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冯霞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4):49
一日在经过武昌傅家坡时,看到路边施工工地有一块大木牌:"清扫道路,还之予民."这里的"予"显然是"给予"的意思.那么为什么选择用"予"而不用同为"给与"意思的"与"呢?究竟应该用"予"还是用"与"?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偶然在北京一个小书店发现了一本书,它时髦的书名让我的眼睛为之一亮.这本书名为<共和主义之宪政解读>①(以下简称<解读>),封面上还写着"法学名家经典系列丛书"的字样,作者是周叶中、戴激涛,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共和主义是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的一个较热门的话题,此书应该是国内作者撰写的第一本关于共和主义的专著.然而,令我吃惊的是,这一"名家经典"竟然大量抄袭了我数年前发表的两篇论文. 相似文献
3.
有关西安事变发动过程中 ,张学良对中共的态度 ,以及对蒋介石的态度 ,究竟如何 ,是张学良率先提出“逼蒋抗日” ,还是共产党影响张学良最终在事实上走向反蒋 ,近十年来已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尽管已有学者依据扎实的史料 ,提出了明显不同于以往的解说 ,但时至今日 ,相当多的西安事变史和张学良生平历史的研究者 ,仍旧因循前说 ,即相信个别当事人并不完全一致的回忆 ,和前西安事变史编辑组组长张魁堂先生对此的解说。面对事隔几十年后的个别当事人的片断回忆史料 ,和历史学家从历史文献档案中发掘出来的史料对比出现明显矛盾的时候 ,我们究竟应当相信前者 ,还是应当相信后者呢 ? 相似文献
4.
惊悉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王铭铭在自己的著作《想象的异邦》中严重抄袭哈维兰的《当代人类学》,这一事件实在出乎我们的意料。记得三年前,笔者曾撰文指出王教授在负责翻译吉登斯的《民族—国家与暴力》时,误把中国的孟子译成“门修斯”,不料文章发出后影响颇广,当时有福建同学提醒,都是厦门大学的校友,需手下留情些个。其实,当时笔者只是对中国学术界普遍存在的浮躁学风表示不满,对王铭铭教授个人来讲,不过是治学粗糙了些,以后多加注意就是了。故而笔者也就不再做声。但王铭铭教授这次抄袭实在令人为他感到惋惜和难过,因为他已经… 相似文献
5.
6.
《学术界》第六期作为重点文章 ,刊发陈明《学术研究的豆腐渣工程》(陈文 ,初发于互联网www .confucius2 0 0 0 .com) ,指责拙著《中国儒教史》是“豆腐渣工程” ,“学风败坏”的表现 ,“糜费国家大量资金”云云。拜读之后 ,笔者于当年1 1月 2 7日致书 (E -mail)《学术界》编辑部 ,希望通过《学术界》请陈对“学术研究的豆腐渣工程”给以界定 ,并附上笔者在互联网所发文章摘录。 1 2月 1 3日 ,《学术界》信 (E -mail)言 ,希望笔者能将材料缩为一文。由于儒教问题争论的激烈性质 ,陈文虽短 ,所提问题却一文难尽 ,…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唯物史观的角度阐释了解读历史的钥匙是人体解剖而不是鲍德里亚所谓的象征交换,鲍德里亚的象征交换只是他头脑中的一个抽象的概念的存在,以此作为解读历史的钥匙无疑表明他是一个纯粹的历史唯心主义者.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以庄解庄"的方式,回到<庄子·天下>篇原文来解析"内圣外王"的原始意涵,认为:从前后文的具体语境和内容来看,在<庄子·天下>篇中,"内圣外王"谈的主要是"内"与"外"的问题,而不是平常所理解的"圣"与"王"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学界将“舆论审判”与“媒体审判”分别加以讨论并无必要,从舆论学和法理学的视角看,二者没有根本性的差别。“媒体审判”背后实际上是两种理念的冲突:表达自由与司法独立。在中国现实语境中,这两种价值都有保护的必要,因此应当采取有效手段对表达自由和司法独立之间的紧张关系进行平衡,从而建构司法和传媒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0.
如果要分析某个国家的地缘政治对其国家行为的影响,那首先要确定采用何种分析方法.传统上对于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更多的是从其本身的地理状况来探讨,无论是所谓的"心脏地带",还是"地理枢纽",都是把俄罗斯当作一个中心来进行分析.这种将俄罗斯中心化的倾向在美苏两极对峙时达到了顶峰,统治这一地带的政府没有认识到国家权力本质的变化,总是固守着旧的"大国"理念和传统地缘政治学所谓"空间范围的控制"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四川大学罗志田教授的大作《学者立言宜谨慎———也说中美外交中的“承认”与“认识到”》 ,不同意笔者《是“承认”还是“认识到” ?———评人教社历史教材对外交原则问题的歪曲》一文的观点。中美上海公报和中美《建交公报》的措词 ,只要加以简单的对比 ,不难看出其中的变化 ;中美上海公报中 ,用的是“美国认识到……” ,而中美建交公报中文文本中用的是“美利坚合众国承认……”。就是说 ,中文文本是从“认识到”到“承认” ,这里有一个明显的变化 ;而不是像罗先生所理解的从“承认”到“承认” ,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2.
陈明先生在《学术界》2 0 0 1年第 6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学术研究的豆腐渣工程》的批评文章 ,对李申先生的大著《中国儒教史 (上 )》提出了批评。为此 ,李申先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什么是“豆腐渣” ?什么是“学风败坏” ?》的反批评文章 (见《学术界》2 0 0 2年第 1期 )。该文除了对陈明先生的批评一一进行反批评外 ,还向发表批评文章的《学术界》提出了批评。笔者对有没有儒教之类的问题没有研究 ,不敢就此问题发表看法。但是 ,笔者以为 ,李申先生对《学术界》的批评却是值得商榷的。一、“豆腐渣”之类的断语能否见诸于报刊 李申先… 相似文献
13.
"尊德性"还是"道问学"?——以学术本体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尊德性"、"道问学"之说源于<礼记·中庸>.就"尊德性"而言,它首先是指一种关乎伦理道德的"践履性"说教;同时,"尊德性"必然地、内在地规定了"尊德性"之"学"的形上思辨的哲学发展路向.就"道问学"而言,其初旨也带有强烈的实用性、践履性;道问学通过读"经"而"明道",其内在规定性指向考据实学.以学术本体为视角,"尊德性"就是"道问学","遒问学"就是"尊德性".前者是说尊德性所涉对于诸"哲学"问题的探讨,其本身是一种"学";后者一方面是指学者一秉其"良知"而治学,另一方面则是取尊德性的"价值评判"之特质而正面肯定"道问学". 相似文献
14.
15.
16.
企业财务战略:"企业战略中的财务"还是"财务中的企业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财务管理已经进入了"财务战略管理"时代.但是,"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一词的含义仍存争议.本文针对两大代表性的争议观点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了财务与战略相整合视角下的财务战略概念,认为:财务战略与业务战略是共生相辅的,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的价值管理形武.以此概念为基础,本文还讨论了财务战略的未来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现世性"(woddliness)在萨义德(Edward W Said)的学说中具有空前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具有特殊身份的、身兼美籍阿拉伯裔,既为学院教授同时又投身于巴勒斯坦人的解放事业的人文知识分子,什么是他所理解的"现世性",对我们今天讨论当今时代的文学、哲学与学院间的关系具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