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心语心愿     
郭华悦 《老友》2010,(5):44-44
亲爱的妈妈:我长这么大从没有为您写过什么,也没有对您说过什么感激的话,但您对我的关心和倾注的心血,点点滴滴都让我铭记。您给了我生命,而我则成了您永远的牵挂。养儿方知育儿难,当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更能体会您和爸爸把我抚养成人的不易。  相似文献   

2.
心语心愿     
《老友》2009,(3):45-45
老伴:转眼之间,你我携手走过了五十多个春秋,我俩齐心协力,渡过了无数难关,终于筑起了我们的温馨家园。为了这个家,我们不怕一切困难,终于迎来了一片蓝天。尝尽了过去的苦,换来了今天的甜。感谢党的  相似文献   

3.
心语心愿     
《老友》2009,(8):43-43
我想对年轻人说:请你们像爱护年幼的孩子一样爱护年老的父母,因为父母就是这样爱护你们的,这是回报,也是在储蓄你们的未来。——潘相国(江西宜春市)  相似文献   

4.
心语心愿     
赵昆明  胡新昂 《老友》2009,(5):43-43
周末去乡下探望公婆。婆婆笑吟吟地递给我们一张照片看,照片上,婆婆和公公肩并肩地站着,满脸微笑。原来,前天是二老的金婚纪念日,两位老人没有惊动我们儿女,只是简简单单地吃了一顿饭,然后去照相馆拍了这张照片以此纪念。  相似文献   

5.
心语心愿     
《老友》2009,(2):46-46
我发现周围有不少朋友像我一样,父母在农村,他们的父母都不愿进城。除生活不习惯外,大多是由于进城来后,怕看到城市人鄙夷的眼光。  相似文献   

6.
心语心愿     
《老友》2010,(2):41-41
爆竹声声辞旧岁,张灯结彩新春来。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十分想念我的大儿子。我想对他说:你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再踏新征程,  相似文献   

7.
心语心愿     
大斌 《新少年》2010,(9):8-8
又快到教师节了,抚顺市顺城一小的孩子们不由得怀念起上一个教师节。那一年,也是在教师节之前,顺城一小的学生们人人都分得了一张心愿卡。他们被告知,可以把自己的愿望写上去交给老师。  相似文献   

8.
《老友》2010,(2):39-39
我们在本刊为您和亲人之间搭一座互通的心灵桥梁,您可以送出祝福,或表达其他心意。请把您最想与对方说的话以直接告白的  相似文献   

9.
丘生 《中华魂》2013,(3):28-29
在中华大地上,正在兴起一股古城再造风。河南开封斥资千亿“再造汴京”引起舆论哗然,而声势浩大、耗资百亿的山西大同古城再造早已捷足先登,在2008年就已破土动工。  相似文献   

10.
老人的心愿     
翁志刚 《社区》2005,(7):54-54
小区有个老人姓刘,叫什么名字很少有人能说得上来,人们都称他刘师傅。刘师傅70多岁了,背有些驼,耳朵也有点不灵便。每逢天气好的时候,他总是和老伴走到楼下的草地上去晒太阳。小区里的很多人都认识他,老俩口往那儿一坐,会时不时有人走过来跟他们打招呼,有时还会聊上一会儿。接触多了,大家就知道了他们有三个儿女,据说都生活得不错。但是没有一个人见过他们的子女。一天,邻居张阿姨买菜回来,看见刘师傅一个人坐在草地上,就走过去问道:“刘师傅,一个人啊,老伴呢?”刘师傅侧过耳朵,用拿手比划着说:“大儿子住院,老伴过去帮忙了!”“您儿子是……  相似文献   

11.
永恒的母爱     
晓蓉 《社区》2008,(27):61-61
去年秋天,年过八旬的外婆突然得了老年痴呆症。一向聪慧善良的她,变得令人不可思议。她先是不认得外公,坚决不许这个“陌生男人”上她的床,并强行把他推出门外,害得外公只好与我弟弟同居一室。然后,她又一声不吭地出走了,急得全家人兴师动众、八方寻找,并在报纸和电视上发布寻人启事。幸亏城郊一对好心的夫妇收留了外婆,但她怎么也说不清要去什么地方,原来她突发奇想,想要找到自己童年时的家。  相似文献   

