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认为佛教传入缅甸的时间大约为公元前三世纪。当佛教传入缅甸后,由于受到当时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而广为流传,致使缅甸社会的各个方面几乎都充满较浓厚的佛教色彩。其中影响较大,面比较广,至今还含有较多佛教内容的是文化领域。缅甸文化受佛教影响较深,而佛教渗透到缅甸文化领域之后,由于它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相结合以及具有滋生、蔓延的土壤气候,所以引起深而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俞春梅 《社区》2009,(8):39-39
一说起宝石、钻石,人们自然就会想到遥远的非洲大陆。其实,在与我们相邻的国家里就有一个用红宝石点缀的国度——缅甸。 缅甸以生产红宝石而闻名于世。缅甸的红宝石润泽无瑕,是鲜艳的鸽血红色,举世罕见,堪称珍奇。东南亚其他一些国家也出产红宝石,但就色泽而言,均无法与缅甸的红宝石媲美。  相似文献   

3.
英占缅甸,威胁我国西南边疆的安全。清朝政府早就得知英要对缅发动第三次侵略战争,但它没有准备去支持缅甸反抗侵略,而是企图派人劝缅对英妥协投降;缅甸各族人民抗英游击战争开始之后,清朝政府对这一正义斗争没有给予实际的支持;英占全缅之后,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要同清朝政府谈判,清朝政府对英存在幻想,致使英国殖民者让出虚名,求得实利的阴谋得逞。云南地方官关心缅甸局势的发展,在他们的奏报中保存了不少有关缅甸人民抗英斗争的重要史料。清朝政府对英国占领缅甸的反应,是由于它既害怕本国人民,又害怕外国侵略者的反动本质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今日南国》2010,(5):19-19
据缅甸《七日新闻》周刊报道,由于世界经济危机导致出口市场萎缩以及价格下跌,缅甸水产出口自2007年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5.
中缅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亚洲地区的重要战场之一。盟国军队包括中国远征军、英国军队和部分美国军队对入侵缅甸的日军作战,最后以歼灭日军主力,把日军驱出缅甸而结束。在中缅战场上,中国远征军起了重要的作用。从中国云南西部和缅甸北部驱逐了日本侵略军,解放了缅甸的大片土地。打通了中印公路。彻底粉碎了日本妄图切断中印公路,包围中国,迫使中国投降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6.
汤先营 《社区》2012,(23):35-35
长久以来,缅甸给人谜一般的感觉,半个多世纪的封闭让外人对这个“隐士之国”知之甚少。常驻久了,不难发现缅甸是个慢节奏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李兴海 《社区》2009,(32):39-39
在德宏逗留了半月,都不曾鼓足勇气跨过边境去看一看那个名叫缅甸的国家。因为时常听闻,缅甸是一个有着严重军阀主义思想的国度,因此,比起其他的国家而言。更意味着永无休止的动荡和不安。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英缅战争过程的分析,探讨了英法殖民者征服中南半岛的策略及缅甸最终殖民化的原因,同时对中南半岛各国对缅甸溃败所作的反应进行评估,以期对殖民化问题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张蕊博 《社区》2012,(29):42-42
在缅甸高校中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即女教师单身的多,终身不结婚的比例高于50%。这和缅甸教师实行地区调换制以及重男轻女、女多男少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战后初期,艾德礼政府在缅甸政策上并没有大的创新,仍然沿用了战时内阁的政策。缅甸总督史密斯由于在缅甸推行与昂山敌对的政策使得缅甸的局势恶化。艾德礼政府逐渐改变了缅甸政策并任命兰斯为新的总督。兰斯支持缅甸民族主义者的政治要求。在经过了一番迟疑后,英国政府最终同意了兰斯的建议。但是由于英国政府的迟疑不决,缅甸的局势恶化,缅甸民族主义者与英国的关系也更为疏远。这一政治局势与缅甸在英帝国战略上的次要性使得缅甸最终在英联邦外独立。  相似文献   

11.
蒋介石为整训远征军、便利反攻缅甸起见,于1942年底决定由陈诚任远征军司令长官。陈诚对反攻缅甸的态度较为消极,但鉴于蒋介石的困难处境仍勉强受命。由于军队积弊深重、财政罗掘俱穷等原因,陈诚对反攻缅甸前景甚为悲观,多次向蒋介石请辞,但均未为其所允准。陈诚在任职近九个月之际离职,原因在于其胃病发作、难以视事,并非由于其与史迪威的合作关系引发蒋介石的戒心。  相似文献   

