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经济学应用研究的争论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和传播中,当前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种见解,争论除围绕经济理论中一些基本观点外,还涉及一些理论应用问题。现简述如下:(一)市场能否使资源配置自动地达到最优状态一种观点认为,市场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最有效方式。通过...  相似文献   

2.
自一九七九年以来,哲学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是否包含错误问题的讨论。这个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真理包含错误的观点的几个主要论据,谈谈自己不同的看法。一有的观点认为,既然真理“是符合于客观实际的反映”,而客观实际中的对立面是相互渗透的,那末反映这种客观实际的真理和错误也是相互渗透的,真理之中包含有错误,错误之中包含有真理,“真理和错误相互渗透的辩证性质正反映了客观事物相互渗透的这种辩证性质”。  相似文献   

3.
浅析怀特海的高等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怀特海是英国著名教育理论家。他针对当时教育不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现象,提出了具有自由主义色彩的教育理论和学说。他倡导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强调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统一性,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教育运动”的某些基本精神,同时又保留了传统教育中不少有价值的内容。但由于他从唯心主义观点出发,其理论和学说难免带有极大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4.
据本书介绍,在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里,社会行为者的不同环境导致了种种左的理论的产生。这些理论包括:正统马克思主义、激进的男女平等主义,民族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本书作者提出,观点是可以相互补充的,但它们应该相互渗透(即相互包含)。本书把对马克思主义、激进  相似文献   

5.
信息观、计价观、契约观三种不同会计盈余功用理论对会计盈余质量内涵有不同的分析和解读,同时,也产生了不同的会计盈余质量评价标准。三种理论观点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收益观相互结合和补充,才能客观评价会计盈余质量。  相似文献   

6.
手指运用与儿童数能力的关系密切,已有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解释。功能主义的观点认为,手指表征和数量表征是相互联系、共同发展起来的,它们在功能上相互交织;具身认知的观点认为,抽象的数量表征来自于身体经验,即手指活动;神经联系的观点认为,支持手指活动与数量加工的神经网络接近或者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叠。每种理论解释都有若干证据支持,但也有不同程度的质疑。功能主义理论无法解释那些失去双手的人同样可以获得正常的数能力的现象。具身认知的观点则动摇了"脑是心理的器官"这一基本常识,神经联系的观点还需要对手指活动与数量加工的神经网络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长期的实践中,邓小平经济理论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实现中国现代化为根本出发点,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了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并具有五个方面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组织生态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在社会管理理论和组织社会学中,对组织发展的机制和逻辑,存在两种可供选择的、彼此对立而实际上是相互补充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起源于经典管理理论,依据制订和实施组织改造计划的经理们的活动“合理性”的前提解  相似文献   

9.
运用模糊理论的基本观点和语法分析方法探讨英语状语与补语的模糊界限问题,可以看出.英语状语和补语本身是两个外延相互交叉的模糊语法范畴,它们之间的模糊性通常发生在具有典型状语表现形式的强制性状语与不具备典型补语表现形式的补语之间。  相似文献   

10.
西方和国内理论界对企业并购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仅就并购动因而言,西方学界主要有传统并购动因理论、新古典并购浪潮动因理论和行为金融并购浪潮动因理论,而中国学界则主要有中国特殊企业并购动因观点和中国特殊并购浪潮动因观点。中西方理论在并购终极目标、壳资源重要性、投资者成熟度三个方面存在差异性,而在追求企业或管理者利益最大化、投资者非理性两个方面存在共性。但这些理论缺乏统一性,不乏相互矛盾之处,而且中国的理论假说还缺乏系统的实证研究支撑,因此理论界应更密切关注并购实践的发展,不断创新并购动因理论。  相似文献   

11.
“法官立法”和“法律的社会化”是现代西方法律领域的两个重要趋向 ,反映在法学领域是传统的自然法学与分析法学、社会学法学相互靠拢、相互妥协、相互渗透的理论变化。具体表现为复兴自然法学吸纳分析法学的实证主义观点和对社会现实的更多关切 ;分析法学置换自身理论前提 ,对自然法学作出重大让步以及社会学法学在战后的勃兴等等。这些理论变化背后显示出的是随着西方国家法律实践的变化 ,西方法学理论对法律的认知更趋完整  相似文献   

