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单位自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位与自然人作为犯罪两大主体,都应该存在自首问题.单位自首的主体包括单位犯罪参与者、单位内部监管机构.对单位直接责任人员及其授权人员一般自首的认定与处罚,应当充分考虑单位犯罪的整体性、主体二元性、处罚双重性以及各犯罪成员的共犯性质等,并兼顾不同单位成员在单位犯罪中的作用和地位,加以综合分析判断.非单位直接责任人员及其授权人员的单位成员代表单位自首,只成立单位自首,个人不能成立自首.  相似文献   

2.
单位犯罪是自然人共同犯罪与单位整体犯罪的统一,是一种法律拟制;单位共同犯罪要以实施单位能够单独构成的犯罪为前提,但自然人能与单位共同实施自然人不能单独构成的犯罪而成为单位的共犯;单位成员能与单位合作构成共同犯罪;单位也可参加或者组建犯罪集团。  相似文献   

3.
在单位犯罪理论中,单位犯罪的罪过是单位犯罪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单位犯罪的本质,单位犯罪的罪过具有二重性,与自然人犯罪的罪过区别也在此;厘清单位犯罪的罪过内容、形式以及单位共同犯罪的罪过对单位犯罪的定罪量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单位行为是单位在其整体意志支配下实施的为单位谋取利益的行为。单位行贿罪的犯罪对象包括非国有单位。针对不同的犯罪对象,单位行贿罪的犯罪客体存在差异。应该根据犯罪对象的性质来区分行贿罪、单位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应该比照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规定不同等级的量刑幅度。《刑法》不应该对单位行贿罪规定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刑法中规定了单位犯罪和立功制度,但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对于单位立功存在较多争议。首先,犯罪单位可以成立立功;其次,犯罪单位的立功存在于单位犯罪成立之后,判决、裁定生效前;再次,犯罪单位立功和其责任人员立功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体现单位意志;最后,犯罪单位立功的客观表现形式与自然人立功相同。   相似文献   

6.
纯正的单位共同犯罪是单位和单位共同实施的犯罪。在单位犯罪中主从犯的认定,纯正单位共同犯罪中同一个单位直接责任人员主从犯的认定,纯正单位共同犯罪中属于不同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主从犯的认定,都是司法实践的一些难题,为此应根据罪刑相适应原则和共同犯罪原理加以分析和研究为司法实践提供进路。  相似文献   

7.
论单位自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位自首在 97刑法中缺乏明确的规定 ,造成实践操作的困难。讨论何为单位自首 ,谁能代表单位自首以及单位自首如何处罚 ,有利于司法实践准确认定单位自首并据此对单位及责任人员合理量刑。  相似文献   

