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粉碎“四人帮”以来,我国理论界在关于异化问题的讨论中,有些同志宣扬一种所谓社会主义异化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经济上、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全面异化,因此必须用关于异化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他们还把这种观点加到马克思主义的头上,说异化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范畴,社会主义异化论在马列著  相似文献   

2.
所谓“社会主义异化论”是指近年来,理论界有些同志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异化,产生着异化,甚至认为社会主义不仅有思想上的异化、政治上的异化,而且有经济上的异化。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还硬说它是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这不仅涉及到对马克思使用的“异化”概念如何认识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如何看待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弄清楚“社会主义异化论”到底是不是马克思主义观点。在我们看来,“社会主义异化论”根本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理由是: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一些报刊发表了不少宣传“社会主义异化”的文章,其中有人甚至把异化当作普遍现象,把旧社会的各种残余和影响造成的不良现象,以及人们在认识上出现的偏差,都统统归之为。社会主义异化”,提出了“社会主义异化”论。他们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一)认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各个方面都有异化,其中包括政治、思想、经济各个领域。政治上的异化表现为官僚主义、特权、谋私利,干部当官做老爷等。思想上的异化表现为个人迷信、唯意志论,经济上的异化表现为不认识客观规律,带着很大的盲目性,等等。(二)认为我国当前存在着劳动异化,而且这种劳动异化同资本主义社会没有什么区别。(三)认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一些同志宣扬的“社会主义异化论”,是一种相当系统的错误理论。他们用异化概念来分析、批判社会主义社会,认为我们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思想上都存在着异化,有的人甚至认为异化的根源就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并且把人道主义作为克服异化的灵丹妙药。显然,宣扬这样一套东西,混淆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不管作这种宣传的同志的主观愿望如何,客观上只会引导人们产生对社会主义和党的领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某些同志热衷于一种所谓异化理论,鼓吹社会主义异化论,认为社会主义存在着普遍异化现象,不仅有政治上的异化,也有思想上的异化,还有经济上的异化。据说,这种理论是有根据的,来源于马克思,并硬说成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一贯到底”的思想,甚至说成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那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的一些同志滥用“异化”概念,把我国某些干部中存在的官僚主义看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权力异化”,说什么“人民的公仆变成人民的主人”,“政府变成了老爷,不受人民控制了,变成异己的力量”,并认为这种异化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产物,是克服不了的。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也不符合我国社会  相似文献   

7.
<正> 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有的同志热心宣传"社会主义异化论",似乎只有用异化的观点,才能深刻地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发展.其实,所谓"社会主义异化论",不论对社会主义社会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的解释,还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阐述,都严重地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从理论上揭露它的错误,对于清除精神污染,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异化论"首先是针对社会主义社会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弊病而提出来的.它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中存在的一系列题和弊端,都是"社会主义异化"的表现.这个问论断的错误,在于它歪曲了马克思早期的异化概念,混淆了社会主义同资木主义的根本区别,对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在我国学术理论刊物上,陆续发表了若干主张“社会主义异化论”的文章。其中一些文章提出,异化理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异化概念是指人作为主体同自己的行为、活动及其结果的关系,不能只限于指敌我矛盾;异化即是矛盾、一分为二、至今仍适用于我国社会、等等。现就这些论点试作剖析,并谈谈个人的看法和意见。(一)关于异化理论是否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或完成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我们认为,象这样把异化理论理解为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贯彻始终的重要理论,把马克思的早期思想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忽视马克思在思想成熟时期对异化的看法,较之早期思想有了明显的变化,这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的实际情况的,因而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9.
在近几年来开展的关于“异化”问题的讨论中,出现了这样一种异化论,这种异化论认为,社会主义不但有异化,而且必然异化。因为社会主义异化的根源不单是旧社会的痕迹和外来的影响,而且是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中产生出来”的。这样,马克思用来揭露资本主义的用语,现在被社会主义异化论拿来说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了。这种异化论把好多现象用异化来概括,提出了从思想、政治到经济都存在异化的社会主义全面异化论。提出这种理论的同志把他们这种异化理论称之为“马克思异化论”,并从马克思那里找来了根据,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可是谁都知道,社会主义消灭了私有制也就消灭了异化,这是马克思一贯而明确的观点。一种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论”,怎样能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有同志提出一种所谓“社会主义异化”论观点(以下简称“异化论”),说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政治异化、思想异化、经济异化、劳动异化等。对这样一个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的问题应如何分析呢?列宁说:“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不言而喻,没有这种观点,也就不会有社会科学。”列宁这一科学论断,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只有从生产力入手,认清生产力性质及其发展规律,才可以认清生产关系,管理方式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才可评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先进的或是落  相似文献   

