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论述了形意拳这种传统优秀拳种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渊源关系,即形意拳与传统哲学思想中阴阳五行学说、道家思想的深刻联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形意拳学练中调身、调息、调心的实现原理与在实际修炼过程中的操作方法。形意拳是以“心之发动日意,意之所向为拳”为基本原理,遵循“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的外三合和“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内三合,称之为“六合”的内家拳。在学练中,必须深刻理解调身、调息、调心的原理,践行调身、调息、调心的方法,才能快速领会形意拳的精髓所在,起到修炼身心,健康体魄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宗教如何适应现实社会,应对西方科技的挑战?陈撄宁先生调适道教与科学的关系,将道教的神仙养生术独立出来形成独具特色的仙学体系,认为仙学与科学相近,并援科学以改造仙学,弘扬道教的神仙养生之术.这是一个宗教改革家为挽救道教而采取的迂回战术,既坚持传统的仙道学说,又把科学融入仙学.这也是道教神仙学术与时代同步发展的必然道路.  相似文献   

4.
从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特征,即以人为中心的天人合一观念及强调整体结构功能的直观理性的系统观念出发,试图揭示中医与传统艺术之间在天人合一现念、整体观念、平衡观念方面受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从而提示对中医的研究应放在哲学与文化的范畴中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阴阳五行学说与原始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一种对待、解构世界的理论模式,体现着系统整体和辩证的思维结构,但是在其庞杂的体系中也一直未能完全扬弃原始思维的类比互渗的质素。分析了原始思维在阴阳五行学说中的具体反映,并分析了阴阳五行学说中所具有的类比互渗的原始思维的质素,以及它作为一种先验的固定框架的推理模式对中医学发展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6.
先秦阴阳五行文化,系上古先民建构的一种关于宇宙万物普遍性法则的系统结构理论,并且逐渐成为阐发宇宙三才之道、建构整体意义世界的解释框架。当古人以阴阳五行解释框架来认知审美实践活动时,便形成了先秦时期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文化底蕴的"和合"美学观念。先秦时期的阴阳五行文化及其"和合"美学观念,对于我国古代的美学思想、文学理论、艺术创作,尤其是音乐创作和理论批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传统文艺思想对于美与善、文与质、乐与悲、物与欲、音与心、礼与乐等关系的认识,都集中体现了先秦阴阳五行文化中的"和合"美学观念。  相似文献   

