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朱自清是现代著名散文家,也是一位颇有影响的诗人。但长期以来,人们很少谈他的诗歌,他也未给自己编过一本诗集,这真是件憾事。 朱自清的新诗作品并不丰饶,而且多数作于青年时期,但他一生与新诗有不解之缘。从一九一九年二月二十九日他创作第一首题画诗《睡吧,小小的人》开始,他先后在《新潮》、《晨报副刊》、《时事新报·学灯》、《小说月报》、《诗》等报刊发表了六七十首诗作。一九二一年他参加了文学研究会,次年创办中国第一本诗刊《诗》,由朱自清和刘延陵、俞平伯,叶圣陶主办。一九二二年,文学研究会出版了文学丛书之一《雪朝》,内收八位诗人作品,公推朱自清首席。后又编成诗、散文合集《踪迹》。此后,他潜心新诗理论研究,写了许多有价值的诗论。《新诗杂话》一书是他研究成果的集萃。与此同时,他仍不断受诗兴趋遣,写出一些新诗。  相似文献   

2.
刘大白是“五四”时期白话诗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诗人。他著有《旧梦》和《邮吻》两个诗集。《旧梦》1930年改版重印时,经过剔除、添补、移动、订正,分编为《卖布谣》、《丁宁》、《再造》、《秋之泪》四集。刘大白的新诗题材广泛,内容纷杂,风格不一。就内容来说,他的诗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3.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潘颂德同志撰写的《中国现代乡土诗史略》已由吉林省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潘颂德同志经过多年的研究,从乡土诗歌作品的实际出发,从史的角度初步勾勒了我国现代乡土诗的发展轨迹,对五四以来涌现出的乡土诗人及其诗作作出了比较公允、客观的评价,其中有不少新颖的见解,令人耳目一新。《中国现代乡土诗史略》共分四章: 第一章滥觞期——五四时期的乡土诗第二章充实期——二十年代的乡土诗第三章发展期——三十年代的乡土诗第四章丰收期——四十年代的乡土诗在一章中主要介绍了刘半农、刘大白、康白情的乡土诗。处于滥觞期的现代乡土诗主  相似文献   

4.
郁达夫对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独特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达夫虽以诗和小说闻名于世,但他对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发展和繁荣也作出了独特而多样的贡献.他既是传记文学作家,也是中国现代传记理论的奠基者之一.郁达夫的传记文学创作不拘一格,种类繁多,很难用中国古代传记体式──史传、杂传、散传、专传和纪传体小说──来规范和分类.从其创作实际看,主要有自传、文人传记、回忆录、日记书信和纪传体小说等五种类型,其间都有优秀作品传世.郁达夫对现代传记理论也有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写有《所谓自传也考》、《传记文学》、《什么是传记文学?》、《日记文学》和《再谈日记》等文章,对现代传…  相似文献   

5.
冯雪峰同志(1903—1976)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介绍者之一,是重要的鲁迅研究者,是著名的作家和文艺评论家也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然而,冯雪峰的名字最早却是出现在诗坛上,他是作为一名青年诗人,踏上文学道路的。有人评价他的诗是“真实的诗,真正的诗,革命的诗,美的诗”,“已经成为中国现代诗史上一块磨灭不掉的路碑”。雪峰的诗作,据冯夏熊等编辑的《雪峰的诗》所载,共计七十七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间一向有种不对等的交流,一般中国学者熟知西方文学经典,但西方人并不掩饰他们对中国文学的无知。这种现象发生在今天,个中原因有其值得探讨的复杂性。中国的文学经典《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给自己和知友们看的一部感伤忆旧录,他从来没有、也不屑于承认自己是作家,无意将其发表,更不愿意用它牟利或谋生。这与同时期的欧洲作家有着根本的不同,他们都是很自觉、自知的作家,有鲜明的读者意识和市场考量。我们将曹雪芹与他同时代的西方作家进行比较研究,就凸显出曹雪芹在当时世界作家中的独特地位及创作意义。  相似文献   

