恰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在道德哲学上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真正的"他者"概念在西方哲学中长期处于被忽略的境地,伊曼努尔·列维纳斯在对传统哲学总体化倾向进行批判的过程中,试图建立一种面对他者的伦理学。威廉·福克纳《八月之光》的描写的是有黑人血统嫌疑的克里斯默斯被白人社会所压制并最终毁灭的悲剧,本文借鉴"他者"哲学的伦理学立场,分析克里斯默斯所遭受的双重家政学暴力,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福克纳对现代性的批判。在莉娜身上,作者展现了来自古老世界的神圣之光,这一理想蕴含着希望与作者的信心,同时体现了列维纳斯以对他者面容的好客性来实现超越的伦理学取向;莉娜的生产,则正符合列维纳斯在爱欲、繁衍中所给出的未来指向。我们看到"他者"伦理学对于解决人类族群冲突的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8.
另一种主体性--列维纳斯的我他之辨与伦理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列维纳斯试图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回答“人为什么必须是伦理的”这个问题。他对他者的脸进行伦理学的分析,指出我之所以成为伦理的人是因为我不得不如此,我是被选择的,是他者命令我、要求我成为一个伦理的人。这里呈现出一种为他的而不是为己的、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伦理的而不是认知的主体性。这样的主体性不同于主客体层面上的主体性,是在与他者的交往关系中被建构起来的负责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9.
在他者的问题上,胡塞尔的现象学没有摆脱"先验唯我论"的模式。胡塞尔将自我作为先验的构造主体,将他者看作自我的影子,取消了他者的独立性。相比于胡塞尔,萨特突出了他者的地位。他认为自我和他者是比肩而立的,他者是对自我的限制,二者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他者就是自我的地狱。列维纳斯则认为他者是邻人和脸孔,自我必须对他者负责,主张"绝对他者伦理学"。胡塞尔的先验自我现象学没有他者的独立地位,他者只是自我的意识相关项和"阴影"。胡塞尔的先验自我具有一种吞噬"他者"的强力,他的现象学是"不道德"和非伦理的现象学。胡塞尔现象学缺乏伦理和他者的维度,这种缺陷被萨特和列维纳斯抓住,发展出了"面向他者本身"的现象学,突出了现象学研究的伦理维度和实践维度。但这种现象学已经超出了胡塞尔现象学的纯粹理论哲学和意识哲学范式。在此意义上,胡塞尔的先验自我现象学应该"面向他者本身",突破先验自我的藩篱。胡塞尔应该在实践和伦理生活中真正尊重他者,而不是在纯粹自我的理论世界中先验地、纯思辨地"构造"他者。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克服主体性哲学的唯我论,布伯提出了对称的主体间性。但列维纳斯批判布伯对称的主体间性仍不足以避免唯我论,消解同一的暴力,且过于理想主义。列维纳斯主张,只有坚持非对称的我与他者的关系,才能彻底走出自我中心主义,实现为他人的伦理。列维纳斯对布伯的批判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再批判。  相似文献   

11.
与德国现象学相比较,法国现象学中有一种从本质到实存的转变。作为法国现象学的始作俑者,列维纳斯所带进的本来就是海德格尔式的胡塞尔现象学,但在列维纳斯本人这里有一个出离胡塞尔的意向性和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的历程。从《论逃离》到《从存在到存在者》,列维纳斯始终是在现象学和存在论的内部进行着反叛。当他要出离存在并重见胡塞尔的现象学阳光时,出现的却是列维纳斯本人的现象学世界。  相似文献   

