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库全书总目>对明代文学的批评与定位,深刻影响着明代文学的研究与传播.四库馆臣对明代文学复古问题的复杂态度,凸显出清代官方学术在政治约束下的畸态.本文以<四库全书总目>批评视野下的七子派为考察起点,对该著的学术姿态、撰述方法及批评思路进行还原和再认识,通过梳理明人别集提要,解析其中的政治约束和文学观念的逻辑矛盾,以期对四库学及明代文学研究进程中的认识局限作具体甄别.  相似文献   

2.
《四库全书》所收明代翰林别集经过多次筛选,比较《翁方纲编纂四库提要稿》《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四库全书总目》等三个编纂阶段的提要内容,会发现《总目》在编纂进程中,对明代翰林忠节之气的批评逐步加强,并试图将明代翰林的政治、道德、文章统合在中正平和为代表的圆融的文学观念之中,从而确立《总目》的正统批评观.  相似文献   

3.
杨有山 《江汉论坛》2003,6(4):107-109
<四库全书总目>虽然不是一部诗文批评著作,但书中许多集部著作的提要,却处处闪烁着文学批评的真知灼见.在我国学者编纂的<续四库全书>出版、发行之际,探讨<四库全书总目>的文学批评观念,温故知新,对我们今天的文学研究无疑具有启发、借鉴意义.<四库全书总目>对集部著作的批评体现出兼容并蓄、辩证通达的文学批评观念.这种文学批评观念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既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又兼顾文学的抒情审美功能;二、立足作品,全面客观;三、知人论世,辩证通达.它比前代的文学批评更公允,更富有总结性,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4.
《四库全书总目》虽然不是一部诗文批评著作,但书中许多集部著作的提要,却处处闪烁着文学批评的真知灼见。在我国学者编纂的《续四库全书》出版、发行之际,探讨《四库全书总目》的文学批评观念,温故知新,对我们今天的文学研究无疑具有启发、借鉴意义。《四库全书总目》对集部著作的批评体现出兼容并蓄、辩证通达的文学批评观念。这种文学批评观念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既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又兼顾文学的抒情审美功能;二、立足作品,全面客观;三、知人论世,辩证通达。它比前代的文学批评更公允,更富有总结性,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5.
《四库全书总目》中的各书提要与《四库全书》相应各书的书前提要并非完全一致,其差异表现在同书异名、卷数不同、作者情况不同、版本差异、内容不同、评价不同等方面。产生差异的原因在于:七阁《四库全书》与总目的成书时间有先后之分,分纂官与总纂官的学术观点存在差异,《总目》提要与书前提要频繁修改导致失误增多。  相似文献   

6.
《四库全书总目》经历了稿本、阁本、定本的发展过程,后世研究者常从阁本或定本系统入手分析《总目》思想,往往忽略稿本系统。对于明人别集提要而言,稿本系统中的明代文学观有着与定本《总目》不甚相同的观点,这些观念背后隐藏着清人对明代文学的态度问题。从学术史角度看,稿本系统内部出现的微妙变化,主要是官方思想不断修正、充实和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张进德 《晋阳学刊》2012,(1):124-130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小说家类序文虽然只有200余字,但涉及小说多个方面的问题,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四库馆臣在继承并理性辨析前人观点的基础上,追溯了小说的起源,表达了他们对小说虚构性质的认知理念,对小说流派的辨析,对小说价值功用的阐述,从中也可见出《四库全书》不收唐传奇与通俗小说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8.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及存目图书多达万余,每部图书均撰有提要并注明来源,在撮举大凡、条列得失的同时,对部分图书的版本亦有所交代,但多数情况下语焉不详,偶尔直接忽略。修纂《四库全书》时,汇聚四库馆的图书不乏异本,馆臣概称之为别本,主要包括同书之别本、别集或丛书之别本以及某部图书部分内容的摘出别刻本。鉴于别本的复杂性、特殊性以及质量参差等问题,在遵循“罕见之书有益于世道者”著录、“俚浅讹谬者”存目之原则的前提下,馆臣采取了正本别本均予著录、著录正本存目别本、正本别本一并存目三种处理办法。同时,馆臣还利用别本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校勘补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馆臣对别本的利用,以及珍视文献、甄别取舍的审慎态度。  相似文献   

9.
刘辰 《天府新论》2020,(3):35-42
"朱陆之辩"是理学史上的公案,自南宋产生后一直绵延至清代。尽管清初朱子学独尊,陆王心学没落,但"朱陆之辩"仍然是士人热衷讨论的话题。而《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儒家类》就是对此做出总结。一方面,《四库全书总目》尊崇程朱,以濂洛关闽为宗;另一方面,不废金谿姚江之所长,承认朱陆之异同,认可王学自身的价值。而其背后,则是提要对乾隆反"门户"思想的执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学术原则,考察其“序”“案”的职能,评述其得失,兼论《总目》与以前目录的异同,以及所包含的古代目录中学术的典型问题。  相似文献   