7.
郑梦周是高丽后期著名的性理学家,又是著名的汉诗作家,他一生写了不少诗歌,《东文选》收有他的诗歌38首,现在对于其汉诗和中国文学的关联研究大都以使行诗为主,其实其诗歌创作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这些诗歌内容反映了对时局的看法和对性理学、中国文化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理解,语言使用上经常借用中国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以及文人墨客的诗语,使自己的诗歌带有强烈的中国传统诗歌形象含蓄的艺术特点。这是中国古典文化在域外延伸的重要事实依据,也是世界汉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可谓在中国文化的域外传播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撒拉族的文学大致可分为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民间文学有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叙事诗等,它们以其独有的魅力,口耳相传于撒拉族群众之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他(她)们主要的也是唯一的文学形式。 新中国成立以后,撒拉族才出现了自己的第一代诗人,韩秋夫首先敲开了诗歌殿堂的大门。他的第一首诗《二月的庄子羞了》在《延河》文学杂志的发表,标志着撒拉族作家文学的  相似文献   

9.
我最初认识李赛时,他是云南一个地区师专的青年教师,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一些诗歌作品。我欣喜地陆续读到了他在《诗刊》、《人民文学》上发表的诗。他的长诗《圣母》在1995年第9期《人民文学》刊出后.曾引起评论界的关注,被称为“具有史诗精神的佳作”更令人高兴的是,在教学岗位上的彝族青年诗人李春,不但学诗,也积极从事文学的研究和评论。1994年,我读到了他24万字的文学评论集《作家的艺术世界》(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集子中,既有大量研究和评论云南各民族老中青作家作品以及全省文学发展态势的文章,也有放…  相似文献   

10.
叶梦得现存笔记作品有《石林燕语》、《岩下放言》、《避暑录话》、《玉涧杂书》。其文学史料价值主要体现为:记载文人轶事提供作家研究资料,记录诗事轶闻可助考查诗文写作背景;因其记载得以保存已失传作品,为宋诗辑佚提供材料;考证诗文相关诗事、词语、典故,为后人作注提供参考。评论作家作品,体现其文学主张,也可了解其时文坛趋势,具有文学思想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1.
赵树理是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他的创作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大众化、通俗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表面上看,他的许多广泛流传的作品都是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在《讲话》精神的直接指导下创作产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诸多著作都持此观点。事实上赵树理看到《讲话》之前,其代表作《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已经创作完成了。赵树理文学现象与《讲话》精神的吻合是时代的必然、文学发展的必然。文学史著作应当对此进行客观的、全面的、正确的分析,探究赵树理文学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12.
梁宗岱(1903—1983),广东新会县人,现代诗人,文学翻译家,教授。除了创作和译作外,论著有《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屈原》、《非古复古与科学精神》、《直觉与表现辨》、《论神思》。读《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如打开五光十色的百宝箱,文笔优美,诗意葱茏,真知灼见眩目耀眼。他既是诗人,又是诗论家;既有中国古典文学修养,又通晓西方近现代诗歌,特别是直接师承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大师梵乐希(今通译瓦莱利)。这就决定了他长于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研究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从而奠定了  相似文献   

13.
吴宓1931年6月在巴黎游学时所作的英文散文诗,是目前所见他的唯一一首英文诗歌。这首英文诗歌对吴宓研究以及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价值还不曾引起足够的关注。该诗创作时,吴宓与毛彦文的感情正处于若即若离之中,而同时又与一美国女子亲近,其个人感情际遇及对婚恋的观念自然构成了解读的重要背景。我们还可以从当时的文化论争来理解这首诗歌的意义。在《学衡》时代,吴宓的态度和思想与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胡适等的观点相左,基本属于文化保守派。在主编《大公报.文学副刊》时期,吴宓对白话的态度已经趋于宽容。1931年5月,胡适撰文质疑《大公报》不用白话,《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则表示要白话文言并重。吴宓的这首英文散文诗也可以看做是对此事件的回应,可以看做是他对新诗态度的改变的开始。但在表面的改变之中,吴宓的这首诗仍然坚持了他所认定的诗歌的根本精神和艺术原理,并体现了其做人为文的一贯风格。  相似文献   

14.
日本近代文豪夏目漱石向以小说家著称,对于他所创作的大量汉文诗,学界却少有评价。然而,该作家一生写作汉文诗二、三百首之多,其中不乏精品,写作的时间跨度也大大超过他的小说创作。以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视角对夏目漱石的汉文诗进行探示,当能昭显该作家文学活动的别一种面貌,从中亦能把握到中国文化与文学对夏目漱石能动影响的脉冲律动。  相似文献   