11.
技术异化批判——技术负面效应的人本考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不同意一些西方学者把现代文明社会中诸种社会病归咎于技术并冠之以“技术异化”的观点。作者通过对“技术异化”思想的历史考察与理论剖析,认为技术本质上是一种不自主的、中性的、着眼于物质目标的理性活动;“技术异化”的根源不在技术本身,而在于特定时期技术所处的社会背景;“技术异化”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异化,是由一定的社会建制造成的,因而通过社会改革可以消除“技术异化”。  相似文献   

12.
1981年12月中旬,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召开了有成都、重庆两地部分理论工作者参加的关于异化和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会,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异化和人道主义问题是当前思想理论战线上与现实有密切联系的重要理论问题,例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能否把出现的一些问题动辄都称之为异化,是否会出现全面性、根本性的异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显否即人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在理论界出现了一股“异化热”,并很快蔓延到了文艺界。一时间,“人的异化和复归”竟成了文艺学中最新的、最活跃的话题。所谓“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异化和复归的理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学创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学作品对人的描写,就是表现人性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的异化和复归。”等等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我们认为,这种用“异化论”来改造社会主义文艺的观点是错误的,必须加以澄清。不能把“异化论”当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评论》编辑部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异化:20世纪外国文学中的社会批判意识”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10月18至22日在广西桂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在我国,“异化”曾经是一个相当敏感,也曾多少引起过误解或误用的话题。这次会议的宗旨,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异化问题严格限定在外国文学、尤其是西方文学的研究范畴内,实事求是地进行学术性的探讨。尽管与会专家学者发表了各种不同的见解,甚至有观点的交锋,但正像外国文学研究所吴元迈所长的开幕词指出的,这种学术上的“百家争鸣”,使异化问题的研究向新的深度迈进,也只有在当前大好形势下,才有可能进行这方面的探讨。从这个意义上说,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一个良好的新开端。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围绕异化问题开展的这场争论,不是一般学术理论问题之争,而是具有重大现实政治意义的学术理论问题。它关系到如何正确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如何捍卫马克思主义纯洁性问题;以及如何正确对待社会主义的实践,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等重大原则问题。胡乔木同志在文章中开宗明义就指出:“对异化概念,要区别两种倩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各个阶级和政治集团对社会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组织以及各阶级相互关系所形成的观点和理论体系;各种不同政治思想流派之间的斗争、演变和更替的具体历史过程;各种不同政治思想对现实社会政治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各个阶级对待国家政权的态度和主张;政治哲学问题;社会模式理论;治国方略政策,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在各个学术之自由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过程中。先秦时期,学术上的繁荣,思想上的解放,孕育着政治上的统一,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异化问题在我国学术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正确认识异化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抵制精神污染的重要方面。但是,在理论界有一部分同志,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异化论观点的影响,对马克思的异化概念随心所欲地加以曲解。甚至有个别深深迷信异化论的同志,在对异化概念所进行的“历史考察”中,把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外推到社会的一切领域,声称:“异化问题的提出是辩证地思维的结果”,“把异化概念应用于社会、经济的领域,是一种历史的辩证法”。这些同志力图说明,异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问题,应当把抽象的人作为一切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把一切社会现象归结为人的自我分裂。这一观点成了当前抽象人道主义、人性论、现代派文艺思潮等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腐朽没落思想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他在经济问题上的讲话,都是从政治角度讲的。“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①这个政治,就是四个现代化。这是蕴含着邓小平深刻而丰富的“经济政治”思想。笔者认为,这一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鲜明特色,并构成了一门新学科。提出并探讨邓小平经济政治思想,对深入研究、全面把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价值。抽文试从宏观角度对邓小平经济政治思想作初步探讨。一、邓小平经济政治思想的形成标志。政治是一个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种发达的现代制度文明 ,政治生活程序化、行政行为规范化是其基本的要求。而以追求个人利益为特征的腐败行为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权力”与“金钱”的置换。这种置换会产生不依法办事 ,不给好处不办事 ,给了好处乱办事等问题 ,它最先破坏的就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时 ,还会造成对社会成员思想上的损害。腐败代表的是消极、落后、腐朽、颓废的思想观念 ,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背道而驰 ,坚持不懈地反腐败是社会主义政治…  相似文献   

20.
布哈林是苏联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理论家。他曾写过大量的文章和理论著作,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有许多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有些观点在半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仍然有着理论上的魅力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本文仅就布哈林在社会主义模式问题,所有制结构和计划管理体制问题、运行问题方面的片断思想,作一些分析,试图从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的角度,结合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与实践谈一些认识,以便引起人们的思考。一、社会主必经济应有不同的“民族类型”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论述社会主义经济时,主要是就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本身的质的规定进行了分析和探索,至于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这种经济制度将采取何种形式、何种类型是没有涉及的。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