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5月19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出席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式并致辞遥李克强指出袁旅游业不仅是中国培育发展新动能的生力军和大众创业尧万众创新的大舞台袁也是实现扶贫脱贫的重要支柱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助推器袁还是中国对外友好交往的高架桥遥中国将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尧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来抓袁实施旅游消费促进计划和旅游投资促进计划袁落实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旅游市场的举措袁进一步深化对外合资合作袁以改革开放增强旅游业发展动力遥进一步加强旅  相似文献   

2.
著名文学家袁宏道在游观自然山水时,形成了注重主情反理的世俗游乐、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推崇"文心与水机"合一的独特的旅游文化观。这种旅游文化观,如果仅仅从时代风尚和思想渊源等来解释是远远不够的。袁宏道与自然山水之间实质上是一种主体之间的对话关系。在与自然山水的视域融合的过程中,其独特的旅游文化观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3.
正据新华网电3月24日袁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在海南省博鳌开幕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题为叶共绘充满活力的亚洲新愿景曳主旨演讲时表示袁旅游产业不仅仅是服务业袁在新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袁它已经覆盖一二三产业袁本身就是综合性产业遥旅游业有力地  相似文献   

4.
袁宏道注重景观个性美的审美意识,张扬求奇探险的旅游风格和主张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理念,他对于自然与旅游的真知灼见,给予现代旅游文化发展充分的营养和启迪.  相似文献   

5.
袁宗道是晚明公安派的主将之一,他的诗文理论是公安派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刻的见解是公安派文学革新运动的先声。袁宗道提出了反对复古模拟、主张"文学发展观"、崇尚独创、以真为美等文学革新的主张,为后来袁宏道的全面系统的"性灵"理论的提出起了决定性的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是万历年间公安派袁氏三兄弟(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的理论主张,四百年来,人们对这一理论主张品评各异,褒贬不一。然而在今天看来,仍有其闪光的价值,对今人创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袁小修曾说:“有作始自有末流,有末流自宜有鼎革,此千古诗人之脉所以相禅于无穷者也。”(袁小修《珂雪斋文集》二)小修所论,是文学发展的一条客观规律,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明初,三  相似文献   

7.
袁可嘉的新诗戏剧化理论是对新诗艺术的探索和创新."戏剧化"取戏剧的两层含义,即客观、间接与矛盾、冲突.九叶诗人的创作在事实上阐释了袁可嘉的诗歌理论.  相似文献   

8.
万历28年袁宏道退居柳浪湖后,其诗文理论与前期相较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对比袁宏道前后期关于“真”的内涵的界定、审美追求、创作实践等三个方面的变化,大体勾勒了其后期诗文理论的轮廓。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诗坛,以卞之琳为代表的现代诗派和穆旦为代表的九叶诗派拉开了新诗现代化的序幕,"九叶"之一的袁可嘉不仅创作诗歌,同时还建立了自己的诗论体系.在西南联大学习期间,袁可嘉的创作和研究兴趣从西方浪漫派诗歌转到现代主义诗歌,新批评理论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袁可嘉诗论中心"新诗现代化"入手,探寻新诗现代化与英美新批评理论的渊源,并讨论袁可嘉如何将英美新批评理论"中国化".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40年代,袁可嘉上承二三十年代中国象征派、现代派诗歌理论和京派文艺理论思想精髓,并借鉴艾略特、里尔克、奥登等西方现代主义诗人的诗学思想,把追求中国新诗理论的现代性作为其诗学理论建构的主旨。八九十年代,袁可嘉进一步提出中国式现代主义这一新的诗学概念,诗学体系更加充实完整,充分表现了现代性的特质。  相似文献   

11.
金元时期,战争频繁,病疫绵多。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金元四大家精心研究前人的医学理论文献,且结合各自的临床实践,从而提出各自的医学理论。其中"霸道"医学派——刘完素、张从正通过实践探索提出"火热"、"攻邪"理论。其理论不仅丰富和发展了祖国医学宝库,也留下了值得我们思考的医学思想和医学理论。  相似文献   

