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与分析,首先对"新常态"和"过度劳动"问题作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适度劳动的含义、特征以及现实意义作了论述,文中指出:所谓的适度劳动就是个体在一定的劳动投入量的情况下,由工作所产生的压力处于个体承受范围之内,并且其工作表现处于最佳的状态。然后从适度劳动与"以人为本"、适度劳动的个体差异性、适度劳动的积极性、适度劳动的能动性以及适度劳动与工作繁荣的关系等方面的特征和意义进行了论述。最后指出新常态下适度劳动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
"体面劳动"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政府责任,它的宗旨在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在中国,由于我国的劳动保障方面的建设滞后,致使广大劳动群众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政府应该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社会劳动保障体系,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保证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相似文献   

3.
近日,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印发通知,部署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通知明确,自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在全国范围实施"和谐劳动关系百千万计划""重点企业用工指导计划"和"企业薪酬指引计划",推动劳动关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改进和完善对企业劳动用工、  相似文献   

4.
<正>"国际劳动与雇佣关系协会第9届亚洲会议"(以下简称"雇佣关系亚洲会议")将于2016年11月1日至3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经济转型升级对劳动和雇佣关系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会议由中国劳动学会和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  相似文献   

5.
微评     
打破"好职业"与"坏职业"的藩篱经济良好、社会公平,一个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垂直流动渠道的通畅——比如一个有志进取的人,能够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二元劳动市场是形成平等劳动市场的一个障碍。所谓二元劳动市场,指的是劳动市场分成"上等"和"下等"两部分。一般认为,在"上等"劳动市场工作是"好职业",  相似文献   

6.
正劳动时代表情丰富。经济文化尤其璀璨,劳动时代特别多彩。先是伟人发出感叹"发展才是硬道理",然后是劳动经济学家肯定"劳动保障是立国之本"。外人以为劳动保障就只是"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别的便浸润在一种闲时的论理氛围之中。那只是劳动时代的一部分。主流的劳动保障,核变出"经济中的文化"和"文化中的经济",与科学发展、和谐社会、中国梦相交共融。迎来WTO、奥林匹克、英特尔总裁、宜家CEO、阿尔卡特要员、《财富》论坛……迎来四海宾朋对经济中国、经济四川的美好体味。  相似文献   

7.
观察《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影响不应忽视《劳动合同法》本身是在沿袭既有立法思路的基础上回应现实问题的产物。在司法实践中,《劳动合同法》的"刚性"在不断地博弈中已被不断稀释,具有了相当的"弹性"。孤立、静态地观察《劳动合同法》,不利于客观、理性看待《劳动合同法》存在的问题,不利于构建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阿坝州劳动保障局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和省劳动保障厅的指导下,努力发挥劳动保障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和谐阿坝"的主题,全面实施"惠民行动",使全州各项劳动保障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为全州  相似文献   

9.
劳动部于今年4月中旬召开了全国劳动关系调整与监察工作会议。会议在总结"八五"时期劳动关系调整与监察工作的基础上,针对目前面临的劳动争议多,部分企业困难职工多和部分国有及集体企业富余人员多、分流难的"三多"形势,进一步明确了"九五"时期劳动关系调整与监察工作的目标、任务和今年的几项重点工作。根据劳动体制改革的总目标,"九五"时期劳动关系调整与监察工作的目标是: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初步建立起与劳动力市场运作相适应的劳动关系主体自主协商、政府依法调整和监察的新型体制,促进劳动关系稳定和谐的发展。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措施完成以下6项任务:一是加快制定和完善劳动关系调整与监察法律法规及政策;二是深化用人制度改革,积极培育和建立劳动关系双方自主协商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税国松维权系列纠纷申请监督案件入手,分析了案件中雇员受损赔偿纠纷和工伤保险待遇纠纷并存并被判双重赔偿的判决冲突及其法律上的原因。"事实劳动关系"在税国松的工伤认定案件和工伤赔偿案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深入地分析了事实劳动关系能否对劳动关系的三要素进行突破以及法律拟制的界限。实践中,这类"事实劳动关系"广泛存在的重要根源在于"用人单位"概念及功能的错位。笔者主张用"雇主"和"雇员"概念代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概念,以便受雇于自然人的从属劳动者能够直接获得劳动法的保护,解放"用人单位"不应有的从属劳动者识别功能和劳动关系判断功能,以及变革劳动法律一元保护方式至多元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