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一、趣味是梁启超后期美学思想的核心1918年,梁启超第三次宣布放弃政治活动。此后10年,他集中精力从事学术研究和讲学。这一时期,梁启超推出兼含哲学本体、伦理构想、美学境界三层蕴意的“趣味”理论,构成了梁启超后期美学和艺术理论的思想核心。艺术情感论亦是梁启超后期美学和艺术理论的主体,然而,趣味理想的实现却是梁启超注重艺术和艺术情感的内在必然动因;情感教育只是桥梁,趣味才是梁启超所内往达到的彼岸世界。梁启超明确宣称:“纯然趣味艺术化的生活,这是最高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趣味化艺术化的人生境界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不同于形象直观的审美鉴赏的"及物"性,作为活动动力并广涉整个生活领域的趣味以"涉事"为特点.所以,梁启超把趣味的对象称作"活动的对境",而不是"形象".趣味主义只承认可以终身受用的趣味,梁启超据此列出劳作、学问、教育、艺术和自然等作为趣味的主要对象性载体.从梁氏对趣味对象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他所说的趣味对象呈现出普泛化、生活化、活动性特点;他突出了"对境"有趣化的主体根据;他理解的趣味是功利与超功利相统一的、超越而又入世的调适人生状态.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将美学思考与人的建设、生命创化相统一,从生活艺术化、不有之为、生命春意、情感与趣味教育等方面建构了趣味人生的美学命题,突出了肯定情感趣味生命、关注人格精神完善的生命实践意向和以积极创造、融身大化为至美的人生价值取向。这一趣味人生范式成为中国现代人生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源头和范型,对中国现代人生美学精神的建构与发展演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方红梅 《兰州学刊》2006,(10):74-78
在梁启超那里,趣味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作为特色标识的重要范畴,是包蕴着美本质论、审美心理论、美感效应论、审美价值论等多层面美学思考的美学范畴,内涵丰富而深刻。趣味不仅是区别于真、善而体贴生命本身的美,而且,它同时也是美感体验,是在行动与价值统一基础上形成的、感受到生命自由的美妙感,正是这自由美妙感内在地设定了趣味于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的美学思想丰富多彩,究其核心和相互联系,乃是建立在"趣味"基础之上的有机体系.他肯定审美的"趣味"即情感快乐在生活与艺术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揭示了"趣味"之美的唯心本质、创造来源和风格种类,尤其深入分析了书法、小说艺术的审美特征,并以新的文艺趣味观掀起了"文界革命"、"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为其变法实践张目.  相似文献   

6.
趣味一词虽流行于梁启超生活于其中的上世纪20年代,梁氏却赋予它独特的意义.最具梁氏风格的趣味之特点,首先表现在,这趣味是与责任结缡、与义务感相统一的趣味,其次,这趣味是动之趣,是作为创造动力的趣味,是积极参与现实事务的即事的趣味、勤动奋进的趣味.由此,不问世事而自放于个人小天地的适情闲逸式趣味被独特地关涉到现实事功和社会责任.即便在今天看来,梁氏关于趣味的见解依然不乏真正具有哲学意义和个人独特体悟的原创性睿见以及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你的生活有趣味吗?每天除了工作,你会感到无聊乏味吗?当年梁思成在美国留学,所学建筑专业比较枯燥,父亲梁启超写信建议他选一两样"娱乐项目",比如音乐、文学、美术等。这样,生活不至于单调乏味。梁启超是一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他希望孩子学会他的"趣味主义"。过有趣味的生活,人才能够获得丰富的滋养,  相似文献   

