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学目的与讲授原则《英美文学选读》旨在通过对英美文学著名作品选段的学习,使学生对英美文学各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代表作有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逐步达到理解、欣赏与评价三个层次的要求。理解与欣赏是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评价是应努力达到的较高要求。在讲授时,应着重讲授对原著的理解,特别是重要段落,重点句子,难度较大,含意较深的部分。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赏析作品的修辞手法、文体风格、人物塑造等艺术特色。对选段所代表的整部作品的总体情况和作家的生平、创作情况也应作简明的介绍。二、重点章节全书上下两册,英国…  相似文献   

2.
当下,"世界-作家-作品-读者"的四要素文学活动说已经成为了中西文论界特别是中国当代文论界解释文学现象通用的和处于主流地位的文学活动范式.但现代传媒语境的形成使文学传媒要素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得以凸显,新的社会现实让我们看到,包括语言在内的文学传媒不只是文学的工具,更是其本体性构成要素.20世纪以来现代传播学、语言学、符号学、文化理论的相关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建构五要素文学活动范式的重要理论资源.作品、世界、作家、传媒、读者五个基本要素形成的整体结构和动态关系构成了完整的文学活动.建构五要素文学活动范式,推动文学活动论由四要素范式向五要素范式革命,是文学活动的实际存在和当代文学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我国文学领域内的主流文学是社会主义文学。就其思想层次而言 ,共有五个层次 :共产主义思想 ;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思想 ;健康、向上的思想 ;有益无害的思想。但是 ,思想层次高不一定艺术档次也高 ,在思想层次和艺术档次之间存在着吻合和失衡的情况。我们的作家应致力于思想层次与艺术档次的统一 ,使我国的主流文学置身于世界文学的前列  相似文献   

4.
微观和宏观、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这样的概念在文学界普遍地使用着。那么,究竟什么是微观,什么是宏观呢?有一种理解是把“一个作家作品,或一种文学现象”看作微观,而把“文学总体”看作宏观。相应地,微观研究就是“孤立地就一个作品、一个作家或一个命题进行思考、分析”,而“所谓宏观研究,就是对我们通常所说的作家作品论的一种超越,或者说,是在作家作品论个体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综合性研究和整体性研究”。然而,需要考虑的是下面的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5.
民间文学是与作家文学并行的一门独特的语言艺术.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所需求的不同的文学样式.本文拟用文化分层的方法研究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以及两者的关系,即将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放入文化的四层次说(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中的心态文化层进行理解,进一步将两者分别归入心态文化层中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次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确认民间文学自身及其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元明清时期,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三江源"文人文学,这些作品或是本土作家在三江源的土地上创作,或是三江源本土作家在外地创作,作品既与中原主流文学血脉相连,又有自己的个性气质,蕴籍着乡关之思、个人苦闷、肩负重任、为国戍边、关注批判现实、展现乡风民俗等多层面思想,为我们了解和研究三江源文学和文化历史提供了一些宝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苏联文学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材中所占份额较重。如何学好这一部分是学生感到困难的一个问题,现在我结合第一次中心教研组会议精神,就如何学习苏联文学谈点自己的看法。一、把握重点,有的放矢苏联文学共十三节,就其内容的重要性而言,可分为两个层次;①要求一般掌握的②要求弄懂弄透的。先看要求一般掌握的,主要包括苏联文学史上各个不同时期的作家作品。具体地说,十月革命前象征主义诗人勃洛克和长诗《十二个》,二十年代政治抒情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和代表作《列宁》,三十年代作家阿·托尔斯泰《苦难的历程》,四十…  相似文献   

8.
以创作《柳堡的故事》而早已闻名的作家石育,现任《陈毅传》编写组组长.他在1987年第三期《昆仑》上撰文,认为涉及党史、军史的史传文学大致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反映和歌颂革命的正面事物。“军事文学三件宝,英雄、群党领导.”这总体说来是真实的,但有片面性:它基本上回避了我方的反面事物,从而掩盖甚至助长了我们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弱点,使作品的正面人物神化,反面人物则脸谱  相似文献   

9.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机关刊物《前哨》(第二期起改名《文学导报》),是一本研究左联时期革命文学运动的重要材料。第一期为纪念左联五烈士专号,包括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为国民党屠杀大批革命作爱宣言》、《为国民党屠杀同志致各国革命文学和文化团体及一切为人类进步而工作的著作家思想家书》、鲁迅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以及左联五烈士和宗晖烈士的小传、柔石、胡也频、殷夫烈士的作品,都是最珍贵的现代文艺史料。这本刊物是在白色恐怖极端严重的情况下秘密印刷出  相似文献   

10.
从英国语言学家里奇在《语义学》(1981)中对语言意义的多种划分,我们可知语言的意义存在于方方面面,而文学作品由于受作家的成长背景、思想流派及写作技巧等诸因素的影响,其含义就更是复杂多样,难以把握。尽管如此,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并不是一种不着边际的纯客观或纯主观化的活动。《英美文学选读》的教学目的与讲授原则明确指出,该课程旨在通过对英美文学名著作品选段的学习,使学生对英美文学各时期的主要作家和代表作有较全面和深人的了解,逐步达到理解、欣赏与评价三个层次的要求。并且进一步指出理解与欣赏是必须达到的基本…  相似文献   

