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继申时行还有叶向高、顾秉谦.叶向高于万历四十一年加少保,天启三年加少傅,天启三年十二月,"壬子,大学士叶向高一品六年考满,吏部具奏.上谓叶向高已经三考,历事三朝,从来阁臣所无,加上柱国太傅,荫一子为尚宝司司丞".天启四年春正月己未,"叶向高辞新命".天启七年八月戊戌,"旧辅叶向高、顾秉谦各加太傅,还赏银五十两,彩(段)二表里,加赐坐蟒一袭."(《明熹宗实录》卷四二,天启三年"十二月壬子"条;卷三八,天启四年"春正月己未"条(梁本);卷八七天启七年"八月戊戌"条,第2217、2228、4205页)此时叶向高已致仕在家,竟无从请辞.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中华独一无二的“八脚牌楼”——歙县许国石坊,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城内解放街和打箍井街的十字路口,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十月(1584年)。又名“大学士牌坊”。1988年,许国石坊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许国石坊集徽派文化于一身,在建筑上代表着16世纪石雕艺术的最高水平。坊主许国是歙县人,嘉靖乙丑(公元1565年)的进士,是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重臣,万历十二年九月,因平定云南边境叛乱有功,  相似文献   

3.
郭朴     
郭朴,字质夫,号东野先生。明代安阳人。生于正德六年(1511),卒于万历二十一年(1595),谥文简。嘉靖十四年(1555)进士。嘉靖、隆庆之际,官至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内阁大学士称“阁老”,郭朴被人称为“郭阁老”。  相似文献   

4.
船山师友录     
王佥事志坚王志坚字弱生。崐山人。父临亨。进士。杭州府知府。志坚举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遷员外郎郎中。暇日要同舍郎为读史社。撰读史商语。遷贵州提学佥事。不赴。乞侍养归。天启二年起督浙江驿传。奔母丧归。崇祯四年、复以佥事督湖广学政。礼部推为学政第一。六年、卒于官。志坚少为诗文、法唐宋名家。通籍后、卜居吴  相似文献   

5.
论徐阶     
徐阶(1503——1583),明代松江华亭人。嘉靖二年进士,历官礼、吏部侍郎、尚书、建极殿大学士等职,任相十七年,首辅七年,从政长达四十余年,时人誉为“元臣”、“名相”。长期以来,徐阶被认为是一位典型的  相似文献   

6.
受"灾害天谴说"影响,明代皇帝往往在灾后要求臣下上言寻求修省弭灾之道,大臣也借机以"己意"解"天意",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灾害作为一种手段或工具而被充分利用,无论是成化间西厂的罢而复设、嘉靖间的首辅之争,还是万历初张居正柄政、万历间罢矿税使之争等都有灾害的因素。但是,灾害对政局的影响随政权兴衰而消长,灾害谴告内容的诠释具有很大选择性,弭灾修省措施的选择取决于皇帝态度,这些都对灾害对政局演进的推动作用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铎艺术成就简论杨海中(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号痴庵,又号嵩樵,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王铎天启二年(1622)成进士,崇祯朝为翰林院侍读、礼部尚书,宏光朝官至次辅。入清后曾为礼部左侍郎充太宗实录副总裁、太子少保、礼部...  相似文献   

8.
简述李之藻的治学观及其西学图籍王力军李之藻,字振之,又字我存,号凉阉居士,存园寄叟等。明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嘉靖44年(1565)生,万历26年(1598)中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崇祯3年(1630)去世,享年66年。李之藻中生致力于播引西学,...  相似文献   

9.
论高攀龙的理学思想何孝荣高攀龙(1562~1626),字存之,号景逸,明南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今江苏省无锡市)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至左都御史。作为东林党的首领之一,高攀龙既是明后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当时重要的思想家。他的理学思想宗奉程、朱...  相似文献   

10.
“父子进士”牌坊,又称“丝纶世美”牌坊,位于梅州大埔茶阳镇,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距今390余年,为纪念当时父子同中进士,父亲饶相(江西按察副使),儿子饶与龄(中书舍人)所建。整座牌坊为花岗石预制件叠架而成,高12.5米,宽465米,共为三层檐顶。四根正柱、八根附柱并列四排,支撑石梁、石匾、顶盖,形成中间大门、两侧对称小门的布局。坊顶亭盖为仿木古雕凿件。中间一横匾,  相似文献   

11.
张居正自明隆庆元年升为大学士,万历元年起任内阁首辅,到万历十年病亡,在漫长的政治生涯中,整顿吏治乃是他的一大政绩。过去人们较多地研究他在经济改革中实施的“一条鞭法”。对此则注意得不够。明朝中叶以后,吏治十分腐败,张居正以敢于“弃家忘躯,以徇国家之事”(《张文忠公全集·答南学院李公言得失毁誉》。以下只注篇名)的气魄,大胆予以整顿。虽然由于封建势力的顽固,整顿吏治之举终归失败,以至遭受籍家诛族之祸,张居正本人也几乎被  相似文献   

12.
邹元标为晚明东林党"三君"之一,早年更以新进士身份,力劾首辅张居正"夺情"之议而遭廷杖远谪,声震中外。仕途淹蹇,家居讲学三十年后,再返之天启之朝。于其行迹,同时及晚间人多以其人为晚明"士气"之所标尚,而王夫之独认为邹元标之再立朝为士气沮,君臣道丧之表现,本文试从王夫之此论试析其"士气"观。  相似文献   

