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以集群知识网络中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知识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关系特征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中,考虑了吸收能力与知识网络的交互作用,提出了基于知识网络特征的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概念模型,并通过对浙江台州多个制造业集群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对知识网络特征、吸收能力与集群企业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和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吸收能力在网络结构、网络关系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中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并购是医药企业快速扩张的优先发展战略之一。本文采用2003—2012年我国医药上市企业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法实证检验了企业并购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价值链延伸型并购和技术寻求型并购与企业绩效存在稳健的显著正相关关系,但混合型并购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并不稳定;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企业的生命周期、企业资产专有性和企业规模及年龄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这意味着继续提升产业集中度将是未来医药行业发展的趋势;企业治理结构、所有制和企业偿债能力与企业绩效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医药企业应重视对企业并购战略的规划和制定。  相似文献   

4.
基于吸收能力理论和知识基础理论,文章以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总量和结构两个角度探讨并购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检验实际吸收能力和潜在吸收能力的机制作用。研究发现:从总量上看,并购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产出水平,同时提高企业创新效率,但是对企业创新投入有负向影响作用。从结构上看,横向并购与纵向并购均能够提升企业创新产出水平和创新效率,其中纵向并购创新效应更加显著;但是纵向并购对创新投入有显著负向影响,而横向并购对创新投入影响不显著。从机制上看,并购通过提高企业实际吸收能力和潜在吸收能力,进而提高企业创新产出水平,其中,实际吸收能力机制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孵化器及在孵企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本文通过解构在孵企业社会资本维度,探讨在孵企业社会资本、吸收能力及其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构建了理论模型。本文认为在企业孵化领域中,社会资本是在孵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前置因素,吸收能力是在孵企业社会资本影响其创新绩效的关键中介路径。  相似文献   

6.
绿色并购能促使企业获取绿色管理理念、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经济绩效,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绿色并购过程中,企业基于提升创新绩效的战略考量,要高度关注绿色并购目标、绿色专利整合模式以及并购之后的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为了让开展绿色并购的企业的创新绩效得到最大程度提升,应构建“创新绩效提升是衡量企业绿色并购是否成功”的标准体系,持续健全绿色并购的决策、利益协调及监督机制,加大对专利寻求型绿色并购的扶持力度,制定和运作促使企业创新绩效有效提升的绿色并购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和高阶理论,以沪深两市中小企业板51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分层回归分析模型对R&D投资、公司创新绩效、企业家冒险倾向和学历水平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从产权属性视角对家族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分组研究。全样本研究结果表明,R&D投资强度、企业家冒险倾向对公司创新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企业家冒险倾向是R&D投资与公司创新绩效关系的半调节变量,正向调节R&D投资与公司创新绩效的关系,高学历企业家的理性冒险倾向对R&D投资与公司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更强。分组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家冒险倾向、学历水平对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在国有企业和家族企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对深层次认识R&D投资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作用机理提供重要的实证依据,对正确认识企业家冒险倾向这一心理偏好对于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以及对企业管理者的聘任决策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会计指标法和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显示:我国银行并购后的综合绩效均有所提高,并呈现一定的递增趋势,短期内各银行绩效差异较小,但长期绩效的分化明显;目标方成长性、并购双方规模相对状况、交易主导类型对并购绩效的影响较明显;并购的地理集中度、产品集中度、并购双方相对盈利能力也有一定影响;主并方经验、相对成本利润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10.
江瀚 《江淮论坛》2012,(2):63-68,153
我国是引进FDI总量最大和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充分利用FDI的知识溢出效应对提升国内企业的创新绩效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企业层面的知识溢出效应,利用回归分析方法,通过对广东省珠三角地区272家企业的分析,认为:企业的创新绩效水平与下游企业知识溢出、本企业吸收能力呈正向关联关系;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对不同性质企业呈现差异性特征。对于零部件和原材料供应商的创新绩效影响比其他供应商更为明显;对于出口导向型供应商的创新绩效影响相比国内市场导向型不明显。此外,本文还从供应商类型、市场导向性关系、产业属性分类、企业性质划分四个方面分析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文章以2008—2010年石化塑胶、采掘和造纸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公司治理、财务绩效和社会责任的关系。结论显示,较好的财务绩效、国有产权企业、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越多则越倾向于履行社会责任;第一大股东持股越多、高管持股不利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第二到第五大股东持股会因为财务绩效的高低而对履行社会责任的态度会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3.
基于Cohen和Levinthal等人有关吸收能力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发展了吸收潜力概念,并探讨吸收潜力对企业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绩效的影响。主要分析如下:(1)由学习导向、市场导向和合作经验构成的吸收潜力具有良好的建构效度;(2)吸收潜力、应用能力以及企业绩效两两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3)吸收潜力与应用能力之间存在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14.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4,(10):39-44
以2006—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PE/VC投资、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PE/VC投资、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PE/VC投资会强化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这是因为随着企业股权集中度的提高,企业实际控制人就越有动力去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监督企业管理层的行为,而PE/VC投资不仅给企业带来企业发展需要的资本,还能为企业在决策、公司治理、企业管理等多方面提供支持,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正面影响,强化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基于数据包络法的我国区域创新绩效地区差异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创新绩效是考察区域创新系统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尝试从动态的角度,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2000-2007年区域创新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找出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及各省市创新绩效的差异及发展趋势,提出了东部地区应充分利用创新资源和中西部地区要创新财力资源与人力资源、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健  钟俊娟 《东南学术》2013,(3):99-108
文章采用2004-2011年在A股上市的25家物流企业的面板数据,从微观视角实证检验了我国物流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关系的传统共谋假说、相对市场势力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业市场支持相对市场势力假说,市场份额与物流企业总资产净利润率显著正相关,而物流业X-效率和规模效率与物流企业绩效的关系均不显著。宏观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物流业绩效的提高;同时,控制企业经营风险,降低企业资产负债,能够有效提高物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8.
三联集团的企业并购基本上是成功的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三联企业并购具有鲜明的特色 :( 1 )以第三产业中的企业为主要的并购目标 ;( 2 )在实施并购中充分体现了以无形资产为企业并购的核心能力 ;( 3 )在实施混合并购时 ,特别注意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性。三联集团在并购中对目标企业的选择、并购方式的选择、并购后组织制度调整、并购中的资源配置进行了灵活多样、艰难曲折而又卓有成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东岳论丛》2021,(1):117-124
本文选择60家已经运用大数据技术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在大数据技术运用的初期(1年内),上市公司的库存周转率以及销售净利率都出现了一定的下降,但是在大数据技术实施超过1年之后,这2个指标出现了显著的增长;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在大数据技术实施当年和1年之后也出现了下降,实施2年后出现了增长,但是增长幅度较小;上市公司总资产回报率在大数据技术实施2年之内没有明显的提升;总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回报率没有出现显著增长是由于大数据技术运用的高成本对上市公司企业利润存在一定的冲抵效应。  相似文献   

20.
跨国并购是外国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市场的一种主要手段。自中国加入WTO后,外资在华掀起一波接一波的并购浪潮,国内很多行业出现外资垄断现象,一些知名民族品牌开始淡出市场。以国内饮料、洗涤用品、化妆品和汽车制造业这四个行业的进出口贸易数据为基础,以贸易指数和竞争优势指数为工具来分析这种并购的绩效。结果发现,并购加快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但对产业竞争优势的提高没有太大的效应,同时还阻碍了某些行业民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