7.
阴阳五行理论是理解传统中国政治、思想和社会的重要基础。萧吉所著《五行大义》则是中古时期阴阳五行理论的集大成者。该书的编纂体例、文本结构、概念表述以阴阳五行为条贯,并对所有概念和方法做了缜密的阐发,充分体现了萧吉的学术兴趣和时代氛围。本文首先讨论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源流和嬗变,认为自春秋战国以来,随着中国思想、学术与制度的演进,阴阳五行所包含的内容不断被注入丰富的内涵,容纳于其中的方术—博物传统的呈现方式日趋纷繁多姿;到了中古时代,各类知识、信仰与技术出现了汇流统合的需求与趋势,这既体现了阴阳五行理论发展的内在理路,同时也体现了士人复杂而多重的知识结构和人生抱负。在此基础上,将萧吉和《五行大义》置于这一脉络中加以考察,并以萧吉驱除东宫鬼魅一事作为切入点,探究其学术旨趣之依归。本文认为,萧吉在关于此事的占验实践中,将风角、九宫、禄命、谢土、物怪诸术镕铸于一炉,充分展示了如何将阴阳五行理论用于信仰生活与政治运作中的实际操弄。希望借由此个案,讨论汉唐间阴阳五行之"学与术"的知识社会史,对阴阳五行的"行容",尤其是魏晋隋唐之际的"变容"有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道教人学中的哲学思想可以说是道教人学的理论基石及思想精华,这些哲学思想虽然散布于道教人学的各类学说,但由于其对人的探索与研究都在我们称为"道"本体论的系统思想指导下进行,故其内部有着自身内在的、紧密而完整的联系。甚至可以说,这种联系具有相当于哲学体系的特性。相对于本体论、认识论、历史哲学、价值论、美学为划分的现代哲学体系,除历史哲学外,道教人学中的哲学思想在其它四个部分都具有相当丰富的内容,并且其本体论与认识论、价值论、美学思想之间更具有贯穿一致的、系统协调的体用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历史学、文化学、宗教学和武术学视角探讨道教思想本体论对武术思想认识论的影响问题,认为:道论与气论是最重要的哲学命题,是认识世界的本体论,反映了道教的核心思想。道对武德、拳理、象形拳、悟性等影响深刻,而内家拳、内功、养生等结合气的运行更突出,以至于影响到习武者对武术原理的新认识,并不断地丰富着武术内涵,以此来指导习武、用武、传武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人们用来解释和说明宇宙乃至社会人生的一套普遍运用的符号系统。作为一种普遍的宇宙观 ,阴阳五行思想实际上构成了先秦各家各派的一个基本背景与前提 ,在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中 ,一直是精英思想家们用来解释其宇宙观的基本概念 ;而在祭祀、丧葬、占卜、风水等各种民间一般行为仪式中 ,在对民族的生存、繁衍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医药、烹调等实用知识中 ,阴阳五行观念也构成了一种基本的理论基础。本文常识运用文化学和符号学理论 ,从区域文化、表意象征符号与生命体验的角度对阴阳五行学说做一概览性研究 ,并通过对其话语支配权力的分析 ,揭示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对形意拳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实地考证,认为形意拳是形意拳是在心意拳的基础上衍化发展而成的,其发源地是山西省太谷和河北深州,为山西永济人姬际可所创,在推衍过程中,河北深州李洛能起了重要作用。它是形意门人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2.
企业仿生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有关企业仿生化研究的若干理论,并对各理论进行了评析,同时,对企业仿生学的特征与内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论艺术与仿生学的结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仿生、工艺仿生以及人工智能艺术,是艺术与仿生学结缘的三个突出的方面。对之所进行的边缘性研究,旨在用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方法,仿照某些生物的特征、机能,制作新的建筑物、艺术品、工艺品和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工业产品。艺术与仿生学的结缘是艺术起源观中的摹仿说在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时代的一个质的飞跃。在技术美学领域,对艺术与仿生学的结缘尤为重视。  相似文献   

14.
材料学科研究的新领域—仿生材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仿生材料是材料学科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介绍了仿生材料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凤尾裙是清末民初汉族妇女主要裙式,但由于其特殊的结构不能单独穿着,且不属于严格意义的裙,因而形成区别于其他裙式形制的特殊性。文章从凤尾裙的演变、面料色彩、刺绣图案与缝制工艺等诸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并运用仿生学的有关理论,阐述了凤尾裙的形制特征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中国“狼企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狼性的挖掘和升华来表达企业文化是一种仿生学企业文化建设模式。华为公司倡导狼性企业精神,七匹狼公司以狼性塑造品牌个性,联想集团以狼性重塑企业文化,体现了狼文化在中国企业发展中丰富的实践内涵,是当代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创新。  相似文献   

17.
土家族舞蹈中的动物仿生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舞蹈中的动物仿生类舞蹈是土家族舞蹈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本文分析了土家族动物仿生舞蹈的形成原因、特点及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8.
对物权行为及其独立性和无因性问题的认识,学界意见不一。文章从物权行为的概念、特征等基础理论入手,对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及无因性进行了再探讨,认为物权行为及其独立性与无因性是纯粹的法技术的构造物,进而提出承认物权行为,而不承认其独立性和无因性的观点,以期对我国的物权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仿生管理学是通过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和性能,为社会组织管理提供新的思想观念及工作原理的一门学科。仿生管理学研究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探讨研究的对象(基本领域与课题体系)以及研究的规范(科学依据与规范化)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企业与人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运行模式,创新知识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犹如营养物质对于人体.文章运用仿生学的基本原理和类比的方法,模仿人体营养物质吸收、加工和传递机制,对企业知识创新机制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仿生学原理的企业知识创新模型,以期对企业知识创新机制的模式化及企业知识创新机制的建立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