12.
陈晓明 《河北学刊》2007,27(4):146-153
德里达一直致力于对人道主义、人性、伦理这些论域的解构,这使人们容易认为,解构与伦理学相对立。德里达早年对列维纳斯的批评,亦使人们相信,德里达也把伦理学列入解构的重点。但德里达后期却明显地转向伦理学,此时他所提出的所有的问题,实际上都可以归结为他者的伦理问题。而德里达后期关于他者、礼物、宽恕、死亡、绝境、没有宗教的宗教性等思想,都印有列维纳斯影响的痕迹。解构的伦理性已经是理解解构主义重要的维度,正是在解构伦理学中,解构给予了一种伦理性。这也使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德里达早年对列维纳斯的批判。德里达正是清理了列维纳斯关于他者的同一性思想,而发展出他的解构思想。尽管那时的德里达怀疑希伯来进向的可能性,后来却从列维纳斯给予的希伯来的某种思想资源中获益匪浅。从德里达早期对列维纳斯的思想批判中,可以看出德里达解构思想最初运作的思路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郭菁 《北方论丛》2016,(5):109-113
莱布尼茨和列维纳斯指出了两条通向他者的道路.莱布尼茨强调知识,列维纳斯强调责任.具体体现在利他的前提、效果、动因、方法、程度等五个方面.神学背景、哲学基础和社会时代的不同导致他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但是两条道路也是可调和的.两条道路都以独立的他者为前提,反对从自我中心的视角看待他者,倡导把他者作为他者来对待.以此为前提,可以建立起众多他者的超越性共在关系,其中责任和知识相辅相成,责任不仅构成了知识的前提,知识也促使“我”担负起回应他者的责任,成为“为他”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朱玲玲 《江淮论坛》2014,(4):41-48,60
在布朗肖解构主体的策略中,言语是关键。言语是越向"外边"、面对"他者"的最佳路径。通过"人之说"与"语言之说",或"说"与"所说"的阐释,海德格尔与列维纳斯给布朗肖带来深刻影响和启发,因而他最终设想一种"非辨证"复数语言存在之可能。在这种语言里,自我最终消解,转而成为一种他异性新的主体。布朗肖认为,在这种言语中他者表达自身,并将自己保持为他者。如果说存在着一种关系,他者与同者在其中维系自身又消散于其间,这种关系就是言语。由此可见,在自我与他者的纠葛中,言语承担无限的责任和权能,它体现了异质性、他者与外边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文论伦理转向中,齐泽克、巴迪欧等受益于拉康的学者,与德里达、克里奇利、巴特勒等追随列维纳斯派的学者,存在着巨大的理论分歧,这可视作列维纳斯与拉康相异伦理姿态的对峙。因此,厘清上述两派的理论差异,须上溯至列维纳斯与拉康的伦理思想。从他者伦理学这一角度出发,可以发现他们在自我、主体、欲望、语言等问题上,既有共通之处又有诸多差异之处。特别是在文学论域中,两人持有两种面向相反的他者伦理批评范式:脱离存在之过度、趋近无限之他者与直面他者之匮乏、朝向欲望之真相。这为我们理解两种伦理谱系之间的异同提供了参照。  相似文献   

16.
列维纳斯论证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真正起点是他人的外在性:主体性的基础是他人的外在性,伦理的真正内涵是爱;良知先于理性;责任先于自由;人与人之间不是对等的互惠关系,而是无条件的付出。唯有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具有伦理性,人才是伦理的人。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思想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体系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培育"敬畏"的文化土壤;重视情感教育、良知教育;建立"爱、责任与付出"的家庭伦理关系;道德为法治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他者"与主体的责任:列维纳斯"他者"理论的伦理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者问题是西方现代哲学视域内的一个重要问题,最早源于现象学走出唯我论立场的构想,其后在心理学、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理论中得以进一步彰显.列维纳斯指出了他者在西方传统本体论哲学中的同一性命运,在批判的立场上提出了伦理优先的原则立场,其最终指向的还是哲学的重要论题--主体性问题.借助干对他者问题的精致分析,列维纳斯将为他者的精神赋予人,建构了为他者负责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为纪念法国哲学家勒维纳斯(E.Levinas,1906-1996)百年诞辰而作。本文试图从勒维纳斯与希腊哲学及希伯来(hebreu)圣经传统的关系出发,指出勒维纳斯的“他者”思想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和厚重力量,都来自于他对传统遗产的独特思考和继承。他的最初思考,针对的是西方哲学不容置疑的“存在”理论,他希望哲学走出存在去看彼处,走一条要导引“实存到实存者、实存者到他者”的道路。也就是脱离存在发现“相异性”。而只有从相异性的思考,才能实现真正的超越,这是希伯来思想的核心所在,而其中心则是伦理学。而这正是希腊哲学往往忘记的。勒维纳斯思想中表现了一种犹太教和哲学之间的张力,目的是要展示一种追求无限的启示的思想,用对他者的绝对责任,对存在的正义的要求,与哲学和基督教多少世纪以来都未能阻止的罪恶抗衡。这就是勒维纳斯的“圣洁性”的哲学。  相似文献   

19.
陈文育  高雁 《兰州学刊》2007,(6):165-168
距离,是传统美学安身立命之所在.尤其在文艺美学上,"距离"指的是心理距离,人与其所观赏的对象没有利害关系,在看这一对象时审美主体既不从自身的职业角度去审视也不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他超脱对审美客体的实际需要与功利目的,完全以审美的态度直观此物,审美者在与审美对象之间保持了一定的心理距离的情况下产生了美感.而在文化产业时代,现代审美的"距离观"则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亲近产生美"成了各种文化艺术活动的实践理论,"距离"在文化产业美学中应该成为一个需要被重新理解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列维纳斯的以不可见的他者为宗旨的现象学描述是现象学运动中的一道别样的景观.他将现象学定位在意向性上,自称始终忠诚于胡塞尔现象学方法.他将胡塞尔的现象学作为西方自由-主体传统的顶峰,既而不仅从中剖析了同一性的根源,又借助其根源处的时间-意识打开了通向他者的道路.从时间与主体在根本上是同一的这个现象学的关键意义上说,列维纳斯仍然是现象学家.他诸多的似乎异类的描述,在精神上与许多现象学家都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