12.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关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实事求是既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贯穿三个理论的一条红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统一性,不是表现在个别结论的千篇一律,而是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的一脉相承,相互统一。  相似文献   

13.
生态理论从系统的、关联的整体主义观点出发,追求事物之间稳定、和谐、可持续的发展目标,蕴含着整体性、平衡性、可持续性的思维范式。置身于共生共息、高度关联的“生态时代”,现代公司已然由“封闭化”向“生态化”转变,公司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成为一个相互关联、共生共促的有机共同体。生态时代呼唤着法律生态化转型的革新,新的发展范式呼吁制定体现生态关怀、具有生态属性的公司法。生态理论对于深刻阐释公司整体运行与社会发展的复杂联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参考,有助于从相互关联的整体主义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公司法目标和价值,推动我国公司法的现代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辛程 《中华魂》2015,(1):16-19
近来,舆论界围绕要不要坚持阶级斗争理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抛弃阶级斗争理论,这种理论导致人类相互残杀,违反人的理性。坚持阶级观点、阶级分析方法,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应该受到谴责。大家知道,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核心观点之一,所以,这场争论实际上涉及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这是一个原则是非问题,兹事体大,必须分辨清楚。阶级斗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自原始社会瓦解以后,人类就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所谓阶级,就  相似文献   

15.
我国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发展到今天,各种观点层出不穷,众说绘坛;但各种观点的理论界限似乎并不很清楚,不同观点在许多方面相互渗透。在这种错综复杂的争论中,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理论不断地被改头换面用以分析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这事实上提示我们,要分析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首先必须弄清弗里德曼所研究问题的基本内容和性质。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多模态话语理论的研究现状,并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几个重要理论观点及介入话语分析理论进行概述,然后以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为例,分析并试图全面准确地解读多模态话语意义的整体建构问题。笔者认为多模态话语参与社会实践是各种社会符号模态相互补充、相互增强,共同参与意义的整体建构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尽管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的厂商理论之间的契约理论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但这两个领域的研究并没有完全被整合。一种观点是组织性构想被恰到好处地引入,比如整合中的应用,或者可以认为纵向整合导致抵押品赎回权的取消;另一种观点是把这些越发丰富的厂商观点合并会使得事情更加复杂而不涉及新观点,尤其是那些介于组织理论和产业组织之间的新认识。这些观点没有说明的是,厂商内部组织设计的不完备性是否能够自己产生观点去解释市场不可预测的测试性含义。不完全契约在结构性产业组织为竞争组织理论提供实用性证明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赛珍珠的文艺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珍珠的文学批评有两种倾向:摹仿理论,强调艺术反映生活的真实;实用主义批评,认为创作应该为更多的读者着想,使之感兴趣外也要适当说教。这两者兼顾不好,势必相互冲突。由于对后者的偏重,赛珍珠后期创作就表现出浓厚的浪漫色彩与说教意味。“自然说”是赛珍珠独特的文论观。它从小说创作方法上要真实自然地反映生活及人性,到创作过程,作品形式结构,语言风格等都要求自然而成,不矫揉造作,从而成为具有美学意味的观点。她这些观点得源于中国古典小说体现的文论观与自然主义等西方文论观,使之文艺观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就个性理论最近的研究而言,学者们提出的某些理论观点,可以用来解释现有的史料和指导今后如何收集资料。从理想的角度来看,有关个性的研究应该同个性理论保持有机的联系。事实上,这是一个就分歧的观点取得广泛一致看法的问题。之所以缺乏相互的联系,应归因于个性理论的含糊不清和错综复杂,或者归因于许多个性理论研究的肤浅。例如,1971年卡尔森(R.Car-  相似文献   

20.
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是两个具有不同内涵的词组。它们之间有联系,但毕竟不是一个东西,不能用后者来代替前者。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是由实事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部分构成的统一的理论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