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学、政治和二十一世纪的“匾”季羡林祝贺《国学研究》第二卷出版。想谈几点意见:第一,前不久接到吴江同志的信,附有他在上海《文汇报》上发表的关于国学问题的文章。接着我就接到了上海《文汇报》直接给我的信,要求我参加国学问题的讨论。我都还没有答复。如果答复...  相似文献   

2.
漫谈传统文化及其弘扬问题邓广铭我们的《国学研究》已经出了两卷,每一卷都是煌煌一巨册,内容丰富扎实,成绩十分卓著。这说明,在弘扬我们的国学——亦即我们的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已经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我为此深感高兴。我们的国学,或者我就把它改称为传统文化吧...  相似文献   

3.
义理、考证、辞章相结合程毅中《国学研究》第二卷比第一卷篇幅更大,内容更丰富,足见北大的研究力量非常雄厚。这是令人鼓舞的。“国学”的范围很广,可能各人的理解有所不同。按我自己的印象,国学好像接近于传统的“汉学”,那是相对于“宋学”而言的。“汉学”注重考...  相似文献   

4.
拓展各学科史研究,丰富国学内容傅璇琮袁行需先生主编的《国学研究》,第一卷出版后,即受到学术界的注意,对于当前的国学研究起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现在又编印出第二卷,内容更加充实,而且更贴近当代学术研究的现实,在注重学术性的同时,又富有当代性,这是很值得我们...  相似文献   

5.
开放的国学与开放的《国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的国学与开放的《国学研究》袁行霈我在《国学研究》年刊的《发刊辞》中说过:“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不是一潭止水”,“国学也是这样,汉有汉学,宋有宋学,今后则必有以今之时代命名的学派。历史悠久的国学只有不断以新的形态代替旧的形态,才能永葆青春。”这段话得...  相似文献   

6.
由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我国大型学术年卷《国学研究》第四卷已出版发行,该学术大刊刊登了纳西族学者戈阿干的长篇论文———《纳西东巴骨卜和象形文骨卜书》,将纳西族古文化东巴文化推向国学研究高峰,拓展、加深了东巴文化的学...  相似文献   

7.
近日得以拜读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学术年刊《国学研究》第一卷,欣喜之余,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无端地袭来。“国学”这个词语,由于某种“革命”的忌讳,已经久违了许多年了。如今,《国学研究》在我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堂而皇之地问世了!这是拔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第一次出现以“国学”命名的刊物。《国学研究》以“国学”标名,无疑是要继承章太炎以来的学术传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创造和建设新时代的新文化贡献一份力量。我们即将迈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已进入高科技时代,在这样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昌明的时代里,  相似文献   

8.
一、周颐敦研究论文索引 1、太极图辨诬及太极新图解(上下)(朱谦之) 《新中国》(北平) 1919.7.8(1卷3、4集) 2、周子《通书》释(黄葆年)国学专刊 1926.5(1卷) 3、周濂溪先生(张其淦)国学论衡 1934.11(4卷下) 4、周子《太极图说》今释(刘斯楠)国专月刊 1935.3(1卷1期) 5,晋纪瞻、顾荣论“太极”为周敦颐《太极图说》所本考(但植之)制言月刊1936.7(20期)  相似文献   

9.
国学与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学与时代张岱年前年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印大型杂志《国学研究》,《人民日报》发表了关于国学在燕园兴起的文章,颇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此之前,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国学丛书”,已出十几种;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编印了“国学大师丛书”;同时有关单位分...  相似文献   

10.
孙中原著《墨学通论》纳入我主编的《国学丛书》,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台湾红业出版公司在海峡两岸分别印行中文简繁体字本。这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研究国学即中国传统学术,不可忽略墨学。在我主编的《国学丛书》选题计划中,也包含墨学一项。孙中原在60年代初曾从汪奠基、沈有鼎研治含《墨子》在内的古代文献,专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2月16日,国学大师文怀沙主持编纂的大型国学文典《四部文明》丛书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老领导迟浩田,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中宣部副部长李东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陕西省副省长李堂堂等出席首发式。许嘉璐、迟浩田、李东生、李东东还共同为该书首发揭幕。以“为中国文明聚原典,为子孙后代存信史”为宗旨的《四部文明》收录古籍原著1560余种,1.82万余卷,总计1.4亿字。其中《商周文明卷》30册,《秦汉文明卷》40册,《魏晋南北朝文明卷》30册,《隋唐文明卷》100册。该巨著是对中国先秦至隋唐两千余…  相似文献   