12.
1995年9月周思来在石林支南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同缅甸、老挝接壤,和泰国、越南为邻。其首府昆明,气候宜人,风景如画;西双版纳动、植物资源丰富,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之称。作为警位人员,因工作关系,我曾跟随周恩来总理来云南近20次。在这近20次云南之行中,我记记描深的有3次:一次是1955年,我跟随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从昆明乘飞机缅甸仰光,到印度尼西亚万隆参加举闻名的第一次亚非会议;第二次是1956年,我跟随周恩来、陈毅应缅甸总理吴巴瑞之邀,经昆明出发到缅甸八莫访问,同时邀请吴巴端到云南芒市畹町镇作客;第…  相似文献   

13.
赵瑾 《东方论坛》2013,(5):44-47
在1826年以前,缅甸的教育为传统的寺院教育。1826年以后,随着英国的殖民统治在缅甸的逐步确立,近代教育体系逐步在缅甸建立。在近代教育体系建立和发展的同时,寺院教育也还在发挥一定作用。1920年以后建立的国民学校也是殖民时期缅甸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殖民政府推行的教育体系虽然饱受缅甸各界批评。但是相对于寺院教育和国民教育而言,它还是比较科学和系统的,它对近代缅甸社会和文化发展还是有一定贡献的。由于殖民政府对缅甸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投入过低,导致整个殖民时期缅甸的教育畸形落后,这对缅甸的发展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这种影响至今犹存。  相似文献   

14.
由于人权、政治以及毒品等问题长期受到西方国家制裁,军政府统治下的缅甸曾被国际社会孤立,从曾经的亚洲粮仓变为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缅甸银行业发展也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处于与国际银行业、国际银行组织割裂的状态,银行业封闭于金融全球化进程之外,成为东南亚地区金融中介水平最低的国家。近年来,缅甸大力推行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与对外开放,银行业也正处于急速变革中,随着中缅两国经贸合作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拓展,两国银行业合作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5.
缅甸在中美印战略棋盘上均有非同寻常的战略地位。分析各国在缅甸的战略利益有助于我们破除思维迷雾,摒弃自大和紧张心态,认清他们的劣势和优势,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化解包围和促进合作。要对美印的外交图谋有所警醒,但最重要的,还在于积极培育面向未来的友好关系网络。  相似文献   

16.
缅甸明顿王在位期间(1853—1878年),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英国殖民者通过两次对缅战争(1824—1826年和1852年),将富饶的下缅甸变成英印政府统治下的英属缅甸,缅甸王朝偏安于上缅甸。到19世纪下半叶法国殖民者也向上缅甸渗透,形成了英法争夺上缅甸的格局。在这种形势下,明顿王一方而对内实行改革,以增强国力,另一方面对外采取了联法抗英的方针。可是这两方面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英国向上缅甸扩张,还包涵有通过上缅甸入侵我国云南的企图。探讨明顿的改革与外交,对于研究近代缅甸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非政府组织是当前缅甸社会发展中的一股新兴社会力量,它在缅甸被殖民时期、军人专政时期以及民主转型的新时期都发挥着作用。它以缅甸政府、民间社会为影响对象,推动缅甸政治社会的现代化。一方面通过民生项目援助弥补了缅甸政府公共治理的不足;另一方面培养了缅甸民众的权益意识,成为缅甸民众利益意识的培育者与权利的维护者,对于改变缅甸民众消极、被动的政治人格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印铁路史略孙武韬,徐鸿芹修筑中印铁路的设想始于近代。19世纪初,英帝国主义入侵缅甸后,即着手于计划开辟印度、缅甸到云南的铁路线,以便进一步侵略我国西南边疆和长江流域,实现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于是,多次派人入侵中印缅边境地区勘测考察路线。道...  相似文献   

19.
中缅边贸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缅边贸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游明谦缅甸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多民族国家,面积676,581平方公里,人口约4,210万。它的北部和东北部同中国西藏自治区和云南省接界,两国边境线长达2,185公里,其中滇缅段1,997公里。中缅边贸主要是在缅甸的掸邦、克钦邦...  相似文献   

20.
《今日南国》2010,(3):39-39
中国公民进入缅甸,持外交、公务护照可免办签证。凡持因公普通护照和因私护照来缅甸都需办理有效签证。缅甸驻北京大使馆和驻云南昆明的总领馆及驻香港总领馆受理办理签证的业务。目前中国云南省已经与缅甸在旅游方面实现了互免签证,旅游者可以到当地的旅行社办理通行证。目前缅甸较常用的签证种类为旅游签证和商务签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