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琼州学院学报》2019,(3):91-96
王韬涉海小说中的海洋书写分作整体性海洋叙事与点缀性海洋元素。《仙人岛》等受报刊连载的创作方式影响,叙事中融合"误入异域"与"才子佳人"两种模式。《因循岛》等通过意象化的海洋环境在海洋叙事中植入个人情感。《海外美人》继承前代"航海远行"叙事模式,表现对近代中国新型海洋环境的认知。受困于晚清社会淡薄的海洋意识与匮乏的海洋实践,王韬涉海小说虽完成局部新变,却始终无法从思想精神层面实现对于海洋的真正认知。  相似文献   

2.
介绍王韬生平的作品几乎都说他曾到过俄国,如《中国近代史辞典》即说王韬”由理雅各邀往英国译书,并游历英、法、俄等国”。其实,这种说法是根本不能成立的。一八六七年,王韬应英国传教士理雅各之邀,前往英国佐其翻译中国经书。他从香港动身,途中经新加坡、印度、锡兰、埃及、意大利、法国等国,但王韬经过这些国家都系顺路,并未特地到任何国家观光。而俄国不在其路线之内,因而,他也未到俄国。他从英国返回香港时也未到俄国。他赴英所经之处在《漫游随录》一书中均曾谈及,根本没有谈及俄国。一八七九年,王韬应日本友人之邀,曾到日  相似文献   

3.
<中外新报>是鸦片战争后出现的第二份传教士中文报刊,也是浙江的第一份近代报刊.由于该刊在中国大陆已经失传,在国外也只有残本,因而对它的研究远逊于同时期的<遐迩贯珍>与<六合丛谈>,报史学界在<中外新报>的创刊日期、停刊日期、主办者、刊期等方面长期说法不一,对该刊的内容也基本没有研究.对这些问题进行阐析,还原<中外新报>的本来面目,有助于改变研究滞后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吴宁 《江汉论坛》2006,(12):104-105
我国近代报纸是19世纪40年代在香港兴起,而后一直到60年代前香港一直是我国的办报中心。当时香港办报的数量,尤其是外文报纸的数量居全国之首,我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遐迩贯珍》也是香港出版的。香港在我国近代报刊的发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19世纪60年代后上海的办报事业逐渐发展并繁荣,最终取代了香港,成为我国第二个办报中心。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近代"诗界革命"的倡导中,"新意境"是重要的构成因素。王韬对"新意境"的追求是开风气之先的。王韬诗歌中的"新意境"主要表现在《蘅华馆诗录》中的酬赠诗和海外诗两类作品中。尽管王韬诗中的"新意境"在他的全部诗歌中还是很有限的,不及后来黄遵宪表现的丰富,但毕竟这是一个新的开始,对"诗界革命"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杜新艳 《船山学刊》2004,(1):171-173,149
王韬在他介绍上海的专书<瀛壖杂志>中介绍了很多科学技术新事物,像照像、船舶、火器、煤气灯、电报、博物院、消防水龙、缝纫机、印书馆.以王韬对于照像技术的关注为例.他介绍到:"西人照像之法,盖即光学之一端,而亦参以化学.其法先为穴柜,借日之光,摄影入镜中.  相似文献   

7.
王韬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改良派思想家,也是近代文坛一代怪杰,史学界知其人者甚多,但评知其事者较少。为了便于教学、科研的参考,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青年讲师忻平同志积一年研究之心得,撰成《王韬评传》,即将由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全书凡十章四十节,二十余万字,大32开本,由著名史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题写书名,热情推荐。此书以王韬的一生为经,以严密的论证,第一手的史料,生动的文笔,分章论述了王韬的改良主  相似文献   

