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一些英语字母的根表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分析文化及其背后的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让我们可以根据英语单词的定义,不仅推论出英语字母的根表意,而且推论出英语单词背后所隐含的图画.鉴于文献[1]所揭示的一些英语字母的根表意不够完备、或存在一些错误,本文系统地揭示出字母l,h,c,k,b,p,d,q,e,X和Y的根表意.笔者认为:西方人的线性思维方式决定了字母l可以表示任何人或事物(anybody/anything),这是揭示其他10个英语字母根表意的关键,因为字母l是其他10个英语字母的基本构成元素.  相似文献   

2.
由逻辑推理[1]可知,英语字母应该表示一些类似于公理或公理性假设的"概念"。因此,从单词的定义可以反向推论出英语字母所隐含的"概念",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如同Nisbett[2]所揭示的,决定了英语字母所隐含的"概念"应该起源于与其相似的个别事物(particular instances)或现象,然后在此基础上经过归纳推理得到,这些在本文被定义为字母的根表意。此外,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还决定了字母l/L可以表示:任何人或事物(anybody or anything),其中的道理就类似于牛顿力学用一个抽象的﹑没有几何尺寸的质点模型来表示具有几何尺寸的诸多现实物体。因此,将由归纳推理所得到的英语字母的根表意和从英语单词的定义所推论出来的根表意相互检验比较,并结合一些西方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背景,就能既符合逻辑地又符合常识地揭示出英语字母的根表意和英语单词背后所隐含的图画。  相似文献   

3.
一般,人们都把文字体制的发展看成是由表形→表意→表音单线演进的,而我个人认为:文字体制的发展分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意音制文字单线发展,第二阶段是意音制文字和纯音制文字双线并行发展.实际上,第一阶段就相当于三段论的表形、表意两个阶段,至于是否可再分为两部分,可以进一步探讨,这里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第二阶段.三段论者认为文字发展到表音阶段仍是单线演进,而我却以为当纯音制文字一产生就开始了文字体制演  相似文献   

4.
通假,是古代汉语中文字使用方面特有的现象,越是往上古,这种现象就越多.通假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和汉字的书写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表现在汉字中,就是汉字的表音倾向和表意倾向的矛盾.早期的汉字,不少是象形字、指事字、合意字,它们的字体本身只表意而不表音,后来形声字大量出现了,它的形旁表意,声旁表音.两汉时期形声字己占汉字的绝大多数,表意倾向和表音倾向的矛盾在汉字这样的体系中己得到尽可  相似文献   

5.
汉字作为一个文字系统,其性质是由其基本单位的性质决定的。本文借鉴"字素论",认为汉字的基本单位是字素。汉字字素可分为表意字素和表音字素两类,研究汉字的性质就是要深入研究表意字素的表意方式和表音字素的表音方式。对汉字表意方式和表音方式的认识,必须通过与世界其他文字的比较来深化。  相似文献   

6.
汉字性质是汉字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历来在表意、意音甚至表音的选择上纠缠不休.皮尔士的三元符号模式能有效地帮助我们走出这一困境.表意和表音事实上是记录语言的方式不同,符号抽象化的程度不同而已.意音文字的提法不科学,因表意表音本身就处于"理据性→理据性·约定性→约定性"的符号链中.表意文字是最大强度的理据性与最大限度的约定性的完美结合,表音文字是最大强度的约定性与最小限度的理据性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7.
汉字是表意文字,已基本上被人们所肯定,,这主要是因为汉字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和语音不直接发生关系。其实表意文字并不是不表音,只不过不能用简单的符号精确地表音,而是用众多的表意符号逐一表现汉语中各词的声音,所以大凡持汉字是表意文字的观点的人都没有忽视汉字的表音因素。有人曾提出汉字是“意音”文字、“形声制”文字等说法,我们姑且撇开这些说法的正确与否不论,单从这些说法中,至少可以看  相似文献   