8.
“趣味”是梁启超用以界定艺术审美特性及其功能价值的范畴。梁启超指出。艺术是一种基于“情”与“美”的独特的自主性审美活动,它以情感性打动人心,以审美性愉悦人心,从而有益于人生,并与社会发生微妙联系。通过“趣味”范畴,达成艺术本质论与艺术价值论的合一,并在“为人生的艺术”和“为艺术的艺术”之间求得了统一。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力求把审美的外在目的和内在需求统一起来;把美对社会进步的间接作用与直接作用结合起来;把审美的自律和社会的他律结合起来.这些尝试和努力清晰地反映在其文学作品关于"新民"、"新小说"、"趣味"和"生活的艺术化"等思想的表述中."新民"和"新小说"启蒙民众的目的明确,彰显梁启超美学思想对进步、民主、科学和自由的精神追求;"趣味"和"生活的艺术化"潜蕴生活审美,用广义的生命趣味和艺术给审美以本体规定与价值定位."趣味"美论和"生活的艺术化"思想与"新民"和"新小说"思想折射出梁启超以真善美为价值取向的独特美学品格,对于今天的文化审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说过一句饶有风趣的话:“倘若用化学化分梁启超这个人,把里头所含一种原素名叫趣味的抽出来,只怕所剩下仅是个零了。”大名鼎鼎的梁任公,原来浑身都浸透了趣味,难怪他写起文章来,笔端常带感情,生动活泼、趣味盎然,引人入胜。梁启超如此崇尚趣味,昭示了一个真理,艺术作品没有趣味,无论多么健康、高雅,读者也要敬而远之。一部作品不为群众所接受,其社会功能即可想而知了。当然,趣味有雅俗高下之分。梁启超绝非为趣味而趣味的浅薄、庸俗之徒,一部《饮冰  相似文献   

11.
金雅 《学术月刊》2012,(8):112-119
"境界"和"趣味"作为王国维梁启超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开启了中国现代美学理论诉求与人生诉求相谐的致思路径,发扬了中国美学融审美艺术人生为一体的精神传统。从生命之欲到静观到无我,王国维的"境界"最终回到了生命之欲不可消、人生之苦不可解、艺术与审美终不能拯救人生的审美救世之悖论中;而从生命之力到迸合到化我,梁启超的"趣味"则将人生审美推向了春意蕴溢的超拔之境,既是诗意的也是乌托邦的。两种人生美学旨趣呈现了民族美学和谐蕴藉的人生情致在中国现代的演化与分化、深入与拓展,是中国现代人生美学精神自觉的重要始源。特别是梁启超之后,经朱光潜、宗白华等的丰富发扬,远功利而入世的趣味化诗性精神蔚成中国现代美学精神之主脉,聚焦为人生艺术化等命题。这种追求现实生存与人生超越相统一的诗性张力品格,跳出了王国维式的纠结,在今天这个实利化、技术化的时代有着独特而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美感通过快感来确证自己,但美感愉悦却呈现出复杂多样性,并有着广阔的指涉范围。"趣味"就是一个既以享受性为基质又比愉快指涉范围广的范畴,其包容性几乎是无限的。以"趣味"代称美感,既把审美的情性之维和自由性、享受性凸显到字面意义上来,又囊括了广涉工作、生活等人类各实存领域的种种复杂多样的诗性满足感,从而沟通审美与实际生活,这正是梁启超以"趣味"范畴论释美感之本质与功能的深刻用意。  相似文献   

13.
何为高雅趣味?谁的高雅趣味?——对文艺鉴赏标准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玉吉 《学术界》2007,(1):103-108
高雅趣味是一个假命题.由于长期以来在审美实践中忽略了美感产生的真正原因,结果导致了对审美趣味本身的模糊认识.特别是在当代以消费为主导的社会中,更是漠视了审美冲动的本己性特征,因此,将所谓的"高雅趣味"塑造成了社会的典范,也正因为如此,用"高雅趣味"压制了"真实趣味"的审美本己性特征.只有明确了审美趣味是生命内在需求的表现,才能探寻到审美活动的真正意义和本质.  相似文献   

