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8 毫秒
1.
“泰戈尔的妇女观”并不是一个新话题 ,早在 2 0世纪 2 0年代初人们就关注到了 ,如张闻天的《泰戈尔的妇女观》 ,郑振铎《泰戈尔传》中的《泰戈尔的妇人论》 ,但都属介绍性文字。 2 0世纪末 ,在泰戈尔研究进一步推进时 ,有学者开始关注泰戈尔小说中的女性描写 ,如《大师与女性》、《从泰戈尔小说创作看其妇女观的衍变》等 ,角度有所变化 ,从作品入手 ,或结合泰戈尔的生活经历 ,虽有触及 ,但显零碎 ,更难说全面。随着《泰戈尔全集》的出版 ,笔者觉得不论是泰戈尔文学中所显现的 ,还是其直接论述的 ,泰戈尔关于女性的看法与思想远为丰富与复杂…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康德的“二律背反”理论阐释了郭沫若诗集《女神》中的一些意象 ,认为 ,郭沫若创作《女神》的基础是哲学 ,读《女神》产生的哲理思辩是诗歌欣赏较高的层次 ,而诗歌的意象能给读者产生一种哲学思考正是它的重要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在诗的创作方面,郭沫若的贡献最大。就作新诗而言,比之胡适、沈尹默、刘半农、鲁迅、周作人、俞平伯、康白情诸人,郭沫若不是先驱;就诗集出版的时间而言,胡适的《尝试集》先于《女神》十七个月就已面世。但是,真正地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创造性的新诗,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它热情地歌颂“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的精神,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倾向,表达了五四的最强音,达到了当时其他诗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开创了新诗革命浪漫主义的传统,艺术上“绝端的自主”,彻底地打破旧体诗词的羁绊,成功地创造和运用了崭新的自由诗体,成为白话涛真正取代历史悠久的文言旧诗的标志,从而为我国新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郭沫若的确成功地做到了“开一代诗风”。 在《女神》中,长诗《凤凰涅槃》是诗人开一代诗风的代表作品。诗人自己也认为这篇诗最足以代表他早期诗作的精神。 《凤凰涅槃》是用革命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借阿拉伯“凤凰白焚”的神话和我国有关传说写成的。“涅槃”是印度梵语的音译。佛教认为菩萨死去时,它的幻身—肉体是消灭了,但本性是永存的,这就是涅槃。长诗就是在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的躯壳中,吹进了时代精神的火焰,借叙事以抒情,通过凤凰集木自焚,在  相似文献   

4.
论新月派的“三美”主张李成宇“五四”以来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新诗人,突破了旧诗的格律,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由于新诗一味主张“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①话怎么说,诗就怎么写,完全脱开了我国古曲诗歌的优秀传统,这就使新诗创作逐渐流于松散,出现了散文化的倾向。作...  相似文献   

5.
郭沫若是“五四”时代第一个称得起伟大的诗人,他以《女神》诗集登上“五四”文坛,树起革命浪漫主义的旗帜,为新诗开辟了发展的道路.郭沫若在新文学领域,以诗人的热情,在艺术上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成为诗剧和历史剧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他不仅是杰出的诗人,而且是有独创精神的戏剧家.郭沫若的诗剧《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是《女神》诗集绚烂夺目的奇花,是清新悦目、别开生面的中国现代新诗剧的开创性的作品.郭沫若从诗剧创作开始,走上新的历史剧创作的康庄大道,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历史剧作家,为历史剧创作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他在“五四”时代的诗剧创作,正如有的评论者早就指出的,是“在蔓延的野草中特然孤立着的一枝苍松”,是“警聋启聩的创作界的明星”.  相似文献   

