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996年我国经济“软着陆”及 1 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 ,针对国内外有效需求不足的局势 ,为了实现我国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 ,我国政府几年来一直实施着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诚然 ,“双松”政策的有效配合 ,保证了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在某些领域甚至还出现经济过热现象 ,但从货币政策的角度看 ,几年来我国货币政策运作的结果并未走出凯恩斯提出的“流动性陷阱”局面。本文从这个现象出发 ,分析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走出该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我国流动性充裕的同时,房地产价格也屡创新高。鉴于中经网数据库尚未更新至2012年,选用2005—2011年M2与M1之差季度数据作为流动性指标,将收入作为控制变量,研究流动性对房地产价格的长短期影响。结论表明房地产价格与流动性之间确实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流动性充裕推动了房地产价格上涨。在短期,外生冲击导致房价偏离长期均衡趋势时,系统存在的调整功能会使房地产价格最终恢复到长期均衡。最后,就如何进行流动性管理作简要评判。 相似文献
3.
对"流动性陷阱"的分析应引入预期的因素,产生"流动性陷阱"的根源是公众对未来经济发展预期出现逆转而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当前,我国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的可能性来自于公众对经济前景的不利预期,降低了当期的有效需求,削弱了积极货币政策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远离"流动性陷阱"的关键是深化改革以增强公众对未来经济增长和收入增加的乐观预期. 相似文献
4.
日元贬值与日本经济政策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经济自90年代初资产泡沫崩溃以来长期萧条,由于货币政策作用甚微,扩张性财政政策效应也非常有限。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日本政府刺激经济的唯一手段便是使日元贬值,而这又同提高日元国际地位的政策目标完全背道而驰。在这种两难处境下,日本经济是否能如新上台的小泉政府所许诺的那样,在三年之内扭转局势成为举世瞩目的问题。下面详细分析一下当前日本的货币、汇率和财政政策及效果。 相似文献
5.
依据2004年1月到2011年12月的样本数据,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分析手段,实证分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流动性互为因果关系;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最强而且持续时间长;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最小,但是短期冲击大;中央银行买卖国债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相对于法定存款准备金而言也较小,但持续较长.中央银行应该根据货币政策对流动性影响的不同特点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刘志磊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65-68
目前中国农民的福利政策模式正在由集体福利向市场福利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出现了农民福利政策陷阱。本文从思考如何填补农民福利政策陷阱出发,来研究农民内生权利的保护对填补农民福利政策陷阱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建军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6-40
未观测货币是被未观测经济活动吸收占用的货币,是构成全社会货币供应量的一部分。本文应用金融统计学原理界定未观测货币内涵,采用国民经济核算法,测估出中国未观测货币规模。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未观测货币规模变化与流动性过剩的关系发现,未观测货币规模与流动性过剩具有一致性,是影响流动过剩的重要因素,主张中央银行建立未观测货币运行统计监测体系,提高货币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货币政策规则分析——基于泰勒规则和麦克勒姆规则比较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丹凤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在深入回顾和分析货币政策规则理论与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数据对泰勒规则、修正的泰勒规则、麦克勒姆规则、修正的麦克勒姆规则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对物价的反应比较大,两种泰勒规则要比两种麦克勒姆规则更适合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指南。伴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泰勒规则将能更好地刻画和描述中国的货币政策状态,为中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提供指南作用。 相似文献
9.
货币政策规则的理论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政策规则(尤其是"泰勒规则")自被提出以来,就深受关注,并在与"相机抉择"的政策决策原则的交锋中不断得到发展。现在的货币政策规则不再局限于货币当局设定固定的货币工具变量的狭隘涵义,而是指货币政策行为的一种指令性的向导,具体包括工具规则与目标规则。经济学家相信,与相机决策相比,规则性的政策能有效减少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但是,现阶段在中国建立货币政策规则,尤其是实行通货膨胀目标规则的货币政策的条件并不成熟,而加快金融、财政和计划体制的改革,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努力提高央行货币政策的一致性的信誉,则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过剩及影响:以美国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东风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123-127
流动性的本质要素是货币.宽松货币政策使得经济主体将短期资产替换为收益更高的长期资产,由此引发流动性过剩,造成资产价格泡沫膨胀.2000年以后美联储开始实施宽松货币政策,这一政策导致了流动性过剩,吹大了房地产市场泡沫.并带动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及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市场繁荣.流动性过剩下的房地产泡沫膨胀及随后的泡沫破裂是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股票具有良好的流通性,但容易诱使投资者频繁交易,陷入流通性陷阱.误解股票投资的本质是陷入流通性陷阱的认识原因;跟风与盲从、攀比与嫉妒、缺乏耐心与急功近利等人性弱点是人性方面的原因;而股市不健全、投资者利益保护不足是环境方面的原因.频繁交易会造成决策质量下降,带来高额的交易成本,影响身心健康.要防范流通性陷阱,投资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同时加强心性修养,克服人性的弱点;证监会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强投资者利益保护.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产品异质性和产品空间非均匀性特征事实,以97个国家、762种产品数据构建产品空间,运用产品复杂度、连通性二维指标,从微观产品结构视角比较研究跨越组国家(日本、韩国)和落入组国家(巴西、马来西亚)生产能力禀赋和产品结构特征,探讨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原因。研究发现:跨越组国家生产能力禀赋较强,产品结构以较高复杂度、较强连通性的"好产品"、核心产品为主;落入组国家则以较低复杂度、较弱连通性的"坏产品"、边缘产品为主。落入组国家之所以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从微观产品结构视角分析,可能原因在于落入了"产品陷阱"。进一步分析发现,尽管与跨越组国家相比,中国"好产品"、核心产品比重处于相对劣势,但明显高于落入组国家,并且已经积累较强的生产能力禀赋,产品结构转型升级空间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3.
