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认真总结以往在所有制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制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也促进了妇女事业的发展。党的十五大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的变革必将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也将对生产力的主体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妇女的生存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变革为妇女生存发展带来的机遇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打破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所有制结构的…  相似文献   

2.
从世界范畴看,农业近代化即农业资本主义化。农业近代化以封建立地所有制的变革为序幕.不仅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也是生产力的变革,随之而来的是农业生产技术的巨大进步和农业走向市场,使农业摆脱传统农业的制约,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各国实现农业近代化的道路不同,中国近代农业具有自身的特征,可以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农业近代化。中国自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前期一资本主义萌芽经历了约二百年的缓慢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  相似文献   

3.
经济的社会形态是我们认识、理解和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有力工具,它是指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被另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代替的过程。《资本论》是"经济的社会形态"研究的集大成巨著。《资本论》不仅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横截面上从生产关系的总和研究资本主义这一特定的经济的社会形态,而且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从资本积累的规律考察资本主义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不说明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就无法研究生产关系是如何决定经济的社会形态性质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都和商品生产有关,都采取了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形式。一个社会的全部生产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集中地体现在所有制关系上,分析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必然要落实到所有制关系上。《资本论》考察资本主义这一特定的经济的社会形态及其演进规律的论述,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重大判断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祖国大陆和台湾省,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有同有异。作一番比较研究,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有利于加强两岸的经济合作。一、所有制改革和变迁的比较产权即财产所有权。人类社会在未出现国家和法之前,存在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如原始公社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但不存在所有权,因为财产所有权是生产关系的法律表现,在国家和法尚未出现之前,所有制不表现为所有权。人类社会出现国家和法之后,所有制便和所有权密切联系起来了:所有制离不开所有权,所有权离不开所有制;所有制的变革必然引起所有权的变革,所有权的变革往往是由所有制的…  相似文献   

5.
民族危机与思维转型——论甲午战后中国社会思潮的转向马克锋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往往要经历巨大的危机和灾难,并以此为契机,开始新的转机和生机。正如恩格斯在甲午战争前一年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只是活动方式改变了,就让命...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包含着历史的、社会的以及人学的理解。在此意义上 ,马克思把制度理解为个人交往的历史的产物 ,把制度变迁理解为经济制度、社会制度以及人的存在和发展制度的互动变迁。马克思通过对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 ,揭示了人类社会三种所有制度的存在形式 :原始个人所有制——异己所有制——社会个人所有制。由是 ,马克思制度变迁的基本思想为 :生产力要素、生产关系要素以及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态的变迁 ,其核心是重建“社会个人所有制”。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所有制的构想与现行“教科书”关于共产主义公有制不同。这一构想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具有重要的制度哲学和唯物史观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公有”、“私有”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资料所有制极为重要,它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问题。这一关系中含着两种分配,一是生产条件的分配,二是消费资料的分配。前者就是所说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它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后一方面。这使人们从切身的物质利益上关注生产资料归谁占有有问题,而在一定历史时...  相似文献   

8.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资本主义总是在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变革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生存和发展的。这种调节既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动力的内在调节功能,也有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压力下对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关系、社会分配关系和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这种调节有时通过非对抗性形式,有时则通过对抗性形式加以实现的。尤其是后者,往往成为推动变革与进步的巨大动力。因此,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机制,对于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经济危机的调节作用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动力的必然产物。经济…  相似文献   

9.
深探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理论依据钟光亚目前我国的社会所有制结构调整,正在迅速出现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然而,这一社会所有制格局的出现,其客观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现今流行的教科书,都是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一...  相似文献   

10.
建国45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先后经历了两条思路。一条是强调生产关系的反作用,不断变革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变革生产关系的归宿点。即“抓革命,促生产”的思路。另一条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作标准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大,在把公有制实现形式和公有制性质两个不同范畴加以区分的基础上,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的命题,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它澄清了在公有制问题上存在的各种片面、模糊的认识,是我们党在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的又一次思想大解放,为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任何社会的所有制结构,所有制形式都不是由人…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突破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模式,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多元化结构。笔者试从生产关系(所有制形式)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这一原理出发,探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多元化结构的客观必然性。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以适应多层次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哪些阶级曾经是新生产力的代表?这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必须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拟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的过程,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这种自然历史过程作了精辟的说明。根据马克思的分析,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生产力是决定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继续发展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一方面说明,没有新的生产力出现,旧的生产关系和全部上层建筑就不可能发生变革,指出:“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  相似文献   

14.
论生产要素结合的市场化赵保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在生产要素的结合上进行改革,其目标是趋向市场化。一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是个生产关系范畴,但也不是和社会经济形式没有关系。作为生产关系范畴,它决定于一定社会的所有制性质,并反...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近代史拉开序慕之前,中国明末清初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但是中国历史的进一步发展,并没有象西方那样,走上现代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相反,“中国……还处在世界历史的格局之外,而只是预期着,等待着若干因素的结合,然后,才能够得到活泼生动的进步。”①一、社会结构夹缝中的商人资本思格斯在评价商人的革命作用时说:“商人对于这样一个在一切其它方面都很安定,好象是世代相传、安安定定的社会来说,是一个革命的要素。……这个世界的变革,就是从他那里出发的。”②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16.
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搞清楚这个问题,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搞好当前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和提高无疑是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读了《学术研究辑刊》发表的《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是相互对立的吗?》一文,很受启发。但是,也感到有些问题还值得研究。这里仅就所有制是不是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问题,谈点看法。 一、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商品经济存在的最终原因,但不能否定所有制是商品经济存在的直接原因 该文认为,商品经济“存在与否不取决于这种或那种所有制形式,而是决定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说,社会主义所以存在商品经济,“这主要表现在生产力还没有高度发展,物质财富还没有极大丰富,因而还不能充分满足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需要。”人们不难看出,在该文作者看来,商品经济之所以存在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与所有制没有关系。 诚然,马克思主义认为,商品经济是一种物与物交换关系掩盖下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于生产力,生产关系方面发生的一切现象都可最终归结到生产力,就这方面  相似文献   

17.
正确认识划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标准问题,首先要摒弃长期以来沿用的生产关系的唯一标准论,树立起生产力标准的概念。 长期以来,我们在划分社会发展阶级问题上,一直沿用着生产关系唯一标准论,认为生产关系表示了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本质特征;每一种生产关系体系,其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因而,根据生产关系,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就可以把不同的社会形态和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区别开来。特别是在象我国这样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以为依靠无产阶级政权的力量,就可以不顾社会生产力低下的状况,通过不断变更生产关系,特别是变更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从而跨越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以至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种理论观点是错误的。它的错误在于:  相似文献   

18.
现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变革汪锡奎一、现代社会:工业生产力、市场经济和现代生产关系现代社会是以现代工业生产力的发展为强大物质基础的工业社会。纵观世界历史,这个社会脱胎于传统的农业社会,同时又在自身漫长的发展进程中为未来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孕育着客观...  相似文献   

19.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萌芽朱文华(一)马克思主义认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①对于近代中国来说,“历史灾难”无疑是指西方列强的对华侵略,把中国原有的社会政治秩序打乱;而“历史的进步”也正表现为:随着腐朽没落的封建统...  相似文献   

20.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这一对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一般是起决定作用的。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还有巨大的反作用,有时甚至起决定作用。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里,只要这个单位的领导权没有被坏人篡夺,生产资料仍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