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银监会六部门联合颁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在试点地区可试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出口贸易,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本文从跨境人民币结算出口的背景分析入手,分析了该政策与企业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银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汇率预期变化、套利活动及企业的议价权高低是影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收付变化的主要因素。2011年以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收付渐趋平衡,但这种趋势能否持续,受制于币值的稳定性程度、中国外贸企业的议价权高低以及进、出口人民币结算发展的平衡性。短期内,受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影响,收付比将会继续保持缩小趋势,甚至再次出现收入略大于支出的现象;但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的可能性较大,同时,进口人民币结算的发展潜力相对强于出口,故而维持支出略大于收入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3.
梅德平 《江汉论坛》2012,(10):41-45
在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商品的计价结算货币选择,既关系到进出口企业能否规避汇率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并获得贸易收益,也对一国的经济稳定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成为跨境贸易的计价结算货币,是一国货币走向国际化的起点和基础。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中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领域的重要选择,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关键是做好业已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广泛实施的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改革。客观看待和评估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水平与特点,对深化这一改革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加入 WTO 后,开放人民币境外市场,有利于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发展,带来了新机与风险,我国应积极调整战略,提出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推动大庆市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更好、更快向前发展,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大庆市外汇指定银行及有关企业进行了"人民币跨境结算情况调查"。调查显示,大庆市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但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6.
作为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推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国央行货币互换发展迅速;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计价结算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逻辑起点和基础,需要以境外市场一定规模的人民币积累为条件,央行货币互换在一定程度上为境外人民币积累创造了条件。在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初始阶段,如何借助央行货币互换为贸易的人民币计价结算提供流动性,已逐渐成为近年来人民币互换协议的基本出发点,跨境贸易本币结算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逻辑起点,需要以境外市场一定规模的人民币积累为基本前提,因此,央行借助货币互换这一合法渠道的本币流出,对增大境外人民币存量、扩大境外人民币使用范围和实现人民币国际化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目前人民币主要的跨境流通渠道进行分解,研究各个渠道对国内宏观经济主要变量的影响机制.在分析框架方面,考察了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同时也分析了货币需求的变化,并基于此分析利率、资产价格、外汇储备的变化.按照其产生的影响,本文将所有的人民币跨境流通渠道分成三个类别,分别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推进人民币在CAFTA框架内的跨境结算和区域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就要先实现人民币的区域化,人民币区域化最可能是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内实现.为加速人民币在CAFTA框架内跨境结算和区域化的进程,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进一步放宽人民币出入自贸区的限制,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体系,促进我国与东盟国家的银行间的业务往来和信息交流,积极推进双方银行相互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的跨境运用始于贸易结算,目前已逐步拓展至投融资领域,取得较快进展,在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银行拓展业务领域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现阶段,人民币跨境运用的制度体系已基本建立.美元、欧元等主要国际货币地位的下降,为扩大人民币的跨境运用提供了良好的国际金融环境.在国内企业管理汇率风险、降低交易成本的市场需求推动下,以人民币开展跨境贸易及跨境投融资未来将有空前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针对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贸易条件、贸易结构以及贸易摩擦等方面影响的具体分析,提出应提高出口贸易结构和扩大内需的建议,以应对人民币升值。  相似文献   

11.
黄祖宇  杨骏 《理论界》2013,(11):27-29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一直呈现平稳升值状态.这一升值变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了解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和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基础上,本文选取2005年7月至2009年12月的54个样本数据,就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以及产生该影响的深层原因,这对解决我国当前农产品贸易发展不平衡问题以及确保农产品贸易长期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1985-2006年中国实际GDP、东盟六国实际GDP和中国与东盟六国双边贸易额数据为基础,构建变量,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与东盟六国经济波动的贸易传导机制给予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六国经济周期存在明显的协动性,中国与东盟六国的双边贸易强度对双边经济协动有大小一样的积极影响,且二者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比较分析了具体制造业在1998~2007年间的生产率及贸易开放度增长特征,并分析了面板数据结构下制造业层面的贸易开放度和生产率关系,构造了纯地理因素的贸易开放度工具变量克服贸易开放度的内生性,实证结果显示:引入工具变量后,贸易开放度对制造业整体的劳动生产率外溢效应不显著;进口依存度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生产率产生了显著负向外溢效应;贸易开放度对技术资本密集型行业劳动生产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技术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俄罗斯在推动两国货币国际化方面实行了不同的路径选择,俄罗斯以油气出口为优势,采用标准的货币国际化路径,以开放资本项目为前提;而中国则以对外贸易为优势,采用先区域、后国际的发展道路。文章以新疆为例,讨论人民币区域化发展的模式,具有非常典型的现实意义,将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充分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2011年8月23日,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地区的通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开展,推进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能够降低企业汇兑风险,有效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彰显我国经济实力。但从具体操作而言,跨境人民币业务对与当前外汇管理政策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叠、冲突,亟需从具体业务操作入手,减少政策掣肘,明晰操作流程,更好的体现便利企业,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6.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的大幅贬值,引发了国内外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大讨论.本文通过对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外汇供求状况以及政府干预等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内人民币汇率在总体上将保持稳中趋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的不断升值,人民币在边境一线广泛使用,已逐渐成为周边国家持币及边贸结算货币首选,人民币跨境流通已呈现出区域化的雏形及不断扩展的态势.人民币的跨境流通给我国经济金融业带来诸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我国的经济金融业带来一定的风险.文章主要以云南边境为例,通过对人民币跨境流通的相关理论及实地调研获得的相关资料的分析整理,从云南边境人民币跨境流通的现状及特点,人民币跨境流通存在的问题给银行业带来的风险及风险防范的措施几个方面对论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结合人民币非洲区域化现状,本文基于非洲53个国家及中国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考虑人民币区域化随时间变化性,并使用新的赋值法量化人民币非洲区域化程度,通过拓展货币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人民币非洲区域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均GDP、中国对非贸易和对非直接投资等引力因素对人民币非洲区域化具有显著的影响;斥力因素中,地理距离和语言距离抑制人民币区域化,但制度距离的影响基本不显著;非洲国家外债负担对人民币非洲区域化具有正向影响;非洲国家汇率波动、金融开放度及非洲法郎区国家虚拟变量抑制人民币非洲区域化,而中国金融发展程度对人民币区域化的影响为正.人民币非洲区域化的影响因素也因非洲国家收入水平差异不尽相同.可通过进一步推动中非贸易和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发展、推进中非文化交流和对非援助、推动中国金融发展和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推进中国与非洲法郎区国家及法国的三方合作等,推进人民币非洲区域化,但对不同收入水平国家也需因地制宜,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和"向西开放"战略的推进,西北地区成为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以西北地区与中亚五国的贸易合作为视角,采用贸易引力模型,对2000—2012年间西北地区与贸易伙伴国双边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经济总量GDP、人均GDP差额、共同的边界对双边贸易都有促进作用;其中,SCO、WTO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不显著;人口总量和距离成为抑制双边贸易的重要因素。同时通过实际双边贸易额与引力模型预测贸易额的对比,分别对西北地区与中亚五国间双边贸易发展潜力进行分析。总体来看,目前西北地区与中亚五国的贸易水平较低、合作规模较小,但未来贸易发展潜力较大。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