8.
单位罚金刑在本质上是对单位背后的利益者群体的刑罚处罚,在认定单位犯罪过程中,脱离了利益者群体的意志认定单位故意犯罪,势必与责任主义原则相违背。决策者群体意志与利益者群体意志完全分离时,单位决策者群体的犯罪意志不能视为单位的犯罪意志,而只能视为单位决策者群体的个人犯罪意志。就单位犯罪意志的形成方式而言,其形成方式只有一种——基于利益者群体意志对单位制度、单位决策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该文概述了单位犯罪的原因和理论界对单位犯罪社会控制的探讨情况,基于单位犯罪行为的谋利性和单位行为的明显理性,建议借鉴犯罪计量经济学理论来控制单位犯罪行为,主要路径是提高单位的犯罪成本、降低单位犯罪收益、控制犯罪市场和增加合法收益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翻译理论界不少人认为,翻译的单位只有一类——转换单位,而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由于在翻译过程中理解和表达不是一步完成的,译者在理解阶段解码原语时,大脑所经历和加工的语言片断未必能作为转换单位译出,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把翻译的单位区分为两种——分析单位和转换单位。翻译的分析单位为语篇。翻译的转换单位是一个浮动单位,可以小自音位,大至句子,以语篇作为转换单位不具操作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1.
现行刑法规定了单位犯罪,但未涉及单位累犯,这是现行刑法的不足之处。设立单位累犯有利于打击和预防单位再次犯罪,具有现实必要性。单位累犯的存在范围、构成要件及其刑罚方式是单位累犯研究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2.
排污单位可以与污染治理单位签订合同,由污染治理单位对排污单位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治理,排污单位支付费用.污染治理服务合同以公共利益和诚实信用为原则,合同当事人是排污单位和污染治理单位,合同内容包括必要条款和普通条款,合同当事人互负对待给付义务.污染治理结果符合合同约定的治理标准而产生的损害,应当由排放单位承担赔偿责任;污染治理结果不符合合同约定的标准而产生的责任,应当由污染治理单位承担.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单位犯罪已呈现多发趋势,应该加以重视.从现有的关于单位犯罪的立法状况,结合几年来关于单位犯罪的实践效果来看,单位犯罪的立法有待完善.文章从单位犯罪的形成与发展入手,就我国单位犯罪的立法制度完善问题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4.
我国历来的单位刑事责任研究,只考虑了作为单位成员的自然人的意思和行为,对于单位自身情况与单位犯罪的关系很少有人关注。单位意志是在法定要素、约定要素和能动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作为能动要素的单位成员的意志,只有符合法定要素与约定要素形式上的特征,才能被视为单位意志。  相似文献   

15.
确立单位累犯制度是刑法发展所必需。普通单位累犯的主体是单位,主观上限于故意,刑罚要件以单位自身所受刑罚为准,时间起算点为单位前罪罚金刑执行完毕。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单位犯罪现有处罚制度上的缺陷,特别是单一的罚金刑制度无法达到处罚和预防单位犯罪的刑罚目的,来论证改革罚金刑和增设单位资格刑的必要性。其次,提出了完善单位犯罪处罚制度的立法建议,如改革现有罚金刑,增设限制单位营业活动,取消单位营业资格等针对单位犯罪的资格刑。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翻译单位问题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阐述了科学的翻译单位观,指出翻译单位的属性特征是多元性、动态性、相对性和描写性,认为翻译单位有基本单位和一般单位之分,词和词组是翻译的基本单位,句子等是翻译的一般单位。  相似文献   

18.
对文本翻译来说,分析是基础,转换是关键。确立分析单位是为了解读文本的语义信息,选择转换单位则是为了实现原文内容的准确转换。从分析单位入手,对转换单位的实质进行探讨,旨在说明转换单位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可视为分析单位的原文语言层级,而是源语文本的单位语义。这种“语义性”的转换单位有助于解决长期以来文本翻译中“直译”与“意译”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9.
单位证明的证据效力缺乏足够的法理依据,但审判实践对单位证明的运用却十分普遍,这 种现象的产生及其变化需要从法社会学角度进行分析。我国单位社会的形成是产生这一现象的社会基 础,单位与个人之间管理与服从、控制与依赖的社会关系使单位成为证人的权威代言人,单位的同质化增 强了单位证明司法运用的可接受性。随着单位社会的消解,单位证明现象呈现出日渐式微的趋势,审判 模式的转型则加快了这一进程。单位证明最终应退出我国司法证明的历史舞台,但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 程,其中如何看待法官的“单位情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南都学坛》2016,(4):57-64
将自然人在单位职务权限范围内、依照单位程序、为了单位利益而做出的意思表示或实施的行为纳入团体责任中加以考虑,是公正评价单位犯罪中自然人刑事责任的合理方式,也是刑法规定单位犯罪的主要价值诉求。鉴于此,单位犯罪主体的范围应当从以下角度予以考量:其一,就单位主体的合法性特征而言,程序性合法要素并非单位主体的必备要素,特定组织形式的必备程序违法,可以考虑成立其他单位犯罪主体;其二,单位犯罪主体的独立性并不在于其具有独立于自然人的意志能力与行为能力,也不在于其具有独立的财产、经费,而在于单位作为犯罪主体的法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