6.
一、释《女神》一九二一年八月,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了郭沫若的剧曲诗歌集《女神》。作者何以用“女神”作为这本诗集的命名? 弄清这个问题,对于了解诗人当时的创作意图及其艺术创作的渊源很有关系。一九二三年,邓中夏写过一篇《贡献于新诗人之前》的短文,文章在谈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新诗的草创时期,郭沫若迎着“五四”时代的狂飚,以火山爆发式的《女神》,横厉诗坛,树起革命浪漫主义旗帜,开拓了新诗创作的崭新局面。《女神》是“五四”新诗的佼佼者,郭沫若是当时最杰出的一位新诗人。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文化革命运动。它的重大意义,在于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五四”运动的潮流,给正在日本留学,过着异邦生活的郭沫若带来了希望。”读的是东洋书,受的是西洋气”(《三叶集》),欺凌和压抑早已郁积于心。他怀着极大的政治热情,投身于这个“对于旧有的封建礼会做决死的斗争”的民族“自卫运动”,并组织“夏社”,撰写文章,宣传“抗日”。然而,对于郭沫若更突出的彤响,则是进发出创作的灵感,“得  相似文献   

8.
郭沫若和郁达夫分别以《女神》、《沉论》,共同显示了创造社作为文坛上一支突起异军的创作实绩,掀起了“五四”浪漫派文学的潮流。但两人的作品风格却显然不同。郁达夫主张“有情写实”的创作手法,赞赏史托姆“带写实风的浪漫派”风格,特别偏爱中外那些具有“殉情色彩”的文学作品。殉情主义——毫不掩饰地抒发内心的苦闷、感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起步于20年代初。早期的作品是诗剧,用他自己的话说,都是“想象力的产物,我不过只借些历史上的影子来驰骋我创造的手腕罢了”①。他的“创造”又只侧重于主观激情的抒发,而不是冲突的展开。因此,这些诗剧(收入《女神》的《棠棣之花》、《湘累》、《女神之再生》等)“只在诗意上盘旋,毫没有剧情的统一”②,与其说是剧,不如说是诗,而且非常典型地体现了他五四时代的浪漫主义诗风。到《孤竹君之二子》、《三个叛逆的女性》,剧情有所加强,但他仍然认为“创作家是借史事的影子来表现他的想象力;满足他的创作欲…  相似文献   

10.
1 王统照的好友——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瞿世英说:在中国文学家中,最受泰戈尔影响的有二人,一位是冰心女士,再一位就是王统照,“他的思想受太谷尔(即泰戈尔)的影响很深”。王统照当时在座听了这番话,后来还将它加了按语,编入北京《文学旬刊》。可见,在唤醒王统照创作灵感的外国作家之中,泰戈尔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位置。泰戈尔是印度近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王统照对印度文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20年,他曾在《曙光》杂志上发表《印度诗人葛拜耳之略传与其诗之表象》的论文。不过,他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五四”文艺创作的繁荣,理论批评也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局面。郭沫若在创作《女神》阶段,几乎同时从事理论批评工作。他高度重视“五四”以后我国新的理论批评的建设,并且在这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关于《女神》的创作方法,历来意见不一,各有所据。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三种:一、有的同志提出《女神》“在本质上应该仍是现实主义之作”,因为“《女神》中那种狂暴地咀咒黑暗社会,猛烈地反抗传统思想的革命精神,是不可能不根源于现实的”。二、认为《女神》基本上是革命浪漫主义,具体论述又有差别。有的说“是革命浪漫主义”,有的说“是植根于中国现实生活的泥土之中,和现实有着血肉的联系,但又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理想的革命浪漫主义”,有的则说“就《女神》而言,不但闪耀着革命浪漫主义,也有现实主义的成分”。三、认为《女神》基本上是积极浪漫主义的。但具体论述又是各有  相似文献   