8.
当代法国著名符号学家克里斯特瓦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对中国文字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 ,不仅从比较的视角探讨与表音体系不同的表意汉字的独特性及其符号学意义 ,而且考察了汉字的起源和历史的演变 ,认为汉字是“科学的” ,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本文着重从中国文字的独特性、中国文字的符号学分析以及中国文字的发生学分类这三个方面进行论析 ,指出她对中国文字的阐释具有某种浪漫化的色彩。  相似文献   

9.
汉字是具有自己独特体系的表意性音节文字。在历史发展中,汉字有两种趋势:既表意又表音,总的趋势是表音化,既趋繁又趋简,总的趋势是简化。(一)在来源上,汉字是一种自源文字——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它的古老历史跟著名的埃及象形文字和苏美尔楔形文字相媲美。汉字萌芽于原始社会晚期。到了甲骨时代(公元前17——11世纪),汉字已经是一种很发达的文字了。从那时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发展到许慎写作《说文解字》的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索绪尔在他三度讲授的《普通语言学教程》里,讨论了语言和文字的关系等一系列文字学问题。细致考察《教程》的内容,索绪尔的文字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文字与语言是两种不同的、相互独立的符号系统;文字是表现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文字符号具有诸多类似于语言符号方面的特点;世界上的文字只有表音与表意两种体系类型;表音文字应谨慎地对待正字法改革。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语音同化现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音同化是英语口语发音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早期英语中的词形或发音正是由于同化过程转化而来 ,另有一些词的发音则在语境中发生变化 ,或与其他邻近发音合并产生新的音。对于同化现象较为系统的研究 ,有助于提高英语口语表达的流利程度 ,增强听力理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壮文方案》创制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初对《壮文方案》进行了一次修订,修订后的文字系统更加科学、也更加实用,但是,仍然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字母表中字母的名称和读法,韵母表中长短音与字母配置自相矛盾,某些条款表达欠佳,某些方面的内容明显缺漏、照应不周、举例失当等问题,都有待做进一步修订。  相似文献   

13.
对《广雅疏证》训诂术语“一声之转”“之言”“声近义同”“犹”表现的声转情况进行梳理,探讨王念孙古声类思想在具体训诂实践中的分合情况,进而深化对王念孙古音学思想和“就古音以求古义”这一因声求义理论的认识。研究表明,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基本遵循了他的古声类二十三纽的划分格局。  相似文献   

14.
浅谈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英语词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腊从氏族公社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创造了美丽的神话.它们在人类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从语言学角度来看,直到今天,希腊罗马神话对欧洲人民的语言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5.
来自拉丁语的英语动词词根在派生新词过程中产生了两种变体:一是英语动词词根在前缀后的变体,在这种变体中,只词根中的元音字母变体,而辅音字母不变体;二是英语动词词根在过去分词后缀-t(us)前的变体,在这种变体中,除个别词根是元音字母变体外,其余词根都是辅音字母变体。  相似文献   

16.
汉语方言中有许多生动的词汇,同时也保留着不少词的古音古义。使用方言的人知其义而未必知其本源,当然对有些字和词语的写法也就无从谈起。为此,选取山西平遥方言中的几例字和词语进行考释,以求知其然,亦能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17.
文章详细分析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正文后所附的"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所做的修订情况:(1)收录条目有增有减;(2)注释有所变化;(3)新增词所属学科领域与学界调查结论基本一致。同时,就新版词典收录的字母词从名称的界定,字母词的来源,字母词的音译、释义,纯字母词的收录及外文原词收录问题等方面提出了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8.
英语国际音标与自然拼读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究竟该用国际音标还是自然拼读法一直都有争议。国际音标能提高认读单词的准确率.但音标系统的学习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自然拼读法融合字母进行教学,音形一致,简单易学,但不利于多音节词以及不符合规律的词的认读。分阶段选择不同的教学法就能扬长避短,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参照<汉语拼音方案>和有些国家采用拉丁文字的变通法,创制了35个新字母.由于字母齐全,拼音功能强,设计先进,该新文字不但人们认读和拼写方便,而且能准确拼写蒙古族书面语、外来语名词,同时也很适应国内外计算机通用,有利于蒙古族学生学双语和其他民族(包括民考汉)学生学蒙语.以现行蒙文和创制新文字为卫拉特语文研究两个立足基石,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