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书的境界     
文明时代的文明人不能不读书,从读书与做人、阅读与理解、文本与意义、读书与境界几个方面的关系可以看出读书的境界及其涵义.书是有生命和思想的,读书就是同作者进行思想交流的过程,但其目的并非是要复制作者的什么"原意",而是要有自己的理解,这是一个思想重建的过程;读书的高境界就在于,要有自己新的体会、新的发现和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柱一个人的为人处世中,最应该拥有的一种心态就是宽容。因为宽容不仅是一种文明和胸怀,更是一种人生境界。因此。做人要善于处处为他人铺设宽容的台阶。有位哲人说得好:被一只脚踩扁了的紫罗兰,它却把清香留在了人的鞋跟上,这就是宽容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新天地》2007,(1)
在中国最具有尊老敬老传统的“老人节”——重阳节之际,北京的一个外企白领向北京老人开炮,一封千余字的《致北京市老头老太太们的一封信》,23条可能引发“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建议在网上迅速传播开来。23条中明确规定老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11月24日,一位华商网友在论坛“群众呼声”里《奉劝西安老婆老汉:做人要自重》,表示“老人是西安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言行举止也代表西安的形象,但耳闻目睹一些老人的陋习,如痰在口,不吐不快。”还列出了西安一些老人的10大“不文明”行为。一时间,这一充满争议的言论成为网络里的热门话题。有些年轻人公开宣称,自己有“恐老症”,不是恐惧自己衰老.而是恐惧老人。您怎么看呢?  相似文献   

4.
孔子可以令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特别是他在做人方面,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给我们做出了表率。今天我们要想做一个“大写的人”,应当好好地向孔子学习。  相似文献   

5.
做官先做人     
所谓做人,就是要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品质和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做官与做人,二者息息相关,只有做好了“人”,做官才有坚实的基础,才能孚众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然,“做官先做人”并不等于“做官只做人”,我们共产党的干部除了要具有一般人最起码的人格操守外,理所当然还必须具有共产党人特有的崇高道德境界和精神风貌。做官先做人,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的宝贵遗训。今天,在我们党  相似文献   

6.
师者之境界     
教师是对社会上从事教育职业的人的称呼。不称从事教的人为教者或教民,而在教后面置“师”字称为“教师”,以与普通的“人”或“民”区分开,是整个社会对教者特意的、专属的尊称。“师道尊严”与“王道尊严”和“父道尊严”并列为三大尊严,而“师道尊严”的产生并不具有先天的社会条件,而是建立在“师者”具有知识丰富、精神高贵、智慧宽广深厚和风范优雅适度的前提下。同样作为师者,存在着教学能力上的层次之分,由低到高可以形象地划分为东西境界、房子境界、院子境界、田野境界、正反境界等五个层次。师者应该在做人、认识、教育三方面提高自己,以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尽量地上升到高层次的境界,以对得起“师”的尊称。  相似文献   

7.
颜梅生 《老友》2012,(2):32-32
老有所养是每个老人的期盼。然而,许多老人却因为对遗产的处理不当.使得自己与子女之间、子女与子女之间纠纷不断.最终致使自己的期盼大打折扣。尤其是在房产问题不断升温、日益成为子女关注焦点的今天.老人对房产的处理,更成了老人能否安度晚年的关键。那么。老人该怎样通过遗嘱处理房产,既避免纠纷.又能实现自己的期盼呢?以下案例或许会对你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张景 《社区》2010,(26):53-53
做人与做事的高、低调问题是一个涉及到性格、修养、智慧、成败、境界等的大问题,可惜不少人没有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人的生生世世,不管做什么事,首先是做人。做人,就要有一点精神,我们老人也不例外。当今,社会上有种说法,称离退休老人为"过气人物",听着刺耳,难以接受。记得我退休刚离开工作岗位时,车没了,手机上交了,报刊也得自己订阅了,确有失落之感,整日提不起精神,几乎被"年老"二字所压倒。但在我学习了江泽民同志关于  相似文献   

