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吃完正月十五的汤圆儿,再把嘴角沾的芝麻花生一擦,2012年的春节就算是过完了。可这个春节到底过得怎么样呢?每个人心里可能都有不一样的滋味。孩子们为拿到压岁钱而雀跃,大龄青年为父母逼婚而烦恼,中年人为各种各样的人情往来而忙碌。那么老年人呢?对他们而言,这个年又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有的老人,这个年过得如此闹心,甚至,过了不如不过。  相似文献   

2.
正许多人,在人际交往中会无意识地强求别人的喜欢。所以他们的精力经常放在如何提高情商上,喜欢猜测对方的喜好、照顾别人的情绪,每天出门前照镜子:我这样得体吗,可爱吗,别人会喜欢我吗?这种人际交往方式,成本很高。因为"喜欢"是一种感觉,一万个人有一万种感觉,你必须让自己适应不同的人、不同的感觉,在每个人身上花费不一样的心思。并且最终,他们喜欢的,可能也并不是你这个人,而是你在他们身上花的心思。  相似文献   

3.
两年前,我来到意大利波罗尼亚大学教授汉语。面对班上陆续出现的亚洲面孔,我的第一反应是,他们是中国人吗?他们说汉语吗?其实,他们大多是在这里长大的中  相似文献   

4.
芳香的色情     
沉思  Robfin 《女性大世界》2004,(5):132-134
你还记得上一次的温存是什么时候吗?你还记得当爱人的手抚摸过肌肤时那种战悸的感觉吧?在这个忙碌的城市里,埋首在案头永远都忙不完的工作中,有多少人和你一样已经忘记爱和被爱的感觉,有多少情感已经变得粗糙不堪?好吧,把这样的问题留给别人回答吧,你且跟着我,一起走进精油世界,让我们试着请求它们的帮助,看看能不能找回爱与被爱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不知怎么回事,现在有许多女士都变成了独身女人,她们有一的早已过了生育孩子的最佳年龄,还一个人游哉悠哉的;有的婚后不久,就逃离了围城;有的离开了那个令人伤心失望的男人后,独自带着孩子生活,再也不愿重蹈婚姻的覆辙。独身女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正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独身女子,你快乐吗?你在寻找什么?你又在烦恼些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让我们走近独身女性。  相似文献   

6.
西欧之旅     
李建良 《职业时空》2005,(13):30-30
成功的事业是我们孩提时的梦想,幸福的生活系着我们毕生的追求。每个人都有一个伟大的梦想:每个人都在追求生活的目标。然而,在我们身边却有多少志向高远、才华横溢的人,他们有的几乎一辈子都在庸庸碌碌地过,总有怀才不遇的感觉。不是他们没有梦想:不是他们未曾努力过:更不能说他们无能!其实,世界上所有正常人的智商都相差无几,但为什么结果却有着天地之差?关键在于之前你做了什么样的选择。成功从选择开始,它不在于你曾获得什么;或者你拥有什么,而在于你克服了多少。  相似文献   

7.
<正>幸福就是不知道,什么都知道了就没意思了。你敢说自己从来没有撒过谎吗?哪怕是善意的谎言。你敢说心里没有什么不便告人的小秘密吗?即使最爱的人也不想让Ta知道。  相似文献   

8.
在南京市中华门外20余公里的那座峰峦叠翠的祖堂山南麓,有一个“不幸者”的乐园——南京市祖堂山精神病院.这里常年收治着200余名重症精神病患者,有的人有着各类恶性犯罪史,有的人则被现代医学诊断为无法治愈,他们中的许多人将在这里度过余生.他们把这里当作救助自已的圣地和重返社会的阶梯,他们又象孩子依赖母亲那样,与呵护着自己的120余名白衣天使牵手同行.近日,我们来到这里采访,许多病人的不幸遭遇让我们深感同情,而这里的医护人员深厚的爱心,也让我们深受感染.希望这一组故事,能对生活在紧张节奏中的现代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成功的事业是我们孩提时的梦想,幸福的生活系着我们毕生的追求.每个人都有一个伟大的梦想;每个人都在追求生活的目标.然而,在我们身边却有多少志向高远、才华横溢的人,他们有的几乎一辈子都在庸庸碌碌地过,总有怀才不遇的感觉.不是他们没有梦想;不是他们未曾努力过;更不能说他们无能!其实,世界上所有正常人的智商都相差无几,但为什么结果却有着天地之差?关键在于之前你做了什么样的选择.成功从选择开始,它不在于你曾获得什么;或者你拥有什么,而在于你克服了多少.  相似文献   

