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历史虚无主义随意解构和颠覆我国历史,企图动摇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阻碍新时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正确认知,松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影响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有必要深化"四史"教育以肃清历史虚无主义,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完善形势政策教育,加强网络环境监管的同时要着力构建意识形态教育的新平台.切实深化新时代大学生对我国历史的准确认知,增强其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锻造思想和政治过硬的社会主义新人.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网络中,历史虚无主义尽管受到了多数学者的批判和抵制,但依然存在,并可能影响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和认知,造成不良影响。历史虚无主义会消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民族自信心,降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因此,要通过增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建设、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整体管控、贯彻和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等对策,达到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思想产生负面影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杨懿  杨支才 《南方论刊》2022,(11):107-108+112
新形势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正以愈发隐蔽化的传播、愈具迷惑性的观点、愈加渗透化的蔓延再度泛起,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复杂严峻的挑战。高校亟需深刻认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坚持固本培元,深化唯物史观教育;铸魂培根,提升课程育人实效;强化实践,促进价值理性升华;立破并举,筑牢网络宣传阵地,切实站稳守好意识形态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5.
6.
历史虚无主义从社会领域不断走向教育领域,严重影响处在"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导致价值危机,侵袭政治认同,致使信仰缺失,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严重挑战.转型时期社会思想观念多元复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不足、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且具有求新猎奇心理、各种思想观点的网络传播等,是历史虚无主义影响大学生的主要原因.当前高校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消极影响的任务极为繁重,要从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升、网络思政话语权构建、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着力提高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自觉性,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7.
历史虚无主义选择与网络空间相结合,是当前网络空间社会思潮多元化的真实写照。无论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语境下如何流变,不变的是其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空间的泛化,割裂了历史事件与历史环境的联系性,模糊了文化创作与历史事实的差异性,放大了社会冲突与阶层冲突的可能性,加剧了网络行为与价值取向的混乱性。因此,必须对网络语境下的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深刻剖析和批判,有针对性地加以消解与克服。  相似文献   

8.
9.
历史虚无主义以变身的新姿态再次在新时期沉渣泛起,理论研究和政治现实两方面都应该对其保持警惕.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源及其实质,我们有必要进行再次梳理,并且进行与理论批判相一致的方法路径的探索和建构,用唯物史观来指导实践,这是根除历史虚无主义的不二法门.另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坚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粉碎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阴谋,从而为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扫除障碍.  相似文献   

10.
巫春庚  雷志成 《南方论刊》2020,(11):109-112
虚无主义是一定的发展阶段的产物,是具有明确政治图谋的险恶政治思潮。历史虚无主义瓦解大学生坚持党的领导的自信,削弱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冲击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的认同,动摇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决心。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教育是防御之盾,打击历史虚无主义恶意诋毁言行是正本之策,杜绝历史虚无主义在高校的传播是守阵之要,切断虚无主义网络新媒体传播渠道是护源之需。  相似文献   

11.
“微时代”大学生爱国奋斗精神培育,是推动大学生爱国奋斗精神培育与时俱进的现实之需,也是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容之要,更是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应有之义。爱国奋斗精神最基本的特征是在家国情怀的牵引下,将“爱国”同“奋斗”两个价值主题转化为奋斗报国的实践主题。高校必须把握“微时代”特点及当代大学生群体特征,秉承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理念,把握其方法论要义。从“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境遇角度出发,分析当代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下的行为样态和“微时代”烙印特征,通过创作“微内容”、抢占“微阵地”、净化“微环境”、营造“微文化”,探索“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爱国奋斗精神培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传播方式和人们阅读模式的颠覆性改变,海量网络图像已渗入人们的生活。在这种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呈现出鉴别难度大、影响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网络图像中的历史虚无主义通过碎片化割裂历史、表层化戏谑历史、单向度歪曲历史等手段,企图干扰正确历史认知、颠覆主流意识形态。因此,亟须采取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措施应对网络图像中的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趋势:坚持党性原则,强化价值引领;规范图像赋权,提升媒介素质;强化历史教育,把牢唯物史观;加强法治建设,严格网络监管。  相似文献   

13.
王科  熊元义 《云梦学刊》2001,22(6):59-62
在刚刚逝去的上一世纪末和当下的文坛上,当前文艺批评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竟成为某些人称颂的“亮点”和效仿的“时髦”。它主要表现在对中国20世纪文艺发展的总结和反思上,更表现在对一些大师作家及文学成就的揶揄与贬损上。当前有些文艺批评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是以理想取消现实,是英雄史观的重新抬头,在某种程度上是极左的非此即彼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延续,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文艺领域内的典型反映,应彻底摒弃之。  相似文献   

14.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20世纪中后期苏联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登台。它不仅消解苏联的主流意识形态,颠覆其核心价值体系,而且诋毁苏联社会公共政治文化,干扰公众的政治评判,还顺应了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危害到苏联的文化安全。文化安全的缺口又加剧了苏联解体。我国应警惕这股错误思潮,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切实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5.
唯物史观的历史规律学说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树栋 《社会科学》2005,2(9):129-133
唯物史观揭示的历史普遍规律,并非是若干个在时序上前后相继的具体历史阶段构成的某种固定的历史演进图式,而是历史运动的内在的、本质上的因果必然联系。在唯物史观的体系中,普遍规律是一种科学抽象,它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只能表现为特殊规律。因此,决不应把唯物史观揭示的历史普遍规律释读成适用于一切民族、一切时代的历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开始步入网络时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因之受到影响,整个世界也因它的出现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的负面效应有如它的积极作用一样,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当前网络对高等教育的负面影响来说,当首推大学生上网成瘾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各种原因,从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几方面入手,对大学生戒除网瘾提出了几点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大学生的幸福观提出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手机作为现代通讯设备网络终端,已成为各种思潮和各种利益诉求的平台,成为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阵地。手机作为信息传播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方面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重庆市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以及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手机已经渗入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的学习、娱乐、消费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给新时期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手机媒体的传播特征,把手机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阵地,主动占领这一信息传播和理论宣传的阵地,运用手机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贫困山区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着来自自身、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特殊困难,对他们顺利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需要学校的正确引导和社会的接纳,消除就业偏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其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