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马尔罗的艺术形式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形式问题入手,试图发现并分析构建马尔罗艺术形式理论的基石。因为对作者而言,艺术形式同人类的生存一样,始终是其关心的首要问题。其次,论述变形这一命题,按照马尔罗的观点,变形是艺术发展的必然和艺术生命的固有规律。最后,阐释人类、艺术和现代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
马尔罗是法国当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其文学创作直指:人如何面对人类必死的生存的荒诞性。马尔罗的小说有浓厚的荒诞意识,并以个体独秀的方式抗争人类荒诞的命运;马尔罗在其小说中表现出来的这种面对死亡的独特体验,反映了西方文化在"上帝死了"以后个体抗争死亡的个性选择。  相似文献   

3.
明清历史演义小说的时间处理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时序变位方面 ,明清历史演义小说虽以顺叙为主 ,但也常用倒叙和预叙 ,采用倒叙和预叙 ,常伴随大量的诠释性、评论性干预。这一特点的形成 ,是与史传、说唱乃至传统天命观念等的影响分不开的。在时间变形方面 ,成功的演义小说都擅长于“冷淡处提掇得有家数 ,热闹处敷衍得越长久” ,并爱将笔墨集中在那些野史、传说色彩比较浓的部分 ,致使叙事跌宕有致 ,引人入胜 ,具有鲜明的民族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4.
马尔罗强调艺术的特有价值,恢复宗教艺术以及文化在全世界的开展。他认为宗教艺术才是“纯艺术”,而这种艺术只有等到把一个不纯世界否定掉以后才会出现。他把宗教仪式看成是十全十美的艺术,也是一种超越艺术的艺术。所以目前马尔罗正在和一些赞成把人从“负担过重的”睡眠中唤醒过来的优秀基督教徒一道为争取一个“涤除罪污”的艺术而斗争。马尔罗认为,人只要通过一所艺术和雕塑的“幻想陈列馆”就能占有古今各国的艺术,听到那沉默巳久的声音。音乐在唱片中,造型艺术在照相的翻印中找到了自己的印刷所。亚洲和希腊艺术的对比是马尔罗美学的基础之三。他认为古代亚洲艺术把人一笔抹杀掉了,而希腊则把人放在宇宙的中心地位上,不但绦毫没有剥夺他的青春、力量和笑容,而且还给他的容貌图上了一道神圣的灵光。马尔罗在希腊艺术里看到了一个对永恒、对神的否定。  相似文献   

5.
当代战争小说表现战争生活中人与人的冲突主要是民族大义、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以民族大义和国家利益为重、个人利益为轻是其原则,个别作品虽有出入但从未丧失民族的底线,这是由民族观念所决定的。革命战争小说和南线战争小说处理革命、国家与个人三者利益时,虽也遵循上述普遍原则,但已开始思考其悲剧性内涵。这是战争小说表现这类冲突的新质,预示出战争小说的新趋向。在处理方式上,"联系比衬"与"人物聚焦"是20世纪80年代后战争小说处理战争环境下人与人冲突的两种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艺术变形、艺术创造力和艺术反命运是安德烈.马尔罗艺术思想的关键词,体现的是一种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马尔罗所推行的文化政策是其艺术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化艺术的传播以及鼓励艺术创作是安德烈·马尔罗文化政策的三个主要方面。马尔罗文化政策的推行,不仅拉开了法兰西历史上文化民主化运动的序幕,更是证明了艺术...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说的“龙头凤尾”,是说好的文艺作品,应特别注意开头和结尾。本文拟以小说为例,着重探索一下结尾的艺术,赏析一下各种独具匠心的结尾,这无论对于文艺鉴赏还是对于文艺创作,都是一件有益的工作。 ①故事叙完,戛然而止:  相似文献   

8.
萧红的小说学是对传统小说学的一种反拨。她弱化小说情节 ,而大张情绪 ,并且糅进了诗味 ;她间离了小说的艺术空间 ,以不完全的叙述 ,强化了艺术空白 ;她反人物的描绘转向负面的群体 ;而在追忆式的体式中 ,融化了风俗画的色彩 ,以象征的笔墨 ,增强了作品的内蕴。  相似文献   

9.
新小说派对小说艺术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法国小说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作参照,对法国新小说派在小说艺术理论上所作的探索进行了考察和剖析,从三个方面指出了这一流派所作出的独特贡献及其失误之处:一、这一流派主张取消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要求作家只描写外部事物,不作出价值判断,但却因强调过分而走上了极端,使这一观点成了历史上自然主义纯客观理论的翻版。二、在如何表现现代人复杂而矛盾的内心世界问题上,新小说派在内心独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颖独特的概念“港对话”。三、新小说派对小说传统的单一结构提出了质疑,颇有见地地从叙述过程中时空相统一的辩证角度,指出了现代小说的多重结构乃是波谲云诡的现实生活的一种象征。  相似文献   