12.
被后世人称颂为天下才子的屈原,写下了震古烁今,历史上最为有名的宏伟壮丽诗篇——《离骚》。主要内容是表现诗人蒙冤被疏以后蕴藏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为实现理想而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离骚》中诗人提出美政的实质——"举贤授能"、"修明法度"。屈原希望楚国弃旧图新,开创一个圣明时代。同时描绘了神游太空的宏大场面,展现了一个极奇富有神秘色彩的幻想的世界。《离骚》对中国古代诗歌的伟大开拓和诗人在中国诗史上的伟大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元帝国与高丽建立了不同于辽宋金诸朝的政治关系,以朝贡为形式,而以宗藩体系为实质。 通过使臣交聘、王室交流、赴元应举、文人游历及典籍传播等途径,元丽文学交流的渠道得到了大规模拓 展。稳定的宗藩体系促进了高丽文学在中原文学影响下的繁盛,表现为高丽后期文人专集、作品的爆发 性增长和优秀作家的涌现。而高丽文学风气由效仿晚唐诗风的华靡,转变为模仿白居易晚年诗歌的闲 适,再到苏轼成为海东文人仰慕的典范,这一由唐风到宋韵的擅递过程,亦是元丽宗藩体系建构过程的 折射。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四季性意象结构,伴随着第五回宝玉游太虚幻境,正式展开小说梦之春循环。以修建大观园和元春省亲为标志,小说开始进入“梦之夏”的循环。梦之秋循环(第五十四回至八十回),目前所能看到的笔墨只有27回,而梦之冬的循环在前80回中更不可能见到。但我们已能据此断定小说结构上四季循环的构思。这不仅表现为前80回中前后明显呈现出明与暗、热与冷这种带有四季情调的反差,更在于作者能准确把握住情节上由盛到衰、由乐到悲的悲剧发展意脉,将之与四季相联,从中让读者感悟来自社会和人生的四时气象。  相似文献   

15.
清朝末期 ,要求变革的呼声充斥朝野。魏源为社会改革构筑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辩证法思想 ,并提出改良社会的主张。他的辩证法体系由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双方地位的不平衡性及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等方面内容构成 ,是一个较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16.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在建构现代戏曲学理论体系、奠定现代戏曲史学基础方面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为新世纪戏曲理论和戏曲史学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17.
元明清三代,山东不仅是我国传统戏曲创作与演出的繁盛地区,而且在戏曲理论上也多有建树和影响。与钟嗣成比肩的贾仲明,不仅对《录鬼簿》进行了"拾其遗、补其缺"的增补工作,而且还对元末明初的戏曲作家进行了编续,对中原音韵和南方曲家也多有评述;李开先的《词谑》开戏曲创作与表演艺术理论的先河;丁耀亢在戏曲创作研究等方面也建树颇多。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代表作家的举隅,方见山东古代曲论发展兴盛的概况及对后世戏曲艺术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袁世凯是清末一个新军将领,他的军事思想颇为丰富.学习西方,变革军制是袁世凯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培养各种新式军事人才,以适应编练新军的需要,是袁世凯军事思想的重要体现;重视军纪建设、关怀士兵和对士兵人格的尊重,在袁世凯军事思想中占有较大的比重;重视武器装备,是袁世凯军队建设的外在表现形式.袁世凯的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制度和军事技术,致力于中国军队的近代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袁世凯的军事思想还有着务实性和片面性的特点,即重技艺而轻战略,重训练而轻理论,重陆军而轻海军.袁世凯的军事思想对清末陆军近代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汉代的《诗经》学与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学从汉初的压抑中奋起 ,文、景时期 ,积极进取 ,逼黄老思想退位 ;武、昭、宣时期 ,屈居于《春秋公羊》学之下 ,仅作为治国指导思想之一 ;元、成、哀、平时期 ,成为治国主导思想 ;进入东汉以后 ,又让位于《孝经》 ,渐渐远离政治中心。就《诗经》学内部来说 ,文、景、武、昭、宣时期 ,《鲁诗》学盛行 ;元、成、哀、平时期 ,《齐诗》学超乎其上 ;东汉《毛诗》学兴盛 ,《韩诗》学亦稍有起色。《诗经》学作为上层建筑 ,与政治关系的远近 ,决定于它满足社会需要和统治需要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中国历史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积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屈原文化.在文化旅游逐渐成为旅游时尚的今天,屈原文化显示出极高的旅游资源价值,并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当前屈原文化旅游的资源开发还存在一些矛盾和困惑,其开发路径需要进一步探求,文化内涵需要有效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