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毒的眼泪     
7岁的乔伊跟父亲一起到佛罗里达州的海滩度假,父亲要到旁边的便利店买包烟,可是乔伊等啊等,一直等到天快黑了,还没见父亲回来。 突然,乔伊看到海水中浮出一顶帽子,像极了父亲的棒球帽!他不顾一切地朝海里跑去,边跑边喊父亲,海水就快要淹没乔伊小小的身子。就在这时,一个约莫八九岁的女孩朝乔伊跑过来,一把抱住他,将他拖上岸。  相似文献   

2.
继母的秘密     
生活可能并非是我们期待的舞会,但既然来了,我们就要翩翩起舞。屠阳憎恨继母。他3岁丧母,7岁时父亲又死了。父亲带继母外出,半路上三轮摩托车跌进深沟,父亲当场死亡,继母则瘸了条腿。安葬了父亲,屠阳和继母相依为命。父亲活着时,继母对屠阳不错;可父亲一死,继母马上像变了个人。一有人告屠阳的状,她马上对他一顿臭骂。放学回家,屠阳被继母指挥得像个陀螺,洗衣做饭,什么都得干。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我回乡下探亲,刚一落座,父亲就颇为激动地对我说:"再过几天我就要入党了,到时,还要到台上举手宣誓呢!"听到这个消息,我打心眼里为父亲感到高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父亲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想不到这个美好的夙愿终于在父亲62岁时得以实现。父亲出身贫苦,在他两岁那年,我的爷爷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从此便杳无音信。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夜里,我的奶奶又狠心地撇下父亲,只身一人离家出走,嫁给了深山里的一个木匠。此后,父亲与姑妈相依与命,饱尝了人间艰  相似文献   

4.
案例背景案主18岁,女,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理科学生。2008年4月初在其奶奶陪同下,前往社区青少年工作中心求助。父母在案主11岁时离异后,母亲离开去外地工作,案主与爷爷、奶奶和父亲生活。父亲于案主15岁  相似文献   

5.
方明和方华(均为化名)是一对孤儿兄妹。方明18岁,方华16岁。父亲原来在某市一童装厂(集体性质)上班,父亲身患精神病、糖  相似文献   

6.
[案例分析] 案例:张琴4岁丧母,一直跟随父亲生活.张琴7岁时,父亲再婚.开始继母对张琴很好,但自从父亲和继母有了一对双胞胎弟弟后,他们就很难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张琴了.张琴更多地帮助家人照顾两个弟弟.随着弟弟的长大,张琴渐渐的觉得自己像个外人.  相似文献   

7.
幼年的孙楠出生于一个艺术世家,父亲是音乐老师,母亲在歌舞团工作。他从3岁开始就跟随父亲学习钢琴和民族唱法,后来又到歌舞团学习吉他和美声,13岁那年,他组织了一支乐队,并且在当地的一次青少年乐队比赛中大放异彩,他也因此声名鹊起。  相似文献   

8.
父亲·烟斗那年,父亲只有十六岁。十六岁的鲜嫩的肩头,开始拉起生活之舟,一寸一寸,在大山的黎明中启航——锄禾日当午时,父亲把烟斗燃得吧嗒吧嗒直叫——把杂草、把土地的贫瘠、把浑身的酸痛、把对收成的忧虑一古脑儿装进烟斗,让燃烧的火种从心头升起,燎原成庄稼成长的欢歌。夕阳西下,父亲坐在啃草的老水牛旁边,随便抓一把一天的辛劳放在烟斗中。于是,在父亲咂吧咂吧嘴唇的节奏中,村头的炊烟竞相飘  相似文献   

9.
老趣     
对于孩提时代的天真活泼、清纯拙朴、无忌无 邪,人们称之为童趣。比照之下,那么老年时代阅历深邃,资历长久,看人看事,见解透澈,似应谓之为老趣。老趣给人以沧桑感,厚实凝重,哲思深寓其中。外国有一则名言:七八岁儿子眼里的父亲是神;十七八岁儿子眼里的父亲是个废物;二十七八岁儿子眼里的父亲呢,却是个勉强还有几分正确性的人;四十岁以后儿子眼里的父亲,已经完完全全是个哲学家了。这段名言昭示我们:老人老趣,弥足珍贵。 随着年岁的推移,到一定的时候,任何人都无法拒绝两样东西:一是皱纹,二是白发。这两样东西常常令人伤…  相似文献   

10.
黄梅 《社会工作》2010,(3):41-45
案例背景 案主18岁,女,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理科学生。2008年4月初在其奶奶陪同下,前往社区青少年工作中心求助。父母在案主11岁时离异后,母亲离开去外地工作,案主与爷爷、奶奶和父亲生活。父亲于案主15岁时再婚,搬离爷爷奶奶家,案主继续和爷爷奶奶生活。  相似文献   

11.
0~7岁孩子的父亲从出生到7岁,女孩子需要受到大量时间的关注和护理。父亲学会换尿布、抱孩子、拍饱嗝、摇晃和深情地凝视孩子的眼睛、鼓励她探索外部世界并为她第一次能控制外部世界而喝彩、全神贯注地玩"把孩子抛在空中"的游戏,这不仅让父亲得到了很大的奖赏,而且也有利于孩子发展。不管父  相似文献   