13.
孙应鏊,字山甫,号淮海,贵州清平卫人,生于明嘉靖七年(1528),二十五年 (1546)乡试第一名,三十二年(1553),春闱成进士,选庶吉士,改户科给事中,出补江西按察司佥事,迁陕西提学副使,迁四川右参政。隆庆元年(1567),擢佥都御史,巡抚郧阳,后因事罢归。万历元年(1573),复起故官抚郧阳,万历二年入为大理卿,五年晋户部右侍郎,改礼部充经筵讲官,掌国子监祭酒,事逾二年,以病告退。万历十三年,起用刑部右侍郎,晋南工部尚书。十五年(1587)病卒,年仅五十九岁。万历三十年(1602)赠太子太保,赐谥文恭。  相似文献   

14.
一、从《紫钗记题辞》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汤显祖《紫钗记》写定于何时,直接关系到如何认识该剧的主旨以及对该剧的评价。汤氏《紫钗记题辞》称:“南都多暇,更为删润讫,名《紫钗》。”徐朔方先生据此断定《紫钗记》写定于南京;又排比汤显祖从万历十二年八月任职南京至万历十九年六月以言事谪官去其间历年情况,断定《紫钗记》写定于万历十五年前后。可是就在《紫钗记题辞》中还有一节文字:“曲成,恨帅郎多病,九紫、粤祥各仕去……”帅郎即帅机,万历二十、二十一年曾病,二十二年秋复病,引疾自兔归,逝世于万历二十三年七月。九紫即谢廷谅,举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官南刑部。粤祥即曾如海,万历二十年举进士,二十二年官福建同安知  相似文献   

15.
孙承宗,字稚绳,高阳(今河北省高阳县)人。生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正月。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试进士,唱名第二。历任翰林院编修、左春坊中允等职。熹宗继位,又迁左庶子,充日讲官,拜詹事府少詹事,加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后任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在明清辽东战争中,他两次督师,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整顿边务,招抚辽  相似文献   

16.
《徽州社会科学》2006,(9):11-12
汪应蛟,字潜夫,号登原,婺源段莘村人。少能诗。明万历二年(1574年)中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后历任南京礼部郎中、兴泉宪副、济南参政、山西按察使、右都御史代天津巡抚与保定巡抚、工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累迁至南京兵部尚书。其为人亮贞有守,视国如家。  相似文献   

17.
东观西台吴氏大宗祠位于泉州城区涂门街大人巷吴厝埕,为明代官邸和清代宗祠混合一体的富有特色的明清古建筑,其规模宏大,气宇不凡,四进五开间,保存基本完好,总建筑面积1177平方米,占地1600平方米。原为明万历十一年癸未(1583年)进士、翰林庶吉士、监察御史吴龙徵的宅第,因其官任东观侍读、西台御史,故称“东观西台”。  相似文献   

18.
田澍 《学术月刊》2012,(6):147-154
明朝中后期的改革不是始于传统所认为的万历初年,而是始于嘉靖时期,因为永乐之后的正德、嘉靖之际出现了由大礼议而引起的明朝最彻底的一次人事更迭。新君嘉靖皇帝与"大礼新贵"张璁等人组成了全新的人事格局,开启了明朝真正的改革,对百余年的弊政进行了尽可能的革新。而隆庆、万历之际政局的演变,仅仅是一般性的皇位更迭,并未出现政局的巨变。张居正担任首辅后,尽可能效法嘉靖革新,以遵循成宪和综核名实为主要施政特点。一方面,在嘉靖革新基础上有部分的推进,如一条鞭法的推广和推行考成法等;另一方面,对一些重大难题无力作为,如沙汰生员和裁减宗室禄俸等。只有以此为视角,才能认清张居正对嘉靖革新的效法与继承。也只有如此,才能有理由说张居正是明代改革家。  相似文献   

19.
明末清初,救亡图存的南方抗清军民在隆武、鲁王监国、永历三个南明政权的领导下前仆后继地坚持抗战,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史篇。在唐王败亡后,以明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朱继祚为代表在闽中起兵抗清,攻下兴化(莆田)城,与鲁王相呼应。他失败被俘,坚贞不屈,于已丑年(公元1649年、清顺治六年、鲁王监国四年、永历三年)正月初十日慷慨就义,距今已有345年。朱继祚英勇的献身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值得后人永远传颂与发扬。朱继祚,字胤冈,一字立望,明万历中(约1590-1594年间)出生于福建莆田县横塘乡(村)。他先祖朱鸣阳,进士出…  相似文献   

20.
侯方域是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散文家。他与清初的散文家魏禧、汪琬齐名,号称“国初三家”。在这三家中,侯方域的成就更为突出。 明末清初,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都异常复杂、尖锐。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跟侯方域的思想、经历和创作关系更为密切。侯方域的祖父侯执蒲,是万历年间的进士,授御史,天启初年擢太常卿。魏忠贤窃政,有人指执蒲为东林倔强老者,致仕归。侯方域的父亲侯恂,万历进士,曾任御史、兵部侍郎。温体仁当政,图谋起用魏忠贤旧党,侯恂受到温体仁的排斥,下狱论死。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围攻开封时,明朝政府因他对大将左良玉有恩,用为督师。不久,朝议中变,又下狱。李自成破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