14.
关于现代商业社会的文学趣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虹 《湖南社会科学》2004,4(2):122-124
当中国逐渐从一个以生产为主导的传统社会步入消费型的现代商业社会时 ,伴随着文学生产与消费机制的转型和社会审美风尚的转变 ,文学的审美趣味亦呈现出多彩的景观 ,这主要表现为正统趣味的衰退、精英趣味的坚守、大众趣味的流行。  相似文献   

15.
西方美学史上,趣味理论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康德审美趣味理论的提出,更是影响了诸如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唯美主义等众多的近现代艺术形式与艺术流派.然而,我们在运用与借重康德的审美趣味理论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趣味的原初内涵,而且基本缺失了对该理论普遍适用性的质疑与反思.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回复传统趣味内涵的基础上,对康德的趣味无功利性、趣味普遍性等审美趣味理论进行一次祛魅式的解读,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媒介变革不仅带来深层次的文化形态转型和日常生活形态的改变,也引发审美世界的深刻变化。微时代社会群体的"部落化"特征,瓦解了普遍一致的生活风格和审美风格,形成了"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小众审美趣味表达。社会总体的审美趣味因为"异质性"而充满活力,丰富多彩。小众审美趣味具体表现为"微小且生动""微观且深入""微物且庞杂",更具独立性、自主性、稳定性和传承性,并对社会总体审美趣味进行补充和更新。要保持小众审美趣味的精神旨趣和个性特征,需要与生活诗学达成意旨上的关联,从深厚的传统美学中获得滋养,并且借助微平台的传播,这样才能保持小众审美趣味的活力,使审美世界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17.
审美趣味代际传承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与特定社会历史中的文化权力关系密切相关。在不同历史时期,审美趣味代际传承的模式随着文化权力演变而呈现不同的面貌。此外,审美趣味代际差异有多重呈现的方式,体现错综复杂并不断变化的文化权力关系。在文艺领域,存在群体代际区分和趣味代际分层现象,是文艺发展的推进因素之一,也是文艺批评重要的思考维度。随着社会文化的急速发展,审美趣味代际传承面临一系列问题,对文化权力关系的演变也要重新认识,需要依据社会发展规律和美学规律,转变原有的代际文化关系理念,在美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有利于文化传统延续和现实社会文化发展的趣味代际传承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论审美趣味     
一对审美趣味的研究之所以仍是美学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以往的研究意识似乎都不自觉地隐含这样的假定,即可以通过对审美趣味某一要素的把握认识审美趣味本身。于是势必产生这样的悖论:越是深入地对审美趣味某一要素作线性的把握,就越有可能使认识远离审美趣味的整体。这实在是靠不住的。审美趣味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以特定的方式包容了显意识的知、情、意,也“振荡”着无意识的深层心理因素,由此导出相应的趣味判断。首先是“知”的范畴。它应该兼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想象和思维等都挤身其中。任何个体的审美起点必然是感觉、知觉和表象等,在这里它们始终受制于特定的审美趣味的心理结构而显得格外有个性色彩。主体感觉、知觉和表象等的水平始终影响、制约着主体情感过程的展开和深化,细腻、丰富而深刻的情感总是同具有相当质量的感性认识相  相似文献   

19.
文化形态与社会制度息息相关,艺术趣味是社会意识的反映.改革开放之初,流行音乐异军突起,风靡天下,一方面,它打破了此前艺术表达情感的简单化、模式化和虚假化,受到热捧;另一方面,它又有"腐蚀意志"的一面,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产物,受到批判.围绕流行音乐的论争,关系到历史转轨时期对文艺的功能、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重新认识和调整,而这一理论认识,正是当年的文化实践和文化现实所促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休谟超越了传统经验主义美学的局限,将趣味视作时代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超越时代局限的桥梁。他通过对于趣味与文明之间关系的辨析,指出人们借助良好趣味的熏陶,可以锻炼自己的感官,训练自身的判断,尊重传统的文化。最为重要的是,人们在追求健全趣味的过程中,可以孕育出超然于功利与流俗之上的独立人格与自由意识,这是伟大文明的精神火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