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怀特海所说,“哲学材料是现实世界,包括我们自己在内。”但是在西方思想史上,特别是在笛卡尔以后时期的思想史上,哲学家对“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现实世界感到难以提出一个一般的描述。往往完全不考虑到个人——意思是说,个人并没有本体论的特征——要不然就把个人“归结”为某种被认做是更加基本的其它特征。苏格兰哲学家约翰·麦克缪雷(John Macmurray)在他过去三十年出版的全部著作中,却争辩着这个相反的命题,即个人实在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母亲给予我们最早的爱的启示——以及它的伙伴,恨。我们的父亲——我们的“第二个他者”——则将之阐明。父亲提供我们一个母子关系以外的选择。他将我们从同一状态中拉回现实世界里。他呈现一个男性的模范,以补充和对照女性的模范。他为我们提供“可爱”、“爱着”与“被爱”这三个词的更深刻且或许相当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生”——“世界”,一个自古就有却永远新鲜的话题,世世代代吸引着无数的探求者和思想家,也吸引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年轻的小说家路遥同志。中篇小说《人生》和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是他关于这个话题颇有见地、独具风采的发言。人生在世界中演进,世界是放大了的人生。人生是世界的结构元素和纵向揭示,世界是人生的结构形态和横向展现。人生与世界的结合,构成了历史。要真正理解人生、解释世界,唯一办法只是寻求历史与现实的神秘对应,“因为我们每个人是某种历史的产物。”①这是我们解读《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的基本出发点。在一篇旧作中,我们说过: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类的历史批判——《大文章概念论》之二朱广贤当我们从《文章分类的现实误区》(1)里走出之后,继而面对的讨论课题就应该是文章分类的新体系——“两门八类分”的确立了。但是我们知道,文章分类从来都是一种历史的结果,倘不追溯“历史”,我们便无法面对“现实...  相似文献   

5.
康德启蒙观无疑成为福柯晚期的重要哲学主题,也是他从现代性探索转向古希腊罗马思想讨论的一个理论契机。在康德的短文《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中,福柯发现了“现在本体论”并对其加以丰富发展,进而提出“我们自身的历史本体论”,努力建立“启蒙”与“我们自身”的内在关系。康德启蒙观具有奇特的“笛卡尔踪迹”,或者说,是笛卡尔哲学——旨在正确引导理性、寻找真理——的继续;启蒙的历史本体论明确指向“我们自身”,旨在认识其本质,“我们自身”这一概念在对启蒙的沉思中成为福柯考古学与系谱学的批判主题;启蒙的希望就是我们自身的希望,也意味着自由、独立、理性与现实。作为三维结构主体(知识主体、权力主体与伦理主体),我们自身处于走向成熟的过程中,这一过程就是其存在方式的生成过程,也是其历史本体论的构思过程。  相似文献   

6.
高尔基认为,情节是文学的三大要素之一,是“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他正确地揭示了艺术情节和人物性格的辩证关系,也为我们探索鲁迅小说的情节艺术指明了一条入门的途径。但是,毫  相似文献   

7.
史剧虽然是历史题材的作品,作品反映的生活,描绘的情景虽然是属于过去的时代,但是,这丝毫也不能使它们和现实相悬隔。这是因为历史剧的作者是生活在现代的,他们总要在这历史题材中表明自己的思想,流露自己的现实政治倾向。黑格尔说得好:“历史的东西虽然存在,却是在过去存在的,如果它们和现代生活已经没有什么关联,它们就不是属于我们的,……必须和我们现代的情况,生活和存在密切相关,它们才算是属于我们的。”①在某种特定的现实环境中,历史题材的作品将产生特殊的战斗力量,正如果戈理所说的:“借过去来鞭挞现实,这样的话,会获得三倍的力量。”②郭  相似文献   

8.
卡西尔在《人论》中说:“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恰恰就存在于这种审视中。”这即是说,人类(包括个人)应该而且必然具有这种“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忏悔意识,因为它是“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的体现。对于忏悔意识的理解,学术界有种种,但我认为,忏悔意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现实在人的主体心灵所产生的一种内省和反思,查问和审视。一般来说,它包括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指用自己已有的价值观念和尺度反省自己在现实中的行为和心态;另一种则是指能够站在超越于现实利益考虑的更深层次上,以一种宏观的眼光,对民族与自我进行历史的反省。鉴于二者着眼点的区别,我们把前者称为“现实反省”,把后者称为“历史反省”。不同文化性质的民族,其忏悔意识则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对于富于理想主义精神的西方民族来说,更侧重于历史反省的方式,他们对于以往铸成的错误或罪恶的深刻认识,常常带有强烈的情绪因素,伴随着感情上的痛苦和灵魂的内在折磨。对  相似文献   