11.
占骁勇 《云梦学刊》2005,26(3):22-25
宁稼雨所“撰”的《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意图超越包括《中国文言文小说书目》在内的许多小说书目和词典,但他著录一些己见著录、仍然存在并很容易见到的小说动辄云“未见著录”、“已佚”和“未见”,在小说的分类、类型问题上,也表现得轻率和随意。更让人怀疑他的“学术品位”的是,他的《提要》不但没有“尽可能标明出处来源”,而是大肆“掠美”,其中抄自李剑国的《唐前志怪小说史》和《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二书的内容最多。  相似文献   

12.
文学批评家对于文学文本的分析和解读是以文学批评理论为媒介的.随着文学创作方式的多样化,文学批评理论自身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本文以后现代主义和电影技巧为例,阐述了文学批评理论自身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不仅可以用来解读文学文本,还可以用于其他领域,如电影领域.  相似文献   

13.
文学批评家对于文学文本的分析和解读是以文学批评理论为媒介的。随着文学创作方式的多样化,文学批评理论自身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本文以后现代主义和电影技巧为例,阐述了文学批评理论自身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不仅可以用来解读文学文本,还可以用于其他领域,如电影领域。  相似文献   

14.
研究者大多认为20世纪初叶的文化先行者如严复、梁启超、王国维等,在青年时代锐意于中国文化现代性建设的“疑古”探索后,至晚年却“信古”进而“复古”起来。相反的观点则认为严复终生主张“全盘西化”①。两种观点中,前者没有解答“复古”的原因,后者则略显牵强。笔者在研读严复论著时发现:严复思想前后是一致的,表现为:一方面,以“救亡”图存思想为经线,其爱国初衷不渝,“救国”方略则相时而变,并随着对国情理解的深入而渐趋深化,从“政治救国”寻求富强的一揽子计划,到“科教救国”再到“道德救国”,变化的只是救国方略;另一方面,以自由…  相似文献   

15.
彭勇 《中州学刊》2003,(1):97-101
自从顾诚教授提出明帝国两大管理理论后 ,有关明代军事管理系统的研究逐步走向深入 ,但作为卫所制度之重要基础的州县军户制度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部分学者的研究存在不少误区。本文主要通过对嘉靖《商城县志》的个案研究 ,试图理出明代州县军户制度的基本情况 ,如州县军户的数量、户籍管理、来源、应役卫所的分布 ,以及与卫所军户的关系进行的考查 ,并对一些重要问题 ,诸如州县军户的人口比例、逃亡率以及军户的生活状况等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陈洪 《文史哲》2021,(3):138-150+254
《名媛诗话》对于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史料、文献的价值。它裒辑、保存了一批出于女性之手的文学批评著述,其中不乏精金美玉。二是集中了沈善宝本人的文学批评观点,对于研究她的文学活动,以及由她辐射而成的女作家群体的文学创作,都是重要的切入角度。三是这些内容反映出的文学思想,是那个时代文学思想的重要侧面,也是研究女性文学、性别观念的重要视角。这些皆可补足目前批评史研究、书写之缺失。  相似文献   

17.
侯桂新 《云梦学刊》2009,30(3):114-116,120
"革命英雄传奇"<林海雪原>初版于1957年,1958年和1961年经受了两次大规模的评介.第一次以专业批评家为主体,第二次则出现了大量群众评论.两次批评活动都以"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为评价标准,强调作品的思想性、现实性、真实性与群众教育功能.这些评介并非纯粹的文学批评,在理论探索上鲜有贡献.  相似文献   

18.
19.
明代学术经历了由早期“宗朱”向中晚期“崇王”的演变。阳明学者季本通过对《中庸》“已发未发”“戒惧慎独”等内容作出心学化的诠释,积极回应、参与明代学术的这种演变。与此同时,他又坚持以朱子为对话者,透过对朱子相关诠释的批判来展开自己的思想。这折射出在明代“由朱转王”的学术演变进程中朱学始终未因阳明学的发生、发展而“离场”的事实。季本对《中庸》的诠释及对朱子的批判,成为我们把握《中庸》诠释与明代学术演变之互动关系以及厘清明代学术演变进程中的一些细微面向的重要个案。  相似文献   

20.
《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卷帙最多、编纂持续时间最久、参与人员范围最广的一部综合性丛书。乾隆皇帝一方面宣称"稽古右文",另一方面"寓禁于征",并谕令各省督抚助其完成这项声势浩大的文化工程,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统治政策,也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在乾隆皇帝实施的这项史无前例的重大文化工程中,各省巡抚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在乾隆皇帝转变治国策略、大兴文字狱之举的过程中,十多位满汉山东巡抚成为朝廷的忠诚耳目和中央政策的坚定执行者,积极参与违碍书籍的查访、收集、呈缴和销毁工作,对于乾隆朝的政治思想文化控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