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党一再教育所有干部都要密切联系群众,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现在有些少数民族干部竟忘记了党的这个教导。他们在整风运动中,看到一些地方民族主义者遭到群众的严厉批判,就怀疑说:“他们是不是因为富于民族感情,敢于替本民族说话而成了右派?”甚至提出:“今后民族干部是不是还要替本民族说话?”很显然,以为地方民族主义者遭到群众唾弃是因为他们富于民族感情,敢于替本民族说话,这是完全错误的。各方面对于地方民族主义者的揭露和批判充分说明了地方民族主义者并不是真正热爱本民族的人,恰恰相反,他们不过是披着维护民族利益外衣的民族败类和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外的一些西藏分裂主义分子,在敌视中国的外国势力的鼓动下大肆鼓吹“西藏独立”论,他们利用国际讲坛、借助报刊,赤裸裸地公开叫喊“西藏独立”、或通过所谓“人权”否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为此他们不择手段地颠倒是非、歪曲历史,甚嚣尘上。尤其某些国外敌视中国的势力,他们对此特别卖劲,为西藏分裂主义分子出谋划策,提供讲坛、资金,甚至亲自出马,以声明、讲演乃至著书立说,炮制了一系列旨在破坏中国统一,鼓吹“西藏独立”的谬论。一个时期蒙蔽欺骗了不少不知真像的善  相似文献   

3.
一多年以来,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运用他们所掌握的一切宣传工具,对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进行了最无耻的攻击和诽谤。在这一诽谤运动中,不顾事实地歪曲新疆历史是重要的一环。在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所发表的歪曲新疆历史的文章中,说什么“17世纪——18世纪初,满州统治者征服了蒙古,灭了厄鲁特人的准噶尔汗国,屠杀了这个国家居民的大部分——一百多万人,臣服了在东土耳其斯坦(喀什噶尔)的维吾尔人的国  相似文献   

4.
在整風运动当中,新疆少数民族中也出現了一些地方民族主义分子。他們大放厥辞,說什么解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設沒有什么成績,沒有給新疆人民带来好处。說什么新疆的建設,用不着汉族的帮助。他们排斥汉族干部,挑撥民族間的关系,甚至破坏祖国統一。發出这些荒謬言論的地方民族主义者,在觉悟了的新疆各民族人民的面前,除了招致無情的揭露和坚决的反击之外,是沒有得到更多东西的。出席中国工会第八次代表大会的新疆代表以具体的事实駁斥了这些荒謬言論,充分表現了我国正在成長的少数民族工人兄弟的社会主义覺悟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結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是依据中国具体情況和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民族問题的基本原理制定的。党的民族政策的实行,使我国各民族的面貌及相互关系發生了根本的变化。至今除个別民族外,絕大多数的民族都已經实行了生产資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社会主义的大道上迈进,这充分說明了党的民族政策是偉大和正确的,它是处理我国民族問题的不可战胜的武器。党的民族政策完全符合我国民族关系發展的历史实际,但是右派分子以及地方民族主义者和大民族主义者却故意歪曲我国民族关系發展的历史实际,来反对党的民族政策,企圖破坏民族团結和分裂租国統一。  相似文献   

