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凯伦·布利克森(1885-1962)是丹麦著名女作家,她的小说以描写非洲经历见长。文章通过解读其最知名的自传体小说《走出非洲》,再现作品中及作品背后的传奇人物凯伦·布利克森——勇敢的开拓者、非洲土著的亲密朋友。  相似文献   

2.
索因卡站立在非洲原住民传统和欧洲基督教两种异质文化成分交汇融合的临界点上,作品叙事具有整合欧洲人文精神和非洲社会文化习规,借鉴吸收欧美现代主义表现手法的特性,长篇小说《痴心与浊水》即是一例。该作品以社会历史思辨为内涵,用现代派的叙事手法写就,内聚着非洲土著文化和欧洲影响的双重因子,内容上表现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对抗,思考非洲传统习俗与现代意识的矛盾冲突,彰显东西方异质意识形态之间的碰撞和融合,充分显现了索因卡小说叙事的开放性和兼容性。解读这部作品可以发现,正是文化基因和文学观念的兼容性为索因卡小说叙事获得成功提供了坚实保证。  相似文献   

3.
从隐喻的视角解读《走出非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以往作品的分析方式不同,本文从隐喻的视角分析了丹麦女作家伊萨克·迪内森的自传体小说《走出非洲》,文中介绍了小说作者及主要内容,阐释了隐喻的含义,隐喻与走出非洲的联系,主要从文体、相似性与文化性、新隐喻、语篇的连贯四个方面对小说进行分析,由此可看出隐喻不仅出现在句子、话语而且体现在小说中。  相似文献   

4.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说:"总要历史化的".他的意思是,我们应该把现代英国文学作品放到它直接的历史语境中去解读.无可否认,他是对的.然而,20世纪初的某些英国文学作品却和当今的全球局势产生了奇特的共鸣,例如E.M.福斯特的小说<霍华德庄园>中威尔克斯家族对非洲的剥削,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达洛卫夫人>中,竞争给赛普蒂默斯·史密斯造成的影响.康拉德的小说<诺斯特罗莫>(Nostromo)里的查尔斯·古德和美国商人霍尔罗伊德则是更好的例子.他们二人预示了当前美国全球经济抱负的发展趋势及其给世界上各个民族和本土文化所带来的后果.  相似文献   

5.
托妮·莫里森是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获此荣誉的第一位非洲裔美国作家。其小说《宠儿》一经出版即吸引了公众视线。小说创作中,莫里森从非洲裔美国女性角度出发,描写她们所遭受的性别和种族压迫,展现了被殖民制度压迫的非洲裔美国人生活,表达她们对未来生活的追求。从《宠儿》这部作品出发,研究托妮·莫里森对非洲裔美国人文化身份重建的探索,从文化根源进行反思,深入剖析非洲裔美国人文化身份重建的必要性,认为广大非洲裔美国人只有正视本族文化,才能真正摆脱种族歧视、压迫与思想上的侵蚀,获得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真正实现非洲裔美国人独立。  相似文献   