15.
西湖与宋词     
一谈宋代的西湖词,得先以唐代的词作引子。李白、杜甫都到过浙江,而都没有西湖诗;第一位作家使西湖在文学上得盛名的是白居易。在他许多诗篇之外,还有一首《忆江南》小令,那是唐人第一首詠西湖的词。这首词编在他的《白氏长庆集》。卷六十七,是他在唐文宗开成二年(八三七)退老洛阳时回忆江南旧游之作。词共三首,第一首泛写江南风景;第三首写苏州;第二首忆杭州的是:  相似文献   

16.
<正>像波兰作曲家萧邦在西方音乐史上以"钢琴诗人"名世一样,朱英诞这个名字,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就意味着诗。自1933年在报刊发表新诗《印象》起,至1983年创作最后一首新诗《飞花》后不久谢世,朱英诞的写诗生涯长达整整半个世纪。他一生留下了三千多首新诗,一千多首旧体诗,可以说是以诗始,也以诗终。他曾自称"一个大时代的小人物",但他以他自己与众不同的诗,新诗和旧诗,还有同样与众不  相似文献   

17.
吴芳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爱国诗人。其诗内容丰富,有大量揭露军阀残民、反映民生疾苦、歌颂革命志士、赞美传统文化以及抗日救亡的政治诗,还有许多优秀的写景叙事诗、地方风物诗。其诗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白屋体”:既有传统诗歌丰富深刻的意境,又具备新诗诗体自由、不拘字数、行数、自由用韵等特征。在当今新诗诗体形式还没有真正解决、还需重建的今天,“白屋体”诗无疑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来,亚裔美国文学不仅成为了美国族裔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成为美国文学中的一大亮点——老一代作家进入经典作家的行列,新作家不断涌现,其作品也总有一鸣惊人之处。相应的族裔美国文学研究,也逐渐成为美国学术界的热点之一。在国内,特别是在近十年之内,亚裔美国文学研究突飞猛进,有了很大的起色。本期编发的美国族裔文学方面的三篇文章,其最重要的特点是:一手材料、观点新颖、探讨深入。美国诺维奇大学副校长黄桂友教授是具有国际影响的华裔学者,在亚裔美国文学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族裔文学研究中的全球视野》的访谈中,阐释了自己在编辑和撰写系列族裔文学研究著作时的一些洞见,对中国研究美国族裔文学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语言的背叛:移民作家的位置在哪里?》详细地介绍了美国著名华裔作家哈.金的最新评论著作《移民作家》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移民作家与代言人、移民作家的位置等问题做了详细的探讨。《诗情画意背后的那段历史》是国内少有的专门评论越南裔美国文学的学术论文,所评论的《我们都在寻找的那个土匪》是越南裔美国文学中最新的重要作品,在大陆尚无译本。我们希望这三篇文章能够对中国的族裔文学特别是亚裔美国文学研究起到一定的推...  相似文献   

19.
刘永济的《唐人绝句精华》编选于1959至1963年间.就学术宗旨而言,刘永济认为,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产物,王士祯所编选的《唐人万首绝句选》,其不足显而易见,《唐人绝句精华》就是为了弥补其不足而编选的.《唐人绝句精华》的贡献主要在三个方面:刘永济对清代神韵说在诗学发展脉络中的地位及诗学背后的社会人生境况做了言简意赅的阐释;所选唐人绝句兼顾了具有神韵美感的诗和虽不符合神韵旨趣但却有其独特长处的作品,例如杜甫、杜荀鹤的许多绝句;刘永济的“释”即作品解读不仅有助于读者了解所选作品,而且有助于读者认识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许多层面.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当代国家文学的建构,既是现代民族国家文学发展逻辑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特殊性的体现,但其体制化资源却主要来自前苏联。从上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俄共(布)中央委员会和联共(布)中央先后发布了《关于党在文学方面的政策》的决议、《关于改组文艺团体》的决议,并于1934年8月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奠定了前苏联国家文学的基础,展现出现代民族国家语境下新的国别文学发展愿景及其发展路径,对我国当代国家文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重庆作家罗广斌、杨益言的长篇小说《红岩》的创作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中国当代国家文学构建的一个代表和缩影,并为新中国国家文学提供了创作范式,创造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