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对于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英国作家V.S.奈保尔而言,伦敦从来都是一个极其特别的存在.在他笔下.对伦敦城市外表的客观描写并不多见,因为他真正想要描绘不是人们身处其中的城市本身.而是他眼中所见、心中所感的城市.V.S.奈保尔笔下的伦敦与英国本土作家笔下的伦敦有着巨大差异.在<效颦者>一书中.奈保尔着力描写的是作为单个个人的人们在遭遇伦敦这样一个巨大的城市时的无力感.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此加以了论述:一、外来者的疏离;二、陌生人的相遇;三、无根者的游荡.  相似文献   

2.
柏拉图《理想国》中城邦和灵魂的类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邦和灵魂的类比关系的论证构成了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中正义论证的一块基石,从某种意义上说,柏拉图的正义论证的成立与否完全取决于其关于城邦和灵魂的类比关系能否成立.伯纳德·威廉姆斯发表于1973年的这篇文章即是针对这一类比关系所展开的深入的逻辑分析.在这篇文章中,威廉姆斯指出,正是在城邦和灵魂的类比上,柏拉图的论证存在着基本的逻辑混乱,他交替而不加区别地使用了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类比原则,即基于内涵的一致性的类比原则,以及基于整体和部分的一致性的类比原则,结果造成了他在关于城邦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的论证上的种种自相矛盾.威廉姆斯细致地分析了柏拉图由于混用这两种不同的类比原则所带来的种种理论上的困难,从而将人们通常在阅读<理想国>时所感到的各类疑难以分析哲学的方式给予了清晰的表达.显然,威廉姆斯的这篇文章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论证,而且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分析哲学作为一种哲学史研究方法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作家在其富于想象的创作中,其宗旨是创造作品的艺术性.在这个过程中,作家未必以牺牲道德于艺术圣坛前为代价.美国小说家法兰克诺里斯(FrankNorris,1870-1902)能揉道德与小说、艺术为一体.尽管他未必绝对正确,但无疑,他是个坚定的道德家,于小说创作中,体现出他的关于人和社会的道德观.在德莱塞(Dreiser)、哈特·克莱恩(HartCrane)和杰克·伦敦(JackLondon)等的自然主义流派作家中,诺里斯创造出一种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混合体.他更着重于艺术的道德目的.他试图运用小说作为一种工具,以唤起人们反抗罪恶的普遍意识,…  相似文献   

4.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一书中明显表露出《圣经》情结。他把女主人公凯瑟琳塑造成了耶稣基督的化身.多次用《圣经》中常见的“尘土”意象作为象征性的背景。他还借男主人公亨利由恶到善的思想转变过程,揭示了由于战争的罪恶人类注定走向毁灭.只有弃恶从善。才是人类唯一的出路这一深刻主题,从而在作品中“复活”了《圣经》一书中对人类“救赎之途”的期望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很少有作家能够像狄更斯一样将一个城市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中,他的伦敦情结无时无刻不融合于他的作品里。伙更斯通过对伦敦城市典型景像和伦敦人典型代表的记录与描述,向人们展示出一个异常真实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  相似文献   

6.
爱的敌意     
于晓斯 《可乐》2010,(3):6-7
结为死党 我打电话告诉丹玺,我即将飞往伦敦,要他去机场接我,要他喂我吃英国的薯片。丹玺曾无数次向我吹嘘,伦敦的薯片花色繁多品种齐全价格便宜,足以让我在一周内变成超级肥妞。  相似文献   

7.
崇尚经典文学的英国精英文化传统的土壤却培养了雷蒙·威廉姆斯从大众日常生活出发的平民学术气质.与学院制理论体系的构建不同,威廉姆斯对社会经验极为重视,他在对以"文化"为主的一系列社会语言中的关键词含义变迁的考察中,描绘出了一幅社会文明发展变化的风景图,为人类社会走向完美和谐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和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8.
蒙古学家杰里迈亚·柯廷(JEREMIAH CURTIN)在蒙古学研究的历史中应占有一席之地,他曾写了三本大部头的有关蒙古学的著作。这些著作都是在他1906年逝世以后才出版的。第一部书《蒙古人的历史》,于1908年在伦敦出版,全书426页。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以优雅的文笔为该书写了长达7页的前言。第二部书《蒙古人在俄国》,于1908  相似文献   

9.
我的书房     
龚鹏程 《社区》2009,(26):11-11
读书人谈他的书房.就像女人谈她的首饰盒,是要惹人嫌厌的。 何况.据报馆里的朋友们分析.20岁以上的人。有百分之六十一。这半年来几乎没买过任何一本书。另外,百分之四十六的人在选择礼物赠送亲友时,从来都不把书考虑进去。剩下那些虽或想到可以选朋友一两本书的好人。当然大部分并不曾真送了书,因为他的朋友恰好就是不读书的。  相似文献   

10.
人类认识自己吗?──评《人类本性论》张效之三年前,王宗明同志告诉我他准备写一本论人类本性的书,并且说已经思考了很久。我没想到他会选这样的论题,很为他能否完成好担心.我告诉他这是已一块很难“啃”的骨头。没想到,去年暑假时,他竞把一撂厚厚的近三十万字的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