8.
邓绍根  罗诗婷 《东岳论丛》2019,40(9):137-145
目前中国新闻学研究的萌芽起点时间存在着1833年和1834年两种说法。回望百年中国新闻学,追考发现:1833年4月,英文《中国丛报》刊登的两篇文章"Gazette"(《小报》)和"Peking Gazette"(《京报》)是中国最早的新闻学专文;而1833年8月29日,《杂闻篇》登载的《外国书论》成为中国第一篇中文新闻学专文; 1834年1月(农历1833年12月),《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发表的《新闻纸略论》则是在当时发表后较快对当时知识分子产生影响的新闻学专文。在时间点上,1833年是中外贸易和中英关系的转折点,更是中国新闻传播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它不仅是近代来华新教传教士创办近代中文报刊的小高潮,而且是他们运用天赋人权学说积极捍卫出版自由权利的开端。1833年,积极的报刊活动和激烈的出版自由斗争,激发起近代来华新教传教士和在华西人对报刊研究活动的开展,发表反映近代化报刊发展状况和出版自由理念的新闻学专文,成为中国新闻学萌芽的起点。  相似文献   

9.
《香港报业春秋》是叙述香港1841年到现在近150年来新闻传播事业的历史。我国著名作家夏衍、张友渔、刘思慕等写了从事香港新闻工作的回忆录,它概述了鸦片战争后香港开埠以来英文和中文报刊的产生情况和发展的趋势;重点介绍了早期影响较大的报刊如《遐迩贯珍》、《华字日报》、《循环日报》、《中国日报》、《唯一趣味报有所谓》、《华侨日报》、《工商日报》、《生活日报》、抗战迁港的《大公报》、《立报》和香港创办的《星岛日报》、《华商报》、《大众生活》、《光明报》、《正报》、《人民报》、《文汇报》、《愿望》、《周末报》、《商报》、《经济导报》等及香港的新闻通讯社、广播电视和新闻  相似文献   

10.
清代末期,随着西学东渐的趋势,早期维新派代表在接触西方思想、热切呼唤新文明到来的同时,也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着深刻的反思.王韬作为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人,传统与现代都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并在他的小说中折射出来.《淞滨琐话》作为王韬文言小说中最为成熟的作品,体现得更为充分.《淞滨琐话》中女性形象分为进步女性观和保守女性观两个方面,其中进步女性观重点分析那些对爱情和婚姻大胆追求的女子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女子,保守女性观重点分析其传统的婚姻观、子嗣观、贞节观和对妓女的态度.而作为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的王韬,却在思想中还保留着顽固的保守女性观印迹.  相似文献   

11.
王韬是近代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是一位以觉世为己任的启蒙主义思想家 ,寓居香港凡二十年余年 ,创办影响久远的《循环日报》 ,成为近代“第一报人”。他以思想家与报人合一的角色 ,原创了近代报章体政论。这种报章体或可名之为“王韬体”。王韬体政论关注时务 ,洞察世界 ,深刻批判封建政制 ,倡言变法洋务 ,体现了某种“民间”的独立性与深刻性。其体式语言反“时文”规范 ,求自然通脱 ,便于表达作者的情志。王韬体实为梁启超新文体之先导  相似文献   

12.
王韬(1828年——1897年)是中国近代早期的改良主义者。其所著《扶桑游记》,收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十帙,其中涉及中日文化交流史料,值得注意。1879年,王韬到过日本,结识了黄遵宪和不少日本文人,经常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与日本学者增田贡、本多正纳及诗人佐田白茅等建立了友谊。《扶桑游记》记载了作者在日本九个月里的见闻:诸如记叙和驻日使节何如璋、张斯桂、廖锡恩及《清史稿》外交文章执笔者吴广霈等,一起参加的一系列交流活动.书中还记载了明末朱舜水在日本的事迹。这是一本研究清代末叶中日文化关系的参考书。  相似文献   

