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涛 《决策》2007,(11):72-72
由于中国的历史发展轨迹、文化遗产和现代化道路与西方国家大大不同,因此除了极为了解中国的汉学家外,许多西方人描述现代中国发展时,看到的是一个充满各种矛盾的中国.  相似文献   

2.
姜平 《领导科学论坛》2004,(4):43-46,61
本文指出,进入新世纪,西方领导思想正经历着向东方领导思想的历史回归,东西方领导思想的融合与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未来中国领导科学的发展取向,应以东方领导文化为核心,吸收西方领导文化的科学成果,促进东西方领导文化的大融合大发展,进而建立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理论体系。——编者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初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的以迅猛之势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包括西方龙头老大——美国与中国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中国对外界的依赖也越来越大。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颓势不可避免,加之近期美国的政治压力,人民币问题再次被西方等国挑起。文中介绍了人民币升值的优点和缺点,并联系实际,阐明中国处于经济产业转型期,针对中国国情提出适合采取的政策措施,应该尽量在物价稳定的基础上进行缓慢的升值,以确保社会继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到来之际,在中国广袤土地上响起了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被列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为此,记者就恩话自治州如何抓住西方大开发机遇、加快电力事业发展专访了恩施自治州电力集团总经理王坤元同志。王总经理感慨万千地说,恩施州迎来了水电大发展的春天!  相似文献   

5.
政治     
不要用西方标准评判中国在谈到中国时,西方有一种典型的条件反射似的观点:中国不是民主国家。话是没错,但这对我们没有多大意义。任何西方国家在经济刚刚起步时也都不是民主国家。在经济起步阶段,人们或许渴望民主,但事实上大多数国家的例子都证明,民主并非一种现实的选择。西方民主是欧洲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西方的新闻媒体就开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当今的西方世界,西方媒体的变化之快。动作之大,令人目不暇接,西方媒体的"四化"、"三与"更使欧美各国在全球化的经济浪潮中有效的占用全球资源,占领全球市场,而中国传媒业仍然是尚未成熟的产业,西方强势媒体都试图充分利用自身在全球传媒业中的优势与特色,试探、渗透中国传媒市场,在世界的浪潮中,发展中国的传媒业显得愈发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马勇 《领导文萃》2012,(8):88-91
从汉代至清末,历代统治者无论如何热衷于事功,大致还是遵循以孝治天下的原则率先垂范,所以早期西方人看中国就是一个彬彬有礼的理想国。贸易逆差的隐患西方势力原本就是工业革命产能过剩的产物,再加上机缘巧合遇到了大航路的开辟,使西方与东方之间的联系变得非常方便。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有拒绝和接受两种选择。主动接受就像日本一样,将西方文明引进来,这也是古典中国面对域外文明  相似文献   

8.
凡星  宗言 《领导文萃》2012,(4):116-120
西方的"中国热"不断升温,但为什么西方总对中国的战略意图感到"模糊"?凡星:西方聚焦中国,我看主要是因为中国超预期的发展强大,与美国遭遇金融危机重创带来的实力对比一升一降的鲜明变化。  相似文献   

9.
西方为何惧怕“中国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永年 《领导文萃》2009,(17):25-27
西方认为,西方世界基本上有着共同的价值体系和相似的政治制度,而中国崛起的价值取向和西方的并不一样,政治制度更有着非常大的差别,所以恐惧感顿时油然而生。西方感觉到“威胁”不仅仅是因为“中国模式”的崛起,更重要的是西方模式的失灵。  相似文献   

10.
宪政作为西方的民主政治发展模式,植根于西方的历史文化土壤之中,废除腐朽的封建专制思想,维护崇尚民主自由的民主政治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后发国家发展民主政治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模式,但是,西方的宪政并不是唯一的民主政治发展模式,民主政治的探索要依据国情寻找有效可行的具有民族特点的发展模式,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必须立足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探索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模式,打破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思维定式,走社会主义之路实现现代化,展示社会主义政治模式的优越性,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为后发国家提供不同于西方的民主政治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西方霸权的衰弱,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出现产生了两大主要影响。第一,中国的地缘文明模式源于中国悠久的历史,该模式可能将取代西方的地缘政治模式,成为影响21世纪世界事务的关键。第二,有史以来,中央王国将第一次不得不出于自身利益而与全球进行接触,范围将不仅限于其亚洲邻国。当今世界相互依存,中国和西方一样必须在"利益汇合点"上进行合作,否则他们  相似文献   