13.
《吉檀迦利》神的审美意象与《圣经》上帝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方 《云梦学刊》2004,25(6):87-90
从文学发生学的视角考察泰戈尔《吉檀迦利》诗集中的“脚凳”、“座位”、“杯”、“长袍”、“主”、“父”、“情人”等神的意象与《圣经》中上帝意象的关系,可见中外学术界长期以来认为泰戈尔的宗教思想和神的观念未受基督教影响的观点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4.
郭沫若同志的《女神》,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影响最大的一部诗集,它开一代诗风,为我国新诗发展开辟了道路,在新文学史上占有突出的显著的地位。《女神》中部分诗篇,曾于一九一九——一九二○年刊登于上海《时事新报》文艺副刊《学灯》上。作者编集成书时,取名《女神》,并写了《序诗》。初版于一九二一年八月,由上海泰东书局发行,列为创造社丛书之第一种。初版本《女神》,分三辑:第一辑收《女神之再生》等三部诗剧;第二辑下分“凤凰涅槃之什”、“泛神论者之什”、“太阳礼赞之什”,各收诗十篇;第三辑下分“爱神之什”(收诗十篇)、“春蚕之什”(收诗八篇)、“归国吟”(收诗五篇) ;连同《序诗》,全书共五十七篇。  相似文献   

15.
<正> 长期以来,许多现代文学史论和研究《女神》专著极力强调《女神》的历史意义,为加强其倾向性而论断说,“《女神》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奠定了我国新诗的基础,开了一代诗风”等。此种观点,是否符合历史事实,是否有助于正确评价《女神》,我认为尚有待于探讨。现代文学史实表明,我国第一部新诗集不是《女神》,而是《尝试集》。《尝试集》出版于一九二○年三月,《女神》于一九二一年八月出版,这是有目共睹的史实。就是主张《女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学“三部曲”陈铭河四川省云阳师范学校郭沫若的“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岐路》、《炼狱》《十字架》;茅盾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  相似文献   

17.
《女神》中涉猎了很多“经典”的意象,这些意象的特点、寓意都与诗人的情愫紧密联系。意象表现了诗人深深的渺小感和对“大”的渴望,以及诗人希望通过政治体制的重建来实现其抱负的思想,从而展示了诗人的“君子”人格追求,彰显了《女神》中的基本“原型”为“怀才不遇”的情思和积极“入仕”的愿望。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新诗开拓者的郭沫若,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早已确定了的。其《女神》,反映了“五四”时代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更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价值。近年来发现的郭沫若《女神》集外佚诗,为研究郭沫若的文学活动及贡献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但应实事求是的对待这些佚诗。 就从《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七八年第二期发表的邓牛顿辑《郭沫若〈女神〉集外佚文》中的诗来看,我以为都是作者编集时筛选下来的“次品”,大抵属这样几种类 作为新诗开拓者的郭沫若,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早已确定了的。其《女神》,反映了“五四”时代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更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价值。近年来发现的郭沫若《女神》集外佚诗,为研究郭沫若的文学活动及贡献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但应实事求是的对待这些佚诗。 就从《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七八年第二期发表的邓牛顿辑《郭沫若〈女神〉集外佚文》中的诗来看,我以为都是作者编集时筛选下来的“次品”,大抵属这样几种类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常将泰戈尔对中国的深厚友好感情称为“中国情结”,谭云山则是泰戈尔“中国情结”上的重要纽带.作为中印之间的文化使者,谭云山是泰戈尔的学生、同事和最亲密的朋友.谭云山积极协助泰戈尔发起创办了中印学会和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并担任中国学院首任院长.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刻,泰戈尔通过多种方式声讨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行径,盛赞中国人民奋勇抗战的精神,谭云山从中起到了重要的桥粱作用.  相似文献   

20.
俯瞰丁玲作品,可清楚地看到,她创作的情感历程大致有五个阶段,走过了一个“S”型的路程:早期创作满含着孤独倔强与幻灭痛苦的“叛逆的绝叫”;左联初期创作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与蓬勃向上的精神;《意外集》①急转直下,流露出冰凉的心境与哀怨的情怀;抗战初期创作则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