9.
尽管我们不容易对记叙体史和分析体史的区别作出适当的解释,但是,这种区别却不能予以忽视。如果我们认为,所有的历史仅仅是用编年形式来叙述历史事件,那么历史学家将会提出异议;另一方面,这至少又使哲学家认为,历史的特征同记叙体有着某种联系。的确,记叙体的概念也许是以对“历史”的传统解释和辞典的释义为其特色。  相似文献   

10.
自我意识的形成是复杂的心理现象,不能把它归结为对自己品质的简单认识或自我评价的总和。“青年的自我意识的重要特点是自我意识的分化,这种分化就是把自我分成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②用美国社会学家米德的观点看,“理想自我”是一个人自我的主体——“I”;“现实自我”是一个人自我的客体——“me”。说得明白些,“理想自我”是一个人按照道德规则和社会要求形成关于他想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的总观点,其中最重要部分是一个人的志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现实自我”是一个人按照道德规则和社会要求形成的关于他是怎么样的人的总观点,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对自我的兴趣和能力,对自身的社会地位的  相似文献   

11.
社会之进化如同生物进化一样每一种进化与发展都是不可逆的。这便意味着,一旦做出了某种“路径选择”,便永无回头路可走。因此.在每一个发展的关键点上的选择都是“紧要关头”。而我们所处的时代.在历史发展的大坐标系上,恰正处在这样一个必须做出某种选择的“紧要关头”。  相似文献   

12.
刘白羽作为一个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家,对报告文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而其建构并阐释的报告文学“诗意”观,则是他对报告文学理论批评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对报告文学诗意的追寻,实则是对这一文体美的呼唤与张扬。但“诗意”观有着某种概括不周的逻辑缺失。  相似文献   

13.
几年前,有人称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为“历史的终端”。他的意思是经济和社会制度过去发生过根本性的变化,但这已不再是现实的情况了。共产主义的崩溃标志着资本主义将长久存在——当然会在这里或那里进行一些修补,但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在某种程度上,很难弄懂为什么这种说法会是新闻。毕竟,我们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已经将这种观点视为理所当然的。在这个“发现”之前,我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卷首语本期首篇是王东教授总结建国45年、改革15年历史经验的重要论文,也是本刊发表的他研究中国现代化新理论的第二篇论文。作者指出,一个民族的发展道路,与一个人的人生道路,有时有某种惊人的相似之处。45年来,我们走过了“高──低──高”的曲折历程,终于...  相似文献   

15.
钟惺是竟陵派作家的领袖,他的著述除诗、文创作外,还有对历史、诸子、诗歌、戏剧等进行评论的多种专著,研究范围相当广阔。他不仅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也是一位关心现实的进步文人。可惜过去对他的研究很不够,长时期来几乎所有的文学史都把他描绘成一位“脱离现实”的“刁钻古怪”的诗人。这是很不公正的。本  相似文献   

16.
蔡轶 《金陵瞭望》2006,(12):52-53
说到金陵“金箔”的历史掌故.自然说不完道不尽。但要讲继承传世品牌,我们便不能不提起一个人.他就是被人称为“中国金箔大王”。“再现金箔光辉的人”——南京金箔集团总裁江宝全。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政治诉求是与他关注现实、关注底层紧密相连的,鲁迅的选择更多地出于反抗专制、同情弱者的道德立场,是以改变人“吃”人的现实、消除主从关系为宗旨的。鲁迅决不认同权威、集团,决不认同打着某种旗号或以未来的承诺来侵害当下,鲁迅的政治是“反政治的政治”。鲁迅给我们的启示并非如何选择以确保“政治正确”,而是如何具体地关注政治而又不屈从于政治。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他指明了中国现代化的方向——“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中国现代化的动力——“矛盾仍然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中国现代化的原则——“独立自主”与“向外国学习”。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的确,翻开文学批评史常常会使我们陷入困惑之中,这二千年的文学批评史并没有为我们作出“什么是文学批评”的结语。文学批评的历史随着文学自身发展的历史书写下来,因而不可否认文学批评是一种涉及直觉反应和感情的精神活动,然而这种精神活动到底是依据于本文之外的某种客观对象的性质还是纯主观的审美判断活动呢?文学批评有没有客观标  相似文献   

20.
艺术起源是一个历史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庆国同志的《“艺术起源于劳动”说质疑》(载《复旦学报》1982年第3期)一文,不乏某种真识,但他显然是把长期流行的庸俗社会学解释,即把艺术起源简单机械地归结为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视作对“劳动说”的本质性说明,结果歪曲了长期没有得到正确解释的“劳动说”的真正实质。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个过程”。我们认为艺术起源劳动,首先也是把艺术起源看作人类文明的一个历史过程。原始艺术产生的复杂状态远非我们今天的想象所及。人类最初产生的艺术不仅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那些分门别类的艺术,甚至也不是那种所谓“三位一体”即舞蹈、音乐、诗歌结合在一起的艺术,而是一种“不可分割的社会意识的混合体”的“一个方面”。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