11.
传统外国文学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作家、作品的介绍大多纯粹从文学角度出发,按照年代顺序或文学流派来讲解,对文学作品中不同作家对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中的同一问题的思考和描述、分析不够;其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授课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够。遵循“跨学科”理论原则,从“法律与文学”、“经济与文学”、“风景与文学”等视角重新对作家的作品进行分类讲解,这有利于学生学科视野的扩展,同时也会增加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深度和广度。文章以“法律与文学”为例,选择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Upton Sinclair)的《屠场》(The Jungle)和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ton)的《中国佬》(China Men)为教学的实践内容,同时探究“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为外国文学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张钟(中文系教授):今天讨论的题目是“文学的走向与作家的选择”。目前的文学创作进入到一个艰难的时期。回头来看,前一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容易突破、比较容易创新、比较容易实验、比较容易引进、也比较容易轰动的时期,文学处在一个比较容易的层次上。十年文学的起点太低了,原因大家都会理解。到处是禁区,所以就很容易突破;没有什么新的实验,所以一实验就打响;遍地是社会问题,一触及就轰动;社会给予文学较多的期望,所以作家一成名就成了社会的宠儿。  相似文献   

13.
作者主张文学史研究应注意作家群体及文学流派的研究.基于对形成文学流派五个重要因素的认识,作者衡量了自初民至现当代文学流派的演变,约分成五个时期:1.萌发期(先秦两汉):尚未形成具体流派,然已有朦胧意识;2.形成期(魏晋至盛唐);虽已形成一些流派,但一切尚显稚嫩之态;3.成熟期(中唐至南宋):五个重要因素,显已成熟;4.繁荣期(明清):已呈争艳斗奇之态;5.新变期(民国以来):结合西方、结合现代意识,五个重要意识,在这个时期内都得到充分的体现.作者认为从作家群体及文学流派的研究视角切入重述中国文学史,可以为文学史研究提供新的文化视野;可以为中国文学史研究提供新的批评构架;还可以为中国文学史研究提供新的实证成果.  相似文献   

14.
(一)提到战后文学,差不多首先想到的就是野间宏的《阴暗的画》。野间宏是战后派作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阴暗的画》既是该作家创作的出发点,又可以说是占据打响战后文学第一炮的重要位置。这部作品在发表当时,曾被认为难以理解,但关于该作品的重要性,以《近代文学》为首的一些人,很快就承认这是野间宏作为作家的光辉的出发点。关于这方面的情况,请看本多秋五的《战后文学史故事》。  相似文献   

15.
在宋代文学研究中,宋文相对于宋诗、宋词,显得较为薄弱,而宋文研究领域“重北宋轻南宋”的现象又较为突出,近年来这种现象得到了改变,但仍有进一步的拓展空间.本文以南宋孝宗时期作品留存在2卷以上的99位作家的散文作品为基础,对作家及作品进行量化分析,并考察作家的身份阶层、地域分布、创作成就和作家的为文宗尚,以此说明南宋孝宗时期的散文创作十分繁盛,在内蕴特质、艺术成就上形成了新的面貌和特色,欧苏奠定的宋文优良传统得到了呼应和弘扬,北宋散文的发展高潮得到了重要延续和响应,是宋文发展的第二个高潮期,在宋文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在通常情况下,五四小说的自叙性似乎仅特指为五四时期以创造社作家为代表的自叙传作品中所显示出的艺术特征,而不是作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时代文学特征来加以理解和研究。由于在观念上将自叙性完全等同于自叙传,无形中便将研究范围收小到以创造社为代表的那些直接取材于作家个人实生活的“自叙传”小说。然而,我以为,五四小说的自叙性特征却决不仅只限于“自叙传”作品之中,自叙性的特征也不仅仅体现为“自叙  相似文献   

17.
"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的提出对纠正国内长时期流行的机械的、教条式的文学观确实起了重要作用。但我们至今并没有准确理解"文学是人学"中的"人"究竟为何,从而最终准确理解我们的文学应该"为什么人"和"怎样为"等问题。作家艺术家们有选择"写什么"和"怎么写"的自由,但更应当谨记:人民需要是当代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学风格,除了指作品的风格、作家的风格外,也指流派、阶级、民族、时代的风格等。然而,不论用于任何范围,文学风格的基础,总还是作家作品的风格。因为上述风格,是通过作家作品的风格表现出来的。所以,研究文学的风格,也应当从作家作品入手。一作家风格,是指作家在作品中表现出独特的、稳定的创作个性,也是贯串在其全部创作中共同的、反复出现的艺术特征。它体现着作家的立场、世界观、特殊的生活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批评,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就某些文学现象、文学问题提出的理论原则、理论概括,二是对作家作品的评论,二者往往互相印证,相辅相成,均颇重要。遗憾的是,过去的中国古文论研究著作,包括不少中国文学批评史以及许多专题论著、论文,往往重视理论主张部分,忽视作家作品的评论部分。如论述《文心雕龙》,往往重视前五篇总纲中提出的原则以及论风格、通变、批评原理等篇章,忽视书中大量的作家作品评论。研究钟嵘《诗品》,重视其序言中提出的理论主张,而对分品评论作家部分,反而不甚注意。研究者们可能认为,理论…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文学研究的终端成果大都只是纸面文章和书籍,具体到地域文学研究,一般只是研究作家作品、社团流派,研究成果基本也还是文章和书籍。这样的研究自有其价值,但就服务于当下的城市文化建设而言,这种形态又必须进行调整或转型。本文以天津文学研究为例,通过具体的个案剖析,提出应当从历史社会学的视野来调整我们的文学研究,以便使它更好地服务于当下的城市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