朱卫斌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6):52-58
文章主要讨论西奥多·罗斯福的扩张主义思想与现实的对华政策之间的关系。虽然罗斯福有关外交的论述带有较浓的理想主义色彩,但作者认为,现实的国家利益仍是他考虑对华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以来,新一轮通货膨胀给我国现实经济生活带来的影响已经显现。分析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并回顾我国自金融危机以来的货币政策可知,当前的货币政策应该关注更广泛意义上的价格变动,关注一般竞争性产品价格下降与资源、资产价格上涨之间的内在矛盾,并应谨慎使用利率工具。 相似文献
15.
16.
"修昔底德陷阱"是一个颇具改进潜力的理论机制,简单地批判和拒斥这一概念既无助于拓展对大国竞争的理论研究,也不符合对当前中美关系发展现实的直观感受。如果用军备、冷战竞赛或者破坏性政策来代替战争作为因变量,"修昔底德陷阱"理论更是能够具备相当程度的解释力。不过即使如此,利用该机制来分析当前的中美关系时,仍然要仔细审视这对关系是否适用于该理论的关键逻辑--美国对中国的实力增长真正地感到恐惧。从政治心理学中恐惧的概念出发,结合美国国内的相关讨论、政策表述和对华行为,可以看出美国目前并未恐惧中国,其行为更多是为了追逐利益和声誉,其整体对华外交政策以"碎片化"和"追逐风险收益"为主要特征。这意味着"修昔底德陷阱"可能尚未在双边关系中触发。美国的对华政策的主要变化是将"规范"中国的重点从政治和安全领域转移到经济领域,更多是其对冲战略的重心调整而非"质变"。"修昔底德陷阱"尚未触发的结论有其双重意义:积极而言,不必夸大美国的制华政策,激烈的经贸摩擦并不必然滑向"新冷战";消极而言,中美关系仍然有很大的恶化空间,如果持续互动不当,还会招致更具破坏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生产性服务业的改造提升和优化升级,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研发设计服务业“量质齐增”,已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物流服务业发展迅猛,在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金融服务业通过提供融资支持,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和电子商务飞速发展,“数字+”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实现渠道;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业态更加丰富,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服务外包规模持续攀升,业务覆盖范围不断扩展;职业教育方兴未艾,提升了中国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但是,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依然存在着国际竞争力羸弱、对外开放水平较低、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力度不强、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不高等问题。对此,提出了应进一步夯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对标国际标准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作为关键抓手,抓住机会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全方位对外开放水平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姚文放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8(3):100-109
关于文学批评功能的讨论是由批评的非功利性问题引起的.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伊格尔顿,他对文学批评功能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系统研究,旨在解决批评如何实现实质性的社会功能的问题,从而将生产性批评的概念提上文学批评功能的议事日程.关于文学批评功能的意见分歧经过几番潮起潮落,引发了关于文学正典的世纪之争,布鲁姆成为维护西方正典的孤独的斗士.伊格尔顿在文学批评是回到文学经典还是服务当下现实这两极中作出自己的选择:反对文学批评的非功利性,也不主张文学批评简单回到文学经典,而是力倡文学批评在文本性与政治性、修辞形式与历史力量相互交融的情况下服务于当下现实.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实行价格涨跌幅限制后股票价格的变化特征,研究了价格限制机制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并在考虑两阶段延续冲击效应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对投资者总成本的考察,研究价格限制机制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进一步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股票价格涨跌幅限制机制的引入,将增加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并且会导致投资者心理所能承受的潜在收益、损失量减小,使投资者更加频繁地买卖股票,增加市场换手率.进而提高整个市场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