12.
母爱一瞬间     
母爱是我们情感栖息地,母爱是我们生活的动力,母爱是我们远航的罗盘……  相似文献   

13.
《人生与伴侣》2007,(9):M0002-M0002
偶尔从朋友那儿借到贵刊,读后却被牢牢吸引。从贵刊中,我对爱情和婚姻有了更深的理解,爱情是美好而浪漫的,而婚姻却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如果用爱情来衡量婚姻的话,那到最后,每个婚姻都得解体。读了贵刊,我有一种;中动、一种想法,我想用我手中的笔,把我身边的人、事都记录下来,寄给贵刊。我把这个想法和老公说,老公直撇嘴。是啊,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村妇女,有这样的想法是让人笑话的,但我还是想试试。  相似文献   

14.
何以为报     
邓笛 《今日南国》2009,(14):73-73
你1岁的时候,她喂养你,给你洗澡。你何以为报?哦,你整夜哭闹。你2岁的时候,她教你走路。你何以为报?哦,你不理睬她的呼唤,踉踉跄跄地乱跑。  相似文献   

15.
亦夫 《人生与伴侣》2006,(11):41-43
2006年6月9日,一个年轻人和一个中年男人用轮椅推着一个女性病人来到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看到病人后,医生护士全都呆住了:她的腹部大得出奇,即使是两年前收治的一个足月的五胞胎孕妇,与她比起来也算是小巫见大巫。两个护士小声嘀咕:莫非是个十胞胎吧?其他前来看病的病人和家属也都纷纷称奇。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土家族女诗人,冉冉一直是当代诗歌评论关注的对象,但以往的研究大都注重她的民族身份和性别角色,关注她诗歌内部的情感和艺术表现方式,很少注意到生活环境的迁徙和时间的流变给她诗歌创作带来的变化。事实上,冉冉的诗歌创作近年来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中年化”特征:体认到现实的世故,依然对生活充满希望;坚持自我修养和精神提升,从容和淡定地面对生活;关爱子女成长,用母爱包容并理解一切。与此同时,冉冉的诗歌艺术更加成熟,她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存在,其意象和思维的跳跃足以显示出她诗歌语言的强大张力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当代华语电影史上,曾出现过三次少林电影热,而作为少林武术发祥地的河南,却始终未能形成少林电影及少林文化的品牌产业。仔细梳理研究三次少林电影兴衰流变的轨迹,可以发现这些电影对少林寺和少林武术内涵缺乏起码的认知与理解,造成少林地域性漂移沦落到镜头盲区,它所代表的中原文化完全被遮蔽与放逐,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少林电影。河南要拍摄出真正呈现少林武术与少林文化的少林电影,其关键是以理论研究为依托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发现本土人才,凸显少林文化的地域性和中原文化的厚重感,这是避免与港台功夫片同质化的唯一途径。当下在河南建立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进程中,开发以少林电影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将少林电影打造为河南文化品牌,具有非常重要及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山西老年》2013,(11):30-30
罗长姐,土家族,1928年9月出生,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湾潭镇九门村村民。35年来,罗长姐精心照料在部队执行任务时不幸患上乙型脑膜炎、严重智残、按政策应由政府抚养的儿子。虽然充满艰辛,甚至被儿子打瞎一只眼睛,但她始终无怨无悔,悉心照料。“儿子是立过军功的军人,我是军人的母亲。绝不能给国家和部队添麻烦,给儿子脸上抹黑。”  相似文献   

19.
李立功 《老友》2012,(11):22-23
清理旧书籍时,我发现一部电视连续剧的剧本《吴有训》。这是反映江西籍著名物理学家、杰出的教育家、新中国科研事业的领导人之一——吴有训事迹的人物传记片。翻着这本已经发黄的电视剧本,想到今年正是吴有训先生诞辰1 15周年,也是先生逝世35周年,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大约在2002年,当时我还在省广播电视局局长的任上。有一天,高安市一位叫刘裕黑的同志来到我的办公室,送给我一本他和其他作者共同撰写的电视连续  相似文献   

20.
晨光 《社区》2004,(10):47-49
王志文深情地说:“我父亲去世早,母亲一直守寡到现在。在我的心目中,母亲就是一座伟岸的大山,她用瘦弱的肩膀承担着生活的风雨,艰难地把我们三个儿子抚养成人。我走的每一步,都凝结着母亲的心血和汗水。”母爱焐暖他孤独的童年王志文出生在上海一个工人家庭,他们兄弟三人,上面有两个哥哥。小时候,父亲就经常带他们兄弟三人去看电影,王志文至今还记得当时看过的《渡江侦察记》、《永不消逝的电波》、《早春二月》等影片,那是他最初的艺术启蒙。然而,童年的欢乐是短暂的。13岁那年,一场车祸夺去了父亲的生命。那时候,王志文三兄弟都还在上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