12.
男孩14岁那年穿越一个城市,到父亲开的公司去度暑假,无意中发现父亲和女助理有暧昧关系,并且还生了小弟弟,已经3岁了,激动、愤怒、怨恨、矛盾和压抑的心情缠绕在男孩心尖,而父亲浑然不知,让他跟那个喊阿姨的小眼睛助理学英语。下班后陪她接小孩。那个小孩有着跟他父亲和他一样的大眼睛,跟屁虫似的追着喊他明哥哥。他当着那个女助理的面总是推着那个小跟屁虫:“你好烦,走远点!”小弟弟总是回头向他妈妈告状:“他为什么不喜欢跟我玩,我不乖吗?”在男孩面前父亲克制自己不去抱小弟弟,当小弟弟要扑向父亲时,父亲总是问:“你爸爸干什么去了,出差还没回来吗?你认  相似文献   

13.
一起去看     
刘心武 《东西南北》2009,(11):54-54
儿子九岁那年,父亲跟他说:“带你去看球!”儿子高兴得跳起来。到了看台,儿子只顾吃冰棍,吃了冰棍又扭着身子要喝汽水,父亲生气了:“你再这么磨人,下回不带你来了!”父亲教给他如何看球,他知道了什么叫角球,什么叫点球。  相似文献   

14.
雪小禅 《东西南北》2009,(10):14-15
他是恨他的。虽然,他是他的父亲。父亲算什么?钱算什么?十三岁的夏天,他因为肚子痛,提前回了家,母亲出差了,打开门的刹那,他看到一双粉色高跟鞋,而母亲是从来不穿高跟鞋的。  相似文献   

15.
接纳与尊重     
汪慧萍 《社会工作》2010,(11):35-35
今天,小清(化名)的父亲来到站里接她。本着对未成年人保护、负责的原则以及社工的服务职责,我决定和她父亲聊一聊。我们找了个人少的地方坐下。微风吹来,隐约能闻到小清父亲身上散发出来的酒味,并从他的言行看,说话颤抖,手也很不自然地在颤动。可见,小清父亲应该是因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无处发泄,不得不借酒消愁,从而形成了酗酒习惯。虽然还只是十一二岁的孩子的父亲,其一脸的沧桑,写出了生活的艰辛。  相似文献   

16.
忆君 《东西南北》2009,(10):47-47
她叫陈立,今年27岁,在她3岁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虽然父亲带着她四处求医,但这个聪明又漂亮的女孩却从此再也没能站起来。  相似文献   

17.
方明和方华(均为化名)是一对孤儿兄妹。方明18岁,方华16岁。父亲原来在某市一童装厂(集体性质)上班,父亲身患精神病、糖尿病、心脏病,后从1988年开始不上班,在家吃劳保,每月劳保金74元,后来社区居委会为他们办理了低保(每月356元),直至2005年4月15日在医院过世。母亲在13年前就失踪了,外婆年事已高,且因母亲失踪一事怨恨方华的父亲。两家从不来往。  相似文献   

18.
以往回老家,倘若父亲不在院子里,我们问父亲的去向,母亲若是开口应了,我们自然便已知晓,母亲若是笑而不答,我们无需追问也已心知肚明,父亲一准儿打牌去了.母亲不止一次跟我们感叹,你父亲这个毛病恐怕永远也去不掉了.父亲亦不止一次向母亲坦言,我惟有这么一个坏毛病恐怕得带到棺材里了.近些年来,母亲早已不像过去那样干预父亲打牌.父亲闲工夫多了,人不怕忙就怕闲呢,再说眼瞅着已是奔七十岁的人了,由着他自己的性子去吧.  相似文献   

19.
父亲     
父亲曾生活在一个殷实之家,但在他六岁和八岁的时候,父母先后病故,家道从此中落.十六岁那年,村里来了一个微商,他向村民描画了大上海。于是,三兄弟中胆量最大的父亲,怀揣微商的亲笔信,居然只身闯荡天下。县城兰溪,城边清澈的兰江是钱塘江的上游。走过江面上用小船连接而成的浮桥,就是县城。父亲清楚地记得乡塾老先生颇为自豪地再三念到的唐代诗人成叙伦的《兰溪体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那时候,还没有兰溪到金华的铁路,父亲坐汽车抵达金华,换乘火车去上海。大车隆隆驶上…  相似文献   

20.
我叫陆良康,生于1926年10月29日(阴历),属虎,今年71岁,老家在浙江省宁波不鄞县横溪镇河头村,听家中老人说我爷爷是种田人,父亲在他17岁时去上海学生意,在洗衣店里学洗。烫西服,主要为租界里的外国人洗烫衣服,后经我爷爷的一位撑德国邮轮(撑船,意为在船上干事或是海员)的朋友介绍,我的父亲也上了一只德国船,在船上为游客洗衣服,那时他约2526岁,未婚。在第一次撑船结束后,父亲回到宁波老家,与我母亲结婚了,她那时才18岁,他们是同乡人。我是家中的老大,母亲生我的那年19岁,以后又有2个弟弟,2个妹妹,我比最小的弟弟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