6.
西藏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13世纪以来,一直连续不断地受中国中央政府的管理。“独立活动”是英国殖民主义分子强加的。英国为了侵略中国分割西藏,先提出所谓宗主权的谬论,并用武力将其势力侵入西藏;后利用达赖十三辈与清朝中央的矛盾及中国内乱之机,阴谋将西藏置于其保护下的“独立”。西姆拉会议是英国煽动西藏独立的秘密交易。达赖十三辈晚年识破英人野心,乃采取亲中央的两面政策。达赖圆寂后,英印政府利用中国抗日战争在西藏闹“独立”活动。新中国成立,和平解放西藏,打掉印度的干涉,但“独立”活动在康藏某些分裂分子及外国支持下愈闹愈烈,终于在1959年最后失败,西藏广大劳动人民从此摆脱农奴地位,成为国家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半个多世纪以前,中国共产党研究民族问题、解决民族问题的工作在延安展开了。从此,我国的民族工作有了自己的方针和政策,在国家的政治生活领域里占有重要地位。建国后,在民族问题领域里,积极的因素尽心尽力地推动着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前进的同时,消极的因素也存在着。当我们还在大张旗鼓地反对大汉族主义的同时,在民族地区地方民族主义也在滋长着。在新疆一些地方民族主义者勾结国外帝国主义势力,进行“建立东土耳其斯坦国”之类的分裂活动,发动叛乱。在四川也发生了分裂祖国的叛乱活动。在这个时刻,中央人民政府把反对两种民族主义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提了出来。为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在1957年7月  相似文献   

8.
揭秘楼兰     
对于探险者来说,新疆有一处地方充满了吸引力,它就是被称为“沙漠中的庞贝”的神秘古城——西域古国楼兰。古楼兰位于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罗布泊西岸,是一片荒凉之地。这里悠久的历史、天方夜谭似的传说故事令人神往。它是如何在地球上神秘地消失后又意外地出现的?这一切牵动着无数中外探险家前去考察。他们都不辞辛劳地沿着丝绸之路向西进发,去目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1979年1月,我国已故科学家彭加木就曾从孔雀河北岸出发,徒步穿过荒漠到达楼兰遗址考察。楼兰在历史上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枢纽,中西方贸易的一个重要中心。西汉时,…  相似文献   

9.
新疆历史上就是一个多种族、多民族聚居生活的地方,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的、社会的包括战争等原因,不同的种族或民族南来北往,东迁西移,他们或通过这里走往它处,或征服当地居民留住此地,融入当地居民之中,新疆就成为各种族、各民族迁徒的通道、交汇融合之地,为当今新疆成为多民族聚居的格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新疆历史上就是一个多种族、多民族聚居生活的地方,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的、社会的包括战争等原因,不同的种族或民族南来北往,东迁西移,他们或通过这里走往它处,或征服当地居民留住此地,融入当地居民之中,新疆就成为各种族、各民族迁徒的通道、交汇融合之地,为当今新疆成为多民族聚居的格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西藏历史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9月中旬以来,在西藏拉萨陆续发生过几次骚乱,国外分裂主义势力就以为西藏要乱了,说什么“西藏历史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西藏不是中国的”;西藏内部有的人也随声附和,开始闹腾起来。我想,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并不真正了解所谓“西藏独立”的由来,对从元代以来直到近代西藏与祖国关系的历史不甚了解;而多年来我们在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也做得很不够,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3月10日,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外国反动派,背叛祖国,发动叛乱,公然喊出“西藏独立”、“赶走汉人”等反动口号,这是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违反西藏广大人民意志、损害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滔天罪行,是全国各族人民包括西藏爱国人民在内所绝不能容许的。因为长期以来,西藏人民与祖国各族人民特别是与汉族人民同甘共苦,友爱互助,结成了亲密的兄弟关系;在缔造伟大祖国,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建设幸福生活的长期斗争过程中,形成了共同的命运。西藏地方长期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长期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西藏叛国集团违反人民的意志,违反历史发展的趋向,这就注定了他们的可耻的失败结局。  相似文献   

13.
大元帝师八思巴在玉树的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是我们祖国大家庭中光荣的一员,她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众多杰出的英雄人物为统一的多民族的祖国增添了光辉,与汉族等其他五十多个兄弟民族一道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八思巴,就是藏族历史上继吐蕃王朝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热巴巾等“藏王三杰”之后的又一个杰出的历史人物。八思巴,本名洛追坚赞,藏历第四饶迥阴木羊年(公元1235年)三月生于后藏昂仁的鲁孔地方,出身于萨迦款氏家族,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任教主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的侄子,他自幼就跟随萨迦班智达学习藏族文化和佛教知识,以聪慧颖悟著名,被称为“八思巴”(意为圣者)。1239  相似文献   