10.
每个大学生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大学学习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修养观念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巨大,同时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需要大学生来继承和弘扬,高校不仅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场所,更是教会学生做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载体,正是在这种民族荣誉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怀中,大学生才能不断地提升丰富自我人生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方圆之道     
"方圆之道"源于《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老子云:"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在老子看来,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质的规定性,它的存在和变化都有一个许可的极限。"方圆之道"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妙方,它的基本含义是做事要方、做人要圆,这是做人的高尚境界。  相似文献   

12.
潘姣娣 《社区》2013,(15):51-51
戒咖啡、避免阳光、强迫自己每天去健身房挥汗如雨……要知道,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健康习惯,其实是一个个陷阱。长此以往,不仅不会为健康加分,反而会对身体有害。  相似文献   

13.
婚姻三境界     
婚姻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结婚。第二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及他(她)的习惯结婚。第三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及他(她)的习惯,还有他(她)的背景结婚。 处在第一重境界的夫妻,婚姻相对稳固;处在第二重境界的夫妻,婚姻比较  相似文献   

14.
正中  田慧 《华人时刊》2011,(5):25-27
在谈到自己为什么屡次受骗时,孙建栋认为就是自己始终抱着诚信待人的原则去做人。看上去自己是吃了亏,但是孙建栋觉得积累诚信是一份宝贵的财富,诚信做人,拥有一个好的名声,并取得公众的企业家的生存之本。  相似文献   

15.
婚姻三境界     
《北方人》2008,(9)
婚姻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结婚。第二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及他(她)的习惯结婚。第三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及他(她)的习惯,还有他(她)的背景结婚。处在第一重境界的夫妻,婚姻相对  相似文献   

16.
每日读书     
(一)李开复在他的《做最好的自己》一文中,曾解释学习的四种境界:一是熟能生巧:在老师指导下学习,掌握课本上的内容,知道问题的答案;二是举一反三:具备了思考能力,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能够举一反三,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三是无师自通:掌握了自学、自修的方法,可以在没有老师辅导的情况下主动学习;四是融会贯通: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和工作实践,懂得做事与做人的道理。在李开复的“四种境界”背后,贯通着一个重要思路,就是要保护和培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注重的是学习方法的获得和实践能力的增强,同时,学习还是个体性的行为,老师…  相似文献   

17.
夏立群 《社区》2008,(5):5-7
读书提升生命的质量。 多读好书,不断地丰富自己,完善自己,你的生命才会不断增加一些必要的重量,你做人做事才能更有信心。  相似文献   

18.
贵州苗族地区留守老人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伴随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子女不在身边的留守老人正成为日益庞大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贵州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留守老人越来越多。贵州省的苗族人口更高达430万人,占全国苗族人口的48.1%,是全省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苗族留守老人与其他老年群体相比,他们有自己特有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本文主要论述苗族地区留守老人的生活、健康状况、思想观念以及面临的困境,渗透社会工作理念,提出社会工作介入途径。  相似文献   

19.
青年与禅师     
吴礼鑫 《社区》2010,(20):23-23
一个青年去请教禅师如何做人。 禅师说道:“你看看我,再看看自己,就知道怎样做人了。” 青年问道:“我怎样看您呢?”  相似文献   

20.
人生境界的建构是一个不断更迭的过程。因为一个人的觉解是动态的。一个人对宇宙和社会党解得越多越深,其人生意义愈丰富,其境界也就愈高。每一次提高都是一种超越,它既是对自己的超越,也可能是对他人的超越。毛泽东从青少年到晚年,其间人生境界历经多次重构,在这种迭变中,体现了毛泽东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取向,一种自我超越自我更新的创造精神,一种向“至善”、“目完”不断近近的趋势。一一九三六年二月,毛泽东填了一首题为《雪》的词,最后一阁是这样写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