6.
丹麦女作家凯伦·布里克森的《走出非洲》、《草地绿荫》等自传体小说记录了在非洲的传奇经历.如果以生态女性主义视角重新审视这些作品,不难发现其中蕴涵的生态意识和女性意识,作家诗化的语言吟唱出对回归原始大自然的深情向往,也表现出对女性高贵精神的执着追求.她揭露了西方现代畸形文明对非洲美丽自然的侵蚀,表现了女性与自然的和谐融洽关系,同时也关注男权文化下女性的生存状态,表达了维护和实现女性自身价值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7.
托妮·莫里森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在其迄今为止发表的11部小说中,黑人女性是贯穿其中的主角,是作家始终关注的对象.对莫里森作品的解读需要关照其独特的三重文化身份:美国人、黑人、女人.身为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作家,莫里森对西方经典了如指掌;身为黑人,莫里森对非洲文化传统秉承与热爱;身为女人,莫里森一直坚持女性立场.因此,在解读莫里森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时须掌握与《圣经》、非洲文化相关的知识并具有女性意识,三者的结合是解读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17世纪女作家阿芙拉·贝恩的小说《奥鲁诺可,或高贵的奴隶》讲述了非洲王子遭到英国奴隶主陷害卖至南美为奴,为寻求自由不屈抗争的故事.作品从人性图景、身体语言、荣誉意志和死亡抗争四个层次阐释理想人性,将情节的可读性与道德内涵的丰富性相结合.作为变革时代的产物,小说体现了作者对人性道德理想和现实的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9.
《黑暗深处》之后殖民主义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后殖民主义理论对康德拉小说《黑暗深处》进行分析,指出该小说从两个方面表现了殖民主义的罪恶:殖民主义者对非洲物质上的掠夺、精神上的压迫和文化上的颠覆;殖民主义对人性的摧残和扭曲。与此相对应,肯定了非洲土著人充满人性的一面。认为康拉德作品中反映的文化冲突具有不可调和性。最后探讨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走出非洲》是丹麦著名女作家伊萨克.迪内森的自传体小说。这部小说充分展现了作者对非洲的热爱。主要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的和谐三方面分析《走出非洲》中的生态智慧和生态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奥古斯特.威尔逊被公认为继奥尼尔、威廉斯和米勒之后最重要的美国剧作家。作为文化民族主义者,他坚持非裔戏剧作品的"黑人性"和黑人文化身份的"非洲性",主张通过书写黑人历史帮助当代美国黑人与非洲进行文化连接和实现身份建构。奥古斯特.威尔逊的戏剧创作思想和写作手法深受4B、即罗马尔.比尔登(Romare Bearden)、阿米里.巴拉卡(Amiri Baraka)、乔治.路易斯.博尔格斯(Jorge Lois Borges)以及布鲁斯(Blues)音乐的影响。奥古斯特.威尔逊的作品在题材、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具有绘画、小说、音乐等多种艺术门类的特点,其剧作在当代剧坛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2.
多丽丝·莱辛是英国当代杰出的小说家,她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含义深刻,这在当代女作家中是不多见的,其早期作品大多以非洲南部为背景,运用社会现实主义的手法,批判了殖民者在对待种族歧视和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等问题上的态度.其著名的短篇小说<黑色圣母像>就是这样的一个作品,小说讲述了一位被释放的意大利战俘和一位英国上尉之间的故事,两人一开始结下了友谊,但后来由于思想意识的分歧痛苦地分手了.作者试图通过分析黑色圣母的象征意义和小说中人物冲突的根本原因,进而揭示文章蕴含的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对人与人交往所造成的恶劣影响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13.
解读他者:康拉德笔下的非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后殖民语境下康拉德的小说《黑暗的心》是争议最多的作品之一。通过分析非洲地理地貌、非洲黑人、非洲语言在该文本中的建构,可以看出从地理空间到语言文化,他者是被解读的。对于"他者"形象的主观再创造是基于西方中心论的,作家难以摆脱西方殖民主义话语的巨大影响,而西方评论界面对阿切比的指控时反应之激烈也印证了这一影响的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小说创作中大量使用了非洲文化元素,并对其进行了加工、改造和再现.这些古老的文化因子不仅增加了莫里森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更传递着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莫里森的小说与非洲文化的结合主要体现在对非洲文化中的口语特征、神话与民俗,以及非洲的自然崇拜、时间观和音乐等元素的利用与再创作上,这种艺术上的融合和创造显示了作者在弘扬民族文化、重塑民族自豪感、争取黑人话语权和摆脱文化认同危机等方面所做的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15.
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个获诺贝尔奖的非洲裔美国女作家。《宠儿》是莫里森的第五部作品,曾获普利策小说奖。作为世界名著,《宠儿》是她最负盛誉也最受争议的一部力作,其现代哥特手法的运用与革新,加强了种族主题的时代感。种族主题与哥特写作手法有机地结合,颠覆了西方种族主流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16.
《黑暗之心》于1899年写成,它取材于作者约瑟夫·康拉德本人1890年在刚果的一段亲身经历--在非洲中部丛林中他所亲眼目睹到的可怕景象.在小说中,康拉德描绘出了欧洲殖民主义统治者道德上的堕落,他们试图把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强加于非洲人民头上,同时进行大肆掠夺.当时的非洲处于殖民主义统治的最黑暗时期,非洲人民经受着历史上最黑暗的殖民主义剥削和压迫.  相似文献   

17.
论莫言小说的红黄色调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坛的著名作家.他的小说充满了各种色彩意象,这些意象成了他小说创作中的独特部分.莫言小说的色彩意象给读者带来了崭新的色彩视觉审美体验.本文选择莫言小说的红黄色彩意象进行探究,寻求红黄色调在其作品的作用.色彩意象的使用不仅具有小说表层的审美结构作用,而且还能体现着作品所要表达的深层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8.
阅读张爱铃的长篇小说<半生缘>,我们几乎可以忽略小说的背景,而将它当做一部当代作品来看.因为作家恪守了小说中最基本的恒定不变的规则,这让她成为不过时的小说家;她在作品中展示的是超越国界和时间的人类的情感世界,因而她的作品又是一部人类的情爱史.从对这部小说的构思、人物、内心描写以及叙述视角等这些小说元素的考察,我们将会找到这部作品魅力长久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海明威从新闻记者走上文坛.海明威用写小说的手法写新闻,又将报道中的事实引入小说,形成了他的新闻作品和小说的独特风格.海明威新闻作品的特点对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新新闻主义"作家狄第恩和梅勒影响很大.他的"小说回忆录"中后现代主义因素又激励着新一代美国作家,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20.
凯伦·布利克森(1885-1962),笔名伊萨克·迪内森,以描写非洲经历的自传体小说见长。小说家生前并未受到评论界太多重视,去世后随着影片"走出非洲"带来的全球轰动效应,人们才开始重新关注这位已去世多年的丹麦女作家。本文一方面想探究为何在20世纪60年代前女性作家的作品大都会处于一种被淹没状态,另一方面也从凯伦·布利克森的个性因素着手,分析一下为何女作家有意淹没自己的声音,以及她又是如何借助丰富想象宣泻受压抑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