10.
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马尔罗在担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首任文化部长的十年中推出了一系列文化保护政策,为法国现行的文化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历史语境下的法国文化政策不仅渗透着马尔罗式的文化哲学思辨,而且富有鲜明的戴高乐主义色彩,承栽着二战后法国民众重塑"法兰西文化大国"梦想.  相似文献   

1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亦即没有不在时间和空间中运动着的物质。做为叙事文学的小说艺术,它所叙述描写的人物行为、人物关系(亦即  相似文献   

12.
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马尔罗在担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首任文化部长的十年中推出了一系列文化保护政策,为法国现行的文化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历史语境下的法国文化政策不仅渗透着马尔罗式的文化哲学思辨,而且富有鲜明的戴高乐主义色彩,承裁着二战后法国民众重塑“法兰西文化大国”梦想。  相似文献   

13.
金庸小说的魅力何在?一是开创的文学艺术新天地闻所未闻;二是弘扬的侠义精神与时俱进;三是石破天惊的神奇武功耐人寻味;四是刀光剑影下的人间真情感人肺腑;五是包孕的中华文化底蕴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4.
历来文学界对赵树理小说的评论可谓多矣,然而鲜有关注其情节艺术特色的论述。本文着重分析赵树理小说情节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并结合作家的创作情况及传统小说情节的美学理论,探讨了赵树理小说情节艺术特色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当下小说的艺术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事性是小说“身分”的重要证明。不仅故事相关叙事,叙事还包含作家的语言表述、思维方式与写作方式。具有情节推动力的小说有三个前提条件,一是事件的相对完整,二是因果条件比较充分,三是人物关系相互依赖。人物关系的弹性原则体现在小说中的人物尤其是担负较重意义阐扬的人物,不仅具有性格的圆型特征,更在于他与诸人物及其情境的关系演进中,能够不乏深刻、生动又令人信服地表征生活的无限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在1989年,也就是马原发表处女作后的第五个年头,马原的写作生涯停止了。我们不知道他停止写作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他离开了西藏,回到了辽宁老家。无论怎样,马原1985-1989年的小说创作,标志着中国小说决定性的转变,值得批评家再阐释。1984年8月马原在西藏文学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小说──《拉萨河女神入马原这个名字对供评家和读者是陌生的,他的作品有着一种天然的神秘感。在毛泽东时代的后期,中国的公民习惯于新星的一现而逝,评论家也以发现这些新星而感到自豪。马原的作品太富于革新精神,与以往的作品有着太多的不同,评论家们深…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小说 ,以内容的丰厚和主题的深刻著称。但是作为艺术作品 ,鲁迅非常重视作品的艺术结构 ,而且也特别善于驾驭结构艺术 ,用来表达深刻的主题。一为主题服务 ,这是鲁迅小说结构艺术的重要原则。比如 ,《药》的深刻的主题 ,就是通过它独特的结构方式表现出来的。《药》由两个情节线索组成 :一条是明线索 ,即华老栓这条线 ;另一条是暗线 ,即夏瑜这条线。两条线以“人血馒头”为引子 ,交叉联结在一起。作品的主要篇幅都在明线上进展 ;写华老栓为了给爱子小栓治痨病 ,在秋天的后半夜带着多年的积蓄的洋钱 ,到“古轩亭口”去买人血馒头。直到…  相似文献   

18.
小说发展的历史,就是小说艺术发展的历史。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对小说提出日益繁难的要求;这要求,成为小说艺术发展的动力,使它完成自身的发展。 中国小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道路。它从古代神话传说、史传文学吸取了营养,在魏晋六朝志怪、志人小说和唐宋传奇中初具规模,于宋元话本中日趋成熟,至明清小说中达到高峰。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国小说不单在表现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深刻、广泛,而且与之相适应在艺术表现上也越来越灵活、有力。从小说发展的历史来看,艺术表现力的逐步提高,表  相似文献   

19.
王蒙是享誉文坛的著名作家,同时也是语言运用的大师,其小说语言风格鲜明、自成一家。王蒙小说的比喻各种结构形式都有所使用,可谓众体皆备;就喻体的选择而言,具有远距离设喻和近距离设喻两种完全不同的取向;从功能上看,更是多种多样、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20.
小说家池莉的小说笔调温煦,对笔下的人物充满了"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式的宽容和理解,但这不妨碍她对假恶丑的东西的无情。本文分析了池莉讽刺方法的独特性。池莉还在其小说中描写了新形势下人们心灵的骚动与欲望的喧嚣。笔者还对池莉的写作理念及写作风格作了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