12.
经济     
中国十大企业将挑战西方从陷入困境的华尔街银行到破败的非洲矿山,中国资本的起死回生之力正在改变贸易规则。一些人甚至说,对世界的影响力正在从疲惫和增长缓慢的西方转移到亚洲。但是,在中国公司开始从巨大的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13.
孙敬鑫 《领导文萃》2012,(22):30-32
在观察和研究中国的外部力量中,西方智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社会的"中国观",也越来越明显地打上了智库的烙印。中国实力的增强及国际影响力的稳步提升,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中西方相对实力地位转换的加速,直接推动西方主要智库越来越关注"中国话题"。对中国来说,西方智库不再仅仅是外部观察者,他们已经成为参与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另一股力量。西方智库近年来对中国话题的关注和研究,经历了由远及近、由点  相似文献   

14.
和合管理: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如金 《管理学报》2007,4(2):135-140,143
在管理学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程度越来越大的今天,创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便成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和合管理”就是立足于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文化扬弃,以中国和合哲学思想为基本指导原则,以中国传统的和合管理为历史借鉴,贯彻“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的原则,结合今天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实际,同时吸收西方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中的有益内容,从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15.
<正>常言道,树大招风。影响力越大,关注者越多。中国沉睡之际,西方尚且不敢掉以轻心,一旦她再度腾飞,西方更是寝食难安。最令西方焦躁之处在于,西方一再将中国看走眼,其"理论自信"如今已大打折扣。因此,以如何解释并预测中国发展为焦点,一场东西方话语主导权之争正在上演,它为国人巩固并强化"理论自信"提供了绝佳机遇。一在地球村中,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西方不得不正眼相看,唯恐看走眼而自误前程;中国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正>从1978年算起,中国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增长,但是,政治体制却一直保持稳定,没有大的变革。这一个事实令西方学者困惑不已。依据西方学者曾经普遍接受的理论,一国经历长期经济增长,特别是私营经济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民主改革。这一理论的简化版本是这样的:经济增长造  相似文献   

17.
沈伟民 《经理人》2022,(10):40-45
<正>经历了从借鉴西方EMBA办学模式,再到决定构建起自身EMBA教育发展模式的“商学+”,浙大EMBA经历了20年教学管理的实践、反思、再实践的整个大周期后,如今更是创新性地提出和重构了全新的“商学+”教育生态系统,这不仅有助于中国EMBA教育的健康发展,也为中国企业的健康生存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个国家的政治话语非常重要,而政治话语的核心是理念。中国迅速崛起虽然引人注目,但中国崛起背后的理念似乎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不少人甚至认为中国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中国并没有产生大的理念,更有人认为中国还处在过渡阶段,最终还是要全盘接受西方理念,融入西方文明。西方虽然对中国仍怀有难以摆脱的偏见,但一些有识之士已开始关注中国理念了。中国学人对中国理念的研究更应该有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没有理念上的崛起,一个民族是无法真正崛起的。  相似文献   

19.
阐述中国会计文化的起源、发展过程,对比中国和西方会计文化的差异,取长补短,找出营造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文化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这就决定了中国茶具设计往往带有很浓厚的文化底蕴与诗情画意,中国文化对茶具设计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拥有5千年文化的东方大国,孕养了茶文化,滋养了茶文化,也发展了茶文化,就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中国的茶文化也在滋生自身的产物,茶具起初作为一种茶文化的附属品应运而生。随着茶文化的逐渐壮大与发展,茶具渐渐成为中国茶文化的主要分支,作为西方国家认识中国了解东方的一种媒介与途径,西方世界再次为东方文化所惊叹。茶文化把中国的历史文化,人生理念和艺术涵养传递到了西方,西方世界在惊叹的同时,也为具有东方韵味的茶具而深深着迷。一、文化情怀茶文化产生之后,一直被文人雅士和士官大夫们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