12.
弘扬中国过去面向世界未来──《国学研究》第二卷出版座谈会发言选登ExpandingChina'sTraditionandFacingtheFutureoftheWorld:SpeechesattheForumforthePublicationofVo...  相似文献   

13.
大而言之,国学是一个与西学相对而言的范畴。从历史上看,国学是近代以来随着民族国家的纷纷兴起而诞生的专门学术。从世界范围看,国力强盛的各个国家大都有自己的专门学术,它们虽然名称各异,然而覆盖的领域却基本相同,故而可以统称为各国学。中国的国学,或曰中国学,或曰汉学,与各国学的差别在于其传统非常悠久。刘文典的国学研究自成体系,所著《淮南鸿烈集解》乃是其国学研究的高度成就。刘文典的国学研究具有跨学科比较研究的突出特色,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刘文典具有鲜明的独立人格。刘文典的一生,活得爽气,活得大气,活得有骨气。刘文典是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与作文》2009,(4):F0002-F0002
自2007年1月,《国学》杂志创刊以来,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与支持。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国学》将于2009年1月开始扩版。扩版后的《国学》将为您提供更具品味的图文阅读,更具权威的国学知识,更加新锐的文化评论。  相似文献   

15.
1928年,15岁的周一良在天津购得一本第二卷第十一号《国学月报》,在该刊《〈周易〉名义考》、《释家补证》、《委蛇、威仪说》和《燕誉说》、《〈文镜秘府论〉校勘记》五篇文章后面写了四则札记。这四则札记围绕着两个中心内容:一是我国传统的文字、训诂之学,二是日语中国学文献。周先生幼时的教育背景和勤奋好学,为他在思想上树立起这两个中心。  相似文献   

16.
二十年代初,胡林安与友人在上海创设了国学研究社,该社的宗旨在于弘扬中国的传统学术文化。据(国学研究社宣言》述其办社之原因,乃是由于“近数年来,研究国学者,日少一日,其原因以国学乏有统系之书警,用力多而获益少,一般学者,无党闲之岁月,以从事于国学,而国学较深者,又为旧思想所拘束,不能将国学寻出一个条理,以引起未经从事于国学者之兴昧。同人知国学有研究之价值,又知多数欲研究国学者,苦无门径可寻,于是发行斯周刊,以从事于国学之研究。”这段文字中所提及的“国学”这一概念,从现在来看,其范畴之内含与外延,颇…  相似文献   

17.
张岂之在《人民日报》2007年8月10日撰文指出,没有人号召,也没人推动,“国学热”近些年悄然兴起。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研究历史文化,不研究国学,就谈不上文化的复兴。所以,一定程度上,这股热潮可以看成是民族文化意识觉醒的体现。在当前的传统文化普及工作中,一些人利用多种现代的传播手段,包括影视、网络等,对国学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一味跟风学样,国学很可能会沦为一种文化快餐。  相似文献   

18.
脸谱     
正饶宗颐:国学大师的温州情缘2月6日凌晨,国学大师饶宗颐辞世,享年101岁。饶宗颐与温州渊源颇深,曾应聘为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前身)名誉教授,1991年11月温州师范学院设立"谢灵运研究会",受学会创始人、饶宗颐的学生、永嘉籍香港中文大学退休教授杨勇邀请,饶老欣然与会,从香港来到温州。饶老交往过不少温州名士,绘有《孤屿媚中川》《雁荡春暖卷》《雁荡小龙湫》《雁荡小龙湫瀑布连对联》等多件与温州有关的国画作品。(2月7日《温州都市报》)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2月3日至6日,我校国学研究院举办了《中华文明史》(第一卷)英文译稿讨论会。由《中华文明史》英译本主编、美国人文与自然科学院院士、华盛顿大学教授、美国著名汉学家康达维先生率领的来自美国、加拿大、新加坡、中国的译者代表团和《中华文明史》中文版主编袁行霈、严  相似文献   

20.
古碧清 《社区》2008,(14):6-6
现年97岁的著名国学大师文怀沙,银髯飘胸,目光炯炯,红光满面,一副仙风道骨的长者风貌。文老先生花了整整7年时间,在86岁高龄时还主编出版了《隋唐文明》一书,全书一百卷六千余万字。老先生常言:身体是承载一切的资本,健康是人生最该珍惜的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