13.
王韬(1828—1897)是中国近代进步的思想家.其思想之新、著述之丰,在早期维新派中堪称佼佼者.在鼓吹变法、倡导西学方面,他的功绩为人们称道不已.然而,在改革教育、培育新式人才方面,他的成就却很少被人们所提及.这一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他掌管上海格致书院期间,为上海格致书院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王韬,江苏人,自幼饱读经书,具有深厚的儒学根底.21岁时,到上海英国传教士主持的墨海书馆,担任为传教士所译之书进行文字的“疏通”、润色和编辑工作.1862年,因上书太平天国而遭清政府缉捕.他从上海逃至香港,作了香港英华书院院长英国传教士理雅各的翻译助手.在港期间,他曾到欧洲一次.直到1884年,经李鸿章默许,他才返回上海.与西方人的接触,到欧洲的考察,使王韬眼界开阔,较多地了解了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14.
“以义解经”是《公羊传》解释《春秋》的主要方式,并因此成就了公羊学的重要标志,以之区别于《左氏春秋》的“以事解经”。“以义解经”与“以事解经”虽仅为春秋学的两种不同释经方式,但正是由于观照方式的不同,经典所呈现的意义也就大相径庭。但可能因为很多学者把“以义解经”仅当作走进《春秋》或《公羊传》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四库馆臣提出“四书之《大学》、《中庸》”和“《礼记》之《大学》、《中庸》”两个概念,反映了《大学》、《中庸》与《礼记》的分合作为汉唐——宋明——清三阶段学术转轨标志的事实。经考释可知,“《礼记》之《大学》、《中庸》”属经学范畴,“四书之《大学》、《中庸》”属理学范畴,分属不同的思想体系,有其各自的渊源。  相似文献   

16.
胡雪莲 《学术研究》2012,(7):121-126
尽管中国境内第一种近代报刊诞生于澳门,但是70多年后这里才出现中文报刊。那么澳门中文报刊发轫之初是如何面向本地社会的?针对这个问题,专设有"本澳新闻"栏目的《镜海丛报》中文版比《知新报》更具研究价值。据称为澳门第一种中文报刊的《镜海丛报》中文版,本身就是为回应19世纪后半期居澳华人人数激增、华人转归葡人政权管治的新局面而诞生的。它用中文吸引华人读者,力图打破华、葡隔阂,把华人纳入"澳门人"这个概念,营造一个新的既包括葡人又包括华人的以澳门地方利益为本位的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张高评 《文史哲》2022,(1):117-130+168
笔削原指史料的删存去取,乃历史编纂学之必要步骤。笔与削彼此互发其蕴,互显其义。笔而书之,排比史事可显意,连属辞文亦能见义。《春秋》笔削书法,一变为属辞比事之《春秋》教,再变为详略、异同、重轻、忽谨、先后、因变之史法,三变为曲直、显晦、有无、虚实、忌讳、回护之义法。或笔或削,大抵出于作者之独断与别裁,为一家之言所由生,藉此探索文心、史识、史观、历史哲学,可谓顺理成章。方苞会通经史古文,提倡义法,强调法以义起,法随义变,为中国传统叙事学着重笔削见义、比事属辞之"法"提供了学理依据。《春秋》《左传》等史籍"言有物"之义,大多推见以至隐,往往藉由"言有序"之"法"以表述。古典小说与戏剧叙事渊源于史传,笔削书法,自可作为解读《三国志》《三国志注》《三国志演义》等史传、小说、戏剧叙事之津梁与法门。  相似文献   

18.
<正> 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前的中西文化交流中,王韬有特殊的贡献。这和他传奇式的经历和超人的思辨能力有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透过王韬的历史轨迹来挖掘一下其思想内核。(一) 王韬,原名畹,字利宾,号兰卿;后更名韬,字子潜,号仲弢,晚年自称天南通叟,1828年生于江苏省甫里镇。父亲是一位乡村塾师,对王韬的文化学习有一定影响。尽管家境  相似文献   

19.
王增智 《江淮论坛》2006,(4):141-146
王韬是中国19世纪中叶以来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之一。作为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思想家,王韬的变法思想自然烙下了儒学的印记。王韬变法思想的原则是“变其所当变者,非变其不可变者”。这一原则既有中国特色,又充满西方政治色彩,体现出变法者思想上的矛盾,一种解不开的心结。  相似文献   

20.
葛焕礼 《文史哲》2012,(2):101-110
关于纪事本末体之创始,传统观点多归于南宋袁枢撰著《通鉴纪事本末》,但史学界还存在着几种未经深入辨正的说法。不可忽略的是,"纪事本末"被确立为独立史书体例的标志,是清修《四库全书》"纪事本末"类目的设立。据四库馆臣所认知的"纪事本末"类史书之基本特征辨正诸说,其中属纪事本末体者只有《通鉴纪事本末》和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后者实先于前者而撰作,故虽然主要靠《通鉴纪事本末》及其效仿者而确立起纪事本末体,但其创始之作,当归于《三朝北盟会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