14.
拳拳赤子心     
1982年9月,我以记者的身份参加了中国穆斯林朝觐团。当我们来到伊斯兰圣地麦加的消息在沙特阿拉伯的报纸和电台一报道,我们下榻的伊盟(伊斯兰教最大的国际组织,全名是伊斯兰世界联盟)招待所里,每天都有络绎不绝来访的华侨。来的多半是维吾尔族,他们中有宗教师、学者、农艺家、商人等。见到我们,他们象见了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激动。有人背诵起维吾尔族大诗人艾尔米亚大毛拉的名句:“美丽的祖国,脐血滴在的地方……”表达他们眷念祖国之情。在沙特的华侨中,新疆的维吾尔族占了多数。和我们交谈时,他们对家乡的山水、草木都一往情深,恨不得一下子都问个遍。团内的  相似文献   

15.
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思今,它往往给人以启迪、智慧和力量。 当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祖国其它地方一样,正处在开发建设的关键时刻,我们要掌握区情,从实际出发,进行有成效的开发建设,不仅要认识现实的新疆,而且要了解历史的新疆。对千百年来新疆开发建设的轨迹,进行历史的探讨和科学的总结,廓清社会经济发展的脉络,为今后的建设找到历史的借鉴和依据,无疑将是一项富有现实意义和学术旨趣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6.
从考古资料看西汉以前新疆与祖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交往张玉忠西汉张赛“凿空”西域前,古代新疆地区已同祖国中原大地存在十分久远的历史联系,不仅在先秦文献中有所反映,同时也被一系列的考古新发现证实。①新疆同祖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联系最早发生在何时,是通过何种途径发...  相似文献   

17.
德国文化民族主义是18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第一次世界民族主义浪潮中的特例,它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无论从其坚持的理念本身还是从其在社会结构中的角色来分析,德国文化民族主义者实际上都与当时其他社会群体处于割裂状态,因而使他们无法找到实现其社会理想的相应社会力量.国家的内忧外患促成了文化民族主义者思想的早熟,也造成了他们的文化取向和政治取向的相异,他们的思想是历史的而非逻辑的.虽然从历史的角度看,当时的德国文化民族主义者没有承担起统一国家和实现民主政治的重任,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为后来的德国统一和社会进步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老、少、边、穷”并不是令人骄傲的字眼组合。曾经的王朝统治者将他们视为蛮人的少数民族驱离视野,是这些边地、穷地收留了他们。可历史的车轮滚至20世纪30年代以来,谁曾想这少地、边地、穷地的高山密林竟为后来为国家争得独立、为人民争得幸福,当时却历尽险劫、攸关存亡的政权与军队提供了歇脚、成长、壮大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壮族闹酒席     
在云南文山、砚山等县的一些壮族村寨,讨媳妇时兴“闹酒席”。何谓“闹酒席”?就是新郎、新娘敬酒时,人们(尤其是年轻小伙子)趁机闹一闹新婚夫妇。 壮族人民历来好客,谁家讨亲嫁女、乔迁庆寿,都要邀请三朋四友,五亲六戚来家做客喝喜酒。这些酒席中,讨媳妇的酒席格外热闹。讨媳妇的酒一般是三天时间,头  相似文献   

20.
守卫在南疆的战士们向祖国的亲人,向在校的大学生们发出“理解万岁”的要求已有几年了,我们新时期最可爱的人大声疾呼“理解万岁”,渴望祖国的亲人们、青年朋友们,理解他们为什么离乡背井、远离亲人而舍生忘死地去战斗,他们为什么心甘情愿地守卫在那艰辛倍尝的猫耳洞里,理解他们这样做就是为给各族人民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以便各族人民从事美好生活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