10.
在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各种娱乐活动精彩纷呈,让人眼花缭乱。很多人说,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从来不愁找不到娱乐方式,从来不会因为想不出去哪儿玩而苦恼。那么,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人们,工作与忙碌之余,究竟偏爱哪些消遣方式呢?  相似文献   

11.
在香港690万市民中, 有23万因残疾、失业等原因而申请『综援金』的人。持『综援金』卡的人,除了每月领取2500元港币的救助金外,他们还能得到什么帮助?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中,社会工作者,奉献爱心的义工们能走进他们的生活吗?  相似文献   

12.
"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带着和朱自清一样对时光飞逝的慨叹,职场人又迎来了一年的尾声,他们收获了什么,失落了什么,又在期盼着什么呢?为此,《职业》杂志与智联招聘联合推出的特别调查——2007,你过得还好吗?透视职场人在过去一年里的酸甜苦辣,总结过去,寄新期望于未来。  相似文献   

13.
又来水变油     
被称为“全国的先进典型”的“共产主义村”村民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从报刊上早就反复读到过不少。我完全相信这绝非“客里空”的宣传。他们村里3000人为什么凭什么可以过着如此富裕的日子,财富从何而来,读过《资本论》的我也从村办企业里六个工人中有五个是外地打工的比例中找到了答案。我惟一闹不明白的是:发生在这个村的一切,端的是完全符合毛泽东的意图吗?如果毛泽东活着,他会点头同意这个村如此这般地走上富裕之路吗?  相似文献   

14.
精神这个词我们只能意会,难以言传。当我们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一个姑娘或小伙让你猛然眼前一亮,你心里会暗自赞叹:真精神!我想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感觉!真精神是什么,好多人能够感受到,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说清楚的!仅仅是漂亮吗?也不是。有的人很漂亮,但是缺乏内涵,更像“花瓶”;有的人不算很帅,但是举止优雅得体,谈吐不凡让你赏心悦目;有的人看着顺眼,气度不凡,举手投足有一种特别的气质,  相似文献   

15.
西安是一座东方古城,早在千年以前的汉唐盛世,长安城内便随处可见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时间来到21世纪,城市名称虽有点不同,但这里的人依然好客,这里的文化氛围依然浓厚。2010年共有来自104个国家或地区的54万外国游客来到西安,还有近8000外籍友人在西安长期居住。他们生活在西安.行走在西安,感受着西安。他们是新西安人,是西安的一部分,与所有西安人一起,推动着这座城市走向未来。本文怍者采访了几位生活在西安的外国人,用笔和镜头记录下了他们的古城生活。  相似文献   

16.
当很多父母为孩子升学、考试等问题发愁时,你想到过吗,有不少人仅仅为了能生一个孩子在东奔西走地寻医找药。为什么上天赋予的、几乎人人都应当具有的本能,他们却没有呢?命运为什么会如此为公正?他们到底做错了什么,要受到这样的惩罚?  相似文献   

17.
在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各种娱乐活动精彩纷呈,让人眼花缭乱.很多人说,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从来不愁找不到娱乐方式,从来不会因为想不出去哪儿玩而苦恼.那么,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人们,工作与忙碌之余,究竟偏爱哪些消遣方式呢?  相似文献   

18.
二奶子女,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经历的是怎样一种人生?在一种尴尬或者隐秘的父母关系之下,他们过得好吗?  相似文献   

19.
入眠 《现代交际》2006,(2):10-11
走在城市的街头,你随时都能碰到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已经习惯了漂泊,走南闯北;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谈吐文雅,衣着光鲜,意气风发;他们拿着丰厚的薪水,出有车、居有房……人们称他们为白领。白领,如今是一个高雅时尚的代名词,但是头顶这一桂冠的人,又有几个过着如他们的名字一样光鲜的生活, 在他们这些“光鲜”的背后,又掩藏着什么呢? 我们把目光放在了上海、深圳、北京、广州这四个大城市,走近他们,看到的是一个个被房贷、车贷、婚恋和充电压得疲惫不堪的身影,看到的是一群“拿着白领工资过着蓝领生活”的人……  相似文献   

20.
人们在利用网络聊天软件与别人聊天的时候,说的一句"在吗",从说话人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初衷是什么?其目的何在?对于所问的"在吗"有什么作用?而"在吗"?这句话本身有什么特点?对于听话人来说,他们在收到"在吗"这一信息时的想法是什么样的?对这些问题,本文欲从